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悟性思维视域下党的哲学思维方式探析

2012-08-15常海静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悟性哲学传统

常海静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黑龙江 哈尔滨150080)

哲学思维方式包含感性认识、知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三要素,它是西方文化及其哲学主流学派的主要思维方式。中国传统的哲学思维方式却迥然不同:“它无疑也含有理性主义的因素,但并不归结为理性主义;它较注重强调悟性、直觉和体验,但又不归结为非理性主义和直觉主义。列宁说,它在本质上更具有悟性的色彩,是悟性主义的。这种东方的悟性主义与西方的理性主义大异其趣、却又相映成辉。 ”[1]

思维方式就本质而言只是客观规律的主体化,它的形成受到客体文化等制约和影响,但它一旦形成就获得了相对独立的功能。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是一种悟性思维的范式,是理性认识初始,是迥异于西方的哲学思维方式的范式。

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哲学理论的思维逻辑相结合。注重实际和实用理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特点。“天上的仙鹤,比不上手中的麻雀”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对待事物的方式、处理事物的务实态度和方法,这种思维方式也是东方传统哲学思维的普遍方式。它既有悟性的成分又包含了大量的理性因素,进而把握了具体事物内部本质及其外部联系。这种悟性理论中包含了主体的众多阅历和经验,通过大量的、丰富的现实经历,甚至于充分结合来源于实践的实践思维方式,产生顿悟的一种哲学思维方式。它的参与者是悟性思维主体、东方传统哲学思维范式以及客体事物本身。它的特征是“豁然开朗”的悟性本色,正如“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深刻内涵。

“中国传统哲学的悟性思维有自我性、本体性、整体性、直接性和逆向性等几个本质特点。”[2]中国传统哲学的悟性思维方式超越了西方哲学思维方式中的辩证思维方式、现代科学思维方式以及实践的思维方式。这种悟性思维方式并不是对西方思维方式的摒弃,而是一种相互契合、交相辉映的过程,是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融合的过程。悟性思维是理性认识的起点,且对于理性认识的微观路径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甚至于直接影响到理性认识的路径、理性认识的程度以及理性认识的结果。在此意义上可见,悟性认识既是理性认识的起点,又贯穿于它的全过程,它不仅仅是连接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简单环节。

中国传统哲学思维中包含了深刻的悟性主义思维方式,其中“儒家的格致(格物致知),道家的玄览和中国佛教,特别是禅宗的悟性理论中体现得最为集中和鲜明”。[3]这些传统的哲学思维都有“豁然贯通”的悟性本色,但它同样是不低于理性思维方式和理性认识,这种深入到理性认识微观路径的悟性思维方式或悟性体验是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精华。中国共产党正是充分运用了传统哲学的悟性思维方式,才能带领中国人民不断的走向一个又一个辉煌。

马克思从实践出发,实现了思维方式的实践论转换。中国共产党在运用实践思维方式的同时,充分结合了中国传统哲学悟性思维方式,指导了中国的革命实践和建设实践,并取得了巨大的辉煌。

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经历着血雨腥风的考验,面对内忧外患的社会状况,解放被各方势力奴役的中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的现实需求考验着中国共产党,党以强有力的臂膀承担下了这一艰巨的历史任务。遵义会议之后,党内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创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使人们的思维方式为之一新,实现了哲学思维方式向实践观转变的变革,带领全国人民站起来,实现国家和人民的独立。建国初期,党提出了摸索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的规律问题,但是由于党的经验不足,所以探索的道路异常艰难。这就要求党在思维方式上进行变革,要把实践的思维方式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维方式相结合,使得思维方式本土化。毛泽东运用中国革命实践提供的丰富材料,针对脱离中国实际的教条主义,进行深入的分析批判。他在1956年说过:“要反对教条主义。政治上我们是吃过亏的。什么都学习俄国,当成教条,结果是大失败,把白区搞掉几乎百分之百,根据地和红军搞掉百分之九十,使革命的胜利推迟了好些年。这就是因为不从实际出发,从教条出发的缘故。教条主义没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4]党找到自己本土化的思维方式,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等正确决策,在社会主义刚刚成立之初就取得了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巨大的建设成果。

中国之所以能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和进行现代化建设伟大战略是与党的悟性思维方式直接相关的。中国共产党根据时代的特征变化,勇于创新、敢于打破常规,“大胆的试,大胆的闯”开拓出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建设道路。悟性思维方式的本质是一种超常的直觉,是一种更高层次、更高思想境界的体现。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变革了以前的哲学思维方式,使其更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邓小平的哲学思维方式是以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为基础,与辩证思维方式相结合,把悟性思维贯通其精髓,进一步创新和发展党的哲学思维方式。他特别强调要运用中国自己的思维方式解决自己国家问题,他指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5]这就打破了以往的思想禁锢——必须原原本本的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和苏联模式来建设社会主义——使得人们在社会层面上通过实践探索出新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模式和道路,悟性哲学思维方式也同时得到了创新,从静态的思维变为了动态思维的新模式。

哲学思维方式作为一种社会发展的产物,是随着社会发展时期、社会发展主题与社会发展状况、社会实践活动的变化而变化的。悟性思维作为一种哲学思维方式虽然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它也随着时代特征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深化。以江泽民为领导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破除了原则先行的传统哲学思维,确立了尊重现实生活的思维方式,提出了党要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发展意愿,为最广大人民争取根本利益,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等思想,这些都使党的哲学思维得到了的进一步深化。关于人民及其发展的理性思考,给传统的悟性思维夯实了人民群众物质文明需要极大丰富,精神文明需要进一步发展的现实基础。江泽民指出:“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统一,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践人民利益的一致性。”[6]

从十六届三中全会开始,党的新领导集体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针政策,解决了“什么是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的问题,是对哲学思维方式的又一次深刻变革。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7]在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命题,使哲学思维方式从斗争式哲学范式彻底的转向了和谐式哲学范式,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向尊重差异而又协调多样的哲学思维方式的转变。党的悟性思维方式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深化,更加和谐、更加科学、更加尊重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发展实践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方式与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尤其是悟性思维方式的充分结合,引领着中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以。这为中国社会思维方式的变革和不断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也必将对中国共产党未来哲学思维方式发展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必须坚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尊重人民的利益和价值的取向,把人民的利益诉求放在首位。毛泽东认为人民是实践的主体,在《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中毛泽东说到:“必须明白: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8]这充分强调了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邓小平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思想,把人民的利益放在了党制定政策的首要位置,他指出:“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不论脑力劳动,体力劳动,都是劳动。”[9]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并强调:“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统一,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践人民利益的一致性。”[10]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更是明确提出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作为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的人民思想是党的哲学思维的前提和基础,是一脉相承的理论精髓。

必须坚持以实践为中心,把实践性的思维方式转变成自觉的思维方式。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全面论述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指出:“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11]邓小平以新的实践为基础强调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指出:“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12]“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结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13]党的第三代领导人把“建设一个什么样得党,如何建设党”融入到社会主义实践中来,指出:“我们要有崇高的理想。我们党的最高理想就是实现共产主义,但是想问题、办事情,不能搞好高骛远的理想化,而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前进。”[14]新时期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更是强调实践的作用,十六大以来胡锦涛要求全党做宣传思想等各项工作要坚持“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全党同志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把实践的观点融入到发展中,全面地深化党的思维模式中实践思想。

必须不断继承和发展传统哲学思维的悟性思维方式,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毛泽东时期开始探索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而邓小平是这一思维变革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中国传统悟性思维方式并全面结合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实际情况,带领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出了困境。邓小平指出:“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的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15]邓小平特别强调摸索规律,大胆尝试,他说:“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17]敢于大胆思考,勇于大胆实践,体现了邓小平思维方式的悟性思维本质。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以与时俱进的思维方式深刻的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的哲学悟性思维的方式,明确了党的自身建设的正确方向。党的新一代领导核心注重继承和发展历代领导核心的悟性哲学思维方式,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指出: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成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党的几代领导集体都是从不断的继承和创新传统悟性思维下,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

悟性思维方式是中国共产党哲学思维方式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党根据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改变自己的思路,调整自己的行为,掌握现代化建设主动权的创造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所在。

[1][2][3]侯才.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与人类认知结构[J].理论视野,2005.4.

[4]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79.

[5][15][16]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278,258—259,372.

[6]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1.7.1.

[7]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10.15.

[8]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41.790.

[9][12][1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41,279,364.

[10]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1.7.1.

[11]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85.

[14]江泽民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97.

猜你喜欢

悟性哲学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悟性
菱的哲学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生活的悟性
When I Grow Up,I Want to Be…
记性与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