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需求与服务探析

2012-08-15中南大学图书馆王云祥

电子世界 2012年7期
关键词:数字信息图书馆资源

中南大学图书馆 王云祥

近年来,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载体发生了巨大变化,整个社会的信息化程度迅速增加,高校图书馆传统信息资源(纸质书刊)的需求与服务逐渐退出了主战场,而数字信息资源需求与服务随之而逐渐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主战场的重要地位。然而,在庞大的数字信息资源的需求中,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的服务显然还很不到位,这使高校图书馆读者的数字信息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从而使高校图书馆的职能无法得到顺利实施。本文首先对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需求与服务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其后对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需求与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需求与服务的对策,以为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需求与服务提供参考。

1.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需求与服务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高校图书馆读者自身素质的培养与提升

高校图书馆读者是指凭有效证件到高校阅读书籍、利用高校图书馆资源的人[1]。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主要包括广大高校师生及高校教师家属。当前,随着光缆和电缆的铺入,以及计算机价格的进一步降低,高校图书馆读者利用光盘检索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可以从各种数字图书、电子期刊、数据库、网络信息资源等庞大的信息海洋中方便、快捷、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从而为高校图书馆读者自身素质的培养与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智力保障。

1.2 有利于我国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目前,校企合作比较频繁,很多企业委托高校师生来完成企业的横向课题,这些课题均是企业难以解决或亟需解决的难题。于是,受委托的高校师生利用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的频率也越来越高。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的丰富也使信息需求者——受委托的高校师生不再满足于获取文献线索或索取原文,而是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服务——丰富的网络资源来获得各种系统性和综合性的相关信息,从而使其需求能得到最大的满足。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的横向课题得以顺利完成,相关企业竞争力也顺利地得到了提升。

1.3 有利于加快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当人类社会跨入二十一世纪时,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全面小康要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显然,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服务的提供为高校图书馆读者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持:其既可以打破地域限制,满足读者获得国内国外的数字信息资源的需求;也可以打破时间限制,满足读者获得过去的、现在的、乃至前瞻性的未来信息的需求;还可以打破学科限制,满足读者获得本学科和相关学科信息的需求;甚至还可以满足读者获得对于某一问题的全部有关的书刊和声像资料信息的需求。而且,这些数字信息的获得,内容较原来的传统纸质信息更为全面系统、获取过程也更为简单方便,从而使读者的精神文明建设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极大发展,进而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具有极大的加快和促进作用。

2.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需求与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尽管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需求非常庞大,但是在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服务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需求的满足。

2.1 数字信息资源不全

在当前的数字信息时代,知识信息的生产和老化速度明显加快,技术成果的应用周期也大大缩短,高校图书馆读者只有及时抓住新颖的信息资源、把握科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前沿成果,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抓住机遇和进行正确决策,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当前的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把握主动权。然而,纵观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不全的现象普遍存在。其原因在于以下两点:

(1)高校图书馆经费有限,购买的数字信息资源严重不足。由于高校图书馆自我造血能力不足,很大程度上是依赖所属高校或相关部门所拨资金维系着,因而资金普遍不足,而很多数字信息资源是需要高校图书馆花费巨额资金购买的,从而这种资金方面的不足又迫使许多高校图书馆购买的数字信息资源非常有限,进而使高校图书馆读者的数字信息需求无法得到较好的满足。

(2)馆际共享不足。任何一个高校图书馆都不可能购买所有的数字信息资源,因而,通过馆际共享来实现高校图书馆间数字信息资源的共享是扩大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的一个很好的选择,也是很多高校图书馆正在努力尝试的工作。然而,实际上,由于经济利益、行政归属、相互竞争等障碍的存在,高校图书馆间馆际共享工作开展并不尽如人意。据笔者调查:很多高校图书馆馆际共享并未得到真正实施,有的高校图书馆的馆际共享工作只能查询对方的书目数据库,有的高校图书馆即使能下载一些共享图书馆的资源,也是极其有限的。此种情况,无疑使高校图书馆读者对数字信息资源的庞大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

2.2 数字信息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在目前的“信息爆炸”时代,文献数量和数字资源越来越多,而精品化和全面化的数字信息资源却相对越来越少。庞大的数字资源信息,常常使高校图书馆读者陷入信息迷失的状况中。因此,高校图书馆读者往往希望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价值较高的数字信息资源。而这些资源往往是已经被经过筛选和加工的信息。然而,由于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和高校读图书馆读者素质的影响,高校图书馆的数字信息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其原因在于:

(1)很多高校图书馆馆员的素质偏低,往往无法对数字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提炼。据调查:高校图书馆基本上都没有独立的人事管理权,其需要的人不能及时补充进来,不愿干、干不好和干不了的人又因为千丝万缕的关系而不能淘汰出局。一般来说,高校图书馆职工多来自学校后勤、服务单位或工厂,他们文化底子薄,图书情报知识贫乏。在此种情况下,高校图书馆缺乏专业的学科馆员(即使有也常因为图书馆待遇比高校内同类部门低而不断流失),因而很少或无法对其读者所需要的数字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提炼,致使数字信息资源的质量大打折扣,读者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同时,因为高校图书馆馆员素质偏低,导致其在高校图书馆网络出现故障时,无法进行有效维护,从而使其读者在对数字信息资源获取的过程中网络无法处于运行稳定、信息通畅的状态,进而使高校图书馆读者数字信息需求的满足经常遇到阻碍。

(2)读者利用数字信息资源能力薄弱。在高校图书馆读者获取数字信息资源的过程中,读者利用数字信息资源的技术水平的高低会使其使用资源的速度和准确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读者的网络知识技能和检索水平越高,其获取数字信息资源的质量、速度和准确性也就越高。然而,当前,高校图书馆读者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因其自身的生理、心理等个体特征,必然会受到来自自身条件的限制。部分读者由于受教育状况、性别、生理、心理等特征的影响,在对数字信息资源的认识能力和检索能力方面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制约,从而在利用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时,无法迅速、准确地获取其需要的数字信息资源,甚至还有的读者在利用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时还因为自身计算机知识的贫乏,对网络或设备进行了无意破坏,并因此而影响了其他高校图书馆读者来获取数字信息资源的速度与便利。

3.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需求与服务对策

3.1 积极解决高校图书馆经费问题,尽量多地购买数字信息资源

首先,应积极争取高校图书馆主管部门对高校图书馆的财政倾斜;其次,应严格把好采购关,充分有效地利用高校图书馆的现有资金:在保证高校图书馆的必须的纸质藏书的情况下,应与时俱进,尽量将更多的资金用于对数字信息资源的购买上,以扩大高校图书馆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尽可能地满足其读者对数字信息资源的需求。最后,可按《图书馆学情报学词典》中对有偿服务的规定,大力开展有偿服务,培养高校图书馆的“生血功能”[2]:如开展单项服务,如咨询、代译、课题研究等;开展长期合同服务,按年度收费;开展课题跟踪服务,按课题费用提成;开展按协议用户取得收益时,分成收费。

在从以上三方面积极解决高校图书馆经费问题后,高校图书馆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购买以下数字信息资源,以使其读者的需求能尽可能地得到满足:如《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数据库》、《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等。

3.2 成立全国性的图书馆协会,加强馆际联系

纵观全球,全国性的图书馆协会首先是在图书馆事业比较发达的美英各国建立起来的,其对馆际互借等联系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从而大大地推动了图书馆业的发展。因此,我国应在成立全国性的图书馆协会的基础上,形成高校图书馆间的联盟,在合作框架下,集各高校图书馆之力,真正实现各高校图书馆分担建设成本、并对所购买数字信息资源等各资源进行充分共享,以达到“1+1>2”的效果,真正提高数字信息资源在馆际间的利用率。

3.3 提升高校图书馆馆员素质

第一,高校图书馆应改变当前委派制的用人机制,实行聘任制和招考制,从进人源头上解决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问题;

第二,应取消“大锅饭”的薪酬机制,对职工实行工资津贴包干制,加大考核力度,改变考核方法,实行“3600”考评;

第三,应实行高效应的奖罚制度,赏罚分明,并坚决实施到位;

第四,高校图书馆主管部门应敢于下放进人、管理使用、处分及辞退等人事管理权给高校图书馆,使其能按照工作需要增减人才,自主及时地进行公开选拔,以便进行科学管理;

第五,把提高高校图书馆职工综合素质当作基本任务来抓,多利用岗位练兵、短期培训、鼓励参加函授、自考学历教育等方式来切实提高职工素质;

第六,应以人为本,做好激励工作,通过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压力机制来规范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行为,让其在平等竞争中感受到尊重和信任,在得到奖励的基础上激发其学习和工作热情,激发其主动性并不断有所创新;

第七,应对高校图书馆职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以不断提高高校图书馆馆员素质。

3.4 加强读者利用数字信息资源能力的培训

在当今的数字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需求的实现正在由“他人服务”模式向“自我服务”的自助化方向转移。但目前高校图书馆读者普遍缺乏网络知识技能和检索水平,其利用数字信息资源能力薄弱,自主获取信息的能力较低,这都制约着其信息资源需求的实现。因此,高校图书馆对其信息资源用户——高校图书馆读者的培训工作已经非常必要。高校图书馆应根据不同类型的读者积极主动地实施不同形式的、分层次的培训[3],如可根据不同类别的读者,分别或综合采取提供网络学术资源导航服务、参考咨询服务、提供信息利用教育服务、专题讲座、短期培训、网上教学等教育方式,为其提供网上信息资源的检索、获取、利用的知识技能与方法、文献检索的原理与方法、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培训、数据库的概念、网络基础知识、网上信息资源的类型与特点等,以使高校图书馆读者能在通过培训后,能减少检索的盲目性,提高检索资料的效率,能提高其信息意识和获取信息的技能、能更方便、快捷地利用计算机自由地查找信息并准确无误地获得所需信息。

[1]王云祥.我国高校图书馆制度与读者权利冲突研究[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11:86.

[2]王云祥.我国高校图书馆制度与读者权利冲突研究[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11:295.

[3]杨喜欢.浅论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与服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21.

猜你喜欢

数字信息图书馆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基于BIM的企业数字信息归档与利用模式研究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北京尚水数字信息产品介绍
数字有形状吗?数字信息精确性和品牌标识形状的匹配效应*
资源回收
图书馆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去图书馆
数字信息时代图书馆职业权利缺失与回归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