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建设与校园文化结合探究※
2012-08-15张兵
张 兵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湖北 武 汉 4 30056)
一、引言
高校图书馆从某种意义上客观地反映着学校的教风、学风、校风的整体状态。图书馆的快速发展,文献信息资源丰富而充足,读者服务工作到位,读者活动形式多样,必然促进高校教风、学风和校风的良性发展,凸显图书馆的支柱地位。同时,促进学校加大对图书馆的投入,最终推动高校办学内涵与办学层次的整体提升。
笔者结合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图书馆实际情况,从服务定位、读者需求、队伍状况等方面分析现状,力图通过思考和工作积累探讨以图书馆建设促进校园文化发展的具体措施,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文化辐射功能。
二、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图书馆建设现状
(一)图书馆建设现状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图书馆在学院党委、行政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取得了长足发展。2008年底搬迁新馆,新馆建筑面积22502.8平方米,高5层,设有学术报告厅、会议室、接待室和培训室。截止到2012年5月,总馆藏为102万册,实行“总借总还”服务模式,每周开放时间74小时。
(二)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文献信息资源剧增,读者未能有效利用。
在与师生交流过程中,笔者发现,一定数量的读者不了解图书馆资源现状,不知道独秀学术搜索平台能够一站式检索馆藏各类异构信息源,不了解中国知网数据库的众多功能和使用技巧。
电子资源数据库含金量高,应用性极强,但使用效率较低,说明图书馆的宣传薄弱,需要重视服务推广工作,最大限度地扩大读者的信息选择。
2、信息获取方式发生变化,图书馆服务需要变革
互联网时代,新一代读者倾向于通过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获取信息。电子资源以其阅览、下载方便,无时间和复本限制,节省馆藏空间等诸多优势受到读者青睐。然而,图书馆服务的重心以到馆读者为主,以至读者通过远程登陆方式,访问图书馆信息资源时产生的诸如操作步骤繁杂、数据库响应时间较长、网络存在瓶颈等问题没能引起重视。
3、参考咨询和文献提供能力有待加强
笔者认为,图书馆建设的核心业务一是参考咨询能力,专业优势在于能够及时回应师生需求;二是文献提供能力,评判标准应该以读者能够获取的资源为主,而不是图书馆拥有的实际馆藏。
资源的可用性,与教、学、研需求的适配性,读者在图书馆建设中的话语权,图书馆与本科院校的差距等,是图书馆服务和用户研究中重点考虑的问题。
4、图书馆服务工作与读者的期望值存在差距
多年的工作实践,我们发现,读者在寻求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过程中,表现出求易求全的急迫心理。向图书馆提出咨询时,希望咨询员直接提供全面的全文信息。然而,囿于实际条件的限制,图书馆自购资源和通过馆际合作等方式获取的共享资源有限,参考咨询人力不足,专业背景单一,有时只能为读者提供文献线索,难以开展专深服务,与读者的要求存在较大偏差。
三、高校图书馆建设与校园文化结合的措施
(一)实现办馆理念和服务意识的转变
1、打造“你的生活,你的梦想,你的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办馆理念始终以学校的整体发展思路与发展方向为中心,但随着读者对信息资源依赖度的不断提高,对图书馆依赖度的不断降低,图书馆在逐渐边缘化的趋势下应该反思自身的功能定位,在图书馆愿景中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
国际图联2011年第77届大会提出,图书馆将嬗变为“亲爱的图书馆”。其战略目标是:“你的生活,你的梦想,你的图书馆”,经过几代图书馆人的努力,‘图书馆将打造成超现代的文化和知识中心,成为继家和工作(学业)之外的第三场所,管理理念是:在开放的思维模式下,以读者为导向,强调图书馆是社交场所和活的有机体。
2、充分利用图书馆场地,广泛开展实践育人活动
新技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应该重组文化功能,积极推进高校文化建设和大学精神的传承。图书馆不再是阅读中心,更是学习研究中心。作为一个公共开放场所,可以面向全校开办讲坛,借鉴全国公共图书馆讲座联盟的成功经验,聘请校内外专家和馆内骨干力量授课,内容以师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主,逐步形成品牌和特色,将图书馆的“边缘业务”变成“基本业务”。同时,充分利用图书馆培训室等场所,联合系部力量广泛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提高图书馆资源利用率,活跃校园文化氛围。
3、加大图书馆宣传、推广力度
宣传和推广文献信息资源是图书馆的首要工作。首先,在体现尊重和人文关怀的前提下,着力培养读者“利用图书馆”的意识。
其次,以多种形式主动宣讲馆藏资源与使用方法。在新生入学和毕业生设计毕业论文这两个阶段,开展“馆藏资源宣传周(月)”活动,利用一周甚至一个月的时间集中向读者宣传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及使用方法。
(二)开展全方位的文献信息资源调研工作
文献信息资源调研工作分两方面开展。一是对现有馆藏文献进行结构和使用效益分析。具体做法是,对现有馆藏文献按学科结构分不同典藏地进行数据统计,追踪其使用效益,通过多种角度的了解,分析馆藏数量、分布、分类状况和读者的使用需求。
同时,在图书馆网页上开展在线问卷调查,了解读者需求、读者对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当然,问卷调查的设计要落在实处,加大读者话语权重,为优化馆藏文献资源结构,文献信息资源购置提供必要的参考信息。
(三)资源、服务、管理、技术四位一体的建设思路
1、挖掘信息资源,建设特色馆藏
信息资源建设包括纸质资源、电子资源和共享资源。建设原则应该遵循:确保纸质资源数量,加强数字资源建设,充分共享资源,挖掘开放存取资源。
建设重心宜放在特色馆藏建设方面。一是根据本校的专业设置,形成专业或专题特色,重点收藏特色专业、优势专业文献,确保藏书的系统性、完整性;二是根据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求,系统收藏富有地方特色的文献,形成地方特色与区域经济特色;三是建设商院文库,收藏商院老师赠送图书,搜集商院老师和校友出版的图书等。
2、提升学科服务,助力教学科研
随着服务理念的变化,图书馆服务方式必须是多渠道融入式——指定学科信息员,主动走进院系服务。
学科信息员是图书馆业务骨干。主要职责一是负责图书馆某一学科专业文献的选择和评价,即图书荐购服务;二是嵌入学科和课题组开展服务,将图书馆资源和系部研究项目联接起来,并参与研究工作;三是信息推送服务。将图书馆的资源及时推介给师生,使读者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得丰富的信息资源。
3、不断完善管理运行机制
逐步完善年度考评机制和奖励制度,实行量化的目标管理,奖勤罚懒,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积极推进民主化管理进程,建立相应的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机制,增强透明度。坚持正面的舆论宣传,形成正确的政绩导向,树正气,提倡做事文化,遇到困难不推诿找错,共同协商解决。
同时,发挥外脑作用,认真听取专家和读者的意见,使图书馆工作思路更加清晰,方向更加明确。
4、以新技术促进图书馆发展
随着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图书馆要发挥信息资源效益,就必须不断引进先进技术,实现技术上的突破和创新。比如,现有图书馆管理系统随着时代的发展,已不能够适应高校读者的需求变化,图书超期、期刊到馆等重要信息,系统没有自动服务提醒功能,更无法对馆藏书目库、网站流量日志等进行分析和挖掘,为图书馆采访工作和馆长决策提供支持。图书馆必须考虑在规范馆藏数据的前提下,充分调研,慎密选型,升级或者更换管理系统。
(四)重视人才培养工作
进一步在打造馆员队伍建设上下功夫,从转变思维方式、工作方法着手,改革创新,整体推进。加强图书馆培训力度,广泛开展公文写作、调研报告撰写、执行力提高等方面的培训。
管理上实行分层培养。对部主任,侧重提升其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对工作出色的年轻馆员,加强锻炼,通过承担讲座主讲、参加图书馆重大项目建设,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对勤工俭学学生,指定辅导馆员,注重规范管理;对核心岗位人员加强专业学习,确保业务的规范性和专深性。
(五)尝试向社区开放,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教育部2002年2月21日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第四章第二十二条指出:“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开放。“图书馆应积极构筑良好的校园文化周边环境,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学院和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尝试对社区实行部分开放政策。
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图书馆业已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面临新的挑战,作为现代图书馆人,必须开拓创新,勇于探索图书馆与校园文化结合的发展新途径。
[1]初景利.图书馆的未来与范式转变[J].图书馆论坛,2011(12).
[2]郑勇.从对话的视角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策略[J].图书馆论坛,2010(4).
[3]曾敏灵.阅读的变革与图书馆策略[J].图书馆论坛,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