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早期统一战线思想及当代价值
2012-08-15饶江红
饶江红,赵 明
(南昌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南昌 330031)
毛泽东早期统一战线思想及当代价值
饶江红,赵 明
(南昌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南昌 330031)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重要法宝,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毛泽东早期统一战线思想的产生始于五四运动,主要研究集中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毛泽东早期对统一战线重要性、革命的领导力量和斗争对象、“两个联盟”的研究,为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祖国统一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当代价值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斗争的一个基本武器,也是战胜敌人的一个重要法宝,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一系列革命斗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将马列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对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毛泽东对统一战线理论的早期探索和研究始于1919年五四运动,主要研究集中于大革命时期。研究毛泽东早期统一战线思想对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祖国统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毛泽东早期统一战线思想的产生
毛泽东早期统一战线思想产生于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在这场运动中社会各阶级大联合的力量初步显现。毛泽东在1919年7月发表的《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对民众联合的力量做出了评价:“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1]292毛泽东呼吁通过民众联合的方式来打倒强权者的统治,强调“在对人的方面,主张群众联合,向强权者为持续的‘忠告运动’”[1]293。之后毛泽东以《民众的大联合》为题,先后发表3篇文章,详细论述民众大联合的可能性及必要性,指出民众大联合的方法就是以民众的小联合为基础,并对中国的民众是否有大联合的觉悟和能力、大联合能否在中国取得成功进行了分析。
对于进行民众大联合的可能性及必要性,毛泽东认为,改造中国社会“根本的一个方法,就是民众的大联合”[1]338。而且在历史上民众的大联合也取得了很多的成果,“我们竖看历史,历史上的运动不论是那一种,无不是出于一些人的联合。”[1]338但以往的大联合往往是权贵们的联合,“到了近世,强权者,贵族,资本家的联合到了极点,因之国家也坏到了极点,人类也苦到了极点,社会也黑暗到了极点,于是乎起了改革,起了反抗,于是乎有民众的大联合。”[1]339毛泽东又指出,因为民众的人数要大大多于强权者的人数,民众“又觉悟他们的人数是那么少,我们的人数是这么多。便大大的联合起来。”[1]341所以,民众的大联合具有巨大的威力,“我们起而一呼,奸人就要站起身来发抖,就要舍命的飞跑。我们要知道别国的同胞们。是通常用这种方法,求到他们的利益。我们应该起而仿效,我们应该进行我们的大联合!”[1]341
既然民众的联合是可能和必要的,那通过怎样的途径进行大联合呢?毛泽东认为,应该以民众的小联合为基础。虽然民众需要大联合与强权者对抗,但“求到我们的利益,就不可不有种种做他基础的小联合”[1]373。以民众的小联合为大联合的基础是因为我们人类首先是一个群居的社会,我们善于结成“群”和组织社会,“‘群’和‘社会’就是我所说的‘联合’。有大群,有小群,有大社会,有小社会,有大联合,有小联合,是一样的东西换却名称。”[1]373所以,想要求得我们的共同利益就必须要有群、社会和联合。但共同利益因为境遇和职业的差异,其范围和大小也不同,因而“求到共同利益的方法(联合),也就有大小的不同”[1]373。农夫联合起来要求减租,工人可以联合起来维护自身劳动权益,在大名目下还可以分出很多小名目的联合,如铁路工人的联合、矿业工人的联合,等等。“许多的小联合彼此间利益有共同之点,故可以立为大联合。”[1]377诸多大联合可以形成一个最大的联合,最终可以形成协会、同盟。因此,“大联合必要从小联合入手,我们应该起而仿效别国的同胞们。我们应该多多进行我们的小联合。”[1]378
最后,毛泽东从中国民众的主观性方面出发,详细论述了民众是否具有大联合的觉悟、动机、能力以及民众的大联合能否成功等问题。毛泽东认为,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世界其他国家民众联合起来与强权政治斗争所取得的成果也促进了中国民众的觉醒,中国民众愈发地认识到:“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刻不容缓的民众大联合,我们应该积极进行!”[1]390毛泽东强调指出,民众进行大联合的目的在于对抗国内外的强权者,而进行大联合的能力不是没有,只是在封建社会被统治阶级束缚住了,随着封建帝制被推翻,思想、政治、教育等的解放,民众进行大联合的能力也必然会重见青天。
二、毛泽东早期统一战线思想的重要内容
1.革命的领导力量和斗争对象
中国共产党《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议决案》明确提出:“我们共产党应该出来联合全国革新党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以扫清封建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设真正民主政治的独立国家为职志。”[2]7并且在中国共产党“二大”的宣言中指出工人阶级及其运动“将会变成推倒在中国的世界资本帝国主义的革命领袖军”[2]45。但单靠工人阶级的力量是无法战胜强大的敌人的,必须同其他革命阶级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但由于当时中国共产党尚处于幼年时期,对革命斗争缺乏经验,在国共合作期间党内存在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倾向,只注意同国民党合作,否认工人阶级是革命的领导力量,放弃了革命的领导权。这种错误倾向的危害性,在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右派的斗争中日益暴露出来。
毛泽东对党内存在的错误倾向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对革命的领导力量——工人阶级和革命的斗争对象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921年11月,毛泽东《所希望于劳工会的》指出:“劳工神圣,一切东西都是劳工做出来的。”[3]6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建立以后,1925年12月,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对工人阶级在革命中的地位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认为,当时中国社会各阶级里工人阶级虽然人数不多只有两百万左右,但工人阶级“却是中国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者,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做了革命运动的领导力量”[4]8。工人阶级在几次大规模的罢工运动中表现出来的巨大力量表明,无产阶级在中国革命中处于一个重要的地位。工人阶级之所以能够成为革命的领导力量,一是因为工人阶级相对集中,“无论哪种人都不如他们的集中”[4]8;二是因为工人阶级经济地位低下,“他们失了生产手段,剩下两手,绝了发财的望,又受着帝国主义、军阀、资产阶级的极残酷的待遇,所以他们特别能战斗。”[4]8
关于中国革命的斗争对象,1923年4月,毛泽东《外力、军阀与革命》指出,以后中国的政治形势将会变成包括共产党和国民党在内的革命力量对抗反动的军阀派,革命的结果肯定是革命的力量战胜军阀。1925年10月20日,在国民党广东省“一大”会上,毛泽东为大会会场日刊所作的发刊词中明确指出,我们的主要敌人是帝国主义并且“帝国主义借以剥削中国人民的重要工具,是军阀、大商买办阶级和地主阶级”[3]16。革命的任务就是要反抗帝国主义、军阀以及大买办阶级,“尤其是那封建宗法性一切反动势力根本源泉之地主阶级,使中国大多数穷苦人民得享有经济幸福。”[3]16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对国内革命斗争对象的性质进行了分析,并认为:“在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国,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完全是国际资产阶级的附庸,其生存和发展,是附属于帝国主义的。这些阶级代表中国最落后的和最反动的生产关系,阻碍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他们和中国革命的目的完全不相容。”[4]3-4特别是大地主和大买办阶级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的附庸和工具,是极端的反革命派,国民党右派就是其代表。因此,“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4]9
2.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
(1)工人阶级与农民的工农联盟。1921年1月初,毛泽东在新民学会长沙会员大会上的发言,标志着毛泽东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道路。毛泽东在发言中讲到:“激烈方法的共产主义,即所谓劳农主义,用阶级专政的方法,是可以预计效果的,故最宜采用。”[3]2这表明毛泽东开始关注工人阶级与农民的联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其建立“民主的联合战线”思想影响下,并随着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的建立,毛泽东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和研究农民阶级在中国革命和统一战线中的地位及作用。1925年12月,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详细分析了当时中国社会中农民的经济地位、组成和对待革命的态度,并强调:“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都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农民是工人阶级最易接近的革命同盟军[4]9。
1926年5—9月,毛泽东《农民问题丛刊》序言开门见山地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运动不赶速地做起来,农民问题不会解决;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3]37国民革命就是要依靠革命的基础——农民阶级,镇压住土豪劣绅和贪官污吏。所以,革命同志必须重视农民运动,要深入农村了解农民疾苦,并要“引导他们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向土豪劣绅争斗,引导他们与城市的工人、学生、中小商人合作建立起联合战线,引导他们参与反帝国主义反军阀的国民革命运动”[3]39。只有充分发动了全国的农民起来斗争,“帝国主义、军阀的基础才能确实动摇,国民革命才能得着确实的胜利”[3]39。这表明毛泽东已经意识到农民阶级乃是革命的基础,只有与农民阶级建立坚固的革命同盟才能取得国民革命的最终胜利。在这样的认识指导下,毛泽东深入湖南农村考察并撰写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在该报告中,毛泽东指出农民做了革命的先锋,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都沉重打击了封建宗法的土豪劣绅、不法的地主阶级对中国农村的统治,因而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力量,应该建立工农的联盟。
(2)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工人阶级需要与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其他倾向革命的阶级合作,共同打倒革命的敌人。1923年4月,毛泽东《外力、军阀与革命》认为,在严峻的革命形势下,为了推翻反动军阀这一共同的敌人,“最急进的共产派和缓进的研究系、知识派、商人派都为了推倒共同敌人和国民党合作,成为一个大的民主派”[3]10,并最终将取得革命的胜利。这表明毛泽东已经认识到了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建立同盟的重要性,并且也预见到了这种同盟的力量。随着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和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建立,毛泽东进一步阐释了对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联盟的观点。1925年11月,毛泽东《答少年中国学会改组委员会问》明确提出:“惟目前的内外压迫,非一阶级之力所能推翻,主张用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以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打倒买办、地主阶级(即与帝国主义、军阀有密切关系之中国大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右翼),实现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的联合统治,即革命民众的统治。”[3]18-19毛泽东在这里明确地将资产阶级进行分类,工人阶级应该联合的是小资产阶级和中产阶级的左翼,大资产阶级和中产阶级的右翼是革命的敌人。同年12月,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对资产阶级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分类,并指出,买办阶级特别是大买办阶级“始终站在帝国主义一边,是极端的反革命派”[4]4。中产阶级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一方面他们因受帝国主义军阀的压迫而有革命的要求;另一方面他们又反对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合作。小资产阶级在革命胜利曙光显现之时,会主动或被动地参加到革命中来。通过对资产阶级各派的分析,毛泽东告诫革命同志们,大买办阶级是革命的敌人,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可以接近的朋友,摇摆不定的中产阶级“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不要让他们扰乱了我们的阵线”[4]9。
革命形势的发展验证了毛泽东对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结盟以及资产阶级内部派别的分析的正确性。为打击国民党右派的分裂倾向,巩固革命阵营并坚定革命群众的革命信念,1926年初,毛泽东《国民党右派分离的原因及其对于革命前途的影响》明确指出,国民党右派对于革命的分离是必然的。“代表中产阶级的国民党右派之分裂,并不足以妨碍国民党的发展,并不足以阻挠中国的国民革命。他们的分裂,是基于他们的阶级性,是基于现在特殊的时局,使他们不得不分裂。”[3]30中产阶级未来只有参加革命或者加入反革命两条道路,绝无第三条道路。现在国民党右派分子即便待在革命阵营内也是假革命派,他们从革命阵营中分离出去将有利于革命派形成更大的团结。
三、毛泽东早期统一战线思想的当代价值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新世纪面临新任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摆在党中央和全国人民面前的最重要的历史任务。为此,总结和借鉴毛泽东早期统一战线思想对于我们尽可能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发挥一切可以发挥的积极性,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1.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需要我们在爱国统一战线的领导下,团结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和社会各阶层,凝聚力量,调动和发挥大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热情和积极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同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现代化目标的重要保证。我们必须坚持并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使广大人民的意志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得到更充分的体现。这本身体现了统一战线大团结、大联合的宗旨,可以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更广泛的政治动力。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毛泽东对统一战线理论的早期探索和研究是基于对当时中国社会状况的深刻认识和充分了解,特别是为了研究工农联盟的问题,他曾深入湖南农村考察。当前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立足于国情,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认真分析和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统一战线的作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的工人阶层数量不断扩大,但其经济社会地位有所下降。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而目前仍存在农民收入低、城乡差距大、农村社会保障不健全等问题。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私营业主、知识分子、管理人员等新的社会阶层逐渐兴起,他们在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世纪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落实到中国社会建设的实践目标,统一战线必须牢牢抓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重要环节,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独特优势,为我国的社会建设贡献力量。”[5]新时期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必须在维护工人阶层的领导地位和主人翁地位的基础上,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切实解决农民困难,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巩固工农联盟,同时必须正确对待新兴的社会阶层,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鼓励和引导他们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并且把新型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吸收进党的队伍中来;拓展统一战线的空间和范畴,将社会各阶层都纳入到统一战线中,形成各个阶层的广泛合作和联合,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
3.促进祖国和平统一
毛泽东早期对统一战线的探索表明了一个道理,无产阶级要想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在不同情况下团结一切可能的革命阶级和阶层,组成革命统一战线。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既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使命,也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需要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和作用,广泛团结意识形态不同、生活方式不同的人们,最大程度地团结一切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力量,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创造条件,这与毛泽东早期统一战线思想是一致的。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
[2]中共中央档案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至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3]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张颖,蒋连华.实现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论新世纪统一战线的时代特征[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5):29-32.
MAO Zedong's Early Thought on United Front and its Contemporary Value
RAO Jianghong, ZHAO Ming
(Marxism Research Institute, Nanchang University, Nanchang,330031, China)
United Front is an important weapon for CPC, and hold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Chinese r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 As the main founder of the CPC, MAO Zedong's early thought on United Front began in the May4th Movement and its main study was made during the first KMT-CPC cooperation. MAO's early research on the importance of United Front, the leading power, the struggling object of the revolutionary, and the Two Alliances has made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United Front policy of CPC, which is of great contemporary value to prompt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uild a harmonious socialism and promote the unification of China
MAO Zedong; Thought of United Front; Contemporary value
A84
A
1671-4326(2012)01-0068-04
2011-11-17
饶江红(1964—),女,江西黎川人,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赵 明(1988—),男,山东滨州人,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刘忠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