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法教育在对外汉语专业文化类课程建设中的作用

2012-08-15张景业

大连大学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书法课书写汉字

张景业

(大连外国语学院 文化传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44)

书法教育在对外汉语专业文化类课程建设中的作用

张景业

(大连外国语学院 文化传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44)

文化类课程建设是对外汉语专业课程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内容,也是凸显对外汉语专业特色的重要内容。文化类课程包括文化理论课和文化技能课,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书法是重要的文化技能课,它能有效提高学生汉字书写的能力,能够培养学生中国传统文化品格和艺术气质,同时还能够塑造他们的灵魂世界。加强书法课教学,还应营造良好的书法文化氛围,打造艺术化的汉字文化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对外汉语专业;文化特色;书法教学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四所大学设立对外汉语本科专业以来,对外汉语专业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对外汉语专业课程建设也备受人们关注。1998年国家教育部高教司编纂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制定了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其中所设的主干课程主要有12门,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类的课程只有一门中国文化概论。至于传统文化技能课程更是一个空白。有的学者曾经指出,目前我们在师资培养方面偏重于“应用语言学”、“教学法”或“第二语言习得”而忽略或轻视中国文化素养的培育,使得合格的外汉教师非常缺乏[1]。因此,对外汉语专业不能单纯注重语言教学,更应该注重文化教学,尤其是传统文化技能教学。只有让学生在文化的大背景下学习感悟汉语言丰富的内涵,他们才能在将来的汉语言教学中渗透文化内涵。不仅要把他们培养成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者,更要成为一个承载者。高立平先生说:“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门学科,本身就有双重的身份和意义:一方面它是语言科学,具有语言科学的本质和功能;另一方面它是教育学、文化学,是人的价值观体系,代表着国家和社会利益集团的人文倾向、价值立场,有更突出的人文性质和功能、更深远的意义。”[2]因此,对外汉语专业树立传统文化意识、加强传统文化类课程建设是当务之急。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浩瀚。传统文化技能课课程有很多,如书法、国画、太极拳、二胡、围棋、剪纸、中国结等等,但最为重要的就是书法课了。因为书法是以汉语言的视觉符号——汉字为表现对象,其所蕴含的文化意蕴最为浓厚。这就决定了书法课在所有传统文化课中的地位最为突出,是重中之重。以书法课为突破口来加强文化类课程建设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书法教学是对外汉语专业凸显文化特色的重要手段

1.1 书法课教学有利于提高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

书法的表现对象是汉字。因此,书法课教学首先就汉字书写的教学。汉字以形表意,其点画的组合有着很强的技巧。不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和训练这种技巧是很难掌握的。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由于急功近利一直忽视汉字书写教学,导致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相当低下。可以想象一些连自己的文字都写不好的学生如何能教好外国人?这不仅会影响对外汉语教学,而且更会使中国传统文化的形象受到影响。因此,提高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是书法课教学是最为紧迫的任务。

1.2 书法素养应该成为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文化素养

书法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构成中华民族特色的重要内涵之一。在古代,书法是读书人的必修课,成为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内容。许慎的《说文解字叙》说:“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六书”中其实已经包含了书法教育的成分。这种教育延续下来,使得书法修养成为中国士阶层所必须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秦汉以来逐渐成为取仕的重要标准。隋代设立科举考试以后,书法更是科举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书法早已经成为中国人的标志了。因此,写好汉字应该成为中国人必需具备的修养。作为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若连汉字都写不好,更会受到“老外”的耻笑。因此,对外汉语专业必须把加强书法课教学提到日程上来。

1.3 书法课教学有利于培养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感悟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备较扎实的汉语言功底,更应该具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悟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书法是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的。有人称汉字是“文化中的文化”,称书法为“艺术中的艺术”。这种说法一点也不为过。因为,汉字不仅具有表意的实用功能,更带有 “感心”的审美功能。汉字史上相继出现的甲骨文、金文、小篆、汉简文字、玺印文字,以及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不同的书体,使得汉字大家庭中呈现出无限丰富而绚烂的色彩。各种书体都有着强大的审美功能,表现出蓬勃的艺术生机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书法课教学不是仅仅让学生掌握汉字的书写技能,更要让学生体会汉字的书写之趣,感悟汉字的艺术之美。不仅要让学生通过对古代法帖的临摹、鉴赏和感悟中,来掌握书写的技巧与方法,还要深深体会和感悟汉字书写中的笔法之美、墨法之美和章法之美。在这种传统的审美文化长期浸润和熏陶之下,自然而然他们的感悟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就会逐形成。

1.4 书法课教学有利于塑造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传统文化品格。

语言和文化是不能分离的。“语言文字既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和文化传递的中介。”[2]推广汉语更重要的是推广中国的传统文化。因而,作为传统文化的推广者就必需具备中国传统文化的品格。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更应该具备中国传统文化的品格,他们应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和象征,站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讲台上。书法教学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品格。中国的书法是以书写汉字为依托,而其实质却远远超越了汉字的书写。它不仅讲究笔法的娴熟、墨法的精到、章法的美观,还讲究形与神的统一,气与韵的自然流动,更要通过律动的线条和笔墨形态来表现书法家的精神世界。因此,书法课教学在训练学生掌握笔墨技巧的同时,更要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深邃的内涵的体悟,进而提高自身内在的精神气质。书法课教学不仅注重书法技法的学习,更注重学生审美情趣和精神境界的提高。

汉代书法家蔡邕说:“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也就是说在书法教学中,学生在对古人法书进行临摹与学习的同时,还要加强学问修养,提高对自然万物的感受能力,逐步形成中国传统艺术气质和文化品格,在他们内心深处深深打上中国文化的印记。

2 如何加强书法课程建设

书法课建设凸显了对外汉语专业的文化特色。那么,如何加强书法课程建设呢?

2.1 应该加强和完善显性书法课程建设。

所谓显性书法课程建设就是正常的书法课教学。书法技能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训练才能获得,如果开设的时间短课时太少,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书法课应该从大学一年级起就开始开设。以开设三到四个学期为宜。在不同的教学阶段设立不同的教学任务。一年级为初级阶段,主要以讲授书法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原理为主。第一学期为入门阶段,每周4学时。教学内容主要是书法的基本常识和楷书的书写技能训练,以实践为主,理论与实践的比例大约1:4为宜。第二学期为初级提高阶段,每周2~3学时,以实践为主并适当增加理论课的比例,理论与实践的比例大约为1:3为宜。教学内容:理论方面主要讲授书法简史和基本的书法鉴赏理论;技能训练方面主要以楷书的基本笔法和结构为主,同时兼顾不同书体特点和章法布局。二年级为中级阶段,主要教学任务是巩固与提高。课程设置以每周2学时为宜。适当增加理论课内容,使其和实践课的比例为1:2。教学内容:理论方面初步的书法鉴赏理论;实践方面,主要掌握初步的书法美学理论和行书的书写要领,以及书法创作的原则,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和书法鉴赏能力。有条件的学校三年级可以主要面向那些有特殊爱好和专长的学生开设书法任选课。这一阶段是深化阶段,授课时间以学期为单位,每周2学时。授课内容:理论方面继续讲授书法创作和鉴赏理论;实践方面增加篆隶等书体书写技能的专题训练。

2.2 建立系统的汉字书写考核机制。

按照师范生的要求,每年给学生提供一次汉字书写考核的机会,对学生的汉字书写技能进行全面系统的考核,合格的学生方能准予毕业。不达标的学生则允许他们进行二次考核。严格合理的考核机制是引起学生广泛重视,提高教学效果的有力保证。毛笔字的教学能够有力地带动钢笔字、粉笔字的学习和提高,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2.3 加强隐性书法课程的建设。

所谓隐性书法课程,就是通过第二课堂和校园环境的熏陶来进行教学。第二课堂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鼓励和倡导学生成立相关的社团,如书画社等。深入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如举行书法展览、书法笔会和书法讲座等校园文化活动。邀请校内外的书法教师和书法家参加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与书法家近距离交流,真切地感悟书法的魅力所在。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和热情。另外,校园内还应该营造一个良好的汉字文化环境。良好的汉字文化环境主要指校名的题字,校训的书写,以及在教学场所和生活场所悬挂书法牌匾和书法作品。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不仅能表现出一所大学的文化底蕴,更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立体化的第二课堂教学能让学生深入领会中国文化的精神,开阔文化视野,丰富文化内涵,深化文化思考,形成文化观念,塑造文化品格。

凸显文化特色,加强书法教学,不只是课程设置的优化,更是教学观念的更新,同时也离不开教师文化素养的全面提升,以及校园文化的整体构建。

[1] 周毅. 简论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中国文化素养培育[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08(6): 57.

[2] 高立平.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J]. 南京社会科学, 2002(2): 57.

The Role of Calligraphy Educ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Foreign Language Culture Courses

ZHANG Jing-ye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 Dalian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 Dalian 116044, China)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courses shall be non-neglected contents of cours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for Foreigners as well as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professional features of Chinese for Foreigners. Cultural courses include cultural theory course and cultural skill course, which mutually support and assist and can not be highlighted on single aspect. Calligraphy as the most important cultural skill can enhance students’ ability of writing Chinese characters, which can raise students’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al qualification and artistic temperament and can, meanwhile, shape their soul world. Reinforcing calligraphy course teaching shall be also equipped with good calligraphy culture atmosphere, creation of artistic character culture environment so that the students can be nurtured gradually and unconsciously influenced.

Chinese for foreigners; cultural features; calligraphy teaching

G642

A

1008-2395(2012)03-0150-03

2012-03-26

张景业(1964-),男,副教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对外汉字教学,书法学。

猜你喜欢

书法课书写汉字
Unwritten 尚未书写
用什么书写呢?
离婚起诉书写好之后
推动书法课型创新优化书法课堂教学
书法课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浅议中小学开设书法课的意义
书写春天的“草”
设计院校非书法专业生书法课教学方法浅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