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配景理论解释历史学客观性方法简析

2012-08-15

文教资料 2012年35期
关键词:沃尔什史学家历史学

王 宇

(云南师范大学 历史与行政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配景理论是英国历史哲学家沃尔什针对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提出的一种解释。其目的在于针对这一问题的历史客观主义与历史怀疑主义展开批判,并相应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通过对绝对主观和绝对客观的否定,达到了解释其相对客观的目的。

一、历史认识的客观性与配景理论

历史认识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这是一个历来都非常重要且又争论不休的话题。西方史学界就这一问题形成了两大主要派别:历史客观主义与历史怀疑主义。前者主张首先确定事实然后从中得出结论的办法来研究历史学,严重依赖史料,主张历史要秉笔直书,历史学的任务就是把史料中不完善的部分考证出来;后者则认为历史知识总有一定的前提假设,对历史认识的主观性给予高度重视,从而否认史料中的历史认识具有客观性,并质疑历史认识中的相关评价,历史学的规则就是考证史实,并寻找相关证据。

历史怀疑主义的代表便是笛卡尔,科林伍德在思想上也接近历史怀疑主义。科林伍德在1936年的一段手稿被称为纯粹的怀疑主义:“圣奥古斯丁从一个早期基督徒的观点来看待罗马的历史;提累蒙特是从一个17世纪的法国人的观点来看待历史;吉本从一个18世纪英国人的观点来看待历史;而蒙森则从一个19世纪德国人的观点来看。问哪一种观点是正确的,那是没有意义的。每种观点对于采用它的人来说,都只是唯一的一种可能。”[1]从这段论述中不难看出历史怀疑主义认为历史认识的正确与否是无法确定的,史家只能持一种一成不变的态度去看待历史,对人类任何的历史认识都应该持怀疑态度。

历史客观主义的代表是兰克及其兰克学派。“对历史的把握不能依靠逻辑方法,从观点出发来演绎历史,而应耐心研究史实,用全部科学手段,再现历史真实。”“如实叙述历史,历史才能独立。”“去其致用之念,使科学成为无私的客观者,历史才能致用。”“要从具体有限的历史中去体认普遍的无限,体认上帝。”从以上兰克的名言中可以看出该学派对历史认识的唯心主义倾向,并且过分地强调历史认识的真实性而忽略了对历史的分析与解读。

关于历史认识的客观性的争论在我国也长达一个世纪之久。[2]著名学者何兆武就曾明确地提出历史史实与历史认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层面,并由此质疑历史学的科学性。[3]此后庞卓桓也发表了看法,他认为不应该否定历史认识是客观的,因为历史史实是不可否定的,而不同的史家从不同的角度去解释并做出的评价并未影响到历史史实本身。[4]这两位学者是我国在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上研究很深入的学者,可惜他们并未就此问题提出自己专门的理论。

针对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英国著名历史哲学家威廉·沃尔什(1913—1979)提出了他的配景理论。配景理论要求把历史认识主体的思想当做景观配给客观史实,其中客观史实是主要部分,认识主体的思想是搭配,从而形成一幅完整的图画。配景理论首先肯定了历史史实是独立于各种不同的史学观点、道德倾向之外的,不论何种历史观点都不能否认的基本历史史实是客观存在的,它不是由持相同历史观点的历史学家们“公约”出来的,但在有共同历史观点的历史学家之间则可以达成一种共同的或客观的历史意识。虽然这种意识只是相对于这些史学家们所共同拥有的历史观点而言的,也就是说历史认识并不是对任何观察者,而是对持有同样基本观点的人来说才有客观性,并且它只是相对的客观而不是绝对的客观。历史学家都是从他本人的立场、思想、情感出发去思考历史事实。因此他的作品中必然都是他的观点与证据,由于不同的史学家都有不同的历史观念,导致他们对同一个历史事实的论述各不相同。所谓“历史的本来面貌”是经过了历史学家的理解与加工及读者的理解,最后在读者心目中所呈现的那幅图画,它已经不是绝对客观的历史了。

二、配景理论的基本方法——主观与客观的结合

配景理论的精髓在于既不否定历史认识中的主观因素,也不否定历史认识中的客观因素,而是把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结合起来解释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

主观与客观的结合产生了所谓的自为客观性。它的定义是“把客观性定位于人的社会实践生活,也就是从人的社会实践生活的角度来考察、揭示客观性的真实内涵”。[5]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没有人的主观意识参与其中的历史认识是不可能的,而正是有人的主观意识的参与才能让历史更加丰满,才能探究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但这并不意味着历史认识不可能有客观真理,检验历史认识是否客观的标准就是实践。

例如对明朝万历皇帝的评价历来都是负面的。其原因在于他在位期间长期不理朝政,再加上“万历三大征”和各种挥霍掏空了大明的国库,期间并没有有力地遏制住东北的建州女真(也就是后来建立清朝的满族)兴起。因此主流观点认为他为大明王朝埋下了巨大的隐患,故有明亡于万历之说。近年来有史学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这一派认为万历皇帝属于无为而治,正顺应了老庄的学说,而且明朝官员的腐败也不是万历皇帝一人所能扭转的,因此不能过分地批评他。而万历皇帝最为人所推崇的是他力排众议,出兵朝鲜半岛打败了日本的丰臣秀吉,为中华民族立下了大功,这一点也长期被史家忽略。

由以上可以看出,对同一个人,同一件事,不同的史学家会做出不同的评价。只是有的史学家站在历史的角度,有的史学家站在现实的角度而已。而万历皇帝的往事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远去,他的种种行为在历史上已经存在,无法改变,这一点是任何史学家都不会否定的。史学家们争论的是他的行为在历史上的影响和是非功过,而不是它们存在与否和其确切经历过的过程。对其评价属历史价值性认识,这种认识最大特点是各持己见各有道理,没有绝对的正误之分。

历史价值性认识的客观性在于能否研究出一套对其研究对象的标准方法。按照配景理论的解释就是“马克思主义对19世纪政治史的解说,将只对马克思主义者是有效的,自由主义的解说则只对自由主义者才是有效的,如此等等。但是这并不妨碍马克思主义者或自由主义者以一种可以称之为客观的姿态来写历史。”[6]对具有不同道德的和形而上学观点的史学家们可以有“不可公约”的历史事实,我们不能说这一个观点在“客观上”优于另一个不同的观点。虽然历史学家们有着不同的观念、标准和立场,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各自能够达到符合事实的认识。肯定历史价值性认识存在的真实性,客观性,以及它们之间的不可通约性,是配景理论的一个精明之处。

除了历史价值性认识,还有一个历史事实性认识,那就是关于史事是否真实的判断。在史学家眼里,历史事实性认识远比历史价值性认识更重要,也更困难。有些史实会随着新史料的出现而浮出水面,人们对某一事件的认识也会随着新史料的出现而改变。所以并不是所有史料所记载的史事都是真实可信的,任何史学家也都不会说自己完全掌握了某一史事的一切真实情况。配景理论认为历史事实性认识始终离不开主客二分的认识论模式。主客双方互相影响。例如关于朝鲜战争中苏联参战的问题,几十年来一直存在着苏联是否参战的争论。九十年代,随着苏联的战争档案部分解密,人们才能确信苏联空军的确曾秘密参战,而且打着中国军队的旗号。当时战场双方的高层指挥对此都心知肚明,但他们为了避免战争升级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对此事保密。这样一来关于苏联是否参战的争论结束,而且某些学者做出的推论也就得到了证明。这充分说明了史家根据史料做出的推测有可能是符合客观事实的,不管在推测时是否有充足的证据来证明这一推测。历史史实在本体论意义上始终具有客观性,历史认识主体与客体之间那种相互交融的过程决定了历史认识主体不能脱离史料去杜撰历史。而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对过去的史料有着坚定不移的认识,从而得出一成不变的结论。

配景理论针对这个问题则提出了综合论,历史事实性认识是主观、客观两种因素的共同产物。“历史学家的目的乃是要从他所研究的事件中构成一个一贯的整体。”[7]为此,历史学家是用寻求某些主导概念或指导的观念的方式来阐明他的事实,追踪这些观念本身之间的联系,然后对事实细节所讨论的那个时期各种事件构成的一种有意义的叙述。例如在对珍珠港疑云的评述中,有人说珍珠港事件不仅是日本的阴谋,也是美国高层统治集团的阴谋。他们指出罗斯福事前已经知道日军要偷袭珍珠港,因为偷袭发生前一天美国的航空母舰都离开港口,停在港内的都是些二流军舰,并且在袭击发生前后美国高层的一系列活动十分反常,再加上日本驻美谈判大使由于电报延误未能及时递交宣战书,从而在历史上留下了日本不宣而战的败笔,这一切真的只是巧合吗?至今日、美双方关于珍珠港事件的档案仍是绝密的。由此可以看出,史学家对历史的考量需要考察大量的细节,因为重大的线索很有可能就在细节之中,史家要做的就是透过烟幕,直达本质,探索藏在种种现象背后的事实。

综上所述,配景理论把主观与客观结合起来,即否定了历史认识的绝对客观又否定了历史认识的绝对主观,提倡史学界的百家争鸣,也提倡对以往的主流见解提出质疑。虽然历史学是讲究证据的学科,但不能拘泥于证据而提不出新的见解。配景理论认为各种独立于认识之外的现实应该肯定,历史史实中有着辩驳不倒的论证应该加以接受。史学家的任务就是描述它们的特点,配景理论认为绝对的历史真理是不存在的,然而实现历史的绝对客观是一种传统且强烈的愿望,尽管看起来的确不现实,但无数史学家仍然要在探究客观历史的道路上走下去,这就是历史学赋予史学家的使命。

三、配景理论的目的——相对客观

既然配景理论否定了历史认识的绝对客观,那么它也相应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相对客观。其含义上的历史认识客观性并非是主观与客观两者的完全吻合。而是“每一个进行认真调查研究的人都必定会接受的。”[8]这样“历史学中的客观性就只有在一种弱化了的或次要的意义上才是可能的。 ”[9]

所谓相对客观,就是相对于某参照物的客观,就像物理学中的相对静止理论一样。把这一概念引入历史哲学领域,就是把一些为人所认同的历史观念作为参照物,历史认识参照这个历史观念是客观的,但参照另一个不同的历史观念就不怎么客观了。这种方法虽然仍有缺陷,但相对客观理论相比于以往简单地考证历史史实或绝对客观、绝对主观理论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我国历史上有一句名言“此间乐,不思蜀”。对这句话的评价使史学家们颇有争议,其评价也反映了历史客观性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刘禅在历史上是个昏庸无能的君主,似乎已成定论。虽然这句话成了千古笑柄,但正是这句话使他躲过了灾难,并让他与众多的昏君不同而十分有名。虽然主流观念认为他这句答话是愚人之言,但更有人则认为这是智慧之语。正是这句话让司马昭消除了戒心,使刘禅得以安度晚年。因此,对这一句话的评论也上升到对刘禅本人的评价。其主流观念当然持否定态度,因为谁都不能否定他是亡国之君。然而对刘禅持肯定态度的一派则认为刘禅执政后期基本不对外作战,有力地达到了保境安民的效果,至于蜀汉灭亡实在是国力不济所致,非刘禅过错。这两种完全相反的观点各有一部分认真研究的人支持。根据配景理论的相对客观理论,双方的论断都是相对于各自的历史观念是客观的,这无疑是一种化解矛盾的太极软功。但问题也就此产生:如果一个观点获得了一致的支持,那它就是符合客观史实的吗?而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势必会使问题回到原点。尽管如此,相对客观理论也为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提供了一条较为合理的出路。

综上所述,沃尔什的配景理论所代表的历史客观主义观点战胜了历史怀疑主义的观点,人类的历史认识是可以达到与客观的史实大体一致的水平,虽然这种认识仍然带有局限性或不能令人完全信服,但历史学家对历史的态度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间的流转、形势的发展、研究的深入而发生改变。

总之,沃尔什提出的配景理论把主观与客观结合起来,提出了相对客观的原理,并用这一套方法解释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这套理论和方法尽管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它还是目前最为史学界认同的理论。而关于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的争论仍然会在相当长的时间中继续下去。

[1][英]柯林武德著.历史的观念[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04月版,第9页,编者序.

[2]张耕华.从怀疑论、配景论说到历史学Ⅱ的普遍性问题[J].史学理论研究,1999,(01).

[3]何兆武.对历史学的若干反思[J].史学理论研究,1996,(02).

[4]庞卓桓.历史学是不是科学[J].史学理论研究,1997,(03).

[5]郑文先著.社会理解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226.

[6][英]WH·沃尔什著.何兆武,张文杰译.历史哲学——导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1.

[7][英]WH·沃尔什著.何兆武,张文杰译.历史哲学——导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8.

[8][英]WH·沃尔什著.何兆武,张文杰译.历史哲学——导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4.

[9][英]WH·沃尔什著.何兆武,张文杰译.历史哲学——导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1.

猜你喜欢

沃尔什史学家历史学
基于Bayes判别构建吉林省玉米干旱发生等级动态预警模型*
男孩患抑郁 自杀前接到未来妻子电话
高中历史学法指导
历史学
宽为限 紧用功 功夫到 滞塞通
“裸婚”背后的历史学思考
军事历史学的形成及其内涵
芬兰军事史学家与军事科学院进行学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