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人的心理与饮食护理
2012-08-15李春波李媛珍林景志
李春波 李媛珍 林景志
(山东省莱州市人民医院 261400)
高血压病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症,是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高血压属慢性疾病,多数病人需长期甚至终生服药。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药物治疗尽管能产生持续可靠的降压作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长期服药会产生副作用,而非药物治疗,尤其是在心理和饮食两方面对患者进行正确的护理,是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措施。
1 心理护理
对高血压病人的心理护理,首要的是要向病人耐心详细地讲解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要让病人了解高血压病的病因病理、症状、高血压的标准、对身体的危害,以及一般的护理和自我护理知识。在长期精神紧张、压力、焦虑或长期环境噪声、视觉刺激下可引起高血压。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行为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病人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改善了治疗效果。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给予肌肉放松、音乐治疗、气功等放松病人的紧张情绪,可有效降低血压。
经常与病人谈心,通过谈心和思想交流使病人保持平静的心态,老年患者比年轻患者更容易患中风、冠心病、心肌梗塞及心力衰竭,且老年人心理脆弱,因此,老年高血压患者需要更耐心的解释和安慰,从而更好地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 饮食护理
不良的饮食习惯也是高血压的主要病因之一。高血压患者必须加强饮食护理,合理膳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要定时定量,禁止暴饮暴食,遵循低胆固醇、低盐的饮食原则。血液内胆固醇聚积过多,可引起动脉硬化,使血压升高。应尽量避免食用动物的肝脏、肥肉、各种动物油、骨髓、蛋黄、黄油、乳脂、鱼子等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另外,钠盐在内分泌的作用下,能使血管对各种升压物质的敏感性增强,引起细小动脉痉挛,使血压升高。钠盐的每日食量应低于3g,因此高血压患者应少吃酱菜、松花蛋等含钠盐较多的腌制食物。高血压病人应多食富含蛋白质(如鱼、瘦肉、豆类及豆制品)、维生素(如新鲜蔬菜、水果、粗粮)的食物。维生素有促进脂质代谢的功能,特别是维生素C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另外,吸烟可引起血管收缩、心率加快,引起周围血管及冠状动脉血管痉挛,并使血管轻度升高。乙醇对心血管、胃肠道、肝脏、神经系统等都有危害,特别对血管的收缩功能有影响。因此高血压病人应禁烟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