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语教学法的哲学思考

2012-08-15李元瑗

中国校外教育 2012年3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外语观念

◆李元瑗

(黑龙江大学剑桥学院07级英语系)

外语教学法的哲学思考

◆李元瑗

(黑龙江大学剑桥学院07级英语系)

我国的外语教学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形势基本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中小学外语是一门基础学科,课时少而且分散,又是大课堂,如何改进教学,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这是全社会所关注的问题。这就要求我国外语界更加自觉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教学过程,从实际出发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把教学改革引向深入。

外语教学 哲学 思考

我国的外语教学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形势基本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中小学外语是一门基础学科,课时少而且分散,又是大课堂,如何改进教学,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这是全社会所关注的问题。这就要求我国外语界更加自觉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教学过程,从实际出发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把教学改革引向深入。

外语是交际工具。学习外语就是要掌握和运用外语的技能,不是一般的技能,而是智力技能,这是外语信息的属性决定的,它给外语教学过程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外语信息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以某操作方式而存在。没有操作运动,语言信息就不会存在。语言信息有声音,有形象。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呈现时,通过口、耳、眼、手等感觉器官的运动和操作输入通道,不断地反馈、修正、由大脑进行分类、组合,以操作的功能储存下来。这一点与一般的感觉运动学习,如打字、骑自行车相似。另一方面,语言信息又携带着观念性的内容,例如语法方式、语用方式。语言信息携带的这些观念性内容由大脑进行演绎、归纳,并与原有的规则比较,内化为规则,并以概念的形式储存于大脑。这种内化了的规则和操作功能,经过积极的交际过程,能动地外化出来,就成为技能,我们常说,外语教学不仅仅是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技能,就是由语言信息的这种特点决定的。

由于外语信息具有操作属性和观念属性,人的感觉器官就不仅是接受信息的窗口,而且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的物质中介。学习过程是在大脑的指令下,把感觉器官发动起来,按外语信息所携带的动作系列进行操作,同时也接受信息所传导的观念认识,这两者是结合进行的。就整个教学过程而言,认识→参与性练习→自主性练习→迁移,都是在操作和观念两个层次上进行的。外语信息的反馈,不管是适应性反馈还是活用性反馈都是在操作行为和观念形成的结合上反映出来。学生运用英语发生的错误(如He work in a factory)反映了学生观念认识和操作行为的脱节。单纯强调重复,求得“自动化”或者单纯的强化观念,求得一举反三,都会事倍功半。只有在操作和观念的结合上大量实践,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这种实践是外语教学过程的本质所在,这种实践是从内化到外化的保证。

外语课堂实践不是单纯跟着教师重复,也不是撒手让学生自学,外语教学课堂实践要求教师精心组织,创造良好的语言实践环境,精心指导,启发学生进入角色,把课堂开放给学生,使课堂真正成为外语实践的场所。如果学生认为“上课”是教师的事,学习是下课以后的事,那么学生进入课堂并未进入角色。如果教师认为上课是“我讲你听”,那么课堂不可能是开放的,而是封闭的。只有当学生“求”学,处于积极的思维状况,并且全身反应,实地进行操作,学生才算进入角色,教师成为导演,有导有演,多向交流,课堂才具有开放性。

把课堂开放给学生,对教师提出很高的要求,也可以说是对教师的思想修养、业务知识、教学水平、工作能力的全面考验。有经验的教师都会体会到,教师讲、学生听,只要有专业知识就行了。要在操作与观念结合上进行操练,把课堂开放出来,不学教育科学、不具备一定的教学技能是不能胜任的。课堂实践是个综合性活动,要求信息渠道畅通,大脑处于积极状态、操作全面实施,就必须调动各种因素协调作用,例如认知因素、动力因素、社会交往规范因素,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小小课堂,也是一项系统工作。

近10年来,外语教学研究上一个重要的进展,是把外语教学看成是一个系统,认为这个系统是由多种变体(因素)构成的,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系统方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展起来的科学方法论。当时,在自然科学方面,由于科学技术日益复杂化、社会化,单纯的分析方法已不能解决问题,把目标转向综合;社会科学,为了寻求用精密的科学方法来认识世界,也把注意力转到事物的“结构”上来,在这种客观需要形势下,“系统论”应运而生。系统论的方法简单地说来是,从综合入手,而不是从分析入手;认为一切事物都存在着“结构”,是各种因素构成的集合体,这些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一些小的系统相互构成一个较大的系统,一些较大的系统相互联系又构成一个更大的系统。系统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它的整体性。系统整体功能不是构成因素的功能的相加,而是整体大于它们的总和。系统方法把整体性原则看成是观察事物的出发点。

我们可以看到,系统论所阐述的实际上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辩证发展的。恩格斯早就指出:“辩证法是普遍联系的科学。”在辩证法看来,“我们面对着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整体,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这些物体是相互联系的,这就是说,它们是相互作用的,并且正是这种相互作用构成了运动。”很明显,这里谈的就是系统方法。我们可以这样说,辩证法是系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把外语教学看成是一个系统,实质上是辩证唯物主义在教学上的运用,或者是把教学法的研究转移到辩证法的基础上来。也可以说,把教学看成是一个体系、承认整体性的重要,是国外教学法理论向辩证法的归复。

在过去,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教学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是总的来说是十分不够的。如果我们深入观察一下教学实际,就会发现:教学的随意性还十分严重,系统方法的观念还很薄弱。目前存在两种情况(或者说是两个极端),值得注意:一是在一些农村学校,由于信息闭塞,缺少交流机会,又不注意教学理论学习,有的教师基本上是按自己学习汉语的经验在教英语,有人把这种教法称之为文言文教学模式。课堂活动主要是讲解和背诵,学生学得十分艰苦、枯燥,教学效果当然不很理想。另一种情况是,由于信息过热,忘记了我们中学英语是基础学科,是在中国环境里教学,总是热衷于在教学要求上与国外攀比,提出“交际能力”、“用英语思维”、“话语分析”等等,使我们教师不知所措,只好望洋兴叹。这些都反映出对教学缺乏系统观念,说明我们要加强唯物辩证法学习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近年来,不少教师学习哲学理论,创造出一些很好的经验;有的教师还提出自己的教学模式,通过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总结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和讨论教学理论的文章,不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都有显著的提高。这是一个很好的势头。我们希望各级教育部门把握当前的有利时机,认真组织广大教师学习哲学,用唯物辩证法指导教学、研究教学,创造更多更好的经验,把外语教学推上一个新的阶段。

[1]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3.187.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外语观念
维生素的新观念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坚持系统观念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新闻观念与实践需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