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辅导员角度探析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路径——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

2012-08-15卢佳妮

文教资料 2012年28期
关键词:读研职业生涯导师

卢佳妮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自动化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6)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和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高校的未来发展定位,研究生已经成为高校工作的重要目标群体,而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日益突出的问题。为进一步做好研究生教育工作,切实了解研究生目前真实的职业生涯规划情况,以便更好地为广大研究生提供职业生涯服务,经过前期精心设计和准备,笔者通过问卷的形式对研究生进行了调查,并据此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

一、目前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基本情况

1.调研样本的基本情况。

此次共有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4个学院的612名2011级硕士研究生参与调查,各学院参与调查的人数为该学院2011级硕士生总数的30%左右。问卷共30题,内容主要涉及:研究生基本情况、心理状况、教育管理及培养、职业生涯规划、价值观等。

2.关于读研动机。

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新生入学教育,正确地引导新生对研究生生涯进行规划,并促进研究生新生健康全面地发展,我们首先要明确学生考研动机和选择南航读研的原因,据此调查新生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最想获得什么。如果新生缺乏对研究生学习的正确认知,那么他们的研究生生活有可能一开始就处于迷茫状态,不知道何去何从。

大部分研究生选择读研有明确的目标。有27%的新生是为了发展自身素质;31%的新生出于就业压力考虑;有19%“热爱做学问”;但仍有23%的研究生处于从众心理或其他原因选择了读研。

3.关于生涯规划。

研究生阶段和本科阶段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当学生考研目标完成,进入研究生阶段进行学习时,存在诸多困惑和不确定性。因此,对未来学习、工作、生活是否有良好的规划会直接影响到研究生自身的发展。

只有41%的研究生表示“自己有明确的目标和打算,并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并适时调整”,其他学生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4.对于就业的预期。

就业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研究生对就业的基本看法,针对持有不同就业观点学生群体进行相应就业指导,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将来所要面对的压力,端正心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有利于激励学生在研究生阶段积极进取,拥有一个充实、有意义的研究生生活。

大部分研究生对就业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只有27.29%的学生有明确的意向单位,且对该单位有所了解,并能针对该单位的用人标准,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为就业做好充分准备。另有7.84%的学生准备进一步深造。

二、目前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上述数据分析,可以发现,从研究生自我因素来看,目前研究生对于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还存着许多问题。

1.考研动机不纯。

相当一部分人(31%)是为了回避就业压力而考研,23%是从众心理,也有一部分学生是不满意目前的工作,辞去工作后读研。这些学生在考取研究生后,就认为肯定能找到比本科生更好的工作。一部分人仅为文凭而读研,并非对专业本身感兴趣,毕业后也不想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这就使很多研究生在考研时盲目地选择专业,因此这部分研究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既无前瞻性又无目的性。

2.在读研期间没有合理的计划。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比例为59%)不清楚自己读研期间的发展计划,甚至有2%的研究生对此一点都不了解。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学校未提供适当的职业生涯辅导,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学生本身对职业生涯规划认识不足。因此,硕士研究生在入学初期就应该在导师、辅导员的指导下制订好读研期间的整个发展计划,并有目的、有条理地完成。

3.没有认真考虑过自己未来职业的发展。

可以看出,只有35%左右的硕士研究生对未来自己的职业发展有明确的意向,接近10%的研究生从未考虑过自己未来职业的发展。未考虑的原因是多样的,一些学生认为船到桥头自然直,只要拿到了研究生文凭,以后总会找到好的工作,实现职业抱负;还有一些学生对自己认知不清,定位不明,因此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怎么去实现自己的职业期望。

4.研究生的价值观偏颇。

现在的研究生生源结构趋于年轻化、直升化。本科毕业读研的研究生很多从未参加社会实践工作,对社会环境不甚了解,对工作有较高的期望值。调查显示,只有8%的研究生毕业后选择深造,其他都选择直接就业。毕业生就业时往往关注的是薪水和发展空间,而企业在注重高学历的同时,更注重毕业生的人品、团队意识、责任意识、对岗位的认同度等,大多数研究生毕业后往往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三、从辅导员角度探析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路径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研究生辅导员工作的首要目标和核心任务应该是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因此,研究生辅导员应高度重视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针对以上调研结果,结合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工作实践,研究生辅导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

1.辅导员应成为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者。

研究生辅导员应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积极向学生渗透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的观念,强调每个学生都是可育之才,积极鼓励学生通过发现和发展自己的先天素质与潜能,在未来事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辅导员应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分析自我,帮助学生寻找个人核心价值观,了解自己的职业性格、兴趣和才能;帮助他们运用科学的发展观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观念和职业理想,将现在的“专业学习”的观点转变为“职业准备”的观点,从“知识积累”转变为“职业生涯资源积累”。

2.辅导员要帮助研究生了解自我、经营自我。

自我认识是职业生涯规划中的第一步,也是关键性的基础工作。职业生涯规划只有在对自我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才能制定出符合个体特点、符合个性性格、能力特长,以及兴趣爱好的职业生涯策略。只有关心自己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才会主动进行生涯规划,才能积极规划自我,才能在规划的指导下逐步走向成功。因此,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显得尤为重要。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辅导员也应该帮助学生经营自我,鼓励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选修非专业类课程,例如艺术类、人文类选修课,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兴趣;为学生搭建平台,鼓励学生针对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爱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邀请成功人士特别是校友举办成才讲座,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和感悟,有所感悟才能有所触动,才会有所行动。

3.辅导员要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综合能力是用人单位选择学生的依据。用人单位不仅考核其专业知识技能,而且还考核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辅导员一方面开展课外活动,构建多方位、多层次的学生发展平台,如职业生涯设计比赛、合唱比赛、科技节、素质拓展训练、模拟招聘等。另一方面加强对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辅导,为研究生提供必要的职业技能训练的机会,帮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目前,有些学校组织学生参与的暑期“三下乡”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暑期实践、研究生助管等,都是职业训练很好的形式。这些活动的开展与实施,启发学生对自身生涯意识和对工作及社会环境的认识,从而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规划自我,合理制定自己的生涯发展规划,不断发挥自我潜能。

4.辅导员要建立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个性化服务体系。

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从纵向上,辅导员应针对研究生不同的发展阶段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注意做到区别对待,各有侧重。在研究生一年级阶段,职业生涯教育可以主要讲授职业与职业生涯的基本理论、自我认知等。在研究生二、三年级期间,则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指导,侧重讲授求职技巧、就业政策等。二是从横向上,辅导员应针对不同的研究生个体提供不同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生辅导员主要工作职责是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及日常事务管理,因而对研究生各方面情况相对比较了解,清楚学生的心理状况。辅导员正是可以利用此优势接受研究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个体咨询。

5.辅导员充分发挥导师的引导作用,全方位实现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由于高校研究生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是研究生发展的引导者、促进者,甚至是人生价值的构建者,对研究生具有全方位、终身性的影响。导师帮助研究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使研究生走更符合自己专业发展的道路,将自己的专业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紧密相连。因此,辅导员在导师和研究生中的桥梁作用就显得至关重要。辅导员应在对研究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中积极邀请导师加入,依靠学校的鼓励政策为导师搭建职业生涯教育的平台,使导师在承担专业知识的教学科研之外,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成为研究生人生与职业方面的导师,两者共同构建研究生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

[1][美]杰弗里·H·格林豪斯.职业生涯管理[M].王伟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郑祥江,郝生跃.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8(04).

[3]陈敏.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查研究——以E大学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10.

猜你喜欢

读研职业生涯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54岁的妈妈与女儿同校读研
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及实施
V eraW an g
导师榜
大学生读研择校外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来自部分高校的学生调查
爱情导师
幼儿师范学校职业生涯教育的初步探索
走近美国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
中日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