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词义教学法初探

2012-08-15够平平

中国校外教育 2012年28期
关键词:词义含义词语

◆够平平

(黑龙江省大庆市湖滨学校)

一、事物形象联系法

事物与词语,是被反映者和反映者的关系。对词义的理解如何,与事物认识是分不开的,这是词义教学的一条规律。教师应在教学中常用直观演示、实验及动作、表演等,建立词语与事物的联系。如《雪地里的小画家》将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四种动物留在雪地里的脚印,分别比作竹叶、梅花、枫叶和月牙。教学时,教师可出示这4种挂图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形状,并联系4种动物的爪或蹄的形状,理解课文中的“竹叶、梅花、枫叶、月牙”所表示的意思,而不要抽象地讲解用什么比喻什么。有些较抽象的词,可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词与事物之间的联系。例如,《狐假虎威》中的“纳闷”一词,低年级学生感到不好理解,教师可打比方。比如,平时妈妈很早把饭煮好,可今天小华起床时,妈妈还在睡觉,这时,小华心里感到怎么样?这样通过联系实际体验,理解“纳闷”一词。

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法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大纲》强调“要着重学会”,并要求教师要“指导学生逐步学会”。例如,《小猫钓鱼》中的“钓鱼就钓鱼,不要三心二意的”,其中的“三心二意”一词,教学时可根据课文内容提出以下问题:小花猫跟猫妈妈到河边干什么?它有没有钓鱼?那它干什么?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内容,便能较形象地感受到“三心二意”就是“心里一会儿想干这,一会儿想干那”的意思。

培养学生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是阅读教学的一项基本内容,我是这样做的。

1.用替换词语的方法理解词义。根据词语所处的语言环境,把不理解的词语换成自己理解的词语,如仍能讲得通,符合语言环境的特定意思,那么这个替换的词语就可以作为不理解的词语的解释。例如,“前些天还暖和得如同阳春三月,昨天清早,天气骤然变冷,空中布满了铅色的阴云。”对“骤然”一词的理解,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多读几遍这段话,边读边想,把“骤然”换一个词,看是否能讲得通,这样学生会很自然地想到“突然”“忽然”,问题就解决了。再如,“京张铁路不满四年就全线竣工了,比原来的计划提早两年。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对这段话中的“竣工”一词的理解,可以引导学生反复读这段话,通过琢磨、思考,他们会很自然地想到“完工”。

2.联系课文描写的情境理解词义。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顺”或“悟”。这种“顺”出来的意思,学生虽然很难用语言表达,但已理解了它的含义,扫清了阅读障碍。

例如,“武松走了一程,酒力发作,热起来了,一只手提着哨棒,一只手把胸膛敞开,踉踉跄跄,奔过乱树林来。”在理解“踉踉跄跄”一词时,教师可指导学生想像当时武松喝醉了酒,不听店家劝告,独自走上景阳冈的情境。从而体会到神志恍惚,走路不稳当,东倒西歪的样子,就叫“踉踉跄跄”。再如,“他(叙利奥)写到一百六十张,算起来值两角钱了,方才停手,把笔放在原处,熄了灯,蹑手蹑脚回到床上去睡。”理解“蹑手蹑脚”一词,我们可让学生想像叙利奥为减轻父亲的生活重担,他瞒着父亲,深夜起来悄悄地替父亲抄写签条。他的动作一定很轻、很慢,怕惊醒家人。从中体会到走路时小心谨慎、轻手轻脚的样子就叫“蹑手蹑脚”。

3.依据文章脉络理解词义。有些词语单独理解颇为费事,如果依据文章脉络思考,便能顺当理解词义,因为词义往往就隐含在上下文中。

例如,“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这段话中的“慷慨”一词学生不易理解,如联系上文“地球是无私的”来思考,那么便能理解“慷慨”的意思了。再如,“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这段话中的“应接不暇”较难理解,但顺着课文的脉络读下去,就会发现后面的话语便是对这个词的解释。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远不止以上几种,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大量的阅读实践中悟出道理,掌握方法,时间长了,学生会慢慢积累经验,形成能力。

三、删换词语比较法

有比较,才有鉴别。一些词语在句中起着修饰、限制或补充说明作用。教学时,可采用删去要求理解的词语与原句比较,以体会它的特定含义。如《好孩子》中“他的衣服全湿了”的“全”一词,教学时,可先出示两个句子:小宝的衣服湿了;小宝的衣服全湿了。然后引导学生对句意进行比较,从而理解“全”的确切含义。又如,教《我不能忘掉祖国》一文,可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一个词替换“不能忘掉”或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样学生就能准确理解课题的含义是要“时时刻刻关心”国家的情况,或要“牢记”自己的祖国。

四、实践操作体会法

小学生的感知带有明显的形象直观性,有些词义有所引申的词语教学,可采用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观察体会词语的真正含义。例如,“一片树叶”中的“一片”是表示数量,而《我选我》中“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中的“一片”,教学时可先让一个学生鼓掌,再让一两组或全班学生一起鼓掌,然后,问学生哪种掌声跟句子的意思相符合,这样学生对“一片”的词义的理解就更确切了。

五、感情朗读领悟法

有些句子生动形象,情在语中,有些句子凝炼含蓄,意在言外,有些句子含有丰富的感情色彩。对这类句子不宜多讲解,其中有些关键词也可在朗读中引导体会其含义。如《难忘的泼水节》中的“火红火红的凤凰片开了”,为什么要连用两个“火红”呢?再如,“多么幸福啊,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对这两句中的“幸福”和“令人难忘”等词,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语感,从而理解词义。再如,《我选我》中“林老师亲切地说……”“亲切”一词,也可以在指导感情朗读中,由教师面带笑容,以柔和的声调范读,再让学生模仿试读,从中体会语感。这样,对“亲切”的理解就更深刻了。

此外,还有举例法、造句法、解说法、注释法,等等,不论采用哪种方法,一定要做到以落实理解词义为目标,这样才能有较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词义含义词语
Union Jack的含义和由来
容易混淆的词语
找词语
西夏语“头项”词义考
词义辨别小妙招——看图辨词
词语欣赏
虚荣的真正含义
一枚词语一门静
关于“获得感”之含义
字意与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