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觉
2012-08-15张瑞兰
张瑞兰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开启了一个对现代性批判的文化视域,他关注人类的现实生存与精神层面的问题,并致力于推进人类的自由与解放进程。中国共产党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自成立起就表现出高度的文化自觉,正是因为其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本文试图通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觉关系的梳理,以期为当前中国的文化建设提供一种思路和视野。
一、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观的文化维度
众所周知,唯物史观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它是以一种以人的劳动、现实的生产活动,即人的实践为现实基础,进而说明人类社会的生成与分裂,以及扬弃这些分裂和对立,即异化状态,使人类获得解放的一种学说。马恩在论述唯物史观的过程中,事实上含有一种文化理论的脉落,主要包含有以下方面的内容:
文化的概念。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出发点是实践的劳动的人,这些劳动的个体构成人类历史发展的基础。马克思认为,人之为人的本质在于人本身,人是人自己活动所创造的作品,因此,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在物,意识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人们的现实生活。马克思指出:“有意识的生活活动直接把人与动物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正是对对象世界的改造,人才实际上确证自己是类的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他的能动的类的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创造物和他的现实。”〔1〕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使人自己变成真正的对象化的存在,劳动成为他的“生命活动”,并在这种“生命活动”中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但是,马克思将劳动并不仅仅看作是人与自然简单的对象化的关系,而是人的自由自觉性目的的实现。马克思说过:“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2〕而这种自由自觉的活动正是意识性的、文化性的活动。也就是说,人类劳动实践过程,也是人类自我创造、自我发展的过程,完成对动物性的超越,实现人之为人的文化性的生成。因此,文化是人的创造性劳动的结晶,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文化”是人类有目的活动——劳动的“对象化”和“外化”表现。概括地说,文化是人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对自然的超越,“自然的人化”即是马克思主义对文化的定义。
文化的本质。在系统论述唯物史观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说,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在人类的生产活动的实践过程中, “意识”、“语言”等精神文化因素从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中分离出来,社会存在的变化昭示着精神文化生成和变迁。马克思恩格斯对文化本质的认识,正是建立在人类劳动实践的基础上,强调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即:“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3〕。马克思恩格斯还把文化观的视野放在总体性的社会结构中进行分析:“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4〕。也就是说,人类社会就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等结构层次蕴含的生产力、生产关系、政治的和法律的上层建筑与社会意识形态等要素交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在这个有机体中,文化从本质上属于上层建筑。正是通过不断对社会有机体的内部多个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分析,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深化了他们的文化理论。恩格斯晚年在历史唯物主义通信中指出:“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他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并非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这是在归根结底总是得到实现的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的相互作用。”〔5〕总之,关于社会有机体中文化与经济的关系,马恩一方面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包括文化上层建筑的观点,经济基础是文化观念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物质源泉和内在根据,它们之间是原生和派生的关系;另一方面,文化又不仅仅是第二位,文化和经济之间还存在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在长期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过程中,又常常表现为并不固定的影响关系。文化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是马克思文化观的主要内容,按照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设,文化对经济又具有反作用,正是在论述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中,论述了文化属于上层建筑本质。
寻求人类的解放的道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本立场及价值取向。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异化劳动”分析,使人们认识到,异化是支配人日常生活的现实的力量和关系。异化劳动同时也导致文化的异化,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有针对性地论述了文化异化: “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因此,对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扬弃,作为对人的生命的占有,是对一切异化的积极的扬弃,从而是人从宗教、家庭、国家等等向自己的人的存在即社会的存在的复归。”〔6〕在马克思看来,文化异化归根结底导致了人自身生存状态的异化。为了探讨人类解放的道路,马克思在对唯物史观的进一步研究中,提出了人类发展的三种历史形态的学说,认为,人类的发展须依次经历“人的依赖关系”形态、“物的依赖性”形态和“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形态等发展阶段,〔7〕才能实现人的自我异化的克服,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按照马克思的逻辑,私有制导致了文化的异化,共产主义被看作是一种扬弃私有制的手段,一种消除异化的方式,一个通向人类解放和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8〕,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9〕在共产主义社会,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就是反对一切剥削阶级的旧文化,是一种能够使人全面自由发展的新型文化。显然,这样的新型文化建成需要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然而,“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10〕,因此,先进文化成为无产阶级政党不懈的追求。总之,马克思倡导的新型文化是人的自由自觉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是人的超越性和创造性的体现,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必由之路。
综上所述,唯物史观的基本的着眼点是人,马克思恩格斯以“现实的人及其实践”为出发点,从人类生存的前提即从人的生存方式出发来阐发自己的文化思想。概要地说,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观的实质是“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消除人的生存的异化状态,从而“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因此,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文化,人是文化发生的原因、发展的动力和目的。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开启了一个对现代性批判的文化视域,他关注人类的现实生存与精神层面的问题,并致力于推进人类的自由与解放进程。
二、列宁的文化思想
列宁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的基础上,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十分重视文化理论的建构和文化建设,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首先,对文化功能的认识。俄国革命成功后,列宁从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上反复强调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他认为,文化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赖于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他指出:“没有丰富的知识、技术和文化就不能建成共产主义”。〔11〕因此,当政治变革和经济变革的任务基本解决以后,必须着重解决文化建设的任务,他强调:“从前我们是把重心放在而且也应该放在政治斗争、革命、夺取政权等等方面,而现在重心改变了,转到和平的‘文化’组织工作上去了。”〔12〕列宁曾设想,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电气化,但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强大的物质基础,必须要文化教育作为支撑,而当时的苏维埃在列宁看来是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在这样落后的文化条件下就难以发展工业的电气化,工业经济建设的滞后必然影响人民的生活。他指出:“必须取得全部科学、技术、知识和艺术。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生活〔13〕”。基于俄国社会和俄国工人阶级的文化落后状况,列宁发动了一场旨在提高国民文化素质文化革命,认为“只要实现了这个文化革命,我们的国家就能成为完全社会主义的国家了。”〔14〕正是基于文化对经济发展重大促进作用的认识,在列宁的领导下,苏维埃开展和制订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和政策,包括:扫除文盲,普及文化知识,造就科技文化人才,加强共产主义道德风尚教育,大力发展教育,正确对待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等。
其次,提出“无产阶级文化”的新概念。按照马克思的设想,社会主义是在批判继承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文化本应拥有较资本主义更先进的、新型的文化,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组织的政党,也理应是现代社会化大生产最先进文化的代表。正是认识到建设一种新型文化的紧迫性,列宁提出把“无产阶级文化”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任务和目标。而文化具有传承性的特点,即文化的建设离不开人类现代文明发展轨道,只有批判地继承人类文明的优秀成分,才能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任务。列宁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他指出:“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15〕他从方法论上阐述了无产阶级文化建设上继承传统文化与借鉴国外优秀文化的关系,指出,不是臆造新的无产阶级文化,而是根据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无产阶级在其专政时代的生活与斗争条件的观点,去发扬现有文化的优秀典范、传统和成果,因此,“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16〕。令列宁焦虑的是,就领导俄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而言,“政治权力”和“主要经济力量”都有了,问题的关键是“做管理工作的那些共产党员缺少文化”,他曾在1922年的俄共 (布)十一大政治报告中严厉地指出:共产党虽然已经成为军事的胜利者,但作为执政党如不注意加强自身的文化改造、文化建设,就有可能成为旧文化的“被征服者”〔17〕。因此,在列宁看来,发展新型“无产阶级文化”,无论是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还是党的先进性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
三、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觉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无论作为执政党还是革命党,在90年的历史中都表现出远大的文化理想与文化报负,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指导,彰显出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
关于文化本质和功能的认识。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文化问题进行了分析,把社会分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三大领域,将文化置于一定的社会结构中,确定文化在这种结构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对文化作了社会结构定位,指出:“一定的文化 (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这是我们对于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及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基本观点。”〔18〕即:文化属于上层建筑,是一定政治经济的反映,同时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与经济。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邓小平在科学地继承毛泽东文化思想的基础上,从新时期的实际出发,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概念。他在充分认识经济增长重要性的同时,主张把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他在充分认识经济增长重要性的同时,主张把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认为:“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19〕江泽民进一步把文化功能放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统一有机体中进行分析,在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中,他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三大基本目标,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20〕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则把文化功能和地位放到了全球化时代的宽阔的视野中,在科技经济迅猛发展由此导致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中,文化往往体现为一种“软实力”。胡锦涛在报告中强调: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21〕
对先进文化的追求。中国共产党人自成立起,就致力于创造新型的先进的文化。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一开始就表现出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认为中国共产党不止是一个单纯的武装集团,还是新型文明的创造者。他说:“我们共产党人,多年以来,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一切这些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22〕这种新文化, “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东西,是替新政治新经济服务的”,〔23〕确切地讲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24〕,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25〕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追求新型文化即新民主主义文化,到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种新型文化自然就是社会主义文化。进入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在文化建设的问题上,提出了精神文明的概念,并把它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中。在他看来,精神文明和文化在内容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1980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26〕江泽民在继承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科学论断,并将先进文化建设上升到立党之本、执政之基的高度认识,指出:“先进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27〕,体现一个政党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和外在形象。至此,先进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新型文化的一个总体特征被提了出来。那么,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文化将引领中国走向何种文明——文化呢?“和谐文化”观则体现出了中国共产党的在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文化理想。2006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所谓“和谐文化”,就是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文化,它是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追求,追求一种尊重差异、包容和谐的社会,和谐文化是对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和特性的一种概括。
明确文化发展的目的。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文化是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的直接产物,文化发展的目的就是满足人的需要,这体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毛泽东也非常重视人在文化世界中的主体地位,认为文化建设的主体问题是旗帜性、方向性问题,强调文化必须为人民大众服务。毛泽东强调:“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28〕。“我们的文化是人民的文化”〔29〕,什么是人民大众呢?毛泽东指出:“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这四种人,就是中华民族的最大部分,就是最广大的人民大众”。〔30〕邓小平则把毛泽东的思想发展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新“二为”方针,更加凸显了文化为社会主义建设、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服务的价值意蕴。文化为人民服务的实质,就是使文化满足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正是基于这样的立场,邓小平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江泽民同志在建党七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总体要求强调:“我们的文化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充分体现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满足人民不同层次的、多方面的、丰富的、健康的精神需要,激发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31〕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这说明“人”又在国家软实力中处于核心和主体地位。
结 语
马克思主义从人类的生存状况出发,进一步关怀人类的精神困境、价值选择,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探索道路,这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确立的终极目标。中国共产党作为以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武装的政党,始终站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和把握文化的本质、文化在历史进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把文化与人民群众的根本需求结合起来,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及原创地位,体现了高度的文化自觉,表现了对于先进文明的强烈向往与不懈追求,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但是,要完成马克思主义所规定的文化的终极目标,毕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如何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基础上,根据中国的发展状况,创造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理论,这是中国共产党所面对的课题。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不仅仅是理论的自觉,更是一种实践过程,这涉及到:如何厘清文化与政治、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传统与现代、中西方文化关系的问题。这就需要不断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尊重文化发展的规律,进行文化体制的改革,使文化的发展真正起到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引领个体全面自由发展、建设中华民族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的作用。在全球化的历史境遇中,特别是中国综合国力大幅度上升之际,中国要想拥有影响和引导这个世界前进的文化力量,应该以中国经验、以中国特色元素建构中国文明的新秩序,把文化自觉的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32〕成就中国的文化形象。这对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马恩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46,46.
〔3〕〔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5.32,32.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732.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 (上册)〔M〕.人民出版社,1979.121.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 (上册)〔M〕.人民出版社,1979.104.
〔8〕〔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98,293.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5.456.
〔11〕列宁全集:第37卷〔M〕.人民出版社,1986.309.
〔12〕〔14〕〔15〕〔16〕〔17〕列宁选集: 第4卷 〔M〕.人民出版社,1995.773,774,299,285,679-680.
〔13〕列宁全集:第36卷〔M〕.人民出版社,1985.48.
〔18〕毛泽东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1.663-664.
〔19〕邓小平文选 :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144.
〔20〕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29.
〔21〕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26.
〔22〕〔23〕〔24〕〔25〕〔30〕毛泽东选集: 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1.663,665,698,708-709,855-856.
〔26〕邓小平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3.367.
〔27〕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58.
〔28〕〔29〕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版,1991.857,1012
〔31〕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下)〔C〕.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615.
〔32〕陈宗章,颜素珍.文化自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J〕.天府新论,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