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话与“两希”神话比较
2012-08-15宗凡滟
◆宗凡滟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迄今为止关于“中西神话比较”的文章不少,主要集中在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的比较,中国神话与希伯来神话的比较研究很少见。本论文试图从五大类型出发,对中国神话和“两希”神话进行比较、分析,探索中西先民对世界认识异同的根源,从而发现在民族早期,中西思想和民族精神的异同之处。
一、创世神话
创世神话在“两希”神话与中国神话中均有较为详细的介绍,然而三个民族的创世神话所描写的侧重点却不尽相同,从创世神话中可见三个民族的先民对世界的认知。
圣经的创世记中较为详细地讲述了上帝用七日创世的故事。希伯来先民认为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是上帝的创造与赐予,然而上帝赐予人类的东西基本都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的资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希伯来先民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希腊神话中的创世是由两性繁殖而生成的。希腊神话中的众神和英雄们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而这种以男性为代表的旺盛生命力,一方面体现为好战,另一方面表现在“一夫多妻”的行为,因此古希腊先民认为天地是由两性繁殖而产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中国创世神话中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和盘古化生万物的故事中的盘古具有人的品格,可见先民们对自然的认识是从自身出发,由己而推及自然的思想。
通过比较可见,在先民心中世界在原初都处于混沌状态,没有天地,都有一个主神将这种混沌状态打破,并创造万物。同时三类神话均体现各自的特点:希伯来先民热爱自然;希腊先民关注自身予;中国先民善于挖掘自身品质。
二、造人神话
造人神话是人类对于自身认识的直接体现,从“两希”神话与中国神话中可以看出三个民族对自身认识的异同。
圣经中告诉我们人和野兽都是神用泥土所造,可见先民们对土地的依恋与热爱。关于女人的由来,圣经中认为女人是从男人身上的一根肋骨变化而来,因而要重新与男人结合,也要服从男人,可见希伯来先民比较早地关注到夫妻之间的关系,并对其进行思考。
希腊神话中告诉我们普罗米修斯用泥土造了人并教给人生活的技能,等等。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实际上普罗米修斯的所为是先民自己生活经验的总结,也是人类自身不断发展的结果。普罗米修斯的聪慧是希腊先民们智慧的结晶。
中国的造人神话以女娲造人的故事和女娲伏羲兄妹造人的故事为典型。从女娲亲手用黄土造的人是富贵人,用绳子甩出的人是贫贱人中可以看出先民的思考:贫富尊卑是上天注定的。女娲伏羲兄妹用炊烟来判断是否婚配可见先民对自然的信仰,从中我们可见“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和“天作之合”的思想。
在三个民族的造人神话中可见,在人类产生前都有一位神或神人眷顾已生长了万物的人间,决定造人。希伯来神话中体现先民对夫妻间关系的思考;希腊神话中着重体现先民对人类智慧的开发与运用的关注;中国神话中则体现先民对贫富尊卑的认识以及对自然的信仰。
三、洪水神话
洪水神话在“两希”神话与中国神话中很受关注,然而同为洪水神话,三个民族有相同之处,也存在一些差异。
希伯来的洪水神话中讲述了挪亚方舟的故事,上帝看到人类充满了罪恶很是后悔,决定降灾于人类,但是却通过方舟保护了作为义人的挪亚一家。洪水过后,决定以后不再毁坏地,上帝与地立约,并用彩虹作为记号。先民们将彩虹作为上帝与人约定的记号是先民生活经验的总结,是先民智慧的结晶。
希腊神话中为我们讲述了丢卡利翁和皮拉的故事以及一对老夫妇菲勒蒙和包喀斯的故事。丢卡利翁和皮拉通过“铁箱”而逃脱洪水,这与“挪亚方舟”有异曲同工之妙。老夫妇菲勒蒙和包喀斯美好的结局——妻子变成了菩提树,丈夫变成了橡树,两棵树枝叶相互交错,厮守在一起。可见先民对美好、和谐的夫妻关系的向往。
中国的洪水神话主要有女娲用五色石补苍天的故事和鲧、禹治水的故事。女娲补天的神话着重体现女娲为救世济民炼五色石来补苍天,最终止水,功成身退,体现了公而无私、救世济民的博大情怀。而鲧、禹治水的故事中体现的鲧和禹坚定执着为民造福的精神让人震撼。
“两希”神话中侧重记叙洪水暴发的原因,而中国神话则侧重在洪水之后治水的过程,同时三者都体现先民对人自身精神层面的思考。
四、星宿神话
关于星宿神话,我们试把“两希”神话和中国神话中关于星宿的神话进行比较、探究,进而发掘中西先民们思想的火花。
关于星宿,圣经中讲到耶稣出生的时候有几个博士在东方看到耶稣的星,暗示了耶稣是星宿下凡。在希伯来神话中关于星宿的记载是不多见的,通过“耶稣的星”这个故事我们可见希伯来先民对星宿是十分敬仰的。
希腊神话中关于星宿的故事讲述得非常唯美、生动而感人,充满了浪漫主义情怀。例如,北斗七星的故事:俄耳甫斯因丧失深爱的妻子从此只用七弦琴弹奏悲伤的乐曲,在他死后,他的七弦琴便化作了天空中的北斗七星。从中我们可见古希腊先民丰富的想象力。
中国星宿神话给我们讲述了参星和商星的神话故事:两兄弟不能和睦相处,于是一个化作了参星,一个化作商星,永远不再相见。杜甫诗中曾经说过:“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用参商比作两人不再相见,给人以启示与教化。
综上可见,在古代先民眼中,人和神是同时存在的,神可以到人间,人也可以到天界,人与神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希伯来的星宿神话中可见上帝的威慑力;而希腊星宿神话中则充满了浓厚的情感抒发;中国的星宿神话给人以启迪与教化。
五、惩罚神话
“两希”神话与中国神话中均有惩罚神话,体现的都是作为神的统治者对人或神的惩罚,但惩罚的原由与方式以及结果各不相同,体现的思想也就不尽相同。
圣经中亚当和夏娃因偷吃禁果而遭到上帝的惩罚并因此给人类打上了原罪的烙印:女人要忍受分娩的痛苦;男人要靠劳作为生。由此可见,希伯来先民在当时已经开始对生活中男女分工不同的缘由进行思考。
在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忍受苦难的过程体现了他的反抗精神、牺牲精神和大无畏精神的同时给读者以暗示:在人们的一生中会不断遇到苦难,普罗米修斯的苦难是人们一生中苦难的集中体现,他的苦难因为远远高于众人的苦难而给人以信心和力量以及精神上的寄托。
中国关于惩罚的神话中较为典型的有牛郎和织女的故事告诉我们:不可因为感情而荒废了事业与工作,感情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如果只顾感情而荒废了劳作就要遭受天帝的惩罚。教导人们要时刻约束自己的行为,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之一是人具有自我约束力。
六、总结
通过比较,可见中国神话和“两希”神话都体现了先民在思想认识上的共同点:对世界的起源、人类的来源进行过思考与探索;希望能够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敬畏神灵的同时希望能够与神进行沟通。不同之处:上帝在希伯来先民的心目中具有绝对的权威与威慑力;希腊先民关注人类自身,渴望智慧的开发与运用;中国先民则注重对人自身品质的挖掘,注重奉献精神和集体意识。
[1]叶名.中国神话传说.新华出版社,1993.
[2]诺丁洛普·弗莱.伟大的代码·圣经与文学.郝振益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