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升高中生的信息素养

2012-08-15苏焱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2年22期
关键词:校本素养信息技术

苏焱

(南京田家炳高级中学,江苏南京210037)

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早在1974年提出的。1998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制定了学生学习的九大信息素养标准,即能够有效地和高效地获取信息,能够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能够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能探求与个人兴趣相关的信息,能欣赏作品和其他对信息进行创造性表达的内容,能力争在信息查询和知识创新中做得最好,能认识信息对民主化社会的重要性,能履行与信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能积极参与活动来探求和创建信息。培养高中生的信息素养则包含了道德、技术和人文三个层面的意义:

一是道德层面的信息素养:培养高中生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使他们能够遵循信息应用人员的伦理道德规范,不从事非法活动,同时也知道如何防止计算机病毒和其他计算机犯罪活动。

二是技术层面的信息素养:技术层面的信息素养反映的是高中生利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即他们对信息的敏感度,对信息价值的洞察力和判断力,以及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创造信息的能力。

三是人文层面的信息素养:人文层面的信息素养是传统文化素养的延续和拓展,反映了高中生面对信息的心理态度,也可说是面对信息的修养。

一、高中生信息素养现状

目前的中学生教育尤其是高中生教育,始终都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只是应付考试,对中学生的成长所起的价值不是很大。如何培养具有信息素养的中学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研究方向。

我国的信息素养教育起步较晚,与很多发达国家的信息素养教育存在不小差距。就目前中学生信息素养看,主要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信息意识淡薄:学生的整体信息意识不强,对信息的敏感度不高,对信息的需求缺乏渴望,自主学习能力差,大部分学生往往局限于课本和教师所教的知识。

(2)信息能力薄弱:学生大多选择使用百度等网络搜索引擎来检索信息,而不是使用专业、权威的数据库,对诸如中国期刊网等学术性信息资源了解甚少;大多数学生上网只进行聊天、娱乐等浅层次应用,真正把网络作为学习工具的很少;学生对网络安全知识了解不多,不知道怎样正确预防病毒以及计算机犯罪;大多数学生不会准确地构建检索策略,很少对信息进行分类与整合,缺乏评价、分析和创新能力,信息利用能力有待提高。

(3)信息道德缺失:多数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道德意识,但也有少部分学生信息道德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不强,恶意下载文件或传播病毒的事件也偶有发生。

以上问题与学校对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师本身的信息素养能力不足有很大的关系。

二、如何提升高中生信息素养

提升高中生信息素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从信息技术课堂方面

江苏省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实施也将近10年了,新课程标准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高中学生发展成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几年来,作为一线信息技术教师,我们也一直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但由于学业水平测试的压力,绝大多数学校的教师做得还很不够,始终被学业水平测试牵着鼻子走。所以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是我校信息技术教师目前的重要任务,然而对于我们来说利用好每堂信息技术课又是首先要做的。

以往的信息技术课堂可能多数是教师的一言堂,近几年来这种现象得到了很大改观,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得到全面的普及。虽然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自主练习,但他们在思想上是否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解放呢?绝大多数学生往往还是简单地跟从教师提出的任务要求和教师提供的操作帮助,一步一步地去完成任务而已。又有多少人能够去思考为什么要做这个任务、做这个任务有什么目的、这个任务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应用?另外,按照教师给出的任务,学生做出来的作品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元素,很难从中找到具有特长的学生加以提高培养。任务驱动教学法本身没有问题,但如何设置任务,这就要看每个教师的水平了。任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有简单有复杂,关键看如何来设计。以往设计的任务可能多数偏向于对学生操作技能的练习,学生即使学会了操作技能,但很难把它应用到生活中去,他们可能也不知道该用在什么地方。所以设计任务的时候就应该从实际出发,寻找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事情,结合起来,利用信息技术去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一些问题。

比如设计图片处理知识点的任务,就可以让学生回家找一些老照片,然后把这些照片翻新。在这个任务中不仅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且也能学到所有图片处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比如有的学生想把CD中的歌曲转换成MP3储存在电脑中,有的学生想制作卡拉OK歌曲或视频,有的学生想把家里DV拍摄的视频加上字幕或截取其中的一段视频等等。只要细心观察,总能找到合适的任务,让学生把生活中的事情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利用现代化手段加以解决。

当然上面所讲的还都是停留在技能层面上,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还是很重要的。要让学生懂得合理合法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收集、处理、发布信息,提高他们对信息的敏感度,提升学生信息道德意识,加大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

2.从学生活动方面

现在学校里组织的学生活动越来越多了,要利用到信息技术手段的时候也越来越多了,所以利用学生活动去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为课堂教育很好的补充。学生活动丰富多彩,摄影大赛、微视频制作大赛、动漫作品设计大赛、卡拉OK大赛、计算机装机大赛等都可以加以很好的利用。以往学生活动的时候,有很多学生来信息技术办公室求助于信息技术教师,让我们帮他们把多首歌曲拼接在一起,并且还要有过渡效果。这就是一次很好的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机会,学生有了充足的动力,自然能学好信息技术课程,能掌握好信息技术技能手段,从而提升了自身的信息素养,通过教师和学校相关部门的努力,希望在活动中学生的参与面能得到更好的扩大。

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要内容,以活动、竞赛、评比为推动手段,以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方式组织的各类信息技术比赛和学生活动,更加丰富了校园科学文化生活,提高了全体学生的信息素养。

3.从校本课程方面

信息技术课堂上所教的内容,往往不能满足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需求,所以可以考虑通过校本课程来加大对学生信息技术技能的提升,从而增加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机会,使他们今后能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的社会。校本课程开设的内容往往都是教材中所没有的,或者是在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的内容,如何设置校本课程的内容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事情。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用“飞速”来形容,所以校本课程的内容要很好地结合信息技术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当然,对现有教学内容的提高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日益发展的通讯技术和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智能语音识别技术、三维动画制作技术、新兴的网络应用服务等都可以作为校本课程的研究方向。

校本课程是进行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主题的学科教育的载体。适应学生的需要、适应信息技术的需要、适应现代化技术教育需要的校本教材将成为信息技术学科教育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4.从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方面

这里所指的教师包括信息技术教师和其他学科任课教师。并不是所有的信息技术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都很高,整天和电脑打交道,和一些看上去很简单的应用软件打交道,可能有些教师就觉得疲惫了,缺乏对新事物新知识的探究精神了,从而停止了自身信息素养的提升。对于其他学科教师来说,大部分人的信息素养并不是很高,信息处理能力有限,在信息技术学科整合方面做得还不够,可能很多人仅仅会制作一些简单的PPT课件而已。这就需要具有一定信息素养的信息技术教师来对他们进行培训,不仅培训信息处理技能,而且还要培训获取、整理、加工、发布信息以及信息技术学科整合的理念和方法。学科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升了,尤其是信息技术教师的信息素养的提升,就可以全面带动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

那么教师该如何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呢?笔者觉得也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多接触新兴的、高技术含量的设备。比如电子白板在课堂上的使用已经开始全面展开了,这就要求大部分有条件的教师去学习使用方法,并且尽量在自己的课堂上运用它。第二,多学习一些和自身学科相关的应用,学习一些能和学生平等沟通的新兴网络应用。比如数学教师都应该熟练地掌握几何画板等软件的使用,班主任应该很熟练地运用电子表格制作软件以及用来和学生沟通的网络工具——BBS、博客、微博、微信、一些常用即时通讯工具,所有教师都应该很熟练地使用PPT等教学工具,应该对图片、声音、视频会进行简单的处理和加工。第三,学会处理信息安全、网络安全方面的一些简单问题。比如定期对电脑进行体检、查毒,不下载来历不明的文件,不登录不健康的网站,不在网络上发表不合适的言论等等。

整合学科资源,培养信息素养,其结果必然是教师教学观念的创新、知识体系的全面升华。师生互动不再局限于单科内的知识,它贯穿的是学科间的共性知识。这对学生而言,为未来跨学科的复合型、外向型、应用型的高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大量涌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信息化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5.建立适当的评价激励体系

不仅要对学生建立评价体系,而且也要对教师进行适当的评价。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有自己的一套评价体系,然而校本课程、学生活动中也应该建立一套对学生的评价体系。校本课程对于学生来说没有考试的压力,可能只有学分的约束,但实际上学分往往不能真正约束到学生。所以对校本课程建立一套合适的评价体系很有必要。首先定制学生喜欢的校本课程内容会给评价带来很大好处,学生喜欢了,就有动力了,也愿意学了,评价考核自然容易了。其次,可以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的学分制度来进行评价。第三,可以把学生活动和校本课程结合起来,校本课程不达标的学生取消其参加相关活动的资格。而至于学生活动的评价可以结合学生的社会实践等方面的相关学分来进行评价。总之,评价体系的总体原则是以激励为主,要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动起来,不仅仅是身体上动起来,更重要的是脑子要动起来。

那么对教师又如何来进行评价呢?每学期或每学年进行一次或两次相关培训讲座,要求符合条件的教师必须参加,学习结束后每人都要上交作业,由学校统一安排专人进行评价。学了以后还要运用,这样学了才没白学,所以对学到的技术和方法运用到平时的教学和工作当中也要进行评价。当然这个评价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不过可以通过奖励的方法督促教师多学多用。

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将会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带来一个良性循环,评价机制应该以激励和奖励为主导思想,以提高学生参与性、创新性、自主性和全面提升教师知识体系为目标。

三、展望未来,任重道远

应试教育、千军万马挤高考独木桥、公司招聘学历第一等现象盛行,在目前这样的教育体制和社会环境下,想在中学里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显然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秉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遵循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宗旨,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做点事情。

猜你喜欢

校本素养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