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模式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012-08-15欧永宁

天府新论 2012年1期
关键词:学者发展

欧永宁

中国模式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欧永宁

对中国模式的研究采取简单回避或者消极应对的态度都是不可取的。中国模式之辩背后实际上是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分歧。有效地区分真假马克思主义,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中国模式,确立关于中国模式的马克思主义话语权,显得极为迫切。在中国模式的认识上,我们不仅要关注中国模式是由什么东西组成的,也要关注它是怎么组成的。与中国模式有什么内容相比,我们更应该关注中国模式形成的原则。

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威胁论”;“中国扩张论

一、中国模式的提出背景

一般认为,国际社会研究中国模式的热潮分为两个基本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到21世纪初,第二个阶段是从2004年至今。

2004年雷默《北京共识》的发表,拉开了世界高度关注“中国模式”的序幕。秦宣认为,“中国模式”之所以被国际社会热炒,主要原因有五个:一是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二是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影响力逐步扩大;三是西方发展模式正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中国模式”正好显示出比较优势;四是西方发达国家日益担心欧美发展模式被超越,从而失去主导地位;五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希望从中国模式中找到可资借鉴的经验,以便推进本国的现代化进程。〔1〕沈云锁、陈先奎认为,国际社会讨论中国模式主要有四种倾向:总结中国改革发展成功的中国经验;关注中国经验的借鉴意义;直接从与西方模式对抗的意义上诠释中国模式;强调“印度模式优越论”,削减中国模式成功对美国和西方模式的冲击。〔2〕此外,针对“不提”、“慎提”中国模式的观点,国内不少学者提出,为有效回应国外学者对中国模式的热议,我们也应促进“中国话语系统”的形成和“中国模式学派”的崛起。

中国模式研究热的兴起,实际上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对中国模式的研究采取简单回避或者消极应对的态度都是不可取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国外一些学者将中国模式的研究意识形态化,把中国模式与“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 “中国扩张论”等论调直接联系在一起;国内则有些学者将国外研究中国模式的原因和目的简单化,把国外对中国模式的研究与对中国的“捧杀”或者“棒杀”直接等同。这就要求我们在中国模式的研究中首先必须解决一个前提性的问题:对中国模式的研究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如何正确处理中国模式研究中学术性和政治性的关系?

二、中国模式的历史建构

1、关于中国模式建构的历史起点。多数学者认为,中国模式主要是指从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总结出来的一种社会发展模式。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统一纳入中国模式的做法,很容易使中国模式泛化,从而失去讨论中国模式的意义。〔3〕但也有学者认为,中国模式建构的历史起点应往前追溯到1949年,甚至更远。如郑永年认为,不了解改革开放前的30年,就无法深刻理解改革开放后的30年。中国模式的范畴应该涵括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现在的60年。〔4〕

关于中国模式建构的历史起点,许多学者只是提出各自的观点,并未就此进行深入分析。然而,关于中国模式历史起点的研究十分必要,因为它涉及到对一个重大问题的认识,即,如何看待中国模式与中国革命模式、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关系?一些学者之所以在中国模式的研究上出现误读、误解,就在于对上述模式概念之间的历史关联及逻辑关联把握不清。如国内有学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或者中国模式是对苏联模式的“根本否定”。国外则有人认为,在中国模式的形成过程中,中国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却放弃了社会主义的方向。

2、关于中国模式建构的历史进程。徐贵相从中国不同历史时期需要解决的历史任务的角度提出,中国发展模式的形成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奠基阶段、创立阶段、发展阶段、深化阶段。〔5〕赵曜从中苏社会主义模式关系的角度提出,中国模式从探索到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中国学习苏联、基本照搬苏联模式的阶段。第二阶段,是中国独立探索自己的模式和道路,但是又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阶段。第三阶段,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中国模式形成的阶段。〔6〕杜艳华从中国模式形成的理论轨迹角度提出:“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初具形态;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十三大后,经过党的十四大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进入了全面总结的阶段;从十五大后,经过十六大到十七大,这一模式最终确立起来。这一理论轨迹与中国30年的辉煌发展历程息息相关、互相印证。”〔7〕

学者们关于中国模式历史进程的多元化研究视角为我们进一步展开综合研究提供了启示。我们能否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根本视角,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核心主题,着眼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这样的党”、 “什么是发展,如何发展”等重大历史课题的解决,侧重于中国模式对资本主义模式、苏联模式、中国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三重超越,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两条脉络,来研究中国模式建构的历史进程?

3、关于中国模式的形成标准。学者们的观点基本可分为“否定论”和“肯定论”两种。“否定论”又可分为“根本不存在论”和“尚未形成论”,“肯定论”也可分为“尚未成熟论”和“基本成熟论”。〔8〕“否定论”者大多认为,“模式”就是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其含义或特征应包括成功、定型、可复制等。以此为根据,“根本不存在论”者认为,由于各民族、各国家人文社会历史背景和自然环境等的不同,世界上从来就不存在统一的标准的社会发展模式。“尚未形成论”者并不否认模式的存在,只是认为按照“模式”内涵和特征,中国模式尚未形成。如里奥·霍恩认为,“模式”一说至少有三重含意:成功、可复制性和周密计划,而“中国模式”在这三个方面都还有待商榷。〔9〕“肯定论”者则认为,“模式”是个多义词,在不同领域有不同的含义、特点、标准。秦宣认为,“模式”往往指前人积累的经验的抽象和升华。从一般意义上说,只要是一再重复出现的事物,就可能存在某种模式。“如果认为只有等一种模式已经完成了,才能称之为模式,那就只有在历史的意义上谈论模式,而失去谈论的重要的现实意义了。而且这样一来,世界各国都没有正在进行中的模式了,这显然是有悖于常理的。”〔10〕胡键认为,以中国改革没有固定的方法、路径和中国模式尚未成型来否认中国模式的存在,显然是不对的。西方模式也一直在变化之中,不可能有永恒不变的模式。变化的只是模式的“边界”,其核心和骨架是相对稳定的。〔11〕

通过对“模式”概念内涵的探讨,来判断中国模式是否形成,这无疑是一个有效的视角。但问题在于: “模式”概念本身的涵义也是丰富多样的,我们应该以其中何种涵义作为理解中国模式的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又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争论双方各自观点背后的方法论是否合理?判断中国模式形成的根本标准究竟是什么?

三、中国模式的当下解读。

1、关于中国模式概念的界定。首先,在中国模式的定义上,学者们分别从改革方式、现代化发展战略、发展经验、发展道路等不同角度进行了思考。张维为认为,中国模式是“以一种循序渐进、摸索和积累的方式,从易到难进行改革,并吸取中外一切优秀的思想和经验”的改革和发展模式。〔12〕俞可平认为,“中国模式”或“北京共识”实质上就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社会现代化的一种战略选择,它是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整套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发展战略和治理模式。〔13〕沈云锁指出, “中国模式”特指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发展道路或发展经验,是从全球化的角度或世界视野来看待中国社会发展道路,也称为“中国道路”、“中国经验”。〔14〕江金权从经济学角度提出,“中国模式”亦称中国发展模式,是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包括中国特色的发展理念、发展战略、发展体制。〔15〕其次,学者们对中国模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做了进一步探讨。赵曜认为,社会主义模式科学内涵的基本内容有三:一是制度。这里说的制度就是社会制度。二是体制。制度是基本制度,体制就是具体制度。三是道路,即发展道路,包括为实现发展目标而实施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路径。总起来说,发展模式是社会制度、体制和发展道路的统一。发展模式包括发展道路,比发展道路宽泛。〔16〕吴波认为,中国模式共有三个层次的内涵。第一个层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理念;第二个层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制度和体制;第三个层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纲领和改革发展的战略策略。中国模式三个层次的内容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任何片面的认识都不能完整准确地把握中国模式的科学内涵。〔17〕肖贵清认为,所谓中国模式,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当代中国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开辟的发展道路和在实践中创造的中国经验的有机统一。这一模式体现在实践中,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在理论上,就是坚持作为中国经验的升华和提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8〕此外,马龙闪、朱可辛、黄宗良等不少学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中国模式。相对于国内学者而言,国外学者对“模式”外延的理解则较随意,有时指“发展道路”、“发展经验”、“发展理念”,有时仅指具体的方针政策。再次,在中国模式实质的认识上,学者们的理解也各有不同。就国内而言,秦宣认为,所谓“中国模式”,其实质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中国共产党在这种发展道路上积累的成功经验。〔19〕程恩富等人认为,世界热议的中国模式,实质上指的是社会主义本质在中国的当代实现形式。〔20〕国外关于中国模式的实质的认识也十分混杂,如认为中国模式就是新自由主义模式、市场社会主义模式、民主社会主义模式、国家资本主义模式、实用主义发展模式等。

中国模式概念的界定应是中国模式最根本、最核心、争议最多的问题,同时又是解答中国模式其他所有问题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学术界在这一问题的思考上还存在着诸如界定重复、自相矛盾、外延不清、不得要领等问题。如一些学者提出“中国模式就是不存在一个模式”,这种界定本身并没有对模式和中国模式的外延做出解释。一些学者提出,“中国模式就是中国道路或者中国经验”,这种表述是否意味着这三个概念在内涵、外延和实质上等同?要深化对中国模式概念的认识,还需解决如下几个问题:何谓事物的概念、内涵、外延、实质?中国模式的内涵、外延、实质是什么?中国模式、中国体制、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形式等概念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2、关于中国模式的基本框架。学者们不仅分析了中国模式的要素、内容、结构、层次、机制等,而且还分析了中国模式各要素、各层次在中国模式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潘维提出,中国模式可以分解为三个子模式:由四个支柱构成的“国民”经济体现的独特的经济模式,由四个支柱构成的“民本”政治体现的独特的政治模式,由四个支柱构成的“社稷”体制体现的独特的社会模式。社稷、民本、国民“三位一体”,十二大支柱共同构成了独特的“中国模式”。〔21〕程恩富认为,“中国模式”在经济建设上主要体现为“四主型制度”,在政治建设上体现为“三者统一、四层制度”,在文化建设上体现为“一个体系、两个主体”,在社会建设上体现为“一个格局、一个网络、四个机制”。〔22〕徐崇温认为,中国模式包括中国的经济模式、政治模式、文化模式、社会模式、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党建模式等子模式,以及中国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其中,经济是中心,政治是关键,思想路线是保证。〔23〕

学者们的研究是从不同角度得出的关于中国模式基本框架的整体认识。研究角度不同,结论也就存在差异,但反映的却是同一事物。这促使我们必须进一步探讨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什么是中国模式这一系统建构和运转的灵魂?唯有解答这一问题,我们才能更深刻地把握中国模式各要素、各层次的内在关联,从而更有效地透视中国模式的基本架构。

3、关于中国模式的基本特征。大致说来,在国外学者的视野中,中国模式具有几个明显特点:原创性、务实性、渐进性、人民性、稳定性等。代表性观点如张维为认为,中国模式有六个主要特点:以人为本,不断试验,渐进改革,致力于发展的政府,有选择的学习,正确的优先顺序。〔24〕相比外国学者,中国学者更侧重从指导思想、国情基础、根本制度、基本政策、价值取向等方面来审视中国模式的基本特征。刘宝三将“中国模式”的特点概括为:一是方向正确,始终坚持社会主义不动摇。二是目标明确,始终着眼于广大人民的利益。三是基点准确,立足于国情,从中国实际出发。四是步伐稳妥,实行渐进式改革与发展,逐步推进。五是视野开阔,大胆借鉴和学习一切有益的东西,决不封闭自守。〔25〕赵宏认为,中国模式无论是价值理念还是制度设计上,都有与各种资本主义模式根本不同的特点。从政治上看,它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有效执政,以及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从经济上看,它推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从社会文化方面看,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从对外方面看,它推动的是和谐世界的构建。〔26〕

在对中国模式基本特征的认识上,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丰富。然而,要探究中国模式之根本特征,还必须深化对“中国模式之中国特色”这一重要问题的研究。其中包括中国模式之中国特色是什么?中国特色是否为中国模式独有?如何把握中国模式之中国特色?

四、中国模式的未来发展

1、关于中国模式的基本定位。主要考察中国模式在中国自身发展以及世界发展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重点在如何看待中国模式的成功。蔡拓认为,“中国模式”有四重定位:一是仅指改革开放以来的道路与经验。二是全方位的社会发展模式。三是既关注模式的中国特色,又着眼于世界。四是远未成型,还面临着许多质疑和挑战”。〔27〕赵曜认为,中国模式的定位有三个:一是现代社会主义模式,即为适应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的新变化,从传统社会主义转轨而来的现代社会主义模式,因而具有典型性。二是坚持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中国的具体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的成功模式。三是在世界上具有比较优势的模式。〔28〕王真认为,中国模式有两个最重要的定位,即走向定位和基础定位。走向定位,就是定位于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历史轨道。基础定位,就是定位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代中国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实际。〔29〕

在中国模式成功的问题上,学者们关注的内容包括中国模式是否谈得上成功、中国模式的成功之处何在、中国模式成功的意义有哪些等。俄罗斯共产党主席久加诺夫给出了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公式:“社会主义+中国民族传统+国家调控的市场+现代化技术和管理”。胡伟认为中国模式的成功主要在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强有力的政府体系,渐进主义改革策略、经济发展优先策略与政治稳定优先策略的有机结合、务实主义的对外政策和国际战略等。〔30〕庄俊举、张西立认为,对“中国模式”成功之处最精辟的概括就是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31〕在中国模式的意义上,郑永年认为,中国模式的价值和意义应置于中国和国际发展两个维度中去探讨。就中国模式对世界的意义而言,中国模式对西方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具有不同的意义。如果说中国模式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更多的是发展经验问题,那么,对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来说,更多是一种价值问题;如果将中国模式置于中国历史的过去和未来之中,中国模式的崛起具有里程碑似的深远意义。〔32〕俄罗斯学者尼·波波夫则认为,“中国目前选择并实践的模式,是唯一可以挽救和建设社会主义的模式,是唯一正确的充满希望之路”。〔33〕相对于外国学者的乐观而言,中国学者显得相对谨慎。吴海江指出,在探讨中国模式的普适性时,应当避免将之与中国模式所具有的“中国特色”对立起来。过分强调某一模式的特色和不可复制,就会把这一模式变成狭隘的地方经验;而过分强调其普遍性,又会否认发展模式的多样性的事实,用某种作为真理化身的模式去剪裁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丰富多彩的发展内涵。〔34〕

在中国模式的历史定位上,学者们的分歧主要源于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不同。外国学者所提的中国模式成功之处,主要停留于对中国局部经验和做法的零碎描绘,并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而且很少涉及到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和意识形态等核心层面。问题在于:站在非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以非社会主义的视角,能否从根本上说清楚中国模式取得成功的原因和意义?

2、关于中国模式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模式还不成熟、不完善,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就国外而言,代表性的观点如俄罗斯学者贝格尔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并不在于经济增长的数量,而是其质量,与经济增长的高速度相比,社会回报不高。社会发展与经济增长不协调,还使就业问题、两极分化以及城乡差距问题变得更严重。〔35〕就国内而言,代表性的观点如常修泽认为,中国模式面临以下五个方面的基本问题:资源短缺、环境恶化是首要“瓶颈”;金融领域的“基因”滋生金融市场风险;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带来社会矛盾;政治体制改革滞后、权力资本化问题不容忽视;未来还面临若干不确定性。〔36〕吴增基认为,美国等国家把“中国模式”视为其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巨大障碍和威胁,它会设置重重障碍,妄图使“中国模式”夭折。而印度模式等其他发展模式也将形成对“中国模式”的有力挑战。〔37〕此外,徐坚认为,尽管中国与西方在物质层面的相互依存、相互合作不断加深,但在精神层面的矛盾和分歧有增无减,如何增进世界对中国模式的认知和认同,是目前中国模式在国际上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38〕

在对中国模式问题产生根源的认识上,国内外学者存在着一些根本性的分歧。如一些外国学者、媒体认为,中国的改革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实行了所谓的私有化、自由化和国际化,而中国改革存在的问题则在于私有化、自由化和国际化程度不够。中国学者则认为,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模式的内核,不可动摇,应从中国社会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现行的具体体制、做法,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外来因素的影响等方面,对中国模式面临的问题追根溯源。这实际上向我们提出了中国模式研究中必须重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才能正确提出并分析中国模式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有学者指出,在强调问题意识的重要性的同时,还需要强调问题意识的形成必须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和价值观的统一。只有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做到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统一,才能确立起真正的“问题意识”,也才有可能获得完善中国模式的正确途径。〔39〕

3、关于中国模式的发展趋势和发展路径。在中国模式发展趋势的判断上,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基本有三种:肯定论、否定论和持中论。国内学者大多是肯定论者,对中国模式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如庄俊举、张西立认为,“中国模式”导致的中国崛起,是一个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它深刻地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改变着世界历史进程。〔40〕此外,不少国外学者也是肯定论者。如历史学家汤因比指出,“西方观察者不应低估这样一种可能性:中国有可能自觉地把西方更灵活、也更激烈的火力与自身保守的、稳定的传统文化融为一炉。如果这种有意识、有节制地进行的恰当融合取得成功,其结果可能为人类的文明提供一个全新的文化起点。”〔41〕否定论者则对中国模式的可持续性提出质疑。如一些西方学者立足于西方转型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提出,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应该归功于符合经济的成分,积累的问题则归结为压抑市场的成分。当中国的经济“转轨”从容易阶段过渡到困难阶段后,问题将超过成就,故转型经济的“中国奇迹”是暂时的,转型经济的“中国危机论”或“中国崩溃论”是可以期待的。〔42〕持中论者如托马斯·海贝勒认为,中国未来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国内问题。中国内部的差异是巨大的,很难预言未来几十年里会朝哪个方向发展。〔43〕就中国模式的发展路径而言,学者们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抵制新自由主义、改善党的执政方式等角度进行了探讨。代表性的观点如吴玉敏提出,中国模式的未来构建应做到:其一,“中国模式”建构中应有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明确划界。其二,“中国模式”应建构全方位的社会主义合理制度。其三,培育并塑造“中国模式”的社会主义全新文化与价值指向。〔44〕赵凌云认为,必须从四个方面推进中国模式的完善:首先,构筑“中国模式”的发展方式基础:推进发展方式从外生型到内生型转变。其次,构筑“中国模式”的文化基础:从物本理念到人本理念。第三,转换“中国模式”的文明基点: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第四,聚集“中国模式”的发展势能:外争国权、内强国脉。〔45〕

在中国模式的发展路径上,学者们的思考极富针对性、时代性。然则,这些大都是中国模式发展的具体的或者基本的路径。那么,贯穿中国模式发展始终的根本路径或者根本脉络是什么呢?如果说中国模式的未来发展是对苏联模式和资本主义模式的继续扬弃和自我创新,那这种扬弃和创新的基点又该是什么?

五、中国模式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首先,关于中国模式的中国话语权有待于加强。目前,国内不少学者对中国模式的研究持消极甚至否定的态度,学术界关于中国模式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其次,关于中国模式的马克思主义话语权有待于加强。透过国内外学者们的争论表象,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模式之辩背后,实际上是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分歧。有效地区分真假马克思主义,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中国模式,确立关于中国模式的马克思主义话语权,显得极为迫切。再次,关于中国模式的关键词有待于进一步提炼。有学者指出,在中国模式的认识上,我们不仅要关注中国模式是由什么东西组成的,也要关注它是怎么组成的。与中国模式有什么内容相比,我们更应该关注中国模式形成的原则。一旦我们认为可能存在“中国模式”,就要去为这个模式总结出精炼的关键词,找出中国模式致胜的秘诀。〔46〕但在这一问题上,国内学者尚需进一步探讨。另外,关于中国模式的研究范式也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如何保证中国模式研究范式的科学性、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1〕〔3〕〔10〕秦宣.“中国模式”之概念辨析〔J〕.前线,2010,(2).

〔2〕〔14〕沈云锁,陈先奎.中国模式论〔M〕.人民出版社,2007.2,3.

〔4〕郑永年.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3.

〔5〕〔16〕〔28〕徐贵相.中国发展模式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8.82-92.

〔6〕赵曜.从中国模式和苏联模式的比较中正确评价中国模式〔J〕.科学社会主义,2010,(5).

〔7〕〔22〕杜艳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形成的理论轨迹〔J〕.社会主义研究,2009,(6).

〔8〕程恩富.如何理解“中国模式”〔N〕.人民日报,2010-09-15.

〔9〕[英]里奥·霍恩.中国模式背后的真相〔N〕.(英国)金融时报,2008-7-29.

〔11〕胡键.争论中的中国模式:内涵、特点和意义〔J〕.社会科学,2010,(6).

〔12〕张维为.中国将以自己的方式变革〔N〕.参考消息,2004-05-31.

〔13〕〔39〕俞可平.热话题与冷思考 (三十四)——关于“北京共识”与中国发展模式的对话〔N〕.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5).

〔15〕江金权.“中国模式”研究——中国经济发展道路解析〔M〕.人民出版社,2007.

〔17〕吴波.社会主义视阈中的中国模式〔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0,(5).

〔18〕肖贵清.论中国模式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J〕.南京大学学报,2011,(1).

〔19〕中国人民大学秦宣教授谈“北京共识”、“中国模式”与中国现代化之路〔N〕.中国教育报,2004-09-28.

〔20〕程恩富,胡乐明,刘志明.关于中国模式研究的若干难点问题探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1).

〔21〕潘维.中国模式:解读人民共和国的60年〔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6.

〔23〕本刊记者.中国模式的形成、内涵和特征〔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9).

〔24〕张维为.中国模式的魅力〔N〕.(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2006-11-2.

〔25〕刘宝三.关于“中国模式”的几点思考〔J〕.江汉论坛,2009,(4).

〔26〕〔40〕赵宏.中国模式与当今世界几种主要发展模式比较研究〔J〕.红旗文稿,2009,(22).

〔27〕蔡拓.探索中的“中国模式”〔A〕.于俞可平,黄平等.中国模式与“北京共识”——超越“华盛顿共识”〔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9〕王真.中国三次伟大革命的内在逻辑与历史走向——兼论新中国的历史起源与发展模式〔J〕.中共党史研究,2009,(10).

〔30〕胡伟.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化的经验——关于“中国模式”的探讨〔J〕.江西社会科学,2009,(3).

〔31〕庄俊举、张西立.近期有关“中国模式”研究观点综述〔J〕.红旗文稿,2009,(2).

〔32〕郑永年.国际发展格局中的中国模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9,(5).

〔33〕刘洪潮,蔡光荣.外国要人名人看中国〔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154.

〔34〕吴海江.“中国模式”的实质、普适性及未来挑战〔A〕.上海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C〕.2009.

〔35〕〔俄〕贝格尔.中国的社会经济问题〔J〕.(俄罗斯)远东问题,2004,(3).

〔36〕常修泽.中国发展模式论纲〔J〕.生产力研究,2008,(1).

〔37〕吴增基.论“中国模式”可持续的条件〔J〕.理论探讨,2005,(1).

〔38〕徐坚.“中国模式”面临国际认同问题〔J〕.人民论坛,2009,(5).

〔41〕[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394.

〔42〕张建君.西方理论难以破译中国模式之谜〔J〕.人民论坛,2009,(2).

〔43〕[德]托马斯·海贝勒.关于中国模式若干问题的研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5).

〔44〕吴玉敏.“中国模式解读下社会主义的坚守问题〔J〕.社会主义研究,2010,(5).

〔45〕赵凌云.“中国模式”存在的问题与挑战〔J〕.学习月刊,2010,(9).

〔46〕支振锋,臧劢.新中国60年与“中国模式”研讨会述评〔J〕.政治学研究,2009,(3).

F102.3

A

1004—0633(2012)01—041—06

2011—10—05

欧永宁,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南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模式。 湖南永州 425100

(本文责任编辑 王云川)

猜你喜欢

学者发展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学者介绍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本刊学者简介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学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