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工行业直面年中考

2012-08-15贾常艳

电器工业 2012年7期
关键词:电工经济企业

文/本刊记者 贾常艳/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2012年上半年整个机械工业行业运行“偏谨慎”,甚至有些疲态。有人说,这是对上一年经济的缓冲,但是这个慢动作的发展方向直接影响着2012年的命运和来年的“收成”。稳拿2011年的接力棒,在新的一年创造辉煌,这些都让2012年的年中总结变得深沉。

2011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这三者的关系贯穿会议始终,稳中求进成为2012年工作的总基调。

2012年4月温家宝总理在访问波兰时表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总体良好的态势使我们有信心通过努力实现今年经济发展目标。扩大内需成为政策基本的着力点。6月,央行做出了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下调0.2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时隔三年半来首次降息,或许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刺激企业的贷款需求正是央行的本意。

工作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但是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审慎地判断形势,适时对宏观经济进行微调成为应对变化的首选。

纵观相关行业的发展,不难发现:国内外需求不足,加上部分产能严重扩张,使得大量产品过剩。企业同行低价竞销,特别是中小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下逐渐面临资金回收困难甚至倒闭的下场。这种不正当竞争的手段也反映出企业对寻求技术改进的重视度较低。以补贴和税收为标志的金融政策支持不到位。增加补贴,降低税收对于遭遇资金困难的中小企业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同时这还能适当的缓解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前期投入不足。国家也正在进一步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比如在温州进行金融综合改革试点,鼓励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

就电工行业而言,上半年累计产销增幅基本在13%以下,这与行业持续近10年的高速增长形成巨大反差。新增发电设备与输变电设备容量均有不同幅度的下降;产销累计增长乏力;利润出现负增长;进口增速明显放缓;主要产品如发电设备等产量连续负增长,成为电工行业发展的最大“利空”因素之一。除此之外,行业内不断传出重大消息:西电集团投资35亿人民币与通用电气结成长期的战略联盟,双方共同出资设立生产输配电二次设备的合资公司;国网公司在进行非核心资产剥离的同时加强对许继集团和平高集团的管控。对于事件本身众说纷纭,但是由此引发的思考将超越事件本身。这些情况让我们必须正视现存的问题:企业管理水平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输变电行业产品质量下降、可靠性降低;缺乏稳定的团队使得企业发展后劲不足。

应反复强调的不是现存的这些问题,而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和对策。保持清醒头脑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进一步推进结构调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利用多种途径提高制造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使企业能从长远利益出发处理与外部的关系;协调目前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投标秩序,避免恶性竞争等等均是促进行业发展的可行之举。此外,电工行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离不开行业内外积极的心态,坚定的信心,“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猜你喜欢

电工经济企业
《电工电气》征订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特变电工
特变电工
特变电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