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师现代汉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2-08-15丁海燕

文教资料 2012年35期
关键词:声母现代汉语课外活动

丁海燕

(合肥师范学院 文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现代汉语属于语言类课程,理论性较强,如何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语言学类课程感兴趣是每一个语言类教师要深思的问题。我们必须做到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一方面需要改进教学方法,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做好课后答疑工作。

一、改进教学方法。

(一)上课语言要生动形象。

现代汉语课理论性较强,如何把枯燥的理论知识讲得明白清楚,讲得生动,需要我们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解。比如,《现代汉语》绪论里,现代汉语的特点里讲到语法方面有个特点是“词类和句法成分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这是绪论部分的内容,学生对“词类”和“句法成分”两个概念还没有什么认识,如何让学生理解二者的关系是一个很艰难的任务。

我们上课时选用“海陆空”三军来比喻就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学生很快能了解。把“句法成分”比喻成“海陆空”三军,把“词类”比喻成“三军”的制服,印欧语言中,海军穿海军的制服,陆军穿陆军的制服,空军穿空军的制服,不会混淆。也就是说,印欧语言中词类和句法成分是简单的对应关系,一个海军想干空军的活必须换上空军的服装,也就是说,一个动词想当主语必须改变形式,变成动名词或动词不定式。在汉语中,没有统一的制服,海军可以干海军的活,也可能干陆军和空军的活,而且不用换服装。如名词可以是主语、宾语和定语,还可以是谓语,不用改变形式。也就是说同一词类可以充当多种句法成分。

(二)以难度适中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好的问题能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兴趣,在 《现代汉语》课上如何提问是一门教学艺术,这个问题的难度应该是学生深入思考后能够回答出的,或者是经过课堂新知识的学习后能够顺利解答的,这样学生才有成就感,才有经过努力获取新知识的满足感。比如:在讲声调部分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会问学生为什么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中“上”读成第三声,为什么在现代汉语中“上”读去声呢?

(三)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不只是被动地听。比如讲到声母和韵母辨正时,请学生把家乡方言和普通话的不同找出来在课堂上交流。教师再引导学生总结一些成系统的语音不同点,如安庆方言中,一些jqx的声母发gkh。在讲词、短语的结构时让学生上讲台做练习,再请学生改正,最后教师评点。

二、开展课外活动,将语言学类课程和学生今后的职业需求联系起来。

高等教育课程如果能与学生今后的就业方向结合起来就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黄廖本《现代汉语》有明确要求:为他们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语文教学工作和现代汉语的研究工作打好基础。实际上就是要求将高校课堂与社会需求联系起来。

我们院系的学生分为师范班和非师范班。师范班的学生一般安排在中学实习,非师范班的学生会安排到报社和电视台实习,这也是他们今后求职的岗位。这些岗位都需要扎实的文字功底。学好《现代汉语》课和相关语言学类课程对他们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在教学中,我们常设计一些课外活动让学生体会到这门课对个人素质的提高,今后职业能力的提高确实有帮助。如:将师范班学生和非师范班学生分成两组:教师组和记者组。每组再分成几个项目进行活动。

如教师组分成几个项目进行活动:

1.纠正错别字。1)搜集街上的错别字。让学生搜集错别字,还有自己容易写错的字在班上交流。2)改作文。请学生修改初中生和高中生作文中的错别字。我们会将自己曾经指导过学生的毕业论文中学生错误的地方整理出来,在执教的班级让学生修改。如最容易错的“的、地、得”,再结合语法知识点强化训练。

2.搜集网络用语不规范的地方。学生对网络用语很感兴趣,觉得生动形象。但网络用语也有很多不规范的地方,请学生搜集这些不规范用语分析原因。另外,这部分内容还可以扩展成课程论文。学生在搜集中也会发现一些有趣的语言现象,教师可进一步激发其兴趣扩展成毕业论文。

3.写教案。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运用中小学教材结合《现代汉语》教材部分的内容进行教学,比如怎样进行拼音教学,怎样进行朗读教学。

4.书法比赛。我校每年都会进行教学基本功大赛。作为《现代汉语》教师,我经常担任评委,我深切地感到有的学生的板书太差了,有的学生甚至会写错别字。所以在讲文字章节时我都会额外地要求学生适当抽时间练练字。作为《现代汉语》课的课外活动,也会组织一些相关的教师进行基本功方面的训练,比如书法比赛,演讲比赛等。

记者组的同学也分成几个项目进行活动。如:1.搜集校园热点问题社会热点问题。2.写稿件,修改稿件。3.请到报社和电台实习的同学交流实习体会。

在教学之余我们也承担了校内实习和校外实习的指导老师,先后带领学生在中学和电视台实习。我们会将自己带队实习的感受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还请来实习过的学生和记者组的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谈谈自己实习中遇到的困难,还有哪些知识缺陷,等等。记者组的同学都感到学好《现代汉语》对今后的工作会有很大帮助。

这些课堂活动的开展与文学院开展的技能训练活动,校内实习和校外实习等活动紧密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能力,为今后参加工作打下良好的语言文字基础。

三、做好课后答疑工作。

我院为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加强了技能训练课的训练,专业基础课的课时不断压缩,《现代汉语》课程原来课时安排为108课时,现在压缩至48课时。另外安排的课后答疑课课时较多,占到总教学时数的三分之一,绪论、语音、词汇、语法、修辞和文字这么多内容想在48课时讲全讲透不太可能。在课堂教学课时不够的情况下,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和做好课后答疑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充分利用答疑课也是我在教学中思考的问题,既要照顾到一部分同学求深的需求,也不会影响大部分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一)课后答疑要注意深度的把握。

在课堂教学中语音部分涉及一些音韵学知识,比如古今调类比较学生普遍反映难以理解。教材中只有一两页,要真正弄懂这个问题恐怕至少要把中古的声母系统和声调系统摸熟,古代的清浊和今天的清浊有什么不同,古代的清声母和全浊次浊是什么意思,包括哪些声母,古声母清浊与今天声调的关系有哪些规律。课堂教学课时限制也不允许深入展开。但在教学中,经常有爱学习的同学有准备考研的同学会问起这部分内容,这又不是三言两语能讲清楚的,这就要将课堂教学与课后答疑相结合。这部分内容可安排在答疑课上。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深入了解。

这几年我校考汉语言类的研究生也明显增多。这就意味着教师还要适当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答疑课上也会介绍一些认知语言学知识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选用沈家煊先生的论文给学生讲解。这也激发了学生的语言学兴趣,为他们将来从事语言学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语言学教师更有责任让学生在本科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激发学生对从事语言学工作的兴趣。

(二)课后答疑要注意广度的把握。

考语言学研究生的同学毕竟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同学对语言学类的课还是有畏惧厌学心理的。语言学类的课的确没有文学课有趣,语言研究是抽象的,甚至是枯燥的。但当一个人对从事的工作有理想有激情时,枯燥的东西也会变得有意义有趣。在教学中,我们常思考,如何让学生了解和关注汉语语言学研究,将语言学研究与自己的兴趣相结合,将语言学研究与自己的社会使命感相结合。

在答疑课上,我们会介绍一些著名的语言学家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讲绪论部分会同步讲一些现代汉语的研究现状来激发学生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如中文信息处理领域,外国大公司如微软、IBM等大公司高薪雇用中国研究员,与中国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争夺汉语研究的人才,争夺中文信息处理的“制高点”。如讲声调章节时会同步介绍五度标记法的创始人赵元任先生的语言学成就,讲语法部分时会同步介绍朱德熙先生的语言学成就。学生会感到语言学不是那么遥不可及。

[1]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增订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陆俭明,沈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绍敬敏.现代汉语课程教材的改革与创新意识[J].中国大学教学,2002:12.

猜你喜欢

声母现代汉语课外活动
声母韵母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上古汉语*kl-、*kr-类声母的舌齿音演变
声母顺口溜
课外活动类作文
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现代汉语中词汇性的性范畴
北大版《现代汉语》增订本)出版
非体育教师在组织体育课外活动中的一些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