APP下载

新媒体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012-08-15樊宏法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1期
关键词:大众化现实马克思主义

樊宏法

(常州大学文法与艺术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新媒体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樊宏法

(常州大学文法与艺术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再生产过程与政治社会化过程的统一,不仅包括“思想力求成为现实”的向度,更包括“现实力求趋向思想”的向度。新媒体的出现是人类传播史上的巨大变革,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新媒体条件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探寻新的路径。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媒体;机遇和挑战;路径启示

一、意识形态再生产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

任何社会的再生产过程,总是存在着为一定的个人和集体所生产和接受的、包含着各种价值祈求的、具有特定意义指称的观念系统。这些观念系统从来不是孤零、突兀的,而总是以现实的社会为其背景,是社会存在某种形式的反映,并且总是关联着现实社会中权力、资源的生产和分配。人们依赖这样的观念系统,在社会中相互交流与沟通,并因此而生成一些共同的概念和信仰。当这种观念系统具有支撑和服务于某种权力和统治关系的作用时,就转变成为一种“意识形态”。[1]占统治地位的统治阶级,总是要动员和利用各种资源,生产、传播和再生产自己的意识形态,以抵制、引导或整合其它类型的意识形态,维护和服务于自己的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

马克思主义致力于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维护和服务于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意识形态。在当下中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加快,人们的生产方式、就业方式、分配方式和生活方式日益多样化,代表各种利益祈求和价值理念的观点思潮,此起彼伏,相互激荡。在这种情况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于整合多元价值观念,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政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一般有这样的几种存在形态,即理论形态的、制度形态的和心理形态的。理论形态的,主要是指存在于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著述之中的基本思想;制度形态的,主要是指存在于现实的制度框架之中的,或者说现行的具体政策和制度构建中所反映和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价值理念;心理形态的,则主要是指存在于个体或群众的心理层面和思维方式之中的。[2]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将理论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价值理念和思想观点,通过具体现实的制度设计和构建,贯彻落实下去,转化为群众的内在信念和自觉行动的指南,并通过群众和实践的检验与发展,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的通俗化、大众化传播与普及,对于提升群众的思想政治觉悟,引导和整合多元价值观念,增强群众对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无疑十分重要。但是正如马克思所说:“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3]11也就是说,理论的实现程度是取决于社会和群众的现实需要程度的,只有现实中的制度设计和建构本身也力求趋向于理论的蓝图时,理论才有可能转化为现实。缺失了制度建构和政策落实这种现实文本的马克思主义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的生产与流通,无论怎么通俗、花哨和诱人,也仍然是缺乏根基的、漂浮于空中的毫无意义的符号,会遭到群众的拒斥、戏谑或嘲弄。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所指出的意识形态“没有历史,没有发展”,是极其深刻的,因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3]73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文本,不断审视、改革、完善我们的现实文本,关注群众实际生活,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真正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毛泽东曾指出:“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4]邓小平也说:“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5]那种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简单地理解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掌握到被多数人掌握的提法,一味沉溺于口语化、通俗化的鼓骚与喧嚣之中,不仅仅潜藏着轻视群众的文化水平、弱化群众心智能力的“精英情节”或“救世主情节”,而且也在有意无意之间削弱或阉割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和革命性品格。

二、新媒体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机遇和挑战

所谓新媒体是与旧媒体或传统媒体相对而言,永远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对于新媒体概念的界定尽管有不同的理解,但是一般认为,是指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体相区别的,“伴随着卫星通信、数字化和多媒介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创造的类似于旧媒介但又不是同于传统媒介的一种传播载具。包括数字式广播电视、直播卫星电视、数字多媒体广播、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6]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发生了一些质的变化。

一是传受关系的变化。传统媒体中的传者与受者关系较为明确、固定,传者一般居主动、支配地位,受者一般居被动、从属地位;而新媒体的传受位置则发生了“漂移”,交互性、跳跃性显著增强,每个人都可以匿名地变换身份,借助于新媒体技术自由地生产、传播和采集各种信息,可以方便即时地进行双向或多向的交流与沟通。

二是传播方向的变化。传统媒体一般是自上而下、一点对多点的金字塔式线性传播,而新媒体则表现为去中心化的、多点对多点的发散性即时传播。原有的中心一定意义上已被解构,一切都成为无限网络中的一个节点。

三是传播控制的变化。传统媒体的建立不仅有较高的要求和门槛,而且在一些关于“重大”、“热点”等问题的“议程设置”方面,也有较严格的控制和把关;新媒体条件下,人们则可以轻易地制作、传播和采集各种反映不同价值理念和政治态度的信息,一定程度上削弱甚至颠覆了传统媒体中的“议程控制”。

四是传播速度、范围和影响的变化。传统媒体一般传播速度相对较慢,传播范围相对有限;新媒体传播则即时快捷,跨越了地域限制,能将相关信息迅速传达至广阔地域中广大人群,并且由于其音像集成的特点,吸引力较强,影响力也相对较大。

在人类传播史上,媒体的每一次变化都会引起人类时空体验和生存方式的改变;文化每一阶段上的发展,也都要受到媒体的支持和制约。正如马克思在评价印刷术的作用时所指出的,印刷术不仅是促进新教传播的强大工具,而且“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7]新媒体的出现是人类传播史上的一次巨大变革,正深刻而全面地影响人类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也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提供了难得机遇。

一是有利于拓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渠道。新媒体技术可以通过将大量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电子化,开放共享,即时高效地传播至广大地域的广大群众,方便他们自主查阅、获取和学习;可以将一地成功实践的现实文本迅速传播至其它地域,增强示范效应,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增加了新的平台,极大地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阵地。

二是有利于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新媒体尽管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媒体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功能,但是却前所未有地将传统媒体的各种要素和功能集中在一个平台上、放在一个空间里。各种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音视集成作品,能够更好地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文本和现实文本,以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和接受规律的方式传播至广大群众,极大地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三是有利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整合和政治认同的形成。新媒体的开放性与互动性,方便大众即时快捷、主动自由地参与各种讨论与交流,吻合了当代大众展示自我、表达自己利益诉求的现实需要,增强了大众之间、大众与媒体之间、大众与政府之间的多向互动,既拓展了群众交流、表达与监督的空间和渠道,也有利于理论工作者和政府有关部门灵活、有针对性地回答群众的理论困惑,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与现实文本的大众化信息交流与沟通,有利于在全社会促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整合和共同理想的形成。

然而,新媒体不仅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同时也是一种强大的异化力量,使一切原生态的文化形式都发生着改变,也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一是传受主体的漂移性、匿名性,以及议程控制的弱化和“去中心化”特征,使不同主体基于各自的日常生活体验,能够不断变换身份,或纯粹发泄情绪,或以另类方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一些低级庸俗、缺乏责任、甚至危害社会的信息,借助新媒体平台得以流通、泛滥,一些假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言论得以混淆视听、招摇过市,增加了主流意识形态整合的难度。

二是信息的海量性、即时性与跨地域性,不仅增加了人们辨别信息真假的难度,也使得一些信息经新媒体的迅速放大传播,产生“蝴蝶效应”,形成倾向性社会舆论,甚至引发群体性社会事件。尤其是现实中一些关于社会不公、贪污腐败方面的负面信息,经新媒体夸大、误导性传播之后,可能会影响大众正常、理性的判断,挫伤大众的情感,从而会抵消或颠覆此前长期所受的正面教育,严重削弱马克思主义的权威性与公信度。

三是新媒体在扩大信息大众化、全球化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加速了小众化、分众化的趋势。现实利益的阶层化、分殊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和多变性,会驱使人们借助新媒体平台,在虚拟空间寻求一些志趣相投、思想政治观点相近者,组成小众化的“网络空间”、“网络社区”,从而给现实中主流意识形态的整合及政治认同的形成,增加一定的难度。

三、新媒体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启示

如上所述,新媒体技术的诞生和发展正深刻、全面地影响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也给我们在新媒体境遇中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文本、介体和主体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给出了一些新的路径启示。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的建设与传播。首先,要结合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实践的最新发展,全面、科学、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和实质。要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价值立场、社会理想和思维特征,把握马克思主义能够称之为马克思主义、不能更改与抛弃的本质内容,厘清坚持的内核与发展的限度等一系列重大关系,辨析与各种假马克思主义之间的理论界限。其次,以理论研究为先导,结合各种新媒体的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制作、加工各种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的电子载体,以方便大众共享、复制和保存。如通过建立各种“红色网站”、“红色社区”等,上传各种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电子版本,并不断更新各种最新研究成果。再次,大众是分为不同阶层的,具有不同的生存体验、价值理念和利益诉求,也有不同的理解范式和表达习惯。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技术优势,认真调查、研究大众的分层性、流动性特点,结合大众的文化水平和媒体使用偏好,制作有针对性的数字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如可以根据对象不同区分为领导版、学生版、企业版、农村版等,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通俗化、口语化。

(二)加强马克思主义现实文本的构建、完善与推广。首先,要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价值理念作为我们制定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的灵魂,善于利用新媒体技术倾听大众心声、征求大众意见,并通过具体制度的设计和构建体现出来。其次,要与时俱进地审视现行制度框架,加快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改革,完善、贯彻、落实各项具体制度。只有抓住事物根本的理论,才是彻底的理论,才能说服群众、掌握群众。而所谓事物的根本,就是群众的实际生活。[8]要切实关注民生,解决好群众目前非常关心的就业、分配、医疗、教育等现实问题,并将一些成功的实践经验借助新媒体平台即时地广而告之,增强马克思主义现实文本的示范性和感召力。再次,要从严治党,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广泛性与先进性结合起来。作为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指导思想的政党,共产党员应该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践行者。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抓好党内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能够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而且党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状况,还能够深刻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信仰和行为准则,关乎全社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广度和深度。

(三)加强媒体建设,大力发展新媒体。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广泛应用,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以至于我们越来越生活在由各种新媒体编织与控制的社会里。但是新媒体也造就了一个非公非私、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的不确定性空间。对此,我们要依托技术进步,加快媒体整合,立足于传播先进文化和占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阵地的高度,大力发展新媒体。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对新媒体的建设和领导,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能否熟悉运用和驾驭新媒体,改进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不仅是党的工作方式和领导方式问题,更涉及到党在新媒体领域的话语权与意识形态领导权问题,表征着新媒体条件下党的执政能力。其次,要加快机制体制改革,加大媒体整合力度,着眼于未来发展,积极打造新媒体技术平台;要注重新媒体的内容建设,积极弘扬马克思主义和先进文化。主流媒体尤其要加强整合与管理,统筹好事业与产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注重舆论的导向性与文化的品位性。再次,要完善新媒体法律法规建设与技术防控体系。通过法律手段明确新媒体传受主体的法律责任,处理好引导与监督、管理与服务之间的关系;通过技术手段过滤或抵制各种不良、有害信息,积极发挥新媒体的正面功能,规避其消极影响,促进新媒体健康化、法制化发展,使其成为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强大技术平台。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注重培育媒体从业人员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素养,提升其意识形态的辨别能力,使其能够自觉生产和传播先进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而不是仅仅成为技术专家;同时也要加强培育政工人员的媒体技术素养,提高其使用和驾驭新媒体技术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善于运用并通过新媒体技术,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1][英]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 [M].高 钻,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62-63.

[2]何怀远.关于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个问题 [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8(3):15.

[3]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15.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382.

[6]黄升民.广电媒介产业经营新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30.

[7]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27.

[8]彭 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唯物主义解读[J].常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4):10.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n Context of NewM edia

FAN Hong-fa
(School of Humanities,L aw and A rt,Changzhou U niversity,Changzhou 213164,China)

M arxism popularization is a unity of M arxist ideology reproduction and political socialization,which includes not only“thought transform ing into reality”,but also“reality tending to thought”.The emergence of new media is a great change in communication history,bringing bot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M arxism popularization.This paper explores new paths for furthering M arxism popularization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new media.

M arxism popularization;new media;opportunity and challenge;route revelation

G641

A

2095-042X(2012)01-0001-04

2011-10-28

樊宏法 (1968—),男,安徽和县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科技伦理与中国思想史研究。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2010SJB710002)

(责任编辑:刘志新)

猜你喜欢

大众化现实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漫画:现实背后(下)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