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议论文发展等级“穿越”三法
2012-08-15姜有荣
姜有荣
“穿越”是2011年的一个热门词汇,从电影、电视一直“穿越”到春晚。在高考议论文写作中,广大考生要想“拒绝平庸”,破茧成蝶,也必须“穿越”常规套路,在更新、更透、更强的星空里一展才思、才智和才华。现撮其最具实战性的三法略作指津。
一、见解:从“我们的”向“我的”穿越
坊间调侃,中美学生造句时有一个最大的不同:中国学生喜欢用“We(我们)”作主语,而美国学生喜欢用“I(我)”作主语。 的确,高中生囿于既有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在议论文中提出的见解往往是众人一调、众口一词的 “公理”、“常理”、“大道理”,只见“我们大家都知道”,不见“我认为”。广大考生要想使自己的见解“独步”考场,就必须实现从“我们的”向“我的”穿越。下面向广大考生提供五条“穿越”的思维路径:
1.向深处穿越,揭示本质。古人云:“涉浅水者见鱼鳖,入深海中擒蛟龙。”我们的见解只有向深处穿越,透过现象,揭示本质,方能“把这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如:
①中国的书做得是非常漂亮的,印刷质量、装潢设计,我们有世界上最美的书(现象),但就是内容影响世界的能力还不够(本质)。
②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要义,不光是高楼林立,汽车奔驰(现象),它是能够培育出严格遵守规则的人群,以使陌生人之间能够建立起信任、责任和同情的(本质)。
例①中,“印刷”、“装潢”、“漂亮”、“美”都是书的外观及其评价,而“内容影响世界的能力”方是其内在的实力。我们只有向深处穿越,才能从本质上对我国的图书出版事业进行理性的审视和精准的评价。例②中,“高楼林立,汽车奔驰”是物质层面的,“严格遵守规则”、“陌生人之间能够建立起信任、责任和同情”是精神层面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物质层面的意义固然重要,但精神层面的意义更为本质,也更为重要。
2.向前面穿越,探明原因。“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我们的见解只有向前面穿越,去探明那个“缘”、那个“故”,才能从源头上把握事物发展的原因。如:
①最清晰的脚印(现状),印在最泥泞的路上(前因)。
②奈何一个人随着年龄增长,梦想便不复轻盈(现状)。他开始用双手掂量生活,更看重果实而非花朵。(前因)
例①中,“脚印”是一个比方,它实指奋斗的成效、结果等,它为什么能“最清晰”?是因为奋斗的过程最艰难。正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例②中,一个人随着年龄增长,“梦想”为什么便不复轻盈?是因为更看重“果实”——现实的功利。梦想的翅膀,拴上了“功利”的金块,必然会沉重起来,而不再轻盈。
3.向后面穿越,预见发展。眼睛能看到的地方,那只能叫视力;眼睛看不到的地方,那才叫眼光。我们的见解只有向后面穿越,才能“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从而“发人之所未发”。如:
①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现状),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发展趋势)。
②人类有大智慧,因为对得失斤斤计较(现状),最后都变成了小聪明(发展趋势)。
例①中,“遍体鳞伤”带给我们的是什么呢?是磨炼、历练。正是在这“千磨万击”之下,我们才会变得“最强壮”。“眼光”就体现在对“最强壮”的发展趋势的预见上。例②中,人类的大智慧是怎么蜕化的?是在对得失的斤斤计较中蜕化的。蜕化的最终后果是什么?是沦落成“小聪明”。我们的“眼光”只有“预见”到这发展的趋势,才会刻不容缓地叫停对得失的“斤斤计较”。
4.换角度穿越,提出新论。秃子头上有一个虱子,明摆着,“地球人都知道”,没啥意思。你如果能换一个角度,发现秃子脑后一两根可贵的“青丝”,那就是属于你专利的“新论”了!如:
①真正的快乐,不是拥有得多(旧论),而是计较得少(新论)。
②如果你想走得快(旧论),你得一个人走;但如果你想走得远(新论),你得和伙伴一起走。
例①中,限于各种主客观条件,人不可能拥有世界上的一切,所以若以“拥有得多”论快乐,快乐的门槛就会越筑越高,人就永远没有“真正的快乐”;但如果换一个角度,以“计较得少”论快乐,快乐的门槛就会越筑越低,人就可以永远处于“快乐”之中。例②中,“独行客”固然可以走得快,发展得快,但要想走得远,发展得持久,还“得和伙伴一起走”。“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三个中国人是条虫”,这句话说的正是中国人的劣根性——善于单打独斗,不善于和“伙伴”团结协作。
5.立体式穿越,多维思辨。立体式穿越,有助于我们从多个维度展开对某一事理的思辨,既“横看”到“岭”,又“侧看”到“峰”,从而摆脱“平面”的轻薄,彰显“立体”的厚重。如:
①人往低处走,是追求人生;人往高处走,是人生追求。
②把弯路走直的人是聪明的,他找到了捷径;把直路走弯的人是豁达的,他多看了几道风景。
例①中,人往低处走,追求的是幸福指数;人往高处走,追求的是人生价值。两者没有对错之分,但“奋斗并幸福着”的人生会更有滋味,更有品位。例②中,我们都推崇“把弯路走直”的聪明人,而嗤笑“把直路走弯”的傻子,其实,傻子也有“傻福”,他以一颗豁达的心,享受了“弯路”上的风景,经受了磨炼的过程,历练了自身的实力。
二、说理:从“深入深出”向“深入浅出”穿越
问:教授讲学与教师讲课的最大区别在哪里?
答:教授讲学是要把人讲不懂了,教师讲课是要把人讲懂了。
此问答虽为戏说,但也警示广大考生:高考议论文的说理要想在“发展等级”上有所突破,就必须实现从“深入深出”向“深入浅出”的穿越。
说理从“深入深出”向“深入浅出”穿越的最大挑战在于,遴选到最为阅卷老师喜闻乐见的载体。梳理、整合一下《文汇报》、《半月谈》、《读者》、《青年文摘》等读物最新推出的精妙说理段子,如下五种说理载体定能让阅卷老师惊叹“亏他想得出来”、“太有才了”:
1.借“人”穿越。说理中选用的“人”,既要有知名度,更要有权威性;既要有人气指数,更要有公信指数。“人”的权威性越强、公信指数越高,其所承载的“理”才能说得越让人感到信服。如:
①纵观人类科学文明发展史,捅破一层窗户纸有时真的比钻透一座山还要难!你能派出一个师的工程兵,却未必能派出一个爱因斯坦。
②知道“周迅”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鲁迅”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关之琳”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卞之琳”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马克”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马克·吐温”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比尔”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保尔”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爱情”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艾青”的人越来越少了……
例①中,政治、军事、科学、商业上的“捅破一层窗户纸”靠的都是“意识最深处”的辨识力、决断力,需要的是在事物初露端倪、别人尚在五里雾中就能做出准确判断。能具备如此深的潜质,肩负如此大的重任,真是非爱因斯坦莫属了,因为他是物理学界的泰斗,他捅破了“相对论”这层物理学核心理论的纸。例②中,这段论述之所以触目惊心、振聋发聩,是因为对举的后者都是世界级的重量人物,应该“地球人都知道”,但现实就残酷在,知道的人却越来越少了。它透射出的是世人心态的浮躁和文化的缺失。
2.借“物”穿越。说理中选用的“物”,应为自己和大家都熟知且能共同深入探究之“物”,对其的把握程度,应该如庄子对大鹏、魔术师刘谦对手中的扑克那样,能格物致知,游刃有余。如:
①电脑里面、书本里面种不出水稻来。——袁隆平
②谁都有可能犯错误,所以每一根铅笔头上都带着一块橡皮。
例①中,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他最熟知的是水稻,取得重大突破的也是水稻,所以他说理时肯定不会拿“哲学”来说,而只会拿“水稻”来说。袁隆平要告诫我们的是:科学上的发明创造,尤其是具有原创特质的发明创造,只会从艰苦的实践中来,而不会从书本中来。所以他培养研究生、博士生第一个条件是他要不怕吃苦,要下田。例②中,铅笔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文具了,但它却向我们昭示出一个深刻的道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3.借“事”穿越。说理中选用的“事”,可以是历史上的事,也可以是现实中的事;可以是实有之事,也可以是虚拟之事(即先秦散文中常用的设例)。其功用都在于化虚(理)为实(事),以事明理。如:
滋味是雕刻不出来的
把同行迎入客厅,老作家端出两碟小吃。
客人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那碟雕刻出花样的菜帮上,赞叹了一番之后,便都把手伸向那个堆着水果的碟子。
片刻之间,那碟水果就被吃光了,那碟菜帮则始终无人问津。
“听说你们最近正在讨论内容和形式的问题,并为此而争论不休,”送客时老作家说,“这两碟小吃,就算是我的一种观点吧!”
老作家把对“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这一深邃问题的理解融于做的两碟小吃之中,并以客人对两碟小吃“赞而不食,食而不赞”的态度,昭示出一个深刻的文学创作原理:内容是第一性的,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老作家是睿智的,他深知“事实是最好的明证”,“两碟小吃”胜过一万场无谓的争论,当你把“手”伸向那碟水果时,你就已经在验证我的观点了。
4.借“字词”穿越。对字词的理解,最忌望文生义。但在议论文说理中,如果能把深刻的“理”寓于对字词的巧解妙析之中,反而能给人一种即兴发挥的实力感和机智感。如:
①“和”的右边是个“口”,就是说人人都有饭吃;“谐”的左边是个“言”,就是人人都可以说话。
——全国政协委员、作家张贤亮
②知识分子不但要有“知”,还得有“识”,得对这个世界有新的发现。大部分的知识分子,不过是“知道分子”罢了。——作家刘震云
例①中,通过对“和”与“谐”两个汉字的巧妙拆分,精妙诠释,阐释了“和谐社会”的基本精神:物质丰赡,精神自由。例②中,通过对“知识”这个词的巧妙切割,机智解读,阐释了“知识分子”的应有特质:不仅要有知识,而且要有见识。如果仅有知识而没有见识,就如同是在雪地中守着木柴,却没有火去点燃。
5.借“数字”穿越。调用数字来说理,最大的好处是“直”——直接、直白、直观。数字化时代的人对“数字”太敏感了,你抓住了这个敏感点,把账算清了,“理”也就自然说透了。如:
①90%×90%×90%×90%×90%=59%
②1/13亿=1×13-10;1×13亿=13亿
例①中,通过一道乘法的算式,向我们阐释了“执行力”的重要:即使执行的每一个环节都达到了规定要求的90%,经过五个环节的衰减,也会变成不合格 (60%方为合格)。例②中,温家宝总理曾用这两道算式,向我们阐释了13亿人口大国的优势和忧患:再大再难的事,13亿人齐心去做,就不大不难了;再小的事,只要涉及到13亿人的民生问题,都是大事。
三、论层:从“切割”向“整合”穿越
俗话说:“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王婆“卖瓜”的时候,一点都不傻,她知道把“瓜”切开来,黑子红瓤,顾客看得清清楚楚才肯买。但王婆绝对比不上厨师高明,因为厨师不仅能动刀“切”瓜,而且还能把“切”开的瓜摆成一个造型,从而做出一道菜来。广大考生也应该好好学学高明的“厨师”,在设置论层(分论点)对中心论点进行分解的基础上,再向前“穿越”一步,理清、理顺论层间的逻辑联系,从而“整合”出事理发展的某种“必然”。较为常见的“整合”范式有如下十种:
①想到+做到→得到
②想做+敢做+能做→做到
③物质状态+精神状态→生存状态
④内在条件+外部条件→发展
⑤量变+质变→变化发展
⑥理论+实践→科学发展
⑦过去+现在+未来→可持续发展
⑧客观规律性+主观能动性→又好又快发展
⑨仰望星空+脚踏实地→闪光人生
⑩生存状态+生活质量+生命追求→人生品位
为给广大考生一个真切的感受,现通过一道原创的作文试题,作一次论层从“切割”向“整合”穿越的演示:
[原创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年轻人不满生活的地方,日日站在一条河边望对岸,对岸的房屋影影绰绰,上面罩着金光。年轻人羡慕地想,他一定要到对岸去!某天,年轻人真的向着对岸跋涉而去。一路的艰险自不必说,等他终于抵达对岸,曾在他眼中闪着金光的房屋都不见了,那儿不过是一个小渔村。年轻人很失望,问渔民,你们这儿的金屋在哪里?老渔民伸手一指,说,我们这里没有金屋,金屋在河对岸呢。年轻人一回头,惊讶地发现,他来时的地方,金光闪闪。原来,每个人的屋顶都罩着金光。他想,他该回家了。
请以“爱我所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论层穿越演示]
该文题可设置三个论层:①“见”我所有。②“掘”我所有。③“爱”我所有。
解读之,一个人只有从对自己的“所有”、“所无”和别人的“所有”、“所无”的比照中,“看到”自己的“独有”,才有可能去“爱”自己的独有。如果连看都看不到,“爱”自然也就无从谈起了。第一个论层解决的是“见不见”“我所有”的问题。
“看到”了自己的所有,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爱”上自己的所有,它还需要对“我所有”的特定价值和意义进行深入的“挖掘”,挖掘得越深就会理解得越深,理解得越深就会“爱”得越深。第二个论层解决的是“解不解”“我所有”的问题。
“理解”了自己的所有之后,要能真爱、深爱、独爱上自己的所有,还必须抵御紫陌红尘的各种诱惑,不再“这山望着那山高”,而以一种“人世间有百媚千红,我独爱你这一种”的心态去咀嚼生活的真滋味,体味生活的本真义,心如止水,守住内心的那份淡定。第三个论层解决的是“爱不爱”“我所有”的问题。
所以,从“见→掘→爱”,该文设置的三个论层构成了“爱我所有”的内在事理逻辑,推进环环相扣,顺序不能倒置。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明确指出:“发展等级评分依据12个评分点,不求全面,以突出点按等评分,直至满分。”为此,广大考生在2012年高考议论文写作中,要想在“发展等级”上实现强势“穿越”,就必须结合自身特长,从上述三法中择其一技一法,练就“硬气功”。我们坚信:你虽然不能做到“通篇大妙”,但绝对可以做到“一点独到”。只要“一点独到”,自可笑傲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