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铜陵地区历史文化资源的类型和特色

2012-08-15张平平疏仁华

铜陵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铜陵遗址文化

张平平 疏仁华

(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历史文化资源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历史文化资源是指人类生产生活中所创造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历史文化资源是指人类生产生活中直接创造的精神文化内容。从广义角度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综合考察,不仅内容更加全面,而且也更符合区域旅游文化产业深入开发的需要。

铜陵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古称“吴头楚尾”,上接安庆,下连芜湖、马鞍山,就地理位置而言,在皖江区域文化线上居于“承上启下”的连接点上。面积1113平方公里,人口74万,下辖三区一县。“铜陵”二字的来历未见有正式文字记载,其说法有两种:一说是因此地产铜,又是丘陵地区,故名铜陵;二说是产铜又原属南陵县,故取名铜陵。夏、商、周属扬州,战国属楚,秦属鄣郡,汉属丹阳郡。东汉置铜官镇,三国属吴,晋属宣城郡春谷县,南朝宋、齐属宣城郡,梁属南陵郡,陈属长江州,隋属宣州,唐属宣州。文德元年(888年),置义安县。南唐保大九年(951年),改旧义安县为铜陵县,县治移于江浒(即古铜官镇),属升州。宋属江东路池州,元属江南道池州路。明初邑令时守道复迁县治于五松镇(今五松镇),属池州府。清属池州府。民国元年(1912年),直属安徽省。1949年4月21日,铜陵县解放,县城为江南解放第一城;1956年,成立铜官山市;1958年,撤销铜陵县建制,市、县合并,改名铜陵市;1964年,改为铜陵特区,实行政企合一;1971年,改铜陵特区为铜陵市,沿用至今;1974年,铜陵县划归铜陵市管辖,形成今天的铜陵版图。

铜陵古代铜矿发展史几乎伴随着整个中国古代文明的历史,大约从西周时期开始,经历了春秋、战国、秦、汉、六朝、唐、宋等历史时期,经久不衰。素有“古铜都”之称的铜陵,不仅以矿产资源储量丰富、矿种全而闻名,其灿烂的历史文化资源亦值得我们称道,整个铜陵历史文化资源,实际是围绕着青铜采冶发展史这个中心,并受其他多方面因素(青铜的采冶吸引了大批外来劳动力的加入,客观上形成了不同区域文化融合后的全新面貌;山水风貌别有韵味,土地、气候等自然条件独特;铜陵作为皖江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解放战争时期处于战略要地)影响,蕴含了人文、社会、自然、宗教、民俗、特产等内容。

一、铜陵历史文化资源类型

(一)青铜文化

黄河以北和长江下游是中国两大产铜带,其中前者规模小,后者规模大,而铜陵是长江下游铜矿开采的重点。铜陵铜矿的采冶始于商周,盛于唐宋,至今约有3000余年历史。铜陵在商朝时属扬州,据《尚书·禹贡》记载,南方荆、扬两州是重要的铜产地,曾“厥贡惟金三品”,北输中原;南朝刘宋时,皖南置有梅根冶,《太平寰宇记》载:“铜陵县有铜山(即今铜官山),在县南十里,其山出铜”①;唐朝在铜陵地区设置了义安县,铜陵采冶铜业日渐兴盛,《元和郡县志》称:“铜井山,在南陵县西八十五里,出铜;利国山在南陵县西一百一十里,出铜供梅根冶”②;北宋铜陵县改属江东路池州,《嘉庆重修一统志》记载:“铜官山……宋置利国监”,利国监专司冶铜;明朝时铜陵县属池州府,《明太祖实录》卷77载:“洪武初年……池州府采铜十五万斤”。铜陵的铜矿散布很广,矿冶遗址近百处,现存采冶铜遗址主要有以下几处:金牛洞古采矿遗址、金榔古采铜遗址、铜山古铜矿遗址、罗家村冶铜遗址、万迎山古冶炼遗址、木鱼山古冶炼遗址、高联古铜矿遗址。在这些采冶遗址,还有各类铜制品出土,如青铜器、生产用具、兵器和用于铸造铜产品的石范、铜范等,青铜采冶文化可谓底蕴深厚。不仅青铜采冶文化繁盛,青铜文学作品也比比皆是,李白、苏轼、黄庭坚、王安石、梅尧臣等文人的诗词歌赋,对铜陵的青铜文化都有涉及。1958年铜陵建市以来,铜陵地区的诗人创作了一批井下诗、矿山诗、矿工诗、冶炼诗等青铜诗歌,反映采铜、炼铜工人的拼搏与奉献精神。另外,自1992年以来,铜陵已成功举办了十一届中国(铜陵)青铜文化博览会,向全国和世界各地人民展现了铜陵的青铜文化风采。

(二)山水文化

铜陵作为一个江南小城,其山水文化资源虽没有五岳的巍峨、黄山的奇险,但细数起来,亦别具自己的一番特色。凉爽宜人、盛夏不知暑的五松山,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三次登临,并作诗赞曰:“五松何清幽,胜境美沃洲。”③宋代郑獬也曾赞道:“天上仙人谪世间,醉中偏爱五松山。锦袍已跨鲸鱼去,惟有山僧自往还。”④由横山、面山、灵风山、潭山、金山等构成的凤凰山,山清水秀,风景如画,1998年被确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现为国家2A级风景区。铜陵境内的最高山峰天门山又称天屏山,以“天门泉”、“梵天泉”两股圣泉闻名。位于五松山脚下的天井湖湖面阔八十公顷,有山峦环之,湖光山色,相映成趣,为国家4A级景区。和悦洲,原名“荷叶洲”,呈圆形,四面环水,似荷叶漂浮水上,以其淡雅恬静的田园风景,淳厚古朴的民风,以及厚重的历史文化,深深吸引着远近游人。除此之外,还有著名的铜陵八景(鹞山盆景、南湖落雁、凤凰晓月、新庙晨钟、横港归帆、金牛观树、白鹤望江、西江夕照)亦为人们津津乐道。

(三)市镇文化

铜陵作为一个具有千年开采历史的“古铜都”,自古以来就不乏繁荣的小镇集市,其中最具代表意义的当属大通古镇。大通兼揽山水之胜,临扬子江,接青通河,傍天目湖,依长龙山。有大士阁(九华山头天门)、天官府、圣公会、天主教堂及钟楼等人文景观二十多处;历史名人朱元璋、洪秀全、孙中山和众多文人墨客都曾在此驻足停留;封火山墙、飞檐翘角、镂花窗台、水上吊楼等明清结构建筑仍历历在目;油糖蒸糕、糯米水籽、炕炉酥饼、油炸毛豆腐、大通茶干及小磨麻油等一直为人称道。除此之外,还有古色古香和悦老街和澜溪老街也都曾繁荣一时。和悦街集市发展极为兴盛,全街有三街十三巷。街道建筑大多雕梁画栋,古色古香。三街中的一道街全系商业门面;二道街主要是行政、税务、金融、工商行会等办事机构驻地;三道街以市民居住为主。十三巷均以“三点水”为部首,分别为江、汉、澄、清、浩、泳、溁、洄、汇、洙、河、洛、沧,一是对江水注重,二是以水克火。澜溪街的历史史料记载甚少,大多与和悦老街相提并论,现尚存一条长500余米,宽7米,铺有方形石块的街面,临街两边的门面房大都是小瓦屋面,马头墙,也颇有徽派风味。

(四)宗教文化

在铜陵历史上,曾先后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等五种宗教传入,由于铜陵毗邻池州,距离我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的九华山不远,因此佛教在此影响最大。据记载,铜陵历史上曾建有寺庙100多座,在民间信奉佛教的人也特别众多。比较著名的寺庙有大士阁、清凉寺、大明寺、云崖寺、护国寺、西明寺。大士阁位于大通神椅山下青通河畔,初名相水寺,又叫普济寺,始建于清顺治七年;清凉寺座落于铜陵县与繁昌县交界处的狮子山巅铜陵侧,始建于唐朝太和年间(公元827—835年),系南泉普愿禅师创建,是铜陵有史料可查的首座佛教寺庙;大明寺自兴建至今,已有千年历史,虽历经沧桑,但陈迹犹存;云崖寺坐位于铜陵县凤凰山地区的猪家山之东,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为一钱姓人捐资营造,定名为“石山寺”,后更名为“云崖寺”;护国寺在铜陵县顺安镇先进村的掩眼冲,相传曾为明太祖朱元璋避难之所而得赐名;西明寺又称“西明禅寺”或“观音禅寺”,建于明代,位于铜陵县钟鸣镇水龙村。

除佛教外,道教在铜陵也较为兴盛。作为中国传统的宗教,道教早在晋代就已经传入铜陵,至新中国建立前趋于衰落,目前铜陵境内比较著名的道教遗存当数葛仙洞,洞内险峻奇特,洞外风景佳丽,既展示了自然景观的奇妙壮美,又显现出人类悠久历史文化的风采神韵。

(五)名士文化

历史上曾有多位名士游历过铜陵,并留下诗篇,如李白的《秋浦歌》、梅尧臣的《铜官山》、苏轼的《题铜陵陈公园双池诗》、黄庭坚的《阻风铜陵》、杨万里的《舟过大通镇》、王安石的《顺安临津驿》、王守仁的《泊舟大通》,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自唐代至清,共有200多位文人作下吟咏铜陵的诗词400余首。除此之外,铜陵本地的名士亦不乏其人,比较著名的有古代的盛度、陈翥、佘翘等,近现代的有黄进芳、章啸衡、陈尚和、巫希权、刘四姐等。陈翥为宋代著名林学家,他治学严谨,刻苦认真,于1050年前后著成《桐谱》,全书约一万六千字,从泡桐树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征,到桐树的种类及其分类,苗木繁育、造林技术、幼林抚育,以至采伐加工、利用等方面,比较系统地总结了北宋及其以前我国种植和利用泡桐的一整套经验。明代戏曲作家、诗人佘翘幼时以文受汤显祖的赏识,惊称“小友”,一生著述甚丰,有传奇剧《量江记》上下两卷及《赐环记》、杂剧《锁骨菩萨》。

(六)红色文化

在抗日战争年代,铜陵是皖江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共皖南地委、皖南专署、新四军皖南支队等党政军机关都曾先后在这里设置。在渡江战役中,铜陵党组织曾派赵帮根同志泅水渡过长江,为江北人民解放军渡江指挥部送去了国民党在这一带的“江防图”,并帮助一支先遣部队在铜陵胥坝成功登岸,铜陵也由此成为江南第一个解放的城市。

此外,铜陵还有多处红色文化遗址,如大关口(大通自立军起义指挥部遗址)、钱家湾(中共铜陵特支遗址)、新屋里周家小学(中共铜陵县第一次党代会会址)、钟鸣上山缪(中共皖南地委机关驻地)、范家湾烈士墓、文兴洲王家旭(“渡江第一船”登陆点)、笠帽山烈士塔等。

(七)特产文化

铜陵除矿产资源丰富外,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农作物生长条件非常有利,因此,铜陵特产也是其特色之一,其中“铜陵八宝”久负盛名,所谓“金银铜铁锡,生姜麻子蒜”。此外,铜陵凤丹由于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所产的丹皮被历代医药实践证明为药效最好;铜陵野雀舌茶为历史名茶,属绿茶类,乾隆饮后誉为“江南佳茗”;铜陵牡丹是中国三大观赏牡丹之一,高大挺拔的枝干,肥硕丰满的花朵,白、粉、红、紫的颜色,娇艳秀丽,独霸群芳,有洛阳、菏泽、铜陵牡丹“三分天下春色”之说;铜陵泡桐种植历史悠久;铜陵大豆别名“汀洲大豆”,是铜陵地方的优良品种,原名“平头黄”,有大平头黄和小平头黄两个品系;采用铜陵县的汀洲大豆为主要原料生产的铜陵茶干,自明朝以前开始已有400多年的历史;铜陵酥糖别名“顺安酥糖”是待客少不了的佳品,《铜陵县地方志》等有关历史资料记载:早在自唐代顺安设立临津驿开始,“顺安酥糖”即声名远扬,畅销铜陵本县及周边地区。

(八)民俗文化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铜陵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三月三顺安庙会,整个顺安大街小巷,热闹非凡,南来北往的商贾小贩,农女工匠、市民艺人比肩接踵,项背相望;天真机智、幽默逗趣的“牛歌”用简洁精炼、合辙上口的形式反映农耕时代男耕女织的朴素生活和放牛娃们天真无邪、自得其乐的童趣;时而摇头摆尾,时而盘绕而上的“板龙舞”表达了人们丰收的喜悦和对太平、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钟鸣竹马灯”是集故事情节、民间美术、民间舞蹈、民间手工技艺、民俗信仰为一体的民间文化表演形式;正月初八“粑粑会”,规模之隆重、场面之热闹,不亚于正月十五闹元宵,至今还在这个地区的一些乡村里延袭着。

二、铜陵历史文化资源的特点

(一)时间跨度长

华觉明先生曾提出:“铜陵古矿冶遗址是最好的文化旅游资源。全国的古建筑、寺庙、古墓、山水景点星罗棋布,比比皆是,而古铜矿遗址就寥寥无几,屈指可数。我想,铜陵应发展这方面优势,尽快筹建一个铜文化博物馆,将来逐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现代铜工业展览陈列中心,为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青铜文化、铜工业的人们提供参观游览、重温历史和服务咨询的场所。”⑤各类文化资源正是围绕铜文化这个中心,深深印记着各个时代的烙印。春秋时代至西周时期的金牛洞古采矿遗址、万迎山古冶炼遗址、木鱼山古冶炼遗址,六朝至宋代的金榔古采矿遗址、高联古铜矿遗址,汉唐时期的铜山古铜矿遗址;备受唐宋文人墨客赞誉的五松山、天井湖;历时千年的江南古镇大通,明清时期繁荣一时的和悦老街;抗日战争年代留下的红色足迹;还有历代、历年积累下来的民俗、特产,可以说,每一类文化都是一个时代或一段时期特有的产物,共同构成铜陵历史文化资源的发展史。

(二)文化类型多

铜陵历史文化资源类型繁多,共有八类。其中,青铜文化作为主线贯穿始终,从采矿到冶炼,再到生产、生活用品及工艺品的加工,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山水文化从集天地灵气的秀美河山到被赋予诗情画意的人文景观,不一而足,应有尽有。市镇文化从古色古香到商贾繁荣,盛极一时,各显风采。宗教文化从主流到诸家,并行不悖,数派共鸣。名士文化从文人墨客到科学名家,挥洒豪情,展露才华。红色文化从根据地建设到江南解放第一城,抛洒热血,服务大局。特产文化从贵重金属到食品药材,得天独厚,颇具特色。民俗文化从乡土风情到艺术展演,雅俗共赏,多彩多姿。

(三)文化包容性强

铜陵是一座先有矿再有市的城市,自古以来,无论建制如何演变,外来人口的不断融入都是其一大特色。比如大通镇,曾与安庆、芜湖、蚌埠齐名,并称安徽“四大商埠”,清末民初,达到鼎盛时期,小小的古镇上居住着10余万人,有着“小上海”的美誉。外来人口的不断融入造就了铜陵文化包容性强的特点:市镇建筑风格不一,既有徽派建筑,又有欧式天主教堂;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等五种宗教都曾在境内为人们接受;各类民俗文化也是融合交流的成果。到了当代,这种包容性更为突出。目前在铜陵74万人口中,有80%都是所谓的“移民”;位于天井湖畔的中国江南文化园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以中华传统文化与生态绿色文化、青铜文化、江南民俗文化和民俗风情相互契合,园区标志性建筑婚庆堂将东西方建筑风格融为一体,是东西方生活方式的汇合,东西方文化理念的融合;中国(铜陵)青铜文化博览会是目前国内惟一以铜产业为主的博览会,也是安徽省规模较大、规格较高、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品牌博览会,使铜陵市在海内外的知名度进一步增强,对外交往上了—个新台阶。

注:

①乐史撰:《太平寰宇记》,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②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③李白:《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李太白集》,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

④郑獬:《五松山》,《郧溪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华觉明:《铜陵古矿遗址的考古价值》,《中国古铜都铜陵》,铜陵文史资料第七辑.

猜你喜欢

铜陵遗址文化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INDUSTRIAL EVOLUTION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辽上京遗址
亲亲的鸟
其实冬天不可怕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