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原生广播的发展与问题

2012-08-15文丨吴永芝

中国传媒科技 2012年24期
关键词:网络电台电台广播

文丨吴永芝

(南京政治学院新闻传播系,南京 210003)

虽然广播在20世纪后半期受到了纸质媒介、电视、网络等的冲击,导致受众群和商业收益的大为减少,但是从网络的原生态里衍化出的网络原生广播(网络平台自身衍生广播,突破了传统电台的局限,合成了电影、音乐、谈话、新闻、游戏等多种内容形式的新兴媒体)却因新颖的节目,互动式的播出样式得到青睐,为新世纪的广播收听样式开辟了新的途径。

1 网络原生广播的由来及现状

21世纪,传媒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拥有丰厚的商业利润,各种媒介都想从传媒业中“分一杯羹”。传统产业纷纷进行改革,参与竞争,而新兴的IT业也不甘示弱,通过改变节目内容及形式,吸引更多受众的眼球。当传统的广播因为声音的局限无法满足需要之时,网络却借了“壳”发展起了自身的广播形式——网络原生广播。

网络原生广播是网络平台自身的原生广播的发展,区别与传统电台的网上收听,现在发展的规模非常庞大,猫扑电台作为最早的存在体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以猫扑电台为例,它由原来的网上音乐欣赏、点歌等最初的单一形式发展到了“超大型互动门户”,从内容形式上看有综合性网站的色彩,声音、图像、文字三者合一,视频、音频制作精良。这样的网络广播无疑综合了其他传播媒介的特色优势,在竞争激烈的今天,深受大众欢迎。

2 网络原生广播的发展优势

网络的迅猛发展以及宽带技术的支持,让网络原生电台的优势更加明显,首先,网络广播台把内容存储于网站,应需要随时调用重播,甚至还可以复制。这样也就提高了广播媒体所传播信息的使用价值,延长了这些信息的“生命”。广播上网后,听众不但可以在网上听节目,还可以看以文字和图像形式提供的节目材料及主持人介绍,通过超链接手段获取背景资料,与其他网友达成在网上的意见交流。视觉比听觉的信息保留率高,更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使广播达到最大化的传播效果。

其次,网络广播的选择性大,花样繁多,迎合年轻人的口味。当广播媒体与网络结合后,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在任意时间选择任意电台任何时间播出的节目。除现场直播外,每个人还可以安排自己的节目。传统广播媒体针对异质大众的去个性化传播,在网络传播中被个性化传播方式所代替。最新的和经典的MV,因种种原因而错过的精彩影视,名牌品牌节目,甚至广告等均可以在网络广播中得到满足。而针对年轻人是网络主要的接触群体这一特点,网络电台开辟了网络交友厅、情感吧等系列网页来吸引眼球。

再次,网络广播的形式灵活,网络的双向流通的传播特点使其播放的内容随时得到充实。以猫扑电台为例,猫扑网站的版面的扩大、内容的充实等,都是在其论坛的帖子中充分听取网友的意见,而不断得到完善和壮大的。最近猫扑又收集了很多好帖,挖掘话题,与文学联盟合作,将好文章做成有声文章。媒体和网友的互动交流,让反馈更加便利,这是网络广播不断作大作强的原因。

最后,网络广播大大地扩展了广播的传播空间,突破地域限制。传统广播的传输手段受到地域的限制,特别是音质较好的调频广播发射范围很小,短波虽发射范围大,但信号不稳定,收听效果差。网络技术的应用则可突破这种地域的限制。从理论上说,通过网络任何一个地方台的广播节目都可以流向世界各个角落,受众也能通过从网上收听到外地广播,获得那些通过传统媒介难以获得的信息,同时这也可以突破世界上不同地区的时差限制,有利于实现信息的跨国传播。

3 网络广播发展存在的问题

网络原生广播在迅速发展壮大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这既有内部的原因,也有外部环境的欠缺。

作为网络广播的能动因素之一的主持人即NJ的素质普遍偏低,能力欠缺,知识面狭窄,导致了他们只能就节目而“说节目”,缺乏创新,不利于长远的发展。NJ,一个新的区别于DJ的网络电台主持的市场看起来是一片“繁荣”,但现行的大量主持往往内容单一,仅仅读取短信做“自娱自乐”,没有知识含量。NJ必须适应从主导地位向谈话组织者的角色转变,这种角色的转变对主持人的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和对全局控制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行网络技术发展的加快,对从事这种新传媒工作的主持人必须进行及时培训,提高节目质量,从而创新内容。

个别网络电台的节目出现庸俗化、低级化倾向。就像人们对于网络的两面性的讨论一样,网络一方面可以作为学习、娱乐的工具,另一方面也因不健康的内容诱导了犯罪。作为生长在网络载体上的网络原生广播,现在的发展也有“歧途”,诚然,优秀的新闻、音频、视频内容占了电台播出的主体,但诸如电台贴图吧等以张贴图片为生存内容的版块,其形式已经愈发大胆、前卫,近乎极限,长久下去,必然导致低俗化、庸俗化,伤害未成年人。因此网络电台必须为自己的节目质量把关,一方面,用优质的节目来为自身树立良好的品牌价值,形成竞争力,另一方面,也要防止别有用心的“网上犯罪”而破坏节目质量。

作为新兴事物,网络电台发展的外部环境还不健全,如我国的相关法规欠缺。以著作权法为例,版权的侵权问题上存在不对等的现象。现行的法案里,网络电台播放歌曲必须向唱片公司交税,但同样的情况却没有提到卫星电台,衡量标准不统一。一些非法电台甚至盗用唱片公司的版权,这方面要进行严格监管和约束。相关立法健全,一方面可以保护网络电台的收益不受侵犯,另一方面,也实实在在的维护着消费者的权益,这是“双赢”的结果。

虽然因特网的发展非常迅速,但收听网络广播要求的条件较之收音机、电视机而言,仍比较苛刻。电脑的普及并没有像收音机拿在手头上一般便捷,也没有像电视机那样普及进入到千家万户,中国的特定的网上收听群数量少,受众特定的收听习惯也没形成。没有形成一定规模,从地点上看,在高山偏远地区上网仍有困难,而且,网络广播对于网速的要求也比较高,而现在的拨号上网以及部分的无线上网的网速仍然偏慢,收听也就大打折扣。

4 网络原生广播的发展前景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广播也将不断壮大。通过新兴的技术及理念的整和,网络广播与通信领域实现合作(如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创立的北京网视),更丰富的视频内容进入界面,热播和经典影视剧、娱乐节目、最新体育赛事等节目可作为优势特色;随着点对点传播最好形式的手机的不断发展,让节目接收设备更加便携化、简洁化;另外3G技术的成熟,用手机就能直接“收听”网络电台,成为一种新模式。

激烈的竞争让网络原生广播的专业化趋势必须加强。基于现行的网络广播的丰厚收益,资方必定会对其加大资金、技术等投入,经历改组融合,更加专业的、实力化的网络广播的商业集团必将出现,知识化、专业化的人士加入到策划、编辑、主持等岗位上来,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当前网络广播的庸俗化倾向,增加坚实厚重的底蕴与内涵,以一种更加成熟的面貌展现在受众眼前。

麦克卢汉认为,每一种新的媒介都会拆解合并前任媒介。如电影拆解合并了戏剧,电视拆解合并了电影。网络原生广播的出现,是不是对传统的卫星电台的拆解?目前尚不能下定论。随着大型传媒集团的兼并与改组,网络广播的发展会有更大的空间,但传统媒介也不会甘心退出舞台。网络广播的先天优势无法否认,发展的前景是美好的,但道路还很曲折。

猜你喜欢

网络电台电台广播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鹿先生的年味电台
论网络电台广告的几种创新方式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
做好电台新闻的采访之我见
网络电台陆续获资本青睐盈利模式未知
最早的无线电广播
音乐也疯狂.玩转PSP网络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