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关食物成瘾量表的述评

2012-08-15王宝英陈艳丽石明莉

中国校外教育 2012年9期
关键词:贪食精制食用

◆王宝英 陈 红 陈艳丽 程 丹 石明莉

(1.西南大学心理学院;2.认知与人格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

有关食物成瘾量表的述评

◆王宝英1陈 红2陈艳丽1程 丹1石明莉1

(1.西南大学心理学院;2.认知与人格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

一、前言

进入工业社会,暴饮暴食成为了与肥胖和超重急剧增加有关的显著的问题,由此也伴随着很多负性的后果。比如,胰岛素抗性降低,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现有的研究已表明,肥胖与经常食用速食和碳水化合物饮料有相关,含糖分的饮料与肥胖和糖尿病间的关系已经被证实(Harrington,2008)。近40年来,对精制的淀粉或糖类食物的食用的增加与肥胖的增加相一致,从美国从近20年间消费食物的调查报告中发现,他们对精制食物的消费比其他食物多得多,并且每年都有增加的趋势(Wiecha et al.,2006)。

研究证实,对美味食物消费的神经传递激活与药物和酒精的神经传递的回报机制有一定的相似。Nicole等人在糖成瘾的实验中证明某类糖是会使人滥用的物质,导致了天然的成瘾形式(Nicole,Pedro,Bartley,2008)。人们对药物使用的失控与对某种食物摄入的失调有相同的机制在起作用,即先是寻求快乐,接着会失去理智的行为失控。尽管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精制食物一定会像药品一样起一样的作用,但调查表明,成瘾行为的对象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这些精制食物。像药品滥用,药品、糖份、面粉是取自自然界的物质,但含量比加工过的低得多,我们假设,食物就像是药品,在经过现代化的加工和提炼之前是不会导致成瘾的,人体本身对淀粉和糖类食物是偏爱的,人们摄入自然的这些物质提供了保持健康所需要的成分,但经过加工的食物破坏了这种原有的适应性,导致一些人强制性的去寻找和消费精制的糖类和淀粉类食物。而且精加工过的食物时多种成分的混合,者更增加了人们对其成瘾的力量(Nesse,2002;Ifland et al.,2009)。椒盐类的食物也是引起成瘾的一类食物 (James&Mark,2009)。

二、食物成瘾及影响因素

1.食物成瘾

食物成瘾是从其他的成瘾现象中延伸而来的一种人们对食物的非正常的摄入行为,它们能逐渐提高神经受体的敏感性、增加大脑的可塑性和耐抗性,影响大脑的回报机制,当摄入这种物质时会有轻松、愉悦体验,长期食用后对这种食物的寻找、摄入和消耗更多,耐力下降,需要食用更多以满足身心需要,接着会尝试着减量或停止食用该食物,当减少或停止使用时,会伴随有断瘾症状,如焦躁等,往往付出的努力都以失败告终(Mark,2009)。

2.食物成瘾的影响因素

影响食物成瘾的因素既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遗传、生物学、环境背景、环境与个体生物的交互作用都对食物成瘾有影响(Ange’lica&Nancy,2010)。先天遗传,如器质性的遗传和人们对淀粉和糖类食物先天性的偏爱;但后天环境所提供的丰富的食物条件、方便食品的盛行、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加量的食物和饮料,使人们容易多吃,而且吃后的能量消耗减少,引起了超重和肥胖症的不断增加,而肥胖者比其他体重的人群患食物成瘾的几率高的多(Ifland et al.,2009)。

三、食物成瘾的量表

1.Goodman饮食成瘾量表

Goodman 的量表(Goodman,1990):

(1)经常不能阻止对食物的冲动性需要。

(2)在食物面前紧张性马上增加。

(3)进食时感到愉悦和轻松。

(4)进食时无法控制自己的食量。

(5)下列中至少有5项符合:

A.常专注于食物或在进食前非常的活跃;B.常在进食中吃的比预期的多,花的时间比预期长;C.常尽力去减少、控制或是停止吃某种食物;D.花很多精力在贪食上,或从负性结果中恢复;E.当想要完成工作、学校、家庭或是社会义务时常要吃很多东西;F.为贪食而放弃或减少了社交、工作或创造性的活动;G.知道贪食的恶性后果但还不断反复;H.需加大食量或频率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I.若没能进食的话会焦躁不安,容易生气。

(6)症状持续了至少1个月,或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经常发生。

Stephanie对他的量表进行了改编(Stephanie,2007):

(1)在贪食时难以控制。

(2)在制止冲动性饮食上经常失败。

(3)在贪食时有愉快,轻松感。

(4)在贪食之前紧张感立即增加。

(5)比预期的吃的多,持续的时间长。

(6)即便知道后果,还是不可抑制的想要贪食。

(7)反复的尽力去减少、控制或停止贪食。

(8)如果不能贪食会焦躁,易怒。

(9)花很多时间在贪食上,或从负性结果中恢复。

(10)经常专注于贪食这件事。

(11)耐力:需增加进食的频率和量才能满足。

(12)因贪食放弃或减少了重要的社交活动。

(13)当想要不完成事情时增加了贪食的频率。

其中,前四项是诊断为成瘾必须的,这个量表在于其他相容量表的比较中,有较高的信度,在对暴食症女性被试的研究中发现效度较好。

2.耶鲁食物成瘾量表

耶鲁食物成瘾量表(YFAS)用来确认对某种类型的食物(如高脂肪,高糖分食物)的成瘾症状(Ashle,William,Kelly,2009)。测量被试近1年来的状况,

(1)会吃比预计多的食物。

(2)不吃或减少吃某种食物时,会很担忧。

(3)贪食后会很长时间都感到无精打采,昏昏欲睡。

(4)很多时候在吃了过量某种食物后,会有后悔感。

(5)一直食用同种类型或是同样数量的食物,即便知道它带来了情绪上和身体上的问题。

(6)长时间后,需要更多的食物才能达到想要的感觉。

(7)减少或是停止吃某种食物时,会有断瘾症状。

(8)食物和饮食的行为引起显著的消极情绪或困扰。

(9)食物和饮食使社交活动出现了显著的问题。

初步分析的结果表明,这个量表对判断对食物的成瘾的趋势来说可能是很有用的工具。

3.物质依赖量表

对精制食物的暴饮暴食符合《精神疾患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对物质使用失调的判别标准,它可以作为对精制食物成瘾的检测工具。在1年内,有3项符合就可认为成瘾(Ifland et al.,2009):

(1)比预计要吃得多。

(2)尽管知道贪食的负性后果,但却不可抑制的吃。

(3)不断地想要控制贪食,或控制贪食的行动不成功。

(4)会有断瘾症状。

(5)花很多精力在贪食行为上,或从贪食中解脱出来。

(6)需要消耗更多的食物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7)因为贪食放弃或减少了重要的活动。

在每个大题项下面有具体的问题,要求用自我报告的方式来回答,以证明量表的可测量性和准确性,因为DSM-IV在测量其他成瘾上是成熟的量表,在测量对精制食物成瘾上也显示出与其他研究方法上很好的相关,因此它可以用作对精制食物成瘾研究的方法。

四、讨论

在食物成瘾的量表中,对食物都进行了操作性定义,Goodman的量表中只是简单的说是对相同或相似的食物成瘾;YFAS中是对某种类型的食物(如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的成瘾;DSM-IV中是对精制食物成瘾,如精制的碳水化合物(如面粉)、脂肪、椒盐食品、咖啡因等都是成瘾的物质。许多人在不断地食用这些食物以后会无法控制自己食用这些物质的能力。大量摄入的话容易导致肥胖症的发生和身心问题,由于人们对甜食有着本能的喜欢,当在周围环境中大量充斥时,容易大量的摄入。一方面,增加了体重;另一方面,导致了成瘾。现有的研究中,容易导致成瘾的食物也就是那些精制的食物,在以后的研究中应该进一步确定对何种类型的食物才会成瘾。

通过对量表观察发现,相同或相似点:摄入比预期的多得多的食物;知道持续的反作用但依然不断的进行饮食行为;不断地渴望停止这一行为或努力了却没有成功。不同点:参与者报告的忍耐力和断瘾症状上的不同。通常的断瘾症状有易怒、耍脾气、焦虑、焦躁不安、偏头痛、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无精打采。这一方面说明了食物成瘾已经找到了一些共性的东西,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直接运用,食物成瘾的量表多是从其他成瘾的量表中延伸或借鉴而来的,但是因为在饮食内容和习惯上存在文化和习俗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在应用中要注意是否真正代表了食物成瘾的方面,是不是有表述不全面的可能存在。

三个量表对成瘾的对象都有界定,多是高能量的食物,不论是以暴食症患者为被试,还是以正常人为被试,发现对高能量食物的摄入和成瘾之间是相关的。三个量表中共同的成分,可以运用到中国本土化量表的编制中。改编后的DSM-IV的开放式问卷是很好的收集资料的问卷,对我们编制适合中国人的食物成瘾的量表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1]Harrington S.The role of sugar- sweetened beverage consumption in adolescent obesity: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Sch Nurs,2008,(24):3-12.

[2]Wiecha JL,Finkelstein D,Troped PJ.School vending machine use and fast-food restaurant use are associated with sugar-sweetened beverage intake in youth.J Am Diet Assoc,2006,(106):1024 -1630.

[3]Nicole M.A,Pedro R.Evidence for sugar addiction:Behavioral and neurochemical effects of intermittent,excessive sugar intake.Neuroscience and Biobehavioral Reviews,2008,(32):20 -39.

[4]Nesse RM.Evolution and Addiction.Addiction(Abingdon,England),2002,(97):470 -471.

[5]J.R.Ifland,H.G.Preuss.Refined food addiction:A classic substance use disorder.Medical Hypotheses 2009,(72):518 -526.

[6]James A.C,Mark S.G.The salts food addiction hypothesis may explain overeating and the obesity epidemic.Medical Hypotheses,2009.

[7]Ange’lica M C,Nancy Z.Eating disorder.Lancet 375.2010.583-593.

[8]A Goodman,M.D.Addiction:definition and implications.British Journal of Addiction,1990,(85):1403 -1408.

[9]Stephanie E.C,Is binge eating experienced as an addiction?Appetite,(2007,(49):687 -690.

[10]Ashley N.G,William.Preliminary validation of the Yale Food Addic

tion Scale.Appetite,2009,(52):430 -436.

学生体质健康突出问题(超重和肥胖)的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项目号:08JAXLX014。

猜你喜欢

贪食精制食用
玩手机时间长,孩子易暴饮暴食
花生替代精制谷物或有益心血管健康
贪食迈阿密虫(M. avidus)对4 种海水养殖鱼类组织匀浆液的趋化性
冷冻食品,如何选购和食用?
当“吃”成为一种负担
九思膜过滤技术在一次盐水精制中的应用
九思膜过滤技术在一次盐水精制中的应用
豆制品食用指南
大脑对食物的反应:贪食症患者VS健康人群
黄芩提取物在纯化精制过程中的味道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