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构建高职院校班级管理自律平台的探索与实践

2012-08-15杨叶勇

文教资料 2012年28期
关键词:团委自律班主任

杨叶勇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153)

在高职院校对大学生的管理工作中,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日常行为管理是极为重要和关键的工作。这两项工作既是育人的工作,又是为高职学生学习和健康成长提供帮助和服务的工作。班级是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文化知识传授的一个基本团体,班主任则是班级最直接的管理者,是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指路人。

班主任应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要求,来实施对班级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想法,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健康全面发展。借用胡锦涛主席在处理金融危机时的那句话“把自己的事做好”,管理好班级也要求学生“把每个人自己的事做好,以实际行动为班集体做贡献”。

所以,运用自组织理论,构建一个良好的大学生自律机制的自律平台,对班主任来说,是可行的,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这一点,刘菊等在《远程教育杂志》上《自组织理论及其教育研究应用前景探析》一文中已经作了很好的说明。它也是检验班主任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通过探寻自组织理论和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契合点,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理论参考。

依据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德育为首,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育人为核心”的全方位育人办学指导思想,班主任将这些思想贯彻在培养学生当中,强调“安全”教育与“自我”教育,包括个人人身、财物、按期毕业安全,以及过安全有意思的大学生活,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等“自组织管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

1.构建班级自律平台。

在新生进入大学之后,首先重要的是,在班主任引导下,让他们自己组建了强大的、人数众多的班委和团委,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感觉与想法,为每一位学生设置适合他自己的成长环境。笔者相信每一位新入学的大学生都是有想法的,都是带有梦想进入大学的。不管这梦想来自于本身内在的,还是外在强加于他;也不管这梦想是自身需要,还是外在诱惑,只要有梦想,班主任就有义务为其搭建平台来实现。所以,班主任组建一个超大规模的班团委。这一超大规模的班团委,其实就是本班的自律平台。每个班团委职务上,配置了正副人员及若干干事。这种多人设置的管理平台,可以实现“自我教育”和“伙伴教育”。通过这一平台,班主任要求他们每周进行定期交流与沟通,并整理上报给班主任。班主任定期与他们(每个人、每个班团委职务上所有人、本班各班团委职务正职人员)进行交流沟通,了解他们自己的想法和对本班的想法,并顺势引导他们在这平台上组织各种活动。

在大学三年中,通过这“自组织管理”平台,要求每个班委成员至少为班集体举办一个班集体活动。其他班级成员也尽可能组织一次班集体活动,这样就使得每位同学的梦想有个地方实现。

2.管理班级自律平台。

各高度小风时风频结果表明,各高度E风向风频值略大,但同其他风频相差不大,小风时风频呈现均匀散布的状况。

班主任对自律平台管理具体的指导思想是:外松内紧,无为而治,通过多种途径及时有效地与学生沟通。(1)对个人,积极引导其将自己在大学内的想法展现出来,积极引导与要求学生参加各种学生社团,努力成为各个社团的骨干,并将其所担任的班团委职务有序地过渡给此职务上的相应人员。(2)对于班级的班团委组织单位和各成员,加强内部工作分工和团队配合,尤其强调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班团委成员的动态性和成长性,让更多的班集体内部成员有更多的锻炼机会,保证更多人的发展权利。(3)对自律平台,即超大规模的班团委,强调团结、尊重、高效、责任。在这个平台上锻炼和成长起来的学生,反过来,又会用各种机会帮助本班开展各种活动,从而保证本班每个班委成员至少为班集体举办一个班集体活动。

以活动为载体,强化团队意识。在高职院校学生中,通过以上的自律平台,学生、各个班团委职务小分队及班团委开展具有自身专业特色的文体活动和各类竞赛;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通过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有吸引力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参与其中的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境界不断得到升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学校开展的主题活动、参加大学生艺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举办其学术性、知识性、科技性等特点的活动,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1]。通过各种活动,学生、各个班团委职务小分队及班团委在此平台上培养与锻炼,不断将学生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专项技能显现出来。

3.自律平台人性管理。

通过现代心理学研究,如果学生能够有积极向上的情感,则精力充沛,意志坚强,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而且会有较大和较强的自主能动性,能使他们的“心理潜能”得到最高效的发挥。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说,爱是人们普遍的心理需求。教师应时刻让学生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关怀、理解、尊重和爱护,让他们在我们充满爱心的健康的情感下成长,从而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积极乐观的学习心态及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2]。

在这方面,主要是以正面教育为主,大家积极帮助每个人的成长。但在纪律教育过程中,根据学生违纪性质和程度,班主任亦会主动为学生申请相应处分,并积极帮助其改正。在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中,我们注重大学生的自我觉醒与伙伴教育的导向和牵引作用,使学生及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对照和调整。

二、构建大学生自律平台是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理性选择。

在现阶段,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这虽不是理论性难题,却是实践操作层面难以把握的问题。通过深入分析和积极实践,我们认为构建大学生自律平台是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理性选择。

1.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教育中,往往忽视学生的内在主体能力,使学生处于一种被动地位,一切都由班主任和辅导员说了算。而在大学生自律机制下,每一个学生都是主体,更是教育的主体,班主任和辅导员只是引导与辅助他们完成他们的想法,从而将自律与他律有机联结,并形成相辅相成的统一体。

2.实现了自律工作的体系化。

过去,我们在学生自律方面的教育效果不理想,主要原因是管理思想没有放开,对学生太过保护,不敢放手,所以也没有形成一套方法体系,没有从内容、途径上得以真正落实,缺乏系统性,因而学生干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很难发挥出来。现在,通过这个自组织的大学生自律平台、构建的学生自律机制,是一种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自律,使自律在空间和时间的结构上合理、有序,在庞大的学生群体中形成反馈和监督系统。

3.拓展了学生工作的时间和空间。

由于大学生思想活跃,往往追求行为上的自由,校规校纪对他们的约束性普遍较差,班主任、辅导员也不可能随时随地都与学生在一起,而且有些问题又具有反复性,这样在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和思想教育方面就留下时间和空间上的真空。而这种通过自组织建立的自律平台,可以将触角伸向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所有时间和广阔空间,增强了德育工作的密度。

4.创建了一种和谐、宽松的德育环境。

学生自律平台对违纪学生的帮助、教育和引导,区别于学生管理部门的行政监督和纪律约束。因为自律组织的劝诫结果与自己和班级的荣誉及利益不发生冲突,消除了因自己行为上的偏差而导致的自责和他责的心理,所以违纪学生能主动、愉快地接受自律组织的劝诫,淡化了逆反心理。这就缓解了管与被管之间的对抗情绪,拉近了双方的距离。

三、学生自律平台的实施,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在建立有效的大学生自律平台后,学生的行为规范和思想教育得到落实,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改变了学生管理中的人治现象,使学生最终从意识上升为习惯,逐渐达到慎独的良性状态。

1.提高了学生良好的行为能力。

由于班主任已将班级管理思想(无为而治)传达给学生,并通过班团委会(有为而治)强化给学生了,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每位学生都明白自己在大学三年里要做什么事,如何做事;每位学生都会思考自己在大学三年后将来做什么,需要具备什么知识和能力,从而产生学习的内动力,做到主动学习,努力学习。

由于自律的范围非常广泛,而且自律基础上的劝诫也含有无形惩罚并引以为戒之意,因而一个具有一定自尊心和进取心的人,在一次违纪或行为发生偏差后,常会思考自己今后怎样做。这种从被动到主动的心理移位,为违纪者反思和悔改拓展了心理空间,使教育在是与非的交替中落地生根,提高了学生良好的行为能力,也使大学生在自我发展和成长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2.为学生干部的锻炼成长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过去,学生干部的工作是被动的,且有心无力,有职无“权”,班团委等组织,实际上成了“维持委”。在自律机制下,学生干部往往独当一面,管理能力、自主意识、责任心比以往提高,锻炼了他们的工作能力,提高了明辨是非的能力,自身综合素质得到很大的提高。几乎所有的学生干部在毕业就业后,都很快崭露头角,在管理和技术岗位上作出优异的业绩。

3.构建师生共同参与的思想教育平台。

自律平台为班主任和院系辅导员等学生工作者“松绑”。过去,班主任和院系辅导员被大量的事务所困扰。哪里学生出了事,哪里就有班主任和辅导员的身影。班主任和辅导员往往显得筋疲力尽、力不从心,甚至,一些班主任根本不想带班,一些辅导员没有做几年就打起了“退堂鼓”,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工作者队伍的稳定。

实施大学生自律机制,可以使班主任和辅导员从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思考和处理更深层面的问题。教师由以前的传授者和指令者,变成了同学生一起学习的合作者,实现师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将学生个体的成功,同整个群体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因此,在高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落实的过程中,要注重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重视学生思想素质发展的需求,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发展环境的适合度,这是构建高职学生思想教育自组织平台的重要条件[3]。

4.增强了高职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对高职学生思想教育中自组织理论的特点和本质的认识和理解,能够让学校的教师逐渐地提高自身管理工作所需的各种能力。由于高职学生的思想是处在一个不平衡的发展期,仅仅靠传统的教育或以灌输为主的思想工作,是很难达到理想效果的,而且也压抑了学生的选择和自立发展能力。自律机制强调学生的自知、自主,使学生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提高判断是非的能力,学会正确的选择和取舍,真正促进了大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提高了学生工作的实效性,使学生工作产生强大的内驱力。

因此,在实践高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时候,我们要不断提高学生思想发展的平衡状态,提高高职学生思想教育目标的达成度,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实施,提供良好的组织和系统的指导[3]。

四、总结

实践证明,经过班级管理自律平台的锻炼之后,学生更加自尊、自重、自强、自爱,增强了适应环境、适应社会、适应未来的能力。毕业半年,加上半年的实习期,大多数同学都能走上管理岗位。

总之,运用自组织理论实施的大学生自律机制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要不断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班主任的思想政治工作应把握个体的主体性发展趋势,构建大学生的自组织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在目标上,应着眼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整体提升;在实施途径上,着眼于学校主导作用和社会影响作用的整体性发挥;在工作模式上,着眼于学校各种育人资源全面挖掘和构建整体性互动模式。班主任应运用自组织理论开展富有主体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尊重和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发展的需要。

[1]王亚莉.关于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思考[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2]赵倩,刘博娜.当代高职大专生的心理困惑分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2.02.

[3]刘一鸣.自组织理论在高职生思想教育中的应用[J].职教论坛,2011.35.

猜你喜欢

团委自律班主任
自律使人脱颖而出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高校团委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夸夸我的班主任
自律成就美好
知耻自律
关于如何做好企业团委工作的思索
班主任
以他律促自律
新时期加强企业团委工作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