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渗透教育的理论依据初探

2012-08-15施红玉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显性隐性人文

施红玉,丁 政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江苏泰州 225300)

渗透教育的理论依据初探

施红玉,丁 政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江苏泰州 225300)

教育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这些个人又能把为社会服务视为最高的价值追求。以这一教育目标为指针提出并强化渗透教育,这在哲学层面、知识学层面、教育心理学层面都具有理论依据。科学与人文的相通需要强化渗透教育;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互补需要强化渗透教育;正面引导和潜移默化的互补需要强化渗透教育。

渗透教育;理论依据

渗透教育在我国被提出和实践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学术界已有的观点是将渗透教育归为德育活动、德育教学的范畴,重点挖掘学科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因素,即主张将渗透教育理解在专业课程中渗透德育思想。笔者认为,这是狭义层面对渗透教育的理解;从广义层面看,渗透教育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为出发点,以隐性、渗透的熏陶为主要形式,以整体的知识化育全面发展的人为主要活动内容的教育。因此,渗透教育不仅是一种知识的渗透,它也是一种教育方法的运用,教育理念的革新。它是我们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人才培养理念的一种实践,也是随着我国经济、政治、社会发展,我们越来越关注大学生的成人成长、全面发展的体现。它之所以被提出并实践具有相应的理论依据。

1 科学与人文的相通需要强化渗透教育——哲学层面

人类向外探求自然规律来认识和改造自然,诞生了自然科学;人类向内反省,对人性中的真、善、美等进行认识,便产生了人文科学。人文与科学有着共同的自然物质基础即人的大脑,二者都是人类思维活动的产物,所以科学与人文是相通的。爱因斯坦说过,“这个世界可以有音乐的音符组成,也可由数学共识组成”。在这句话里,他把科学和文艺很好地联系在一起。庄子也提出“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把属于艺术的“判美”与属于科学的“析理”作为一个事物的两面。

人文与科学两种文化经历了从融合、分离到重新融合的过程,这一过程深刻地影响着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现代教育注重培养能独立行动和思考的个人,而这些个人又把为社会服务视为最高的价值追求。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通过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问题得以实现,由于所要解决的问题的不同,形成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科学和人文教育都应包括四个方面:知识教育,思维教育,方法教育和精神教育。

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交融,有利于形成完备的知识基础,既符合客观实际规律,又适应精神世界需要。科学思维与人文思维交融,有利于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首先保证思维的正确性,又能开拓思维的原创性。科学方法与人文方法交融,既保证工作严谨有序,脚踏实地,又求得工作宽松活泼,心情舒畅。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交融,对主观世界本身而言,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追求,对客观事物而言,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对外关系[1]。所以科学教育是实现教育根本目的的手段,人文教育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和根本目的。这两类教育共同指向人的发展。

人类社会进步与否,取决于科学与人文的全面发展。在人才培养中,科学文化、科学教育与人文文化、人文教育的交融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直到目前为止,我国学校教育划分为文科和理工科两大类,学文的学生对自己缺乏科学知识与科学素养,甚至缺乏基本的科学常识和科学态度,认为是在情理之中。更为严重的是,理科教育普遍忽视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我们的教育仍然没有赋予受教育者以法理意义上的“公民素养”、伦理意义上的“道德底线”、文化意义上的“人道情怀”和心灵意义上的“爱的能力”[2]。归根到底,我们的教育还只是培养出了掌握了某些知识的工具,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才。

我们的学生不仅要获得知识、拥有智慧,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掌握一种成熟的把握世界、处理社会人生的态度和思维方法。因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使培养出来的人具备较高的科学与人文素养,能用一种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引导科学技术的发展,共同为人类建立起科学、民主、文明的新生活、新文化。这既是教育的目标,也是教育的必由之路。

2 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互补需要强化渗透教育——知识学层面

知识与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一切教育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观基础之上,知识观的发展对教育观念与实践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传统教育观主要是基于显性知识论建立的,其教育模式是基于静态学科知识的传授,忽视知识积累的动态性与学习者的主观性与情境性。

1958 年,物理学家和哲学家波兰尼把知识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波兰尼认为,以书面文字和图像声音公式来表达的知识是显性知识,通常用语言等人为方式表述来实现,所以又称“言明的知识”。隐性知识是指未用语言或其他形式表述的知识,是“尚未言明的”、“难以言传”的知识[3]。

显性与隐性知识观的提出必然对教育产生重要影响。显性知识只不过是冰山露在水面的一角,大量的知识都在水面以下。正如人们所知道的远比能讲出来的要多。这些隐性知识一部分附着在人民经验化形态的技能之中,另一部分隐含于群体所认同的信念和文化之中。如果忽视这些隐性知识的话,人类的知识体系将是不完整的[4]。隐性知识在人们的知识构成中所占的比例是很大的。随着人们认识世界的深度、广度的拓展,知识的生命周期日益凸显,知识也会老化,因此需要更新。知识的创造过程中,隐性知识是知识创新的关键部分,在个体的学习、问题的解决、日常社会行为活动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我们只有将隐性知识外化为显性知识,从而在更高的基础上将显性知识内化为隐性知识,才能在科学研究中做出创造性的贡献。

任何知识都有隐性的方面。我们现有的教育模式更多的表现是对已形成的符号、公式等显性知识的灌输和传授,培养出来的“高分低能”的人比比皆是。很多所学知识难以运用于实际生活,或者说这些人才缺少实践,也不会将知识用来解决问题。所以,个体不仅要学习显性的知识,更要领悟隐性的知识结构,注重方法论。我们教育者要注重渗透教育,在传授已有的知识的过程中,要强调知识既有可讲授的显性方面,又有不确定范围的隐性方面,提升学生探索挖掘隐性知识的能力。这样,我们培养的人才既知识结构完整,又具有创新能力。

显性知识可以依赖于课堂学习、阅读等途径,并只需通过考试测验等形式就能很好地测量掌握的程度。相对于显性知识获取比较难,隐性知识来自于实践,实践是隐性知识的根本来源。在教学中安排相关的实践环节,不仅是为了使受教育者学会课堂所讲授的显性知识,而且通过实践环节使受教育者获得课堂不能讲授的隐性知识,从而全面掌握有关知识,也就是使有关知识真正能深入人心并能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在这里,学生由接受的容器转变为知识的探索者与实践者。教师要“授人以渔”,不要仅仅把书本成型的显性的理论知识讲授给学生,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指导学生懂得从哪儿得到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方法。学生学会的不仅是显性的符号知识,更多的是技能方面的隐性知识,包括那些非正式的、难以表达的技能、技巧、经验和诀窍等,以及认识方面的隐性知识,包括洞察力、直觉、感悟、价值观、心智模式、团队的默契和组织文化等。这就需要我们教育者加强渗透教育的影响性,注重培养学生对隐性知识的探索,对隐性知识的挖掘和转化,这也是学生全面发展所具有的创新性的体现。

3 正面引导和潜移默化的互补需要渗透教育——教育心理学层面

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其基本目标都是教书育人,如何达到较好的效果,要注重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要把握学生这一教学中的主体的知识水平、心理特点等实际情况。当代大学生由于年龄结构、成长年代和社会变革的特殊原因,各自的认知风格、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因素明显地影响着教学过程。坚持正面引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最大限度地开启学生的内在潜力与学习动力,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性客体变成积极的、主动的主体和中心,塑造学生的自信、自爱、自尊的价值。

大学生是一个个充满活力、富于想象,具有丰满个性的心理实体。其独立意识和成人感要求强烈,思想活跃可塑性大,又有强烈的自尊心。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企图用灌输或训练的方法加速知识的学习是徒劳的。在教学中,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着眼于“导”而不是“灌”和“牵”。寓有形教育(教育内容) 于无形(环境和活动) 之中,达到长知识、明事理、学知识、长才干之效。用渗透的灵活多样去克服灌输的枯燥无味,把培养完善个性的理念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要素与环节之中,从而对学生的身心素质特别是人格素质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力。例如,思想品德教育如果只采取赤裸裸的说教会使受教育者处于被动地位,处理不当反而造成逆反心理,阻碍心理正常发展。我们要注重挖掘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贯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视受教育者为平等主体,激发参与意识,提供参与平台,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受教育者、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优美的校园环境和高尚的校园文化是最直观的隐性教材。良好的校园环境能陶冶人的性情,能够开发人的智力。校园文化建设要彰显“以人为本”、“学生第一”的理念,突出育人功能。要美化校园,把人文资源、文化知识,融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渗透,学生在思想层面有了很大的转变,走出课堂,他们身处于和谐的校园环境中,这样也会促进思想认识的内化。在这里,正面引导和潜移默化,两者教育目标一致,能相互补充。

[1]杨叔子.科学人文不同而和[J].高等教育研究,2003,(5):18.

[2]姚旭.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J].工会理论与实践,2003,(12):62.

[3]波兰尼.个人知识[M].许泽明,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4]赵士英,洪晓楠.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辩证关系[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0):2.

The Preliminary Study of Permeation Educational Theory

SHI Hong-yu,DING-zheng
(Taizhou Polytechnic College,Taizhou Jiangsu 225300,China)

Education pays attention to foster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individual.But these individuals take pursues for social services as the highest value.Based on this goal of education to put forwarDAnd enhance to permeation education.This has bas base on the philosophy level,knowledge level,a education psychology level.The joint of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needs to enhance the permeation education,the complementariness of recessive knowledge and evident knowledge needs to enhance the permeation education,the positive guide and civilizing influence needs to enhance the permeation education.

permeation education;theoretical basis

G641文献标设码:A

1671-0142(2012)02-0007-03

施红玉(1977-),女,辽宁大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政教育,政治哲学.

(责任编辑刘 红/杨荔晴)

猜你喜欢

显性隐性人文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浅析书籍设计中的“隐性”表现
输注人血白蛋白可以降低肝硬化患者显性肝性脑病发生率并提高其缓解率
论高中语文隐性知识教学策略
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对管理绩效的影响
人文绍兴
关于现代设计应用中中国元素的显性和隐性表现
人文社科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