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高校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2012-08-15李秀莲黄凌宇
李秀莲,黄凌宇
(大连民族学院国际商学院,辽宁大连 116605)
民族高校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李秀莲,黄凌宇
(大连民族学院国际商学院,辽宁大连 116605)
科学的有针对性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需要结合各个学校的客观环境和主观条件进行创新性研究和实践。针对民族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及其实践,从适应社会需求的角度分析研究适应专业特点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国际化视角下的普遍适用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旨在使教育的国际化和教育的民族化在民族高校得到恰当的融合,为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探索出一条国际化、多元化的特色之路。
民族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教育交流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这是中国首次提出“要提高国家教育国际化水平”,是党中央、国务院研究了国内国际形势以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后做出的重要决策,为中国未来教育对外开放和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经济的全球化要求教育的国际化,尤其是直接面对社会输出人才的高等教育,培养“国际化”人才是必然趋势。但是,国际化不是西方化,国际化也不是出国化。国际化首先是一种教育理念,就是:能够以全球的视野审视自己的价值,谋划自己的发展[1];其次,国际化需要付诸实践,从教育的角度看,就是要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国际化技能,以及具有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一同工作的能力的国际化人才[1]。
教育国际化是当前世界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伴随着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不断深入,许多国家和地区加大了推进教育国际化战略的力度,在政策、研究和实践领域呈现出诸多新趋势和新特点。中国教育的国际化在近二十多年来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教育的国际研究、交流、借鉴与合作已成为促进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尤其是近十年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机构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日渐突显,面对“国际化”浪潮,各大学相继成立了各种模式的国际学院、国际商学院,很多大学也把国际化人才培养作为自己的发展战略。但是,国内高等教育还存在以下现象:(1)国际化理念在国外已比较成熟,但是中国的研究仍停留在理论探讨多,具体结合实际及教育实施少;(2)在教育国际化探讨中,更多地强调了教育国际化的意义与作用,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探讨少,而且实用性不强[2-3]。
作为承担民族教育的高等院校,应该立足民族院校实际,针对民族院校学生的特点以及民族文化的地域性,以培养民族化加国际化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在强化民族教育的同时,积极开拓国际教育市场,拓展民族教育的生存空间,培养具有民族特色的国际化人才。对于不断推动民族院校教育国际化进程,提高民族院校的综合竞争力具有战略意义。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民族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首先要强调从适应社会需求的角度分析研究适应专业特点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使教育的国际化和教育的民族化在民族院校得到恰当的融合,为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探索出一条国际化、多元化的特色之路。
民族教育尤其是地处沿海或发达地区的民族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该是“民族化+国际化”,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在以下两方面创新。
1.教育理念的更新
对民族院校而言,生源的特点是民族文化的多元性,以及在语言、习惯、思维方面的民族性。因此,在人才培养方面,首先是教育理念的更新,民族高校应遵循教育规律,针对生源特点,在实施教育国际化战略中,强调培养学生的全球观念,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创造力的提升。当前社会用人标准已经开始更加关注人的创造性,而不仅仅只关注其职业技能。因此,必须把素质教育的思想融入各个教学环节,注重引导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实践和创新能力。教师的教育理念应该是在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中,更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中,更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中,更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
2.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人才培养目标需要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才培养模式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民族院校的学生大多数来自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外语水平相对较低,观念也与发达地区有一定差距,民族高校应结合实际,深入探讨如何充分借鉴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先进教育理念和经验,引入国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实行多元化办学和分层次教学,构筑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基础知识扎实、专业能力强、外语水平高,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国际化水平
培养国际化人才,需要国际化教育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建设应以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为基础,以人才培养为使命。只有专业能力强、外语水平高,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教师队伍才能承担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使命。
1.外引内培,形式多样
争取各种机会,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出国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开展合作研究等多种形式的交流,促进教师教育理念的国际对接和教学能力的国际化;借助国际合作交流项目等条件邀请国外高水平教师进课堂或进行专题讲座,增加外籍教师授课比例,创造更加浓厚的国际化氛围;条件成熟时,可以通过和国外大学联合创建实验室,联合设立研究中心等,搭建合作平台,提高教师国际交流、合作、理解、融合的能力。
2.校院协同,校企互动
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不是某一部门或单个专业的个体行为,而是学校一种共同的办学思想,一种全球化意识,是学校如何把教育的国际化和教育的民族性进行融合,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增强民族院校竞争实力的战略选择,需要举全校之力付诸实践。通过校院协同,校企互动等多种方式,使教师队伍建设在培养途径和发挥强项等方面进一步合理化。校院协同,是要求学校统一协调,利用校内资源尤其是利用能用外语授课教师资源,强化学生的外语能力;校企互动,是与所在地企业合作,加大外聘教师的力度,增加外聘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水平的外企专家为学生讲座或指导实验实践课程。
三、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实现课程体系的国际化
制定科学并具有特色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是民族高校在实施国际化教育战略中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通过对各专业培养方案的全面改造和提升,构建适用的国际化课程体系(包括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确保人才培养的整体优化、特色化和国际化。突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
1.坚持“开放办学”
通过借鉴国外大学先进的课程体系及教学管理模式,与国外大学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建立起较为完备的适应国际化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在教学、科研、服务与管理方面全方位与国际经验接轨,逐步实现教学语言、教材选用、课程体系、教学方式以及教师资源的国际化。
2.构建国际化课程体系
借力于学校各种资源的整合,广泛开辟中外合作办学渠道,促进学分、学位互认。课程国际化是教育国际化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核心,实施课程国际化,要做好课程分类,开设灵活多样的国际化课程,把课程设置与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密切联系,为实施“2+2”、“3+1”、“3+1+1”等多种培养方式中的学分、学位互认创造条件。构筑多元灵活的人才培养途径,包括境内外交换、联合培养、短期学习和交流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方式的选择。
3.国际认证资格培训体系建设
国际认证资格培训体系建设是提高学生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很多专业资格具有广泛的国际认可度,根据国外经验,许多大学为了提高本校毕业生的竞争力,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或与权威国际认证的培训机构合作,使学生在校即可通过本专业相关资格的考试科目,甚至获得资格证书。民族院校可以根据自己所设专业的特点,引进国际认证资格培训体系,培训体系的建设包括目标、课程建设、师资建设、学生选拔、管理模式等内容,以此为学生提供多种机会、多种选择,也为学生提高专业知识能力和积累就业资本创造条件。如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ACCA)、国际内部审计师(CIA)等。
四、坚持管理和服务体系创新,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
针对民族高校本科教育向专业化、国际化和差异化方向发展的特点,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应及时研究解决教学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推进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方法创新,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有强烈的质量意识和完整、有效、可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管理措施,深化课程、教材、教学方式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促进教学方法与教学管理模式的国际化。
1.引进优质资源,全方位开展国际合作办学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指出:“教育国际化是时代的需要,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教育国际化包含教育国际合作办学、人员交流、信息互通、学位互认、互派留学生、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在教育国际化过程中要自我创新,把世界教育的优秀成果内化为我国教育传统,实现教育的本土化。”这其实就是要求民族高校利用国内外高校的优质资源,开展多种形式多层次合作,实施输出、引进、融合等措施,为构筑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提供足够的资源和条件[4-5]。
2.创新教育方法,实现国际化教育的本土化
传统的教育方法更多地关注如何考核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和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上,却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21世纪全球化的社会经济背景下,教育必须为学生应对全球化及教育国际化做好准备,如果高等教育不能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和要求,那么接受这种教育的学生将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民族高校在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中,管理和服务体系必须借鉴国际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推进教育改革,创新教育方法,提升教育品质。在不断自我创新中,把国际化教学理念、方法、制度、管理模式内化为民族高校教育教学的常态。
民族院校学生大多数来自相对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如何采取独具特色的因材施教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少数民族学生拓展国际视野,增强国际竞争能力,以先进的理念和突出的能力反哺民族地区,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是需要全体少数民族教育工作者持续深入研究的课题。因此,立足民族高校实际,实行多元化办学模式,构筑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在强化本民族教育的同时,积极开拓国际教育市场,拓展民族教育的生存空间,采用“素质+外语+专业技能”的人才培养方式,培养“民族化+国际化”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国际化人才,是民族高校教育国际化的必然选择。
[1]中国教育国际化论坛纪委会.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提升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中国教育国际化论坛会议简述[R].2011.
[2]王石河,丁扬阳.国际化教育的发展方法与成果评价[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S1):38-39.
[3]别敦荣,蒋馨岚.牛津大学的发展历程、教育理念及其启示[J].复旦教育论坛,2011,9(2):72-77.
[4]高玉蓉.对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0,233(11):37-38.
[5]邱伟芬.财经类高校课程国际化策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3):92-95.
[6]刘正良.发达国家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09(1):18-22.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on the Cultivation System of Internationalized Personnel i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ies
LI Xiu-lian,HUANG Ling-yu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Dali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Dalian Liaoning 116605,China)
The establishment of scientific and targeting cultivation system of internationalized personnel needs innovative research and practice under particular circumstances of each university.From the angle of meeting social requirements,the cultivation model of internationalized personnel suitable to specialties is analyzed,and on the basis of the research,the general cultivation system of internationalized personnel is established.The study aims to integrat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ducation and the nationalization of education and find out a way characteristic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diversity for the higher education of nationalities universities in China.
nationalities universities;internationalization;personnel cultivation
G64
A
1009-315X(2012)02-0182-03
2011-10-31;最后
2011-11-25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资助项目(01-274412-4);辽宁经济社会发展课题资助项目(2012LSLKTJYX-10)。
李秀莲(1957-),女,内蒙古四子王旗人,教授,优秀教学带头人,主要从事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会计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 董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