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达的教训是什么
2012-08-15赵光辉
春节期间最令人震撼的事情恐怕就是百年老店柯达申请破产保护的消息。柯达这个昔日胶片影像时代的巨头为何会走到奄奄一息的地步?决定柯达命运起伏的力量到底是什么?这个事件对农资企业有什么警示意义?
据报道,1月19日,伊士曼柯达向美国地方法院申请破产保护,从而宣告这个拥有131年历史、全盛时期员工曾达7万多的老牌摄影器材企业进入了生命历程的倒计时。人们对柯达走到今天的结局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数码摄影终结了胶片摄影。不论是专业摄影的行家,还是普通留影的老百姓,自数码摄影产生后,就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数字影像技术。因为数字技术方便快捷、节约成本,比起胶片技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然而殊不知世界上第一台数字摄影机正是柯达公司在上世纪70年代发明的,柯达完全拥有在数字时代继续独领风骚的能力。但柯达却没有继续研究下去,而是担心数字技术冲击柯达原有的胶片市场,于是将数码技术束之高阁。不过短短的30年时间,曾经的胶片帝国柯达就沦落到了屈辱求生、任人宰割的地步。。
有人说柯达用一个延续了130多年的企业发展史为哈佛MBA课程提供了最大的失败案例。透过柯达命运的表象,我们又能得到哪些教训呢?最大的警示就是——市场需求一定是向着更方便、更省时、更省钱无限靠近的,这种选择是无情的。任何企业,不论你有多大,任何技术,不论你有多领先,只要违背了这种趋势,你都将被打败。柯达不可谓不大,但消费者不会屈从于你的利益的安排;柯达的技术不可谓不先进,但它没办法垄断所有的发明。正是后来其他公司的数字技术发展壮大,替代了柯达的市场,它更没办法阻断消费者追求更便、更快、更廉的脚步。柯达的愚蠢就在于它没有准确估量市场消费选择的力量。
回到我们农资行业,农资产品虽然与影像产品功能和技术决然不同,但就消费者选择对行业发展、企业命运的决定性影响来看,它们都必须遵循同样的市场规律。第一,消费者的需求造就了中国目前庞大的化肥产能,这种产能也必然会诞生新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农民用不着囤化肥,并开始习惯于挑三拣四了,于是农资供应的淡旺季不明显了,或者是淡季不淡、旺季不旺。人们对物质丰富、生活舒适的向往追求导致了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导致了商品充盈。物质匮乏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化肥市场供应充足、淡旺季褪色将会成为新时代的常态。尊重这种变化、因势利导将是企业的基本理念,而任何“复辟”的企图都将注定是徒劳的。第二,中国目前正经历着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业规模效益尚未形成,农业收入占农村家庭收入比重越来越低,这一切使省工、省时、省人成为农业种植业的趋势,因此对化肥的施用上,“一炮轰”成为必然;对付病虫害,统防统治才有前途;对土地流转集中,农业机械和科技将发挥主力的作用……
一句话:你如果没有柯达那么大,那请你不要违背市场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