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阴道镜结合病理检查诊断宫颈病变267例分析

2012-08-15缪雪青

当代医学 2012年27期
关键词:阴道镜宫颈炎上皮

缪雪青

宫颈病变是宫颈发生的炎症、细胞学异常、癌前病变、肿瘤等总称,是妇科门诊常见疾病[1],尽早准确诊断和治疗对改善患者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研究发现[2],通过医学干预可有效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宫颈细胞学、阴道镜、组织病理检查是筛查、诊治宫颈病变的的标准程序[3],笔者应用阴道镜结合病理检查诊断宫颈病变,取得较好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3月我院门诊267例宫颈病变患者的病历资料,年龄21~65岁,平均(36.49±11.52)岁,所有患者均行阴道镜检查和阴道镜下活检进行病理学检查。就诊时主要临床表现是:白带增多67例,白带带血19例,性交出血123例,阴道流血31例,腰骶部疼痛不适24例,阴道排液3例。

1.2 方法

1.2.1 检查指征 ⑴慢性宫颈炎治疗效果欠佳、宫颈糜烂或宫颈赘生物;⑵有血性白带或性交出血;⑶阴道异常分泌物;⑷宫颈细胞学检查2级以上或肉眼见可疑、病变和癌变等。

1.2.2 检查方法 在非月经期,患者取截石位,窥器充分暴露宫颈,棉签拭去阴道内和宫颈表面分泌物,观察宫颈颜色、形状、分泌物性状等。应用3%醋酸溶液涂抹宫颈表面1min左右后,插入阴道镜,观察宫颈转化区和颗粒状上皮的形状、颜色、血管情况和异常阴道镜图像,然后宫颈再涂抹1%复方碘溶液,30s后观察宫颈着色情况,在复方碘溶液试验阴性部位和可疑病变区行两点或多处钳取组织活检,若未发现异常情况,常规于3、6、9、12 点处行活检。组织浸泡于95%酒精固定,石蜡包埋、切片,所有病理检查均由我院病理科工作5年以上人员完成,检查结果并经病理科主任审核。

1.3 诊断标准 阴道镜图像分正常和异常两种情况,依据细胞异型性,采用《病理学》诊断标准[3]。⑴正常阴道镜图像:正常宫颈涂抹3%醋酸溶液后无变色,复方碘溶液试验阳性,可见原始鳞状上皮、柱状上皮和正常转化区,无醋白上皮、异常腺体开口和异型血管;⑵异常阴道镜图像:1%复方碘溶液阴性,图像可见醋白上皮、点状血管、白斑、镶嵌、猪油状或脑回状改变、异型血管等;⑶宫颈炎症:可见宫颈充血,边缘模糊的醋白上皮,亦可见葡萄状外观;⑷宫颈上皮内瘤变(CIN):CINI级:宫颈边缘平滑、不规则,醋白区消退缓慢,可见细小点状血管;CINII级:可见醋白上皮、镶嵌二联征,醋白上皮颜色更白,伴有密集细小点状血管或镶嵌,醋白区消失慢;CINIII级:可见醋白上皮、镶嵌、点状血管三联征,转化区边缘醋白上皮清晰、厚重,持续时间较长。⑸宫颈癌:阴道镜图像在CINIII级的基础上伴有猪油状或脑回状改变,亦可见上皮下出血坏死。

2 结果

阴道镜检查诊断慢性宫颈炎199例,病理确诊慢性宫颈炎216例,阴道镜诊断准确率为92.13%;阴道镜诊断CINI 19例,病理确诊23例,阴道镜诊断准确率82.61%;阴道镜诊断CINII 11例,病理确诊14例,阴道镜诊断准确率78.71%;阴道镜诊断CINIII 4例,病理确诊5例,阴道镜诊断准确率80.00%;阴道镜诊断宫颈癌3例,病理确诊4例,阴道镜诊断准确率75.00%。

3 讨论

阴道镜检查是将子宫颈阴道部粘膜放大10~40倍,并通过醋酸及碘试验后对病灶微细结构及其变化进行观察,从而在非正常上皮、血管和可疑病变区行组织病理检查,避免了活检的盲目性,大大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对早期发现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有重要价值[4]。宫颈病变的发生率逐年升高,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发生也日益增多,而且患者的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5]。宫颈病变演变至癌需要经过较长且可逆转的癌前病变时期。临床研究发现[6],CIN病变位于宫颈上皮内,病变程度反映了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基本过程,及时诊断和采取医学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治疗癌前病变是防治宫颈癌的有效手段,对宫颈病变患者采取科学筛查和诊断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阴道镜能够直接显示宫颈病变情况,通过放大技术可提高分辨率,清晰观察宫颈表面血管上皮病变,提高阳性活检率[7],敏感度高。观察重点是宫颈鳞状上皮与柱状上皮交界处的转化区,此部位是慢性宫颈炎和癌前病变的易发区。阴道镜检查是筛查宫颈病变的有效方法,目的主要是筛查宫颈癌前病变,初步诊断病变类型和范围[8]。在宫颈转化区或移行带明显处取活检,结合病理检查可提高诊断的特异度和敏感度。阴道镜检查具有放大、摄片、记录、贮存和动态了解宫颈病变等特点,早期宫颈癌的异常图像多以白色上皮、溃疡、异形血管和异常腺开口居多。本研究显示,阴道镜诊断慢性宫颈炎、CINI、CINII、CINIII、宫颈癌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2.13%、82.61%、78.71%、80.00%、75.00%,具有较高的诊断率,是发现宫颈病变的首要手段,可避免不必要的活检,减少诊刮并发症等。但阴道镜检查易受检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而且不能发现宫颈管内病变,存在一定的漏诊率。因此,为提高宫颈病变的检查准确率,需要结合临床表现、细胞学和病理组织检查等[9]。

总之,阴道镜是检查宫颈病变的有效方法,可发现肉眼难以发现的微小异常上皮病变,并能提高活检取材的准确部位,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但为避免漏诊,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细胞学和病理组织检查等。

[1]Van Landuyt KL,Peumans M,De Munck J,et al.Three-year clinical performance of a HEMA-free one-step self-etch adhesive in non-carious cervical lesions[J].Eur J Oral Sci,2011,119(6):511-516.

[2]Rapiti E,Usel M,Neyroud-Caspar I,et al.Omission of excisional therapy i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invasive cervical cancer after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III[J].Eur J Cancer,2012,48(6):845-852.

[3]纪丽伟,童婷婷,虞晴.TCT及阴道镜下活检在宫颈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14(5):735-737.

[4]林芳惠,吴丹梅.阴道镜在宫颈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当代医学,2011,17(26):91-92.

[5]Ting J,Kruzikas DT,Smith JS.A global review of age-specific and overall prevalence of cervical lesions[J].Int J Gynecol Cancer,2010,20(7):1244-1249.

[6]Dong DD,Yang H,Li K,Xu G,et al.Human leukocyte antigen-G(HLA-G)expression in cervical lesions:association with cancer progression,HPV 16/18 infection,and host immune response[J].Reprod Sci,2010,17(8):718-723.

[7]张燕,白芬.阴道镜在宫颈疾病诊断中的价值[J].现代临床医学,37(3):208-209.

[8]程晓利,马丽,叶露.302例宫颈病变阴道镜诊断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1,34(9):31-32.

[9]余莉萍,卢丽娜,冯淑瑜,等.阴道镜结合病理组织学检查在宫颈病变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0,31(4):448-449.

猜你喜欢

阴道镜宫颈炎上皮
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术的护理配合及健康教育
不同类型转化区对阴道镜诊断的影响
什么情况下需要做阴道镜检查
紫草素对慢性宫颈炎大鼠模型中免疫因子的干预作用
利普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
阴道镜检查在异常细胞组织学中的必要性
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探析
CXXC指蛋白5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50例面颈部钙化上皮瘤误诊分析
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PITX2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