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的设定是实现语文课堂实效性的关键
2012-08-15董艳君
董艳君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向纵深发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越来越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怎样让课堂教学拥有实效?适宜的教学目标的设定是起点,而该目标的达成是关键。
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语文课堂教学强调了课堂教学的生成因素,以体现生本课堂的特点,进而出现了非预设性教学主张。结果是课堂教学信马由缰,想哪讲哪。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制定教学目标是是毋庸质疑的,因为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也是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灵魂,它支配着每节课教学的全过程,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强调课堂以学生为本,重视生成性因素,不是抛弃教学目标。只要上课,就要备课,只要备课,就要钻研教材,研究学生,让学生获益,在这其中就有一条有形或无形的线在支配,这条线就是教学目标。有了这条线,有效课堂的实现才有可能。
目前在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制定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是无目标意识
一些教师认为教学目标可有可无,在备课时写到教案上也是应付领导检查,从教学参考书上摘录部分为己所用。至于目标确定究竟符不符合学情,一节课、一个单元、一册书的目标是什么,用什么方法和手段达成目标,怎样检测学生是否达成目标,全然不考虑。上课的目的就是完成了“我的教学任务”。
二是虽有目标意识,但教学目标确立依据不明,把“三维目标”与教学目标混为一谈
新课程标准要求以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准绳设定教学目标。可是,一篇课文或者一节课是完不成三维目标的。高中语文课标中的三维教学目标,是高中三年的课程目标,而不是针对一篇课文、一节课的。各种课堂教学活动,包括市优、省优、国优课评比时的教案,很多老师把一节课的目标设为三大项,紧随课改理念的是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变个说法的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三大项之下的每一项还有若干项子目标。殊不知,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并不是语文课程所独有,每一学科的三维目标,本意都是新课程总目标的设计思路,是学科追求的长期目标。因之,落实“三维目标”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而学科教师只是落实学科“三维目标”的终端环节。教师的教学应根据学科课程目标体系,利用教材等课程资源的特点展开,不能直接把“三维目标”当成具体教学设计乃至教学评估的依据。
课堂教学目标是在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基础上形成的,不要把课程总目标的设计思路——“三维目标”与每节课、每篇课文甚至每册书的教学目标混为一谈。在教研活动中常听老师抱怨“三维目标”问题:“这一课咋确定‘三维目标’?这节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找不到呀。”有的勉强拼凑上了“三维”,也与本课的重难点联系不紧密。有的老师甚至对三维目标提出质疑,认为不能把“过程与方法”设定为目标,理由是,语文的很多课设计不出这一目标。出现这种困惑的原因在于,这些教师将课程目标总体思路的“三维目标”当成了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依据。其实,在宏观把握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才是教学目标设定的依据,因此,一节课、一篇课文、一个单元、一册书的教学目标都应有差别。
进一步说,三维目标应该是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只因分而述之才为三个目标。有专家认为“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任何割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健全发展,进而也不可能实现语文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
三是把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混为一谈
最近因市优课评选,听了三十多节课。课堂上看出每一位参评教师都很用心,各种招法频出,但呈现出的教学效果却差别明显。教学效果不好的课堂,从教学设计上就能看出问题。这些教师备课时只着眼于自己要教什么、怎样去教,而不从学生学习角度去思考,课堂上教师只在完成自己的课前预设,而置学生于不顾。这样的课堂怎能见到理想的效益?
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有联系,如二者都必须以课程标准所定的范围和教材内容所应达到的深度为依据,都必须服从、服务于教育目的;二者都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对落实课程标准、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内容、明确教学方向、确定教学重点、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过程等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而二者之不同也显而易见:
1.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依据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提供的参照系和当地教学的实际水平(即学情)。
2.教学目的是对教师要教什么的说明,着眼于教师的教,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描述的,是对教师活动的一种期望,其结果是否符合这种愿望,却难以预料和检测,如说课就有这种性质,可这是教师之间的教研活动,而不是面对学生的课堂教学。教学目标则着眼于学生学习的结果,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描述的,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结果的一种规定,是学生必须达到的要求,它对教师、对学生都是必要的、适用的。
3.对教学目的的描述一般可采用“了解、领会、体会”等描述心理过程的内隐体验动词,或“掌握、应用”等词语,因而比较抽象、笼统、模糊,教学目的是否达到,不易测量。而教学目标的描述则多采用“说出、归纳、说明”等表述特定动作的外显行为动词,表义具体,深广度明确,具有可操作性。
4.教学目的只对教师的教有直接指向作用,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而教学目标同时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均有直接的指向作用,能使教和学目标一致,教学目标的达成,标志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现。
四是教学目标设定太大,太散,太抽象,试图做的事情太多
按其所设定的教学目标,一节课无论如何是无法达成的。比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或者“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或者“培养学生怎样做人”,这些目标大而空,而且不单是语文课所承载,其他学科也责无旁贷,哪一项目标都不是一节、甚至几节课就能达成的?比如一节课既要学生体会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操,了解相关的历史事实,又要学会夸张的修辞手法,还要知道间接描写的妙处,并且能够流畅、得体地口头表达自己的观点……表面看这些目标有一定语文味,但也只是将“课标”的表述照搬而已,不是以教材为例,依据学情设定的,自然有效课堂难以做到。
五是所设目标无法用可以衡量的手段来测试,不知道学生是否达到该教学目标
比如“感受作者对故乡的爱”。怎么知道学生“感受”到了?学生“感受”的程度如何?也就是教学目标设定干脆就不考虑达成的问题。比如,“总体把握本课的写作手法”。这个目标看上去很“语文”,不大,不抽象。可是,细心一看,就有问题:什么叫“总体把握”?为什么要“总体把握”?怎么知道学生已经“总体把握”了?不难想象,教师的教学过程没有目标导向,或导向不明确,只能“跟着感觉走”。最终的结果是课堂有效性的缺失。
教学目标确定的诸多问题,导致目前语文课堂教学有走偏现象,认为新理念下的课堂就是要让课堂活,说学习方式要转变,那就安排合作讨论,一节40分钟的课,安排了5-8次甚至更多的小组讨论,而每次讨论只给学生2—3分钟,不管学生是否进入讨论状态、是否讨论完成,就大声叫停,使活跃的课堂戛然而止。这种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特别是公开课。它说明我们的课堂在追求浮华中迷失了方向。究其原因,是教师缺乏目标意识,不知道课为什么要“活”。其实,只有当过程的“活”是为了更好的实现目标时,这种“活”才有意义,否则只是一种“课堂秀”,而不是课堂教学,结果“课堂气氛热热闹闹,学生头脑空空荡荡”。
那么,如何才能制定出适宜的教学目标,使语文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笔者认为必须明确下面几个问题:
1.明确教什么、为什么要教、怎样教的问题
要制定适宜的教学目标。教师在备课时,在分析教学内容之前,首先必须弄清楚教什么内容、为什么要教这些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将获得什么,也就是说,必须弄清楚这节课教什么、为什么要教、怎样教的(或通过几个步骤、组织学生几个学习活动达成目标)问题。
2.要研究目标之间的属性关系
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是课程标准,而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就是教学目标。即使是教学目标,也有不同的层级:由学年(学期)目标到单元(主题)目标,再到课时目标。由于上位目标决定下位目标,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必须弄清楚它的上位目标是什么,才能把握住下位目标的基本定位。
3.要明确三维目标与课堂教学目标的关系
不能机械地、一一对应地照搬三维目标的格式,每堂课都按三个维度来陈述。而应该把它当作思考教学目标的一条重要原则。
4.要分析具体的学生、教材内容与可用资源,挖掘内容或资源对学生发展的意义与价值
在学生、教材等方面,对学情的了解尤为重要。用语文教育专家王荣生教授的说法,就是应该关注学生已有的语文经验,了解学生学习某一具体内容之前的经验,根据文章体式和学生的学情,选择合宜的教学内容。某种体式的文章理解和欣赏的要点,往往就是学生理解和欣赏的盲点,因而也就是教学的重点,要占据课堂教学的主要时间。设计牵引教学内容的主问题,使教学内容相对集中。优秀的语文教师在备课时往往着重考虑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学的起点,即对学生学情的估摸;二是教学的终点,即这堂课要达成的目标;三是从起点到终点的两到三个环节的设计,即所说的组织“学的活动”,包括构成“学的活动”之一的课堂作业。
5.要清楚预设目标与生成目标的关系,把握教学效益的底线
事实上,上述讨论的只是预期的学习结果,也可以说预设的教学效益的底线,它不是教学结果的全部。真正的教学结果一定是预设的目标(也可能改变)加上生成的目标。在课程与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考虑最多的是预期的学习结果,而不是生成性目标,尽管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利用生成性课程资源,实现非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可以说,预期的学习结果,是教学设计时关注的重点,是课堂教学过程的决定因素,也是教学效益中可评价的部分。如果这一底线都坚守不住,过于重视生成性目标,教学就有可能走向“无目的”的误区。
要想让教师教学守住底线,使课堂效益最大化,以我的体会,就是制定适宜的教学目标,并很好地达成教学目标。而课堂效益最大化的前提,是教学目标的最优化,它包括教学目标实现的广度和深度。当然,想通过一节课使所有学生都上升到同一个台阶、达到同样的水平,是不现实的。就实现的广度而言,就是使所有学生都有所获,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就实现的深度而言,就是使每个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如此,才能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如此,每一课的教学目标,每一单元、每一册书的教学目标才能形成一个比较全面的目标 “网络”;如此,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才可能得到真正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