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业教育发展路径探究
2012-08-15邢晓
邢晓
(衢州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浙江 衢州 324000)
高校创业教育发展路径探究
邢晓
(衢州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浙江 衢州 324000)
开展以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为目标的创业教育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前高校轰轰烈烈的创业教育却与预期相差甚远,大学生创业能力的不足仍严重制约着大学生走向创业的成功之路。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高校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策略。
大学生 创业能力 创业教育
大学生创业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我国目前所处的产业发展阶段大致介于投资导向与创新导向之间,国家的未来取决于我们能快速地从投资驱动型经济转型成创新驱动型经济,创业对国家经济成长的贡献也是各国所认同的。高校在积极推行创业教育的进程中,如何优化创业教育构架体系?怎样的创业教育才能有效地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这些是值得探究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一、高校创业教育对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作用
创业能力是大学生素质和能力的集中体现,是决定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我国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一直是沿用“应试教育”的模式,特别是高校的教育体制、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和形式等还一直囿于研究型大学的习惯思维和文化氛围。学校创业教育的缺失,造成大学生普遍缺乏创业精神,创业能力不足。在一项对浙江省杭州市6所高校的大学生所进行的创业能力调查显示:53.5%的学生认为自己“非常缺乏创业能力”,26.16%的学生认为“具备一些,还需要深入学习”。河北省石家庄地区8所高校大学生的调查结果,75%的学生认为自己创业能力不足。这些大学生一方面对创业充满渴望,想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另一方面又因自己创业能力不足而缺乏自信,对创业前景把握不定。大学时期是创业能力培养的最关键时期,大学生创业所必备的创业知识和技能,需要在校期间通过接受创业教育才能获得。因此,高校应成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阵地,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具有引导、塑造和影响渗透的作用。高校是否具有先进的创业教育新理念,是否具有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和优良的师资,是否具备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宽广的活动空间和强有力的支持与服务体系,等等,这些都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创业教育理念模糊。
虽然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已经开展了创业教育,但是大部分高校并没有把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是作为就业教育的一个部分被边缘化,将其视为提高学生就业率,缓解国家就业压力的一项权宜措施。没有将创业精神的唤起与创业能力的提升纳入到学生的培养目标中,实施全面系统的创业教育。许多高校的创业教育往往局限于即将面临就业的学生,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技能。团委及学生组织是创业教育活动的主要组织者,这些活动的形式主要是短期培训、讲座、创业大赛等,带有一定的功利性、短视性、表面性,缺少实实在在的、能真正给学生创业提供有效助推力的教育支持。
(二)创业教育体系欠缺。
从目前高校的创业教育开展情况来看,创业教育还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方案,缺乏科学的知识体系和课程结构做支撑。创业教育的广泛性和深入性不足,大学生往往以兴趣和自己的学科特点来选择参加与否;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不够合理,课程间的相关逻辑性不够紧密,带有很大的随机性;教学安排上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纳入到学校的教学计划中;缺乏实用性的创业课程教材,许多教材直接由国外引进翻译后使用,不太适应和符合我国的国情、政策法规和大学生特质。
(三)创业教育载体匮乏。
创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创业能力的提高不仅需要理论知识的充实,更需要实践训练来积累。然而在相当多的高校,创业教育还是以理论知识的传授为主。目前充斥着大学校园的各类模拟创业比赛,以及一些高校开辟的诸如“淘宝街”、“跳蚤市场”等创业实训场所,由于缺少专业的指导,缺乏长远的规划与资金投入,往往是形式大于内容。创业教育载体匮乏,使大学生在校期间无法将学到的创业知识在创业试验中转化为实际的创业能力。
(四)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大多数高校并没有专门的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创业课程的主讲教师主要由校内相关课程的教师担任。他们虽然有全面系统的理论知识,也有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却少有实战创业经历,缺乏实际的创业体验和感受,只能“纸上谈兵”,无法满足学生提高创业创新素质能力的要求。
(五)创业教育环境待改善。
从政策层面看,虽然目前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工作,也制定出台了相关的政策,但政策的落实情况不容乐观。一方面,对政策的宣传还不够深入和广泛,许多大学生对政府支持和鼓励创业的政策并不了解和熟悉。另一方面,部分政策的制定并没有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或者考虑到大学生创业的实际情况,看起来支持力度很大,操作起来却困难重重。从资金层面看,由于创业教育没有纳入高校教育体系内,大学生需要为创业教育额外支付教育费用。在创业初期,由于创业经验、创业能力、信用担保等方面的欠缺,大学生很难获得银行的贷款,所需资金大多是靠家庭投入。创业资金成为制约大学生创业的“瓶颈”。从社会层面看,我国几千年来“中庸”的传统文化,对崇尚冒险,勇于创新的创业精神仍存在质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也给创业者带来了后顾之忧。从总体上来看,全国扶持大学生创业的环境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各级政府和社会有关部门还应制定更细化、更具有可操作性的扶持政策,并加强落实,切实降低大学生创业门槛,帮助他们尽快开启创业之门。
三、高校创业教育提升发展路径与对策
(一)树立能力为本的创业教育新理念。
创业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强调对创业能力的培养,包括创业精神、科学素质、人文素质等。因此,高校应树立能力为本的创业教育新理念,转变传统的成才观念和就业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着眼于培养高层次、高质量的具有创业能力的大学生。把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教育思想渗透到高校教育的各个方面中,贯穿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全过程。建立健全创业教育工作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创业教育规划,全面推进,系统实施,并贯穿始终。
(二)构建科学的创业教育体系。
高校应尽快建立起一套切实可行的、符合我国大学生创业特点的创业教育培养体系。一是要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围绕创业过程的具体环节,开发出一系列有针对性、实用性的创业教育课程,着重树立学生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掌握创业所需的知识结构。在课程设置上应注意不同学科的相互交叉与融合,如文科专业增开自然科学、计算机等课程,理工科专业增开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等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二是要创新教学方法,改变单一地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在教学内容上,运用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社会调研等,将理论与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给学生以感性认识。三是要把创业教育全程化,贯穿于高等教育全过程。对刚进校的学生主要以宣传创业典型、举办创业讲座、参加创业社团活动等形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萌发创业愿望;二、三年级的学生进行系统的创业课程学习,完善创业知识结构;对有创业计划的高年级学生,为他们提供创业实训机会和场所,进一步提高创业能力,帮助他们成功创业。
(三)搭建创业教育试验平台。
创业试验是创业教育成功的关键环节,是大学生为成功创业进行演练和热身的重要步骤。高校要从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构筑创业试验平台。通过举办创业设计大赛、创业成果评比、创业创新论坛等活动,营造深厚的创业文化氛围。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创新实践活动。对这些活动中形成的可行性强的创业计划或科技成果,在继续完善的基础上可以寻求合作或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加以扶持。大力建设校内外创业实训基地,努力寻求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开辟校内校外学生创业实践场所,建立大学生创业园,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运用网络和信息技术,开展“模拟公司”的训练。
(四)优化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建立优质的师资队伍是搞好创业教育的重要保证,创业教育实践性强的特点要求教师不但要有最前沿的理论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更要有能指导学生实践操作的示范能力。为此,高校要加快培养优秀的创业培训教师,建立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创业导师团队。一方面努力提高本校创业教育教师的教学水平,组织开展创业教育的教师培训,采取各项政策鼓励他们走出校园,研究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规律,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支持教师联合企事业单位开展横向科研,提供科技咨询,科技成果转化等,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实践中积累创业经验。另一方面,可以邀请有关政府部门官员举办专题讲座,讲解创业政策,聘请职业培训师,有丰富经验的企业家、金融、法律界人士等担任创业导师,采取个性指导、会诊指导、陪伴指导、咨询指导等形式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的创业培训和实践指导。
(五)建立创业教育支持服务体系。
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需要社会大环境的支持。高校创业教育的定位不仅仅在高校与大学生身上,而是政府、社会和高校三者的共同责任和义务,需要建立完整的服务体系和保障措施,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在这一体系中,政府起主导作用,担负着倡导者和扶持者的重要角色。政府应拨出专款鼓励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对高校的创业教育活动提供财政支持,对大学生参加创业教育提供学费补贴,对大学生在校接受孵化并成功落地转化的项目提供创业资助。政府还可联合高校、企业、商业银行组建“大学生创业学院”,为大学生提供系统、专业的创业教育,设置创业基金、建立孵化基地。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建立为创业者提供服务的专门机构,开辟大学生创业“绿色通道”,优化创业环境,降低创业成本和风险。与此同时,还应加大对创业典型的宣传,弘扬创业精神,引导社会转变传统就业观念,营造积极进取、勇于开拓、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让创业文化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潮。
[1]童有文.大学生创业政策探析.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09,(8).
[2]仇华.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理性思考.中国成人教育[J].2012,(1).
[3]姜强强.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机制研究.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J],2011,(10).
[4]谢纳泽.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探讨.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