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的科研与服务、馆员素质提高的关系研究

2012-08-15舒和新

皖西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科研活动图书馆学图书馆员

舒和新

(皖西学院 图书馆,安徽 六安237012)

高校图书馆的基本职能是服务教学和科研工作,而科研工作也是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高校图书馆的科研工作与服务工作具有怎样的关系?科研工作与图书馆中最重要的因素即馆员的素质又有怎样的关系?这是本课题研究重点内容。

一、馆员结合工作开展科研是图书馆发展的需要

(一)图书馆员结合工作开展科研的最大意义在于,它能够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图书馆作为人类知识、信息、文化的记忆和扩散装置,承担着文献信息资源的系统收集、完整保存、科学整序、有效传递和开发增值的职能。今天,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以及读者需求的个性化、多元化,要求图书馆不断扩大服务范围、提升和深化服务层次,这使得图书馆既要保持传统的服务内容,又要开辟新的服务领域。但不论是传统的服务内容,还是新兴的服务项目,要做到合理配置资源、有效利用资源、尽可能优质高效地满足读者需求,就不能停留在简单的看门守摊、借书还书的层次上。只有通过各种科研活动,才能真正提高服务水平。例如,要做好传统的借阅服务,就需要开展读者需求调查、读者借阅数据分析、图书馆行为对读者影响的研究等;要做好新兴的增值信息服务,就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用户需求调研、研究如何全面完整地收集信息、对信息进行系统分析和科学筛选、编制二、三次文献、进行及时准确的信息推送等。

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由于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图书馆服务的读者群体不同,不同时期图书馆服务的内容和方式也各有差异,各个图书馆也都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因而值得和需要图书馆员研究的领域和问题是很多的。只要馆员有心钻研和探究,就可以围绕工作开展多种科研活动,产生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图书馆应该也能够通过这些科研活动来发现和解决问题,拓宽服务领域,深化和提升服务层次,提高服务效率和效益,从而从根本上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合肥工业大学图书馆相关工作人员围绕工作积极开展科技查新问题研究,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使得该馆科技查新工作的规范性、全面性和准确性不断得到提高;皖西学院图书馆相关人员关于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研究也为该馆的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投入成本低,实际效益高

科研工作的目的和内容是探讨未知、解决问题,因而需要一定的资源投入。由于高校图书馆研究工作的主体是馆员,研究的对象是馆员自己的工作内容或馆藏资源,研究工作大多是在业余时间进行的,因而无需进行太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投入,却能发现和解决图书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宣传馆藏资源、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和影响力,因而其效益是显著的。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安徽科技学院图书馆自建明文化数据库、铜陵学院图书馆与铜陵市共建共享铜文化数据库,既提高了服务学校教学科研工作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又提高了图书馆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相关人员对馆藏的古籍珍本和地方历史文献进行重点整理,既宣传了馆藏精品,又提高了服务该校教学科研工作和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能力。

(三)有助于提升图书馆的凝聚力

图书馆作为一个读者服务机构,其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并不高,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包括人员庞杂、素质参差不齐等;由于多数馆员都在从事传统的服务工作,工作内容简单、社会影响力低。在这种环境中,如果馆员不思进取、满足于简单的看门守摊、借借还还行为,往往就会百无聊赖,甚至搬弄是非,导致馆内人心涣散、纪律松驰,因而读者的满意度就会不高;相反,开展科研活动能够使馆员把注意力集中在对工作的观察、思考和研究上,使工作成为关注的中心,这样就会提高服务质量,提高读者的满意度。而且,由于科研活动需要馆员之间、馆员与馆领导之间的协作与配合,使得馆内能够形成一种良性互动关系,因而能够提升图书馆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高校图书馆科研工作中的虚假繁荣

(一)图书馆学研究中的泡沫

全国现在有数十家图书情报学专业期刊,其中的核心期刊也达到近二十种,还有数目更多的综合性期刊,每年发表的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论文数以万计。所以,从数字上看,图书馆学的研究不可谓不繁荣,但这种繁荣在相当大程度上是表面的、虚假的。通过分析(对图书馆学论文的各种分析也可以成为图书馆期刊工作的研究课题)可以发现,这些论文中虽然不乏精品佳作,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或言之无物、或新瓶旧酒、或东拼西凑,甚至一些根本不具备科研能力的人也能频发论文。

在我们统计和研究的科研成果中,有些内容是研究了多年、现在已经不具研究价值的陈旧主题,如图书馆的教育功能、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等;有些问题虽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但并没有值得挖掘的更深内涵,却也成为关注的热点,如对读者的信息素养教育、图书馆员的职业倦怠等;有些论文令人莫名其妙地发表在与图书馆学不沾边的刊物上,如关于预防图书损坏的论文发表在《现代商贸工业》上;更有甚者,有些论文根本就是文题不通、不知所云。

众多的投稿者催生了大量的相关刊物、增加了一些刊物的刊期。特别是那些低水平的论文养活了一些靠高收费支撑、甚至以营利为目的的刊物[1],如山西、内蒙古的两家多刊期(分别为周刊和半月刊)、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图书馆学刊物就发表了本次统计的879篇(独撰或第一作者)专业论文中的124篇,比例高达14.1%(当然,笔者并不认为这两家刊物发表的论文都属低水平之列)。评职称的现实需要也使得一些高校的学报不得不对本校图书馆员网开一面,在本次统计的879篇专业论文中,有123篇分别发表在各自学校的学报上,比例也高达13.99%。评职称对论文的需要还使得买卖论文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一些不懂数字技术的人发表了图书馆数字化的论文,一些外语能力很低的人发表了外文论文的译作。

(二)图书馆学研究虚假繁荣的原因

造成图书馆学研究虚假繁荣的原因比较复杂,根本原因是现行的图书馆员管理制度和职称评审制度。根据现行的管理制度,图书馆员只要具有一定的学历,就具有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身份;既然是专业技术人员,就要评聘职称。尽管一些省份在初级和中级职称上实行以考代评,但晋升高级职称就需要科研成果,首先是需要专业论文。在大多数馆员将自己的职称目标定为高级职称的情况下,大家就不可避免地要想方设法发表论文。有能力的馆员自己写论文,没有能力的馆员就硬着头皮去编、去抄、甚至去买论文。

从图书馆员自身的角度来看,职称晋升既是对其工作能力和成就的肯定、对其社会地位的承认,也直接关系到其经济利益;从图书馆工作的需要来看,这些具有高级职称的馆员应该从事的是那些专业性强、知识或技术含量高的工作。但从各馆的现实情况来看,情况并非如此。由于职称评聘只考虑工作年限和科研成果,并不与工作岗位和工作能力挂钩,很多高职称馆员从事的只是一些简单、低层次的工作,使得职称评聘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其本来的宗旨。具有代表性的实例是,一家新升本科高校图书馆,由于服务范围比较有限,专业性强、知识或技术要求高的岗位并不多,但在不足50人的馆员中,除了2位从事教学工作的教授馆长外,还有10位副研究馆员;而这10人中,真正具有较高科研能力的人只是少数,有6人从事的只是图书借还、阅览室管理这种简单、低层次的工作。当然,这家图书馆的情况并非个案。

(三)解决问题的途径

要去除图书馆学研究中的泡沫,首先就要解决职称与岗位背离的问题。应该将图书馆的岗位进行分级管理,使职称与岗位直接挂钩。笔者认为,图书馆的岗位分为三个层级比较合理:一级岗位的馆员可以参评正高职称,二级岗位的馆员可以参评副高职称,三级岗位为初级、中级职称岗位和技术工人岗位。图书馆传统服务中的多数岗位和新兴服务中的辅助性岗位都是专业性、技术性比较低的工作岗位(三级岗位),在这些岗位工作的馆员不具备评聘高级职称的资格,因而也无需为评职称而拼凑论文。这种分级管理的做法既能促进馆员之间对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岗位(一、二级岗位)的的良性竞争,又不会堵塞具有真才实学的馆员晋升的通道,相反会激励馆员加强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学习、努力掌握新知识和新技术,从而有能力从事各种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的工作,这样既能提高科研活动和科研成果的水平、减少伪科研现象和无价值成果的出现,也会为图书馆开展更多深层次、高水平的服务、扩大服务范围创造人才条件。其次,在职称评审过程中,要对被评审者的论文载体作出适当规定。例如,除核心期刊论文以外,在其它多刊期刊物和本单位所主办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只能有1篇,以确保研究者科研活动的水平和科研成果的质量。

三、结合工作开展科研是提高馆员素质的最有效途径

结合工作开展科研既是为图书馆做贡献,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读者。对于图书馆员来说,它也是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最有效方法[2]。

(一)结合工作开展科研的过程,首先是一个自觉的有目的的学习过程

开展科研活动需要了解本研究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研究方法、已有成果、最新进展、未来趋势、存在的问题等基本情况,这就需要收集相关资料并认真研读学习。由于这种学习是一种自觉的有目的的行为,因而既能够培养馆员的学习能力,又因为与研究项目直接相关而做到深刻领会和掌握,而且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馆员的知识更新。同时,馆员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很有可能通过知识互补学习进入其它知识领域,从而成为复合型人才。所有这些优势,都是其它培训方法难以企及的。笔者关于皖西地方历史、红色文化、资源分布等领域的相关知识,主要就是在进行皖西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研究的过程中逐步学习和积累的。

(二)结合工作开展科研是提高馆员业务能力的最有效方法

开展科研活动需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科研活动的过程就是发现不足、提高能力的过程。科研课题的确立往往发端于问题的发现,图书馆员只有在工作过程中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和思考才能发现问题,并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这样就可能启动某个科研项目。所以,科研活动首先能够培养馆员发现问题的能力。其次,从事科研活动需要建立一支分工明确、配合默契的团队,需要进行资料的收集、组织、筛选、传递并对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需要对研究对象及其与各方面的联系进行考察调研,对解决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对可能的后果进行预测,还要将研究结果转化为书面成果(报告、论文、论著或设计方案等)。所以科研活动能够锻炼和培养馆员的团队精神与沟通协调能力、信息技术能力、调研考察能力、综合判断能力、预见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等。再次,结合工作开展科研能够提高馆员为读者的科研活动提供服务的能力。图书馆员通过围绕工作开展科研活动,能够加深对科研活动的基本方法、基本流程、所需文献信息资源的类型和收集方法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能够更好地为读者的科研活动提供服务,如开展科技查新、定题服务、网络信息导航等。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就要求馆员必须参与科研工作,且参与的比例须占其工作总量的35%以上,这使得馆员不仅积极开展图书馆学研究,同时也定期参与学校的学术交流,因而既能提高馆员的业务水平,又能支持学校高层次人才的培养[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根据学校教学科研的需要,重点开展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在图书馆应用的研究,使得该馆数字化、信息化建设走在全省高校图书馆的前列,不仅能满足本校教学科研的需要,而且还有能力为省内其他高校图书馆提供帮助。

(三)结合工作开展科研能够提升馆员的敬业精神,激励馆员的进取精神

有言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与此直接相联的是,作为守书人的图书馆员守着他人的研究成果,为更多人的学习研究活动提供服务,却往往没能留下自己的印记。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图书馆人也成了他人进步的阶梯,这是许多图书馆员士气不振的重要原因。而结合工作开展科研能够使图书馆员关注本职工作,通过对工作的主动观察和研究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当馆员们完成某个科研项目并取得某种科研成果时,一定会产生很大的成就感、自豪感[4]。随着自信心的增强,馆员们的敬业精神也会随之提高。不仅如此,馆员们由科研产生的成就感、自豪感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和激励作用,它能够带动更多的馆员去关心和研究本职工作,从而在馆内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氛围。对于图书馆来说,馆员的敬业精神和进取精神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是图书馆进步发展的动力之源。安徽科技学院图书馆虽然是全省唯一一所建于(凤阳)县城的本科高校图书馆,但馆内科研氛围浓厚,科研成果不仅数量多,而且水平高,其人均专业论文数居全省本科高校图书馆第二位,核心期刊论文总数和平均数均居第一位。浓厚的科研氛围和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对全馆人员具有强烈的示范和激励作用,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图书馆工作的快速发展。

四、与工作无直接关系的研究活动的价值

围绕工作开展的科研活动是高校图书馆科研活动的主流,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研究活动与工作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如理论研究等。这种研究虽然不能在工作中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也具有自己的价值。

(一)图书馆学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发展技术的进步和读者需求的变化,图书馆的服务范围、内容和方式上也会发生变化,相关的图书馆学知识也就应该相应地获得发展。当然,图书馆学知识的发展不是一个从理论到理论的逻辑推演过程,而是要总结图书馆以往工作的经验、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新形势和新技术对图书馆工作的影响、了解社会需求和读者需求的变化等,这些工作中的相当一部分需要由图书馆员去完成。图书馆员要完成这些工作,就需要开展各种科研活动,为图书馆学的发展提供各种实证数据、资料和信息。通过对这些数据、资料和信息的概括和升华,就能实现图书馆学的进步和发展。所以,馆员的科研活动是图书馆学发展的必要途径和环节。在课题组统计的十一五时期安徽省本科高校图书馆的科研成果中,发表论文最多的作者是合肥学院图书馆的一位女硕士,总共发表了15篇论文,其中11篇是关于农村图书馆建设问题的系列论文。这些论文虽然与作者的本职工作没有直接联系,却也参考了高校图书馆建设的一些经验;更重要的是,作者比较系统地分析论述了农村图书馆的功能、存在的问题、建设现状、未来发展、农民在其中的角色、社会应该为其做什么等一系列问题,因而具有比较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二)同样有利于馆员素质的提高

图书馆员所从事的与工作没有直接关系的科研活动在研究要素、研究过程、研究方法等方面与结合工作开展的科研活动是基本相同的,因而也能提高馆员的学习能力、业务技能、团队意识、协调能力,并激励馆员的进取精神。

应该指出的是,这种科研活动对图书馆工作的促进毕竟是间接的,其作用也是有限的。图书馆员毕竟不是专门的研究人员,也不是专职的教师;作为实际工作者,其研究活动的对象应该以图书馆工作或馆藏资源为主,通过科研活动促进图书馆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所以,图书馆应该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将馆员的科研活动更多地引导到与工作直接相关的主题上来,从而更有效地提高馆员的服务能力和敬业精神,促进图书馆工作的发展。

图书馆的职责是服务,而科研活动是图书馆持续发展、从而进一步搞好服务工作的前提,同时也是提高馆员素质所必需的。在不冲击图书馆工作的前提下,鼓励和支持馆员开展科研活动是考虑图书馆发展战略时的题中应有之义。

[1]周谨.对当前图书馆界学术研讨热的冷静思考[J].图书馆建设,2006,(5):119-121.

[2]沈俏梅.高校图书馆科研工作的定位及管理模式[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3):103-105.

[3]徐虹.研究型大学图书馆员综合素质培养研究[J].情报科学,2006,(7):986-989.

[4]张波.对高校图书馆开展学术研究的思考——鲁东大学图书馆个案调[J].图书馆论坛,2008,(2):36-38.

猜你喜欢

科研活动图书馆学图书馆员
计算机学科科研活动行为规范建议
高校图书馆员之歌
机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体系建设研究
国际商务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动力与模式分析*
Wiz云笔记在图书馆员知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及案例研究
用博弈理论解决图书馆员排班问题
新入职图书馆员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问题探讨
本科生科研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索——以经管类本科生为例
寂寞与喧嚣:当代图书馆学研究现状剖析
中国图书馆学之当下:反思与瞻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