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初十年沈从文研究综合述评
2012-08-15石柏胜
石柏胜
新世纪初十年沈从文研究可以说是一个不断扩张的实心圆,它以沈从文及其作品研究为核心,逐渐向四周相邻学科空间蔓延伸展;它又如同一个上下左右无穷延长的坐标轴,既有对纵向发展变化研究的承接转换,也有对横向区域比较研究的文化审视。与前期沈从文研究相比,其内容不仅广阔复杂,而且丰富深刻。新世纪沈从文研究就在这种广博厚实的研究基础上潜挖深探,不断开拓,并在诸多方面取得显著进步。
一、沈从文思想及其创作价值研究获得很大进展
沈从文思想及其创作价值是沈从文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也曾是沈从文研究中持续争论的一个重大问题。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甚至于解放后至改革开放以前,受左倾政治话语的严重影响,沈从文一直被认为是“一个空虚的作者”[1]165、“没有思想的作家”。[2]252八十年代后随着国家文艺政策的逐步调整和宽松,人们开始重新对沈从文及其作品进行审视和评价。于是关于沈从文创作思想及其作品价值的探讨与争鸣再次出现,并断断续续一直持续到新世纪初。在此次争鸣中,凌宇的《沈从文创作的思想价值论——写在沈从文百年诞辰之际》①对沈从文创作思想进行了深刻分析和高度评价。该文从“三族互动与千年孤独”、“人性与‘重造经典’和‘乡下人’与现代理性”三个方面进行深入剖析。首先,文章不仅指出沈从文是一位“具有自觉的少数民族意识的作家”,而且通过沈从文湘西创作与鲁迅创作相比较,深刻阐述了沈从文创作的重要意义:“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则是主流文化不占绝对统治地位的边缘文化区域生存方式的缩影。离开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中国现代文学对20世纪中国的书写将是不充分、不完整的。”其次,文章在深入分析沈从文“生活与生命”观基础上阐述了沈从文“人性”与“经典重造”的关系,指出“沈从文对湘西世界原始的‘生命’——人性的发掘与张扬,其最终旨归是重造经典,即民族文化的重构”。第三,从沈从文关注“乡下人”的生活困境出发,剖析了其对乡下人乃至整个民族现代生存境遇的深层隐忧——“他的创作最终指向对民族未来生存方式的终极关怀。”给予沈从文思想及其作品价值以崇高地位的代表性研究成果还有刘洪涛的 《沈从文小说价值重估——兼论80年来的沈从文研究》②。该文从“非理性与原始性”、“民族想象与国家认同”、“现代性与现代主义”和“小说艺术的拓展与创新”四个方面,并结合80年来的沈从文研究状况对沈从文小说的价值进行全面深入的重新评估。其指出:“沈从文的全部小说创作让读者看到了一个东方民族从传统朝代国家迈向现代民族国家所提供的极其重要的精神资源和想象模式。”论文热情评价了沈从文及其小说在我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意义:“沈从文实际上超越了中国现代启蒙文学奉为圭臬的进化论观念和理性崇拜传统,他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此外,萧洪恩的《沈从文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想研究》③罗宗宇的专著《沈从文思想研究》④和张森的博士论文《在“诗”与“史”之间:沈从文思想研究》⑤也都从不同角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沈从文思想的品质特征和价值地位,显示了新世纪沈从文思想研究的强大实力和较高水平。
二、沈从文与传统文化及湘西地域文化之间的特殊关系得到深入阐释
沈从文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沈从文研究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新世纪研究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继续向纵深挺进,取得了较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刘保昌的《沈从文与道家文化》⑥和杜素娟的《论沈从文小说对传统文化的承接》⑦可算是其中的代表作。刘保昌一文紧密结合沈从文创作背景和作品内容,从三个方面深刻论述了沈从文与道家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该论文还联系老庄诗学的悖论分析了沈从文从 《边城》到《长河》创作风格巨变的深层原因,并从“建构国民性”角度揭示了沈从文对道家文化资源的借鉴利用,进而指出沈从文所构建的湘西世界正是体现了道家文化中的“自然逍遥的美学精神”。杜素娟一文“从儒道风范、奇诡才情和飘逸脱俗诸方面解释沈从文对传统文化的承接。”新世纪以来,研究者还围绕沈从文与湘西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之间的特殊关系进行追根溯源、开拓奋进,研究日趋系统化、专题化和细微化。刘一友的专著《沈从文与湘西》⑧在已发表的相关系列论文基础上再次详细探讨了沈从文的文化秉赋与湘西地域文化特征,并深入揭示了两者之间的复杂关系,从而为后来研究者打下了探索基础。周仁政的专著《巫觋人文——沈从文与巫楚文化》⑨内容系统深刻,它“借助现有的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的理论与史学资源,对与沈从文及其创作具有血缘联系的巫楚文化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深入考察,显示出一种广阔的学术视野”。[3]3张永的《“酒神”:沈从文小说的民俗审美情绪》⑩根据湘西民俗文化特色分析了沈从文乡土小说中所蕴含的“酒神”精神,立论角度新颖,阐述缜密深刻。包晓玲、姚克波的《论沈从文与湘西地域文化》⑪也是论述沈从文与湘西文化关系颇有影响力的一篇论文。此外,王继志的《沈从文与他笔下的湘西世界——从文化比较的角度看沈从文文学作品的独特性》⑫在探讨湘西地域文化特征的基础上侧重以城乡文化比较眼光来剖析沈从文湘西作品的独特性。郑英杰的《沈从文与湘西自然精神》⑬则论述了沈从文的人性理念与湘西自然文化精神之间的密切关系。整体考察和局部探索有机结合的研究方法,使得沈从文与湘西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之间的特殊关系得到全面系统而又细致深刻的阐释。
三、沈从文与国内外作家的比较研究愈加广泛深刻
新世纪沈从文研究者继续瞩目沈从文与国内外作家的比较研究,并在比较的广度与深度上同时获得进展。从比较对象广度而言,比较对象范围扩大、数量增多。例如,国内有屈原、鲁迅、周作人、废名、艾芜、李健吾、施蛰存、老舍、曹禺、张爱玲、汪曾祺、莫言、迟子建、张承志、韩少功、刘庆邦等人;国外有福克纳、哈代、川端康成、高行健、莫泊桑、梭罗、乔伊斯、果戈理、田纳西·威廉斯、劳伦斯、大江健三郎等人。从比较内容深度上来看,国内比较对象主要有沈从文与鲁迅、沈从文与汪曾祺等人的比较;国外比较对象主要有沈从文与福克纳、沈从文与川端康成等人的比较。
1.关于沈从文与鲁迅的比较研究:丁颖的《两种文化精神的分野与冥合——鲁迅、沈从文比较论》从“独特的生命意识、深刻的叛逆品格和沉郁的孤独情结”三个方面对鲁迅与沈从文的文化精神进行了比较,既指出了两人的“分野”处,又揭示了他们的“冥合”点。任葆华、白建西《文学疗治:鲁迅与沈从文比较研究的别一种视角》从文学治疗国民衰弱性痼疾的视角对鲁迅与沈从文的创作进行比较,认为两人都立足于对现实国民病态精神的治疗和改造,但途径和手段不同。徐曼的《鲁迅与沈从文小说思想和艺术特征之比较》则从创作风格、创作思想、创作环境、人物刻画、创作题材、创作语言和创作心理等七个方面具体细致地比较分析了鲁迅与沈从文的不同之处。
2.关于沈从文与汪曾祺的比较研究:翟业军的《蔼然仁者辨——沈从文与汪曾祺比较》从汪曾祺对沈从文的评价辨析入手,紧扣“冷与热”、“真与善”和“楚与儒”三个方面,结合对两人作品具体内容、艺术特色及其所受历史文化影响的分析,细致而深刻地比较了两人的相异之处。杨联芬在 《归隐派与名士风度——废名、沈从文、汪曾祺论》一文也深入详细地探析了沈从文与汪曾祺的不同点。袁朝钢的《沈从文与汪曾祺乡土小说之比较》则注重两人在语言色调、文体结构、创作风格和思想内容等方面的异同。此外,蔡天星、杨鼎川的《沈从文汪曾祺小说里的民歌》,肖太云的《时间人文化的意义——论沈从文、汪曾祺小说中节日等独特时刻的运用艺术》,谷雨、周婧婷的《沈从文与汪曾祺笔下的女性形象比较》还关注沈、汪两人作品中的诗歌引用意义、女性形象塑造、时间运用艺术等方面的比较,显示了新世纪沈从文与汪曾祺比较研究的不断细化。
3.关于沈从文与福克纳、川端康成的比较研究:前者成就主要表现为杨瑞仁的专著《沈从文、福克纳、哈代比较论》和李萌羽的专著《多维视野中的沈从文和福克纳小说》,后者成就主要以赵学勇的《沈从文与川端康成比较论》为代表。乐黛云认为,“这部书从‘乡下人’、‘乡土’、‘乡巴佬’、‘乡土变迁’、‘乡土重建’、‘乡土叙事’六个方面切入,确实抓住了沈从文作品的精髓,同时也找到不少可以和福克纳、哈代互相沟通和呼应的‘亮点’”[4]1,可谓是该领域基础研究中的一部奠基之作。李萌羽的专著主要从本土文化、后现代性、生态美学、宗教学和原型批评等维度,对沈从文与福克纳的小说特征、文化内涵及价值意义予以理论透视和比较分析,论述系统而深刻。赵学勇的既论述了沈从文与川端康成相似的美学追求——“忧郁,感伤,悲哀,孤寂”,又剖析了他们作品在共同“哀调”基础上的细微差别,并对此现象形成原因进行了深层探索。此外,杨玉珍的专著《东方神韵——东方文学与文化视野下的沈从文研究》也是近年来沈从文与国外作家比较研究中的一部极富实力的学术专作。
四、沈从文作家之外的工作业绩研究成果彰显
新世纪以来,研究者目光逐渐拓宽,许多人开始集中研究沈从文在文物考古、报刊编辑、汉语言文学教育等方面的业绩与贡献,并且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
1.在沈从文文物研究方面:董志翘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在名物训诂方面的价值——纪念沈从文先生百年诞辰》以丰富的实例为证,论述了沈从文专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在名物训诂方面的重要价值。张新颖的《书写历史文化长河的故事——沈从文与文物研究》以沈从文的《抽象的抒情》、《我为什么始终不离开历史博物馆》和《曲折十七年》3篇文章写作背景为线索,以大量史料为基础,翔实而深刻地阐述了沈从文文学创作与文学考古之间的密切联系。毕德广硕士论文《以“物”见“文”:沈从文文物研究的成就和意义》从古代服饰史、工艺美术史、字画史、古典文学史和陈列与展览等五个方面,概括其文物研究的总体成就,并对沈从文文物研究的意义及地位进行了合理的评价与定位。
2.在沈从文报刊编辑研究方面:李端生《沈从文:一位理性的文学编辑》简要介绍了沈从文的编辑工作经历、编辑思想和编辑成就。胡正强的《沈从文报刊编辑思想与艺术探略》既论述了沈从文 “要定位准确”、“紧密跟踪社会风云”和办出个性特色的编辑思想,又剖析了沈从文充分考虑读者利益的办刊思想和艺术特色。叶向东的《沈从文的文学编辑思想》集中深入地阐释了沈从文文学编辑思想的基础、核心、深邃部分和重要内容。此外,吴国彬的硕士论文《作为编辑的沈从文》、唐雄伟硕士论文《沈从文与〈大公报〉文艺副刊》全面细致地考察了沈从文的编辑工作经历、编辑思想及其与《大公报》文艺副刊的密切关系。
3.在沈从文汉语言文学教育研究方面:董正宇的《沈从文与湘西方言——兼论沈从文对现代汉语文学的贡献》论述了沈从文对现代汉语文学的独特贡献,即不仅为现代汉语文学树立了一种新颖的语言形象,而且展现了湘西边地人们别样的生命形式,并最终为民族文化和民族国家重建提供了别样的文学想象图景。吴世勇的《沈从文的从教经历与其文学创作、学者化道路》分析了沈从文的从教经历与其文学创作、学者化道路之间的密切联系。阎开振、陈小静《试论沈从文的文学教育成就》则集中阐述了沈从文的文学教育成就。赵慧芳的《沈从文的现代文学教学》则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成效三个方面探讨了沈从文对现代文学教学的贡献。
五、沈从文分期研究与《边城》等单篇作品研究喜获丰收
新世纪沈从文研究有一个独特现象,即注重对沈从文的分期研究。这种研究一方面有助于我们从历史时代的变化对比中来纵向考察沈从文经历及其创作的发展规律,另一方面又能使我们结合特定的历史境遇来微观剖析沈从文的精神气质、创作特色及其在其它领域内所取得的突出成就,从而便于我们进一步全面把握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这种复杂的“沈从文现象”。在这种分期研究中,范家进的《边缘经验与多元化文学格局——论沈从文与20年代的北京文坛》分析了沈从文二十年代与北京文坛的复杂关系及其早期创作、初登文坛的特殊情形。李艳菊的硕士论文《沈从文30年代的“论创作”与小说创作》论述了沈从文三十年代的文学创作观及其三十年代文学创作特点。张新颖的《从“抽象的抒情”到“呓语狂言”──沈从文的四十年代》深刻地揭示了沈从文四十年代在内因与外力的联袂压迫下“从‘抽象的抒情’到‘呓语狂言’思想性格的非常变化过程”。王小平的《走向新的起点:沈从文的四十年代》剖析了沈从文四十年代通过构建主体人格形式和坚守独立的艺术审美形式以建立起新的生命信仰的艰难探索过程。林静的《柔濡的“强韧”——论建国后的沈从文》论析了建国后沈从文百折不挠的性格特征和其凭借似柔实韧的顽强毅力在文物考古事业上所取得的卓越成就。
新世纪关于沈从文作品中的单篇研究也取得引人瞩目的研究效果,其中首屈一指的仍是关于沈从文代表作《边城》的研究成果。新世纪国内关于《边城》的研究文章数以千计,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来看都有很大进步。就其研究质量来说,在新世纪大量研究《边城》的论文中,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是刘洪涛的《〈边城〉:牧歌与中国形象》和《边城与牧歌情调》等。前篇应当是新世纪《边城》研究中最富影响力的一篇杰作,其不仅深入分析了《边城》的牧歌属性,阐述了《边城》的艺术独创性,而且还深刻评析了《边城》创作的重要意义:“《边城》的牧歌属性与中国形象互为表里,为后发达国家回应被动现代化,提供了经典的样式和意绪。”此外,王光东的《〈边城〉:民间的现代性与庄严》从《边城》所表现的民间文化形态的新颖角度出发,深刻论述了民间文化形态在沈从文的小说创作中的重要意义,即“以诗意的民间立场,重塑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形象,使地域性的生命具有了普遍性的庄严。”刘永泰的《〈边城〉:废弃的反现代化堡垒》置《边城》于现代化与反现代的文明冲突视域中予以考察和审视,在说明“充满诗情画意的《边城》成了一座没有硝烟的反现代化的战斗堡垒”的同时,也阐明了其审美价值正是在于“它的美学光辉照亮了偏远的湘西边城,照亮了黯然逝去的传统社会,它还将照耀着现代人寻找精神家园。”关于沈从文其他单篇作品的研究,如《长河》、《萧萧》、《丈夫》、《柏子》等的研究也是量与质都有明显进步,由于内容庞大,本文不再一一赘述。
综上所述,新世纪沈从文研究在多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毋庸置疑,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研究重复、理论创新不够、缺乏标志性和划时代性的经典性研究成果等。面对这一问题,当代著名沈从文研究专家凌宇先生也不无遗憾地感慨:“近十年来的沈从文研究,尚不尽如人意。这主要表现在具里程碑式的阶段性成果尚未出现。”[5]这句话既是压力,亦是动力。新世纪第二个十年已经开始,随着我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广大沈从文研究者的不懈努力,相信老一辈专家提出的历史重任必然会得到实现。
注:
①《文学评论》2002年第6期
②《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③《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第5期
④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⑤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⑥《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4期
⑧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版
⑨岳麓书社,2005年12月版
⑩《中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3期
⑪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2期
⑫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年第 4 期
⑬ 《湖南社会科学》2002 年第 3 期
[1]侍桁.一个空虚的作者——评沈从文先生及其作品[M].刘洪涛,杨瑞仁.沈从文研究资料(上).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2]贺玉波.沈从文的作品评判[M].刘洪涛,杨瑞仁.沈从文研究资料(上).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3]周仁政.巫觋人文——沈从文与巫楚文化[M].长沙:岳麓书社,2005.
[4]杨瑞仁.沈从文、福克纳、哈代比较论[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
[5]夏义生,张森.从边城走向世界——凌宇先生访谈录[J].理论与创,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