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新闻传媒的功能及其发展路径探讨
2012-08-15文丨廖培郁
文丨廖培郁
随着21世纪经济、科技的快速进步,我国新闻传媒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新闻传媒作为我国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国家联系和沟通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同时也对人民群众的观念、行为、生活方式以及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和推进作用,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动态以及科学文化知识等信息传播中具有重要舆论引导、服务和教育等功能,对促进社会健康、稳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新时期,新闻传媒作为引领社会思潮、传播和弘扬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在维护社会秩序、推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形势下,新闻传媒如何以更好的发展路径发挥组织整合力是我国新闻传媒工作者探讨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分析了新时期我国新闻传媒的功能,并探讨了新闻传媒的发展路径。
1 新时期新闻传媒的功能分析
1.1 舆论引导功能
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各种社会形态意识不断出现,人们的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如果人民群众的思想受到一些不良价值观念的充斥,直接影响社会主体的活力和方向,造成社会混乱。新闻传媒作为大众传媒工具,以新闻传播的形式进行舆论宣传,面向社会公众,以公开报道方式,表达公众意愿,反映与公众利益相关的社会问题,在全社会营造促进社会稳定的舆论氛围是新闻媒体的职责所在[1]。因此,舆论引导功能是新时期新闻传媒的重要功能。
1.2 服务功能
新时期,新闻传媒的根本功能是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新闻传媒的期待更倾向于新闻报道能关注老百姓的生活状态,反映人们生活中的疑难问题,并带来对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指导性的信息,从而为人民大众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生活氛围。因此,新闻传媒应充分发挥新闻传播的优势,坚持为党的事业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因此,服务功能是新时期新闻传媒的又一重要功能。
1.3 教育功能
新闻报道以其强有力的宣传、舆论方式,将社会生活现象淋漓尽致的传播出来。许多新闻事件在反映人民群众劳动生活和精神面貌的同时,传播民族文化,展现时代特色。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新闻要素都浸透着新闻工作者内心的真情和思想情怀,每一层构思都描述着人间世事中的真谛,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因此,教育功能也是新时期新闻传媒的重要功能。
2 新时期新闻传媒的发展路径
2.1 提高新闻队伍的综合素质,加强新闻传媒专业化建设
新闻队伍是新闻传媒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新时期,新闻传媒要取得长足发展,必须加强新闻队伍综合素质的提升,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素质新闻队伍,加强新闻传媒专业化建设。
一是加强新闻队伍思想建设,严格要求新闻报道尊重新闻事实。事实本身自有一种强大的说服力量,能够渗入人们的内心。每个新闻事件因报道角度的差异,会产生不同传播效果,进而形成不同的舆论导向。弘扬社会正气,唱响时代主旋律是新时期新闻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一些新闻传媒工作者为片面追求新闻事件的炒作影响力和眼球效应,一味地去迎合受众的口味甚至情绪,断章取义、伪造虚假镜头、虚假陈述,误导舆论而引发社会动荡[2]。新时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为了抵御腐朽思想的侵蚀,应加强新闻队伍思想建设,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实事求是报道意识的培养,严格要求新闻报道尊重新闻事实,遵循新闻求真原则,深入新闻事实,追求新闻真相,从而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是培养新闻队伍思想政治素养,树立新闻队伍严谨的工作作风。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以及各项决策进行全面准确的舆论引导是新闻传媒工作的基本职责,而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坚定的政治立场是对新闻工作者的根本要求。新时期,应加强新闻传媒工作者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树立新闻队伍严谨的工作作风。根据社会舆情的实质,深入国家的宏观政策的分析,剖析国家政治走向,用政治的认识高度揭露新闻事件背后的深刻意义,透过纷繁的社会现象去捕捉新闻本质,坚定不移的以党的立场为立足点把握新闻事件的舆论导向。
三是培养新闻队伍对新闻信息的分析判断能力,提高新闻队伍深入挖掘新闻价值的能力。新闻媒体工作者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而束手无措,存在新闻敏感度缺乏、误导闻舆论的现象。因此,培养新闻媒体队伍对新闻事件的分析判断能力十分关键。这就要求广大新闻媒体工作者应以对新闻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增强全局观念,运用辩证思维,加对新闻信息的分析判断能力,在发现问题、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等过程中,深入挖掘、把握新闻事件价值意义,把握正确的舆论方向,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
2.2 坚持“以人为本”的新闻报道理念,提高新闻传媒竞争优势
以人为本的报道理念是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作为新闻报道的关注点、立足点,关怀民生、关注民情,倾听民意,时时事事选择更符合平民的角度作为新闻报道切入点。该报道理念下的新闻传媒,围绕人民大众关心的问题做好服务性报道,能更好地发挥新闻传媒的服务功能,进而提高新闻传媒的竞争优势。
一是营造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报道氛围。一方面,新闻传媒应加强对司法机关的监督,揭露案件审理中客观存在的公权使用不当现象,消除不和谐因素,有效避免司法机关因滥用公权而对社会生活、公平正义所造成的破坏,保证其为人民服务的正确方向[3]。另一方面,加强新闻事件中对公平正义的维护。广大新闻传媒工作者要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切入点,挖掘社会现象中具有公平正义闪光点的“人”和“事”,加强公平正义事件的宣传力度,倡导人们对公平正义的弘扬。同时,深刻揭露和批判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有悖公平正义原则的现象,让人们认识到这些现象的危害性,在整顿新闻界不正之风工作中充分发挥新闻传媒“以人为本”的报道理念。
二是营造关注民生的报道氛围。衣食住行、柴米油盐,民生无小事,民生系万家。尽管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然而经济发展区域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现象仍然存在,许多人民群众仍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他们渴望得到社会、国家的帮助和支持。新闻传媒作为沟通党和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应不断加强民生栏目的创办,关注百姓生存状态、探讨和剖析民生生活热点和难点。并将民生报道打造成沟通党和政府与百姓的重要平台,敢于出头,敢于坚持,让党和国家进一步了解民众的生活状态,为政府寻找民生困境突围的合理出路提供有益的辅助,并促进媒体与相关部门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更好的服务于民生问题的妥善解决,发挥新闻传媒的民生服务功能,提高新闻传媒竞争优势。
2.3 追求新闻传播的人文精神,彰显新闻传媒的美学价值
新时期,新闻传媒工作者应切入新闻传媒的美学追求,站在时代的前沿,树立牢固的新闻精品意识,深入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人文精神,追求真、弘扬善、表现美,引导人民群众感知新闻事件所展现的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舍己为人的善良精神、不畏强权的斗争精神,大义凛然的牺牲精神等等,唤醒人民群众内心世界中“真善美”因素的共鸣,彰显新闻传媒的美学价值,发挥引领人、陶冶人、愉悦人的重要作用。例如:在“5·12”汶川大地震中,英雄教师谭千秋用自己的双臂和身体护住4个学生,自己却不幸遇难的英勇事迹。新闻传媒应加强该新闻事件的宣传和报道,将新闻事件所蕴涵的美学价值绽放出来,引导人民群众追求美。
[1]王若昀. 新形势下新闻传媒核心竞争力的开发[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8,10(5).
[2]丁柏铨,朱元杰. 新闻传媒:社会公平正义的推动力量[J].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4).
[3]刘姝媛. 如何加强与改进舆论监督报道[J]. 新闻传播,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