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电视媒体用字用语失范与规范——吉林省电视媒体为例

2012-08-15文丨曲文吉

中国传媒科技 2012年20期
关键词:用字用语现代汉语

文丨曲文吉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长春130017)

众所周知,电视媒体的作用不仅仅限于信息传播,媒体的用字用语引领着受众的语言消费方向,它的用字用语规范性是受众尊崇的楷模。然而,走进电视媒体实际生活,失范现象令人咂舌,这不能不让我们去思考问策,为解电视媒体用字用语失范之忧建言。

本文以吉林电视台(综括旗下各个频道)为考察对象,分析探讨其屏幕用字、播音用语失范问题,寻因问策,以引起方家的重视,众力寻求改善的途径。

1 屏幕用字失范与规范策略

电视传媒在传输信息过程中,作用于受众的视觉与听觉。作用于视觉的主要通过文字展示信息内容,作用于听觉的为节目中以语音形式输出的,两者是否达到语言文字规范的要求,我们有法可依。暨2001年,国家颁发并正式开始执行的我国第一部语言文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其中明确规定:“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和影视话剧演员、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普通话水平, 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对尚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普通话等级标准的, 分别情况进行培训。”此外还有《简化字总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等规范标准,这些法律法规为广大新闻工作者指明了具体的服务标准与要求,也是受众享有规范的用字用语权益的法律保障。

事实上,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了媒体使用文字不够规范现象频现,因而误导了文化程度较低的受众。这有可能使文化不发达偏远山区的受众再次走进文字“盲区”。如下吉林省电视媒体出现的用字失范现象的调查,如同警钟警示我们要采取切合实际的方式方法,消灭用字失范高频现象。

1.“凡事不要存在侥幸心里”(吉林都市《守望都市》字幕 2012-2-16)中“心里”应为“心理”;

2.“所幸,我就找了个代骂公司”(吉视法制 《法治看点》 字幕2012-1-26)中的“所幸”应是“索性”。

3.“侦察员和技术员迅速的感到现场”(吉视法制《法治看点》字幕2012-1-28)除了我们前面提到的错别字问题(赶到现场),“迅速”后面的“的”也存在问题,应作“地”。

4.“小日子过的节节升”(吉林都市公益广告字幕 2011-1-11)中“的”应作“得”。

以上列举的几个常见同音字错代现象,还有笔顺使用不规范等问题散见于电视用字当中。如“继”字,据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编制的《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继”的笔顺应当是,竖折应当为最后两笔。吉视都市播放广告中有“继中医之精华”一句,电视图像中放大了“继”,其中竖折两个笔画构成的部件却是先于部件“米”。

考察上述现象而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一者大都是从业人员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意识淡薄,工作责任感不强所致;二者个别工作者语言理论知识功底浅薄,无能辨别甄伪,故而出错。针对用字失范问题,只要我们对工作人员的职业责任感常抓不懈,警钟长鸣,在文字录入过程中严格把关,就可大大减少此类失范现象。同时,在工作中高度重视起汉语同音字词较多的特点,不断提升现代汉语知识涵养与运用能力。再者强化工作人员岗前、岗后的业务培训,并实施岗中业务指导与监督,从根本上杜绝用字失范发生的可能。

2 播音用语失范与规范策略

在为期一年的调研中,我们发现播音用语失范主要表现在语音要素运用失控、词语语义指向不清、语法错误涵盖各种常见类型。

2.1 语音要素运用失控

如:1.在“医生对李成芬的伤口进行了处理”中将“处理”误读为“chùlǐ”(吉视都市《守望都市》解说2011-1-11)

2.在采访中,有记者调查春节市民“买东西花了多少钱?”,其中记者将“东西”误读为方言音“dóngxi”(吉视法制 《法治看点》记者提问 2012-2-8)

3.在“周某和蔡鸿共同开发了一个楼盘儿”中将“楼盘”读为儿化音。(吉林教育 《非常故事汇》2012-2-8)

2.2 词语语义指向不清,词语搭配失误

如:1.“她的议案聚焦了很多人的目光”(吉视都市 《守望都市》解说2012-2-5 )。“聚焦”一词有两个义项,①使光或电子束等聚集于一点;②比喻视线或注意力集中于某处。(《现代汉语词典》2005)这里使用的应当为“聚焦”的比喻义。但是,从结构上分析,“聚”和“焦”两个语素是通过述宾方式结合的合成词,后面一般不接宾语,改为“聚集”为宜。

2.“我看她不像是来应聘的,而是来应聘别人的。”( 吉视都市 《守望都市》记者 2012-2-16 )。“应聘”义为“接受聘请”(《现代汉语词典》2005),第二个“应聘”从语义和用法上看,都不合适。混淆了“招聘”和“应聘”两个词。

2.3 语法错误涵盖常见类型

1.“让记者注意到陈磊,是他的年轻”(吉林都市 守望都市解说 2012-2-14)。

判断动词“是”的前面需要主语,而“让记者注意到陈磊”是兼语短语,是典型的谓词性结构,不能充当被陈述的对象。须将其转化为体词性成分,可用结构助词“的”完成这种变换,将其修改为“让记者注意到陈磊的,是他的年轻”。

2.“因为喜欢这份职业,让她多了一份忍耐和坚守”(吉林教育《招考就业大咨询》2012-2-14)。“喜欢”和“多”的主语都是“她”,但由于“让”的存在,取消了“她”的主语地位,致使本句主语缺失。可改为“因为喜欢这份职业,她多了一份忍耐和坚守”。

3.“庄洁就是多次劳模殊荣的获得者。”(吉林都市《守望都市》解说2011-10-24)。“多次”是表动量的数量短语,可修饰“获得”,置于体词性成分“劳模殊荣”前不合适,应改为“庄洁多次获得劳模殊荣”。

限于篇幅,我们仅列几例典型案例,透过大量用语失误现象梳理分析,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1.主持人或播音员个人口误引起的。2.将汉语中的某字误读为其他字,用方言音代替了规范音。3.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理论功底不扎实,语言运用能力不强。4.媒体工作者反省意识差,监管路线走粗。

基于此,我们认为需要监督管理与业务指导部门严格把关,使监管机制进入良性循环状态,业务指导真正发挥作用。同时更需要受众倾心关注、建言,多一分帮助,少一分无视。除此之外,最为重要的是媒体工作者要有反省意识,自觉提升的行为,使媒体用语规范化进入常态,营造和谐健康规范化语言运用环境。

3 结 语

语言是一种公共资源,媒体语言的规范只有媒体与受众共同努力与自觉维护,才能建立良好的语言规范化环境。电视节目用字用语是媒体语言的具体形式,是受众语言文字学习的视听范本。因此,我们应当结合传播学规律和语言规律加强自身建设,携全社会成员正确使用规范用语,提升媒体公众形象品位。

[1] 周殿龙.社会用字不规范问题探索[M].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2] 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2012.

[3] 陈晓宁.也谈有声语言规范[J].语言文字运用,2006.

[4] 朱鸿琰.浅谈语言文字的规范化[J].教育学文摘,2012.

猜你喜欢

用字用语现代汉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深度思考之常用逻辑用语
现代汉语位移终点标记“往”
《汉语大字典》“人名用字”考误举隅
常用逻辑用语的八个易错点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科技论文表格的编排要求(五):用线和用字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用上礼貌用语,写“打电话”的故事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