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探索与思考
2012-08-15薛小辉
薛小辉
(漳州市聋哑学校,福建 漳州 363000)
1.体验式教学的涵义及操作流程
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是人们通过观察、想象、联想、实践感知对象世界的心理过程。体验可以作为经验融入人的知识和智能结构,并作为人的个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人的社会实践方式和创造能力。[1]体验式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科学有效地创设教学情境和教学活动,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去感受、领悟、移情,从而达到自我完善和提升的内化过程。[2]
体验式教学以教育学、心理学和哲学,以及相对应的学科为理论依据,以实践论为哲学依据,因此,体验式教学非常注重实践,学校中进行的情境教学、“领会教学法”、培训教学中的“场景模拟”、竞技运动中的“热身赛”等都是“体验式教学”的实践。[3]体验式教学强调“做中学”,重视和凸显意志、品格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训练和培育,把强化学习者的内在动力置于教学过程的核心位置。体验式教学是一种适合德育课使用的教学形式,能实现德育的实效性。
关于实施体验式教学的方法,田丽认为主要有情境体验法、换位体验法、多媒体教学体验法,[4]而赵晓晖设置的是模拟现场法、户外拓展训练法、体验交流法、社会实践法,[5]许芳设置的是游戏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项目教学法、学生讲课法。体验式培训和教育方法,比如,角色扮演练习、T组合、蓝内游戏、座谈会等正在广泛应用于小学德育教学之中。[6]
在体验式教学的课程设计主要遵循自我发现永远都放在首位、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对学习要负责任、要有成功和失败、要包含合作与竞争和要安排安静与反思环节等原则。[7]体验式教学和训练的操作流程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阶段[8]:
(1)明确目的、确定任务:即明确重点“提高”和“加强”哪方面的素质,并根据目的选择具备某种训练功能的项目或由专业人员策划、设计某些任务。
(2)团队热身、增进互信:学生一般要划分成若干小组,并通过自我介绍、相互介绍彼此相识和了解。在教师指导下做一些简单的游戏,使学生之间增进互信,产生一定的亲和力,并对团队产生归属感,为下一步学习训练营造良好的氛围。
(3)心理磨炼、应对挑战:这是最重要的阶段。教师只做项目的简要介绍及活动注意事项的说明,由学生自己完成活动的全过程。学生要面对种种困难和挑战,要经受考验与磨炼。团队成员要在同伴犹豫、踌躇时给予鼓励,帮助他战胜心理障碍,通过努力拼搏走向成功。这一阶段一般分为个人项目和团队项目,个人项目有团队鼓励和帮助,团队项目需要有整体的策划与指挥,需要团队的凝聚力。
(4)深度交流、共享经验:这是最关键的环节,经过前几阶段的切身体验,各人都有许多感受、体会、教训、经验。教师努力创造一个相互之间充分交流的条件,使学生各自的个人所得,变成大家共同分享的精神成果,使各种体验、感悟、经验得到提升,乃至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留下深刻印象,以便“迁移”到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之中。
2.小学思想品德课体验式的教学探索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课程,是实施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它在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训练学生的道德行为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难以具备的优势。[8]小学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以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自主、创新等主体精神为目标,以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情感为主要特点,以学生自我体验为主要学习方式,力求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达到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的有机结合,激情与明理、导行的相互促进。[9]
良好、适宜的教学情境是保证体验式教学模式有效实施的基础和前提,其重要性在该模式的操作程序中充分体现出来。传统教学模式没有充分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体验式教学模式则要求重视并充分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体验式教学模式的重点之一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提高,从而培养其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10]因此,根据体验式教学的涵义和要求,结合小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笔者认为体验式教学可从以下几 方 面 进 行[1]: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情感体悟:在对话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的基础。教师应不断地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重点部分,即体现教材价值导向的地方予以关注、欣赏、品味,并有自己的思考与发现。如果说学生与文本是对话基础的话,那么生生、师生对话则是对话教学的关键环节,只有生生、师生的对话,才会有智慧的碰撞、心灵的交融、情感的沟通,才会吸引他人信息,并使自己已有知识被他人唤醒、激活。因此,问题情境的创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创设生活情境,引发情感参与[11]:道德情感有助于认识的提高,有助于道德意志行为的培养,并能促进行为习惯的形成,它是道德与行为的纽带。而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情境教学,只有精心创设情境,才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接受道德形象的熏陶和感染。道德与生活是一体的,人要生活就要与环境、与他人、与社会发生联系。有联系就会有交往,有交往就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才需要有道德,道德又是生活中的道德,脱离了生活,道德也就成为抽象条文、无的放矢,也就无所谓道德。因而不论是社会道德的发展,还是个人道德水准的提高,都必须在真实生活中实现,否则道德教育也会抽象化、理想化。因此,品德与生活课程创设的情境首先应该是生活的、真实的、客观的。正如课程改革纲要的解读材料中所说的那样:“教师要创设现实的情境,从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出发,与学生展开直接的、面对面的对话,这样学生能习得真情实感的、能动的、有活力的知识,学生的人格才会真得到陶冶。”
(3)利用实践情境,推动情感升华[12]: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只有在反复的实践中才能形成。学生课堂上的所感所悟能否自觉地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去,对于这些年龄尚小、自控能力欠缺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有困难的。因此,教师为学生创设实践操作情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体验式教学的操作流程,笔者认为小学思想品德课的体验式教学又可以按照以下四个阶段进行[13]:第一阶段:学生个体亲历的阶段,即学生个体亲身经历某一件事或者某一个情境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多采用直观体验、实践体验,创设具体的情境进行体验等方式,进行体验的感性认识。第二阶段:学生个体对上述亲历过程进行抽象概括,形成要领或观念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可根据思品课文中多数课文提示的说一说、议一议的建议,较多地采用师生、生生作讨论交流体验的形式,进行较为理性的体验教育。第三阶段:学生个体在新情境中检验所形成的观念的适应性阶段。第四阶段:再深思再升华,产生新感悟或新经验的阶段。通过几个阶段的体验教育,学生的道德判断与推理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知、信、行”三位一体观。德育教学目标依赖体验式教学德育教学中认知目标的实现需要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通过有组织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以实现学生道德感悟、道德体验和道德辨别,以上就是对“知、信、行”三位一体关系的认识。体验式教学是个体知识建构的基础,强调“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放手让学生独自或与他人合作进行活动,从体验中建构知识、理解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获得知识的经验,催化并形成良好的品德,也得到人自身的解放。[14]
3.小学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的思考
体验式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体验缺失”和“徒有其表”的现象,因此,在体验式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2]:
(1)确保创设良好和适宜的情境:情境的设置要考虑三方面的因素,即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适应学生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以及源于社会生活实际。[15]教师设置的情境,要巧妙地对学生进行引导。
(2)重视并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传统教学模式没有充分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使教学质量大打折扣,体验式教学则要求重视并充分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该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因此,要实施体验式教学,就必须重视并充分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16]
(3)教师要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充满感染力的语言表达能力。创设情境是否有效达到目的离不开教师本人快速融入情境的能力,教师要身体力行,才能带动学生一起体验。教师课堂中的情绪情感应该是随着教学内容的要求而产生的,不断增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4)提供学生实践的机会和场所。体验式教学模式的重点之一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提高,从而培养其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为此,教师、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和场所,从而达到教学目的。[16]
(5)由于各个主体间存在种种差异,体验会各不相同,会得到不同的认识,产生不同的情感,甚至产生消极体验。因此,在教学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体验,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用自己的眼光去审视生活和世界,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学生形成丰富的体验。同时,注意对产生消极体验的学生及时给予正确引导,充分激发每个学生的健康情绪,使学生进入良好的体验状态。
(6)必须改变旧的评价方式,确定合理的评价标准,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教学评价体系是整个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评价既是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成就的评价,又是对教师教授能力和教学效果的评价。虽然我国教育界近一二十年来已比较重视教学评价理论的研究与实践,但往往以“学生评分或评价”为评价的最终结论。[17]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不仅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培养目标的落实、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国家的标准,而且影响着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些都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18]因此,建立合理的评价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结语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是一种经验性和体验性课程,小学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由于我们的研究才刚起步,因而还有许多理论问题有待回答,有许多实践问题有待探索。小学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以学生的真实感受为来源,因此,只有注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才能促进道德认知的有效获得;只有让学生在对生活的体验中获得道德认识,才能避免空洞的说教,才能触及学生的心灵,才能真正实现小学思想品德课的价值,充分发挥小学思想品德课的重要作用。
[1]倪建荣.小学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探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5:81,124.
[2]戴志勤.润物细无声,育人于无痕——开展体验式教学,增强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J].现代阅读,2011,6:55.
[3]李敦杰.关于“体验式”教学形式的研究[J].教育探索,2009,7:145-146.
[4]田丽.论大学英语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8,9.
[5]赵晓晖.体验式教学在德育教学工作中的借鉴教育管理[J].企业家天地,2008.
[6]许芳,王峥.体验式教学法在市场营销学课程中的探究与应用[J].河南农业,2008,9.
[7]陶宇平,彭福栋.学校拓展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8]敖小蓉.浅谈思想品德课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23:201-203.
[9]王莉韵.小学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初探[J].上海教育科研,2000,5:54-55.
[10]胡尚峰,田涛.体验式教学模式初探[J].教育探索,2003,11:49-51.
[11]周利华.创设情境引领学习[J].新课程(小学版),2010.
[12]张立芝.实施主体性教学是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的有效途径[J].经济研究导刊,2009,16:238-241.
[13]李蔚青.在思想品德课中尝试体验教育[J].小教研究,2004,1.
[14]冯丽萍,中职德育课体验式教学探讨[J].办公自动化,2011,24.
[15]姜学法.谈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5.
[16]尤磊,王财玉.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J].成才之路,2010,13.
[17]张金华,叶磊.体验式教学研究综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6:143-145.
[18]张恩明.体验式教学在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J].教书育人:学术理论,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