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鹤壁市地下水赋存条件分析

2012-08-15黄继超田大永

地下水 2012年5期
关键词:奥陶系富水白云岩

周 攀,黄继超,田大永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河南 郑州 450053)

鹤壁市地下水赋存条件分析

周 攀,黄继超,田大永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河南 郑州 450053)

根据地下水赋存条件和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及含水层特征,分别对松散岩类孔隙水和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进行分析。针对奥陶系主要含水岩组,根据其埋藏条件分别论述了裸露型和埋藏型。地下水在天然条件下,中、深层地下水的补给主要由侧向径流补给,其次为浅层地下水的越流补给。

地下水;赋存条件;鹤壁

为了合理开发利用鹤壁市地下水资源,搞好地下水的开发利用,查明地下水源地区域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的赋存条件,了解其动态变化规律,提出水源地保护措施,充分发挥其社会、经济效益。

通过对地下水赋存条件和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及含水层特征,分别对松散岩类孔隙水和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分别进行了条件论述。为鹤壁市政府进一步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提出建议。

本区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夏季酷热,气温变化较大,多年平均气温14.2℃,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份,占全年降水量70%以上,多年平均降水量 692.8 mm,最大年降水量1 394.1 mm,最小年降水量 266.7 mm。多年平均蒸发量1 583.1 mm,平均相对湿度59%。

工作区内河流属海河水系,淇河发源于山西省陵川县方脑,自程家谷垛入境,至大赉店折向南流,于淇县淇门村汇入卫河。该河为常年性流水,多年平均流量14.557 m3/s,最大流量为5 590 m3/s。

1 区域地质

该区隶属中朝准地台山西台隆和华北坳陷,自西向东分别为太行山隆起、汤阴断陷和内黄隆起。由于经历了长期、多次构造运动,构造形迹以断裂为主,褶皱不发育。按断裂特征和空间展布规律可划分为北北东向、北东向和近东西向三组。其中以北北东向断裂规模最大,长达几十至数百公里。由任村—西平罗大断裂、青羊口大断裂和汤东断裂组成太行山东麓深断裂带,控制本区岩浆活动和新生代断陷盆地的形成。

该区地处太行山东麓山区与华北平原接壤地带,地势西高东低。按地貌形态和成因,大致可划分为一级地貌单元:Ⅰ低山、Ⅱ岗丘、Ⅲ倾斜平原,三种类型。

1.1 区域主要断裂构造

1.1.1 任村—西平罗大断裂

位于林县任村—西平罗一带,长约135 km,切割太古界、古生界,断层向东陡倾,倾角80°。西盘抬升,东盘下降,落差达千余米,构成山区与丘陵分界线。

1.1.2 青羊口(汤西)大断裂

展布于鹤壁市老城区东—新乡太公泉一带,长约80 km,切割太古界—上第三系。属活动性大断裂,宽度约3 km,主要由三条断裂组成。断裂倾向南东,倾角 64°~77°;断距800~1 370 m,断距由南向北减小。为正断层,属压扭性。构成汤阴断陷西界,成为丘陵与平原区分界线。亦是太行山隆起与汤阴断陷界线。

1.1.3 汤东断裂

展布于安阳—新乡胙城一线,是太行山前深断裂带的主干断裂,省内长达140 km,切割太古界—上第三系。属活动性深大断裂,断裂带宽约5.5 km,主要由三条断裂组成。断裂倾向北西,倾角 60°~67°;断距 650~1 000 m,为正断层,属压扭性。

青羊口大断裂与汤东断裂之间形成地堑式汤阴断陷。

1.2 区域地层岩性

区域地层由新到老分别为第四系、上第三系、古第三系、三叠系、二叠系、石炭系、奥陶系工作区广泛分布着第四系,岩性主要为冲积、洪积、坡积的亚粘土、亚砂土、粉细砂、卵砾石层。

1)上第三系:主要岩性为中基性火山角砾岩和凝灰质含砾粉砂岩。三叠系中—下统(T1)

2)石千峰群(P2T1sh):岩性主要为紫红色、砖红色泥岩、细砂岩、石英砂岩,见有少量紫红色、灰白色泥灰岩,下部夹灰绿色、灰白色长石石英砂岩、页岩。

3)二叠系上统—下统(P1-2):主要岩性为灰白色、浅黄色厚层至巨厚层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夹极少灰绿色、浅黄色砂质页岩。

4)石炭系上统(C2):顶部为一层灰岩与山西组作为分界。上部为浅灰、深灰色灰岩、灰色细粒砂岩,深灰色、黑色泥岩,夹煤层和煤线;下部褐红色铁质石英砂岩、粘土岩,灰白色、浅灰色页岩、铝土质页岩、细粒石英砂岩。

5)奥陶系中统(O2):上部为红、黄灰等杂色角砾泥质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灰、浅灰、黑灰色白云质灰岩、白云岩和灰岩,夹少量花斑状白云质灰岩。下部为灰、深灰、灰黑色灰岩、白云质灰岩、夹角砾状灰岩、花斑状灰岩及少量灰黄色泥质白云岩、泥质灰岩。

6)奥陶系下统—上寒武系上统(∈3):主要岩性上部为灰黑色燧石团块(条带)白云岩、白云岩,夹灰色泥质灰岩;中部为灰黄、浅灰黄色泥质白云岩、泥质条带白云岩、疙瘩状含白云质灰岩、竹叶状灰岩;下部为灰色、深灰色、灰黑色泥质白云岩、白云岩、鲕粒灰岩。

7)寒武系中统(∈2z-∈2x):主要岩性为灰黑色、深灰色鲕状灰岩,含藻鲕状灰岩、灰岩,夹少量花斑状白云质灰岩、泥质条带灰岩。

1.3 岩浆岩

岩浆岩在该区内不甚发育,只有新生代基性喷发岩。

橄榄玄武岩(β6):黑色、暗绿色,具气孔、杏仁状、蜂窝状、熔渣状等构造。岩石结构为斑状结构,斑晶为橄榄石、辉石,橄榄石多成伊丁石化。基质有基性斜长石、少量磁铁矿、沸石、基性火山玻璃组成。多呈层状、管状、岩墙状组成黑山—杨小屯—浮山北东向岩带分布。以浮山面积为最大,黑山次之。

1.4 新构造运动

本区新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差异运动:晚第三纪以来,以青羊口大断裂为界,西部山区强烈上升,形成侵蚀—剥蚀低山地形,东部平原强烈下降,形成宽阔的堆积平原地形。

2)断裂活动:青羊口断裂西侧为古生代地层,东侧为第四纪地层,其下尚有巨厚的第三纪地层,老地层和不同时代的前新生代地层接触,西盘持续上升,东盘持续下降。

3)火山喷发:主要分布在浮山、黑山等地喜山期玄武岩,其活动特点是多次玄武质岩浆喷溢。在火山喷发的同时,尚有基性、超基性岩的侵入活动。

2 地下水赋存条件

根据地下水赋存条件及水理性质,将工作区地下水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又根据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及含水层特征划分为浅层和中深层含水层(组)。

2.1 松散岩类孔隙水

浅层水系指埋藏深度50 m内含水层中的地下水。

极富水区(>5 000 m3/d):分布于淇河冲积扇的新乡屯和古河道的钜桥、大赉店、姬屯等地。水位埋深6.04~18.39 m,含水层为粗颗粒的卵砾石和砂砾石,厚度5~10 m。主要接受大气降水、淇河侧渗、灌溉回渗补给,消耗于人工开采和蒸发。

富水区(1 000~5 000 m3/d):分布于京广铁路两侧冲洪积斜地之中,位于高村桥、刘村、宜沟镇等地,水位埋深6.7~26.07 m,含水层埋深一般8~20 m,岩性为冲洪积相细、中、粗砂及砂砾石组成,一般厚度5~10 m。地下水接受大气降水和地下径流补给,消耗于人工开采和蒸发。水化学类型为HCO3—Ca或 HCO3—Ca·Mg型。

中等富水区(100~1 000 m3/d):分布于淇河以西原本庙、礼河屯等地冲洪积倾斜地区,含水层由中更新统冲洪积及坡洪积卵砾石组成,上覆为坡洪积亚砂土、亚粘土,水位埋深较大,一般14~22.95 m,单井出水量小于 1 000 m3/d,水化学类型为 HCO3—Ca型,矿化度小于0.5 g/L。

2.2 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

区内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系指上第三系含水岩组而言,上第三系广泛分布于丘陵、岗地和汤阴断陷区,其富水性主要与所处地貌位置、岩性及构造有关。根据井孔资料,将50 m以上划分为浅层水,50 m以下为中深层水。

2.2.1 浅层水

富水区(1 000~5 000 m3/d):分布于卢堂、王武岗、谷垛一带丘陵区。含水层由上第三系砾岩组成,一般厚度5~10 m,许家沟一带厚达40 m,富水条件较好。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型,局部为 HCO3·SO4—Ca型水,矿化度小于0.5 g/L。

中等富水区(100~1 000 m3/d,泉流量小于1 L/s):位于地势较高的尚庄、河头岗地,含水层主要由砂岩、泥灰岩、砾岩组成,厚度4~8 m,最厚达10~15 m,单井出水量 150~463 m3/d,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沿地势向低洼处径流排泄,水化学类型为 HCO3—Ca型,矿化度小于0.5 g/L。

2.2.2 中深层水

中等富水区(100~1 000 m3/d):分布于东部岗区和汤阴断陷区。在东部岗区一带含水层顶板埋深50~100 m,汤阴断陷区含水层顶板埋深100~200 m。含水层由河湖相半固结粉细砂、细砂、中细砂组成。砂层厚度8.85~20 m,最厚达25~35.5 m。水化学类型为 HCO3—Ca和 HCO3—Ca·Mg型,矿化度小于3 g/L,鹤壁市新区附近游离性 CO2含量为200~600 mg/L,一旦凿井减压,CO2便溢出。该区主要接受浅层越流和地下径流补给,通过地下径流和人工开采排泄。

2.2.3 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

分布于汤西断裂以西的低山、丘陵区,包括寒武系中统张夏组、寒武系上统、奥陶系下统、奥陶系中统、石炭系上统五个含水层(组),按埋藏条件可分为裸露型和埋藏型两大类。

2.3 裸露型

奥陶系下统含水层(组):分布于大李庄以西低山区,岩性为细晶白云岩,岩溶发育,以溶蚀裂隙为主。从区域资料看,常有大型溶洞出露于地表。泉流量2.97~38.14 L/s。

奥陶系中统含水层(组):分布于西形盆以北,许家沟以西的低山区。岩性主要为厚—巨厚层晶屑灰岩、角砾状灰岩,岩溶发育程度高,蜂窝状溶孔,溶蚀裂隙发育。该含水层(组)富水性好,单井出水量大于1 000 m3/d,再如许家沟泉,泉流量达 111.0 L/s。

2.4 埋藏型

分布于青羊口断裂以西的山前和丘陵区及汤阴断陷区,埋藏在二叠系碎屑岩之下,为奥陶系灰岩、白云岩和石炭系碎屑岩夹灰岩组成的埋藏型裂隙岩溶水。在汤阴断陷内,受各期构造控制,奥陶系灰岩埋藏深度在1 800~3 500 m之间。埋藏型岩溶水主要接受裸露区岩溶水的径流补给,在埋藏型碳酸盐含水层(组)中,石炭系上统含水层(组)富水性差,水量小;奥陶系中统灰岩含水层(组)中的地下水丰富。

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奥陶系中统含水层(组)、厚度大,岩溶发育且有蜂窝状溶孔,富水性好,降深15 m时,单孔出水量1 000~3 800 m3/d,为工作区主要含水层(组)。

水化学类型为 HCO3-Ca型,矿化度0.5 g/L。

在汤阴断陷内,奥陶系灰岩埋藏深、厚度大,裂隙、溶隙发育,富水性好,并溶有大量 CO2气体,气水比11.5:1,流体压力为 28.69 MPa,温度 101.5℃,单井自喷水量 1 847 m3/d。水化学类型为 HCO3--K·Ca或HCO3--Ca·K型,矿化度大于4.0 g/L。为鹤热2井的取水层段。

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石炭系太原组含水层(组),岩性为一套砂岩、灰岩组成。根据鹤壁矿务局勘探资料作一简单阐述。

砂岩含水层:以裂隙水为主,单井出水量10~480 m3/d。

灰岩含水层:石炭系上统共有九层灰岩,其中八灰与二灰分布最为稳定,富水性强,八灰含水层:厚5~6 m,以溶蚀裂隙为主,溶洞不发育,含溶蚀裂隙水,单井出水量700~1 200 m3/d,由于补给条件差,煤田开采地段往往呈疏干状态。二灰含水层:厚7~8 m,溶洞不发育,含溶蚀裂隙水。据井孔混合水量资料推测,单井出水量小于1 000 m3/d,由于补给条件差,亦呈疏干状态。

灰岩含水层和砂岩含水层,由于裂隙,沟通了它们之间的水力联系,特别是在断层两侧,裂隙溶隙发育,岩石破碎,共同组成统一的碳酸盐岩夹碎屑岩裂隙岩溶含水体。如鹤壁三矿水源井,揭露了石炭系太原组地层,井深361.24m,单井出水量960 m3/d。

3 建议

地下水是一种宝贵的矿产资源,为保持其长期稳定开采利用,应强化科学管理,建立健全开采保护制度,严禁超量开采。

地通过对该区域地下水形成条件的分析,该区域存在丰富的地下水资源。随着城市人口增长,建议在该区域建立后备的水源地,应取区内深层地下水用于城市居民用水。

[1]河南省郑州地质工程勘察院[R].河南省鹤壁市地下水供水水文地质报告.

TV211.1+2

B

1004-1184(2012)05-0038-02

2012-06-08

周攀(1986-)男,河南开封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

猜你喜欢

奥陶系富水白云岩
白云岩筑坝的难点和措施
京津冀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热储特征研究
富水砂卵石地层锚索施工工艺工法
哈拉哈塘奥陶系缝洞型成岩圈闭及其成因
银额盆地哈日凹陷白云岩储层研究
超级高密度电法在新疆某矿区富水性评价应用研究
塔中隆起奥陶系储层与油源断裂复合控藏模式
渤中X油田沙一段生物碎屑白云岩井场识别方法
掘进巷道构造富水性电法探测综合应用研究
浅埋偏压富水隧道掘进支护工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