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语文课堂讲解时机的几点思考

2012-08-15张雪霞

中国校外教育 2012年23期
关键词:情感探究语文

◆张雪霞

(甘肃省兰州市第四十三中学)

关于语文课堂讲解时机的几点思考

◆张雪霞

(甘肃省兰州市第四十三中学)

成功的课堂讲解,就要把握好讲解的时机,在学生问题探究不出时,情感体验不到时,知识延展不到时,及时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本,陶冶情操,提升学养。

问题探究 情感体验 知识延展

许多优秀的教学范例都可以证明,课堂教学中成功的讲解肯定要讲在当讲之处。何谓当讲之处?一言蔽之,就是要把握讲解的时机。当学生思路受阻时,讲解以接通;思路狭窄时,讲解以拓展;思路凌乱时,讲解以梳理;思路浅显时,讲解以掘进;思路偏向时,讲解以明晰……

如何把握讲解时机,适时施教?笔者多年从事中学语文一线教学工作,根据自己的教学心得并借鉴其他语文教师的成功经验,在把握课堂讲解时机方面做了几点思考。

一、讲学生“探究”问题而“探究”不出的

问题探究,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活动,来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英国科学家波普尔说:科学的第一特征是“它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刻化的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由此可见,敏锐的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并能孜孜以求地探索解决问题,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

例如,教《邓稼先》一文时,学生提出的问题之一就是:对作者(杨振宁)评价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这句话的含义理解不了。我便给学生点拨:“要理解这两句话,首先要明白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一下子豁然开朗,纷纷发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忠厚”是“朴实”,是“谦虚”,是“真诚”……这些品质邓稼先身上都有,所以作者要说“他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我充分肯定了学生的发言并加以深化:“中国传统文化还讲究人与人之间和谐、和睦相处,所谓‘睦邻友好’嘛。古人有许多言论都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待人以诚’‘言必信,行必果’‘君子以厚德载物’‘文质彬彬’‘温柔敦厚’‘虚怀若谷’……从课文中讲述的事实看出,邓稼先正是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并把它们变成了自己的精神品格。”通过点拨讲解,不仅学生的问题得到解答,而且更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重要的是探索问题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探究问题“能增强学生对周围实际现象的兴趣”,发展学生看出多种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的探究能力。这种能力要在积极参与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是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一以贯之的学习方式和态度。

二、讲学生“体验”情感而“体验”不到的

从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到课程目标,多次提出学生阅读时要“获得独到的感受和体验”“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可见,新课程把体验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在阅读教学过程之中,学生以文本为载体,引发对文本蕴含的思想感情的品味,从而获得对文本内涵的深刻体验。可是,这种情感体验学生在阅读时往往体验不到,怎么“讲”才能使学生体验到呢?较好的途径是品味语言,涵咏体味。

比如,教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这篇文章时,我就通过让学生品味语言来把握文章的内涵。《回忆鲁迅先生》是众多回忆鲁迅先生的文章中最独特隽永、最生动传神、最富人情味的佳作。它通过女性的细心观察,敏锐地捕捉到了鲁迅先生生活中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如实地再现了一个鲜活生动、立体感人、可敬可亲的鲁迅形象。可是,学生对这一点的体验却不甚了了。于是,我首先从方法上加以指导:“散文是一种因小见大的文体,讲究‘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本文就是通过讲述先生的日常生活琐事,从细微处显示了先生的伟大思想和高尚的人格,但又决不是令人感到高不可攀和难以置信的。”接着,我又让学生读文章,品味作者为什么一开篇就写先生的“笑”,可联系已学过的《自嘲》《有的人》来思考。学生的思路被激活了。一位学生说:在以往的印象中先生总是一位神情严峻,“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斗士形象,而这篇文中的先生却是一个从心里发出爽朗笑声的慈爱长者,是一个普普通通可亲可爱的老头。另一位学生又补充道:开篇首写先生的笑,这不仅突出了先生坦白真诚、平易近人的性格特点,而且一下子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那笑声仿佛就在耳边响起,是那么富有感染力。既然学生已经体验出作者的匠心独运,又何须教师多言?

这样“涵咏体味”地指导学生讲,正像新课标所指出的那样,要让学生“注重审美体验,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学生读出了劲,品出了味,悟出了理,由于这样指导,学生不但体验到了作者用词用语的妙处,还品出了先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伟大爱国情怀,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

三、讲教材知识延伸而学生延伸不到的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而这些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广博的阅读,深厚的文学积累和良好的语文素养。所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博其见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

例如,在讲曹操的《观沧海》一诗时,其中有两句诗“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抒发诗人远大的政治抱负的。可是,由于诗句精炼深邃,加上学生与诗人的时代、经历、气质相去甚远,学生难以理解诗句的内涵。面对此种学情,我简要讲解了曹操作此诗时群雄并起的社会背景及诗人统一天下的政治抱负。然后才归纳:“诗人认为日月星辰的运行离不开大海的怀抱,大海宛如日月星辰的母亲一样。这样就写出了沧海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气派。作者以沧海自比,那么其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就跃然纸上了,这也是诗以言志的体现。”看到学生意犹未尽的神态,我又忍不住补充:“曹操的功过是非都随历史远去,他怎么也想不到千年之后,又有一伟大人物登上了他当年观海的那片山,并且还写了一首诗回应他。诗是这样的:‘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面对这样的文坛佳话,许多学生都流露出悠然神往之态。这节课后有些学生看起了《三国演义》,大多数学生都背下了这两首诗。

所以,语文教师千万不要忽略合理的知识延伸,它不但增广了学生的见闻,更重要地是提升了学生阅读、求知的兴趣。有了这样的兴趣,何愁学生的文学积累不深,语文素养不提高?又何愁你的教学不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论语》中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教师要做不失言的智者,而不能成为躁者、隐者、瞽者。教师只有把握好讲解的时机,才能讲得精当恰切,出神入化,不仅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更能提高其学养,让学生的知识、能力、智力、情操、品格就会在教师春风化雨般的语言中潜滋暗长。

[1]论语·季氏.

猜你喜欢

情感探究语文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