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声所爱·大地飞歌》——电视文化传播的社会“正能量”解析

2012-08-15文丨周闻杰

中国传媒科技 2012年20期
关键词:飞歌大众文化卫视

文丨周闻杰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郑州 450001)

“一声所爱·大地飞歌”是广西卫视2012年重磅打造的国内首档大型新民歌选秀节目。“一声所爱·大地飞歌”将一改往常民歌大赛的传统风格,全新引进欧洲节目模式,融合经典中华民歌,以及令人震撼的独特舞台设计。

这档节目的宗旨:选最好听的声音,唱最动听的民歌。广西卫视“一声所爱·大地飞歌”由快乐之父汪炳文领衔制作,高晓松、蔡国庆等重量级明星担任导师及演出嘉宾。最终优胜选手还将登上南宁国际民歌节开幕式晚会《大地飞歌》的超炫舞台,与国内外巨星同台演出。“一声所爱·大地飞歌” 将在广西这片甲天下的山水之地,让民歌的内涵不断延展。

1 电视文化与大众文化

什么是文化?著名思想家泰勒把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定义为“文化和文明就其人类学意义上看是知识、信念、艺术、伦理、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需的其他能力和习惯所构成的综合体。”这一定义,几乎成为西方近百年文化研究的经典定义。实质上,文化是人类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领域中进行创造活动的方式及这一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的总和。在有阶级的国家制度中,代表国家意识的政治文化是核心,是一切其他文化的主导。在当代中国,国家意识形态的内涵,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其理论指导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则是主流文化。

2 电视文化传播的特点与异化

电视文化是指在电视媒体的影响下,于现代社会中形成的一系列的生活方式、意识形态,它可以分成电视传播文化、电视接受文化、电视和时尚、政治、经济各方面的关系等。电视能够作为一种文化的出现,这是现代化文化工业发展的体现;而电视媒介的出现更像是一个多棱镜,它可以折射出社会的多面性,同时具有共时性,也就是说我们在同一个时段可以接受到各种异质的信息。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却对我们的感官构成一种共时性冲击。

由上我们可以看出,电视是一种媒介,一种大众媒介,从与此同时,电视以其即时性(瞬间满足)、实用性(感觉刺激)、零散性(拼盘风格)、模式化(机械复制)的面目投众所好。电视媒介的特点注定了它将生产出大众文化。戴维·莫里在《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中指出,电视收视与文化素养不无关系(2005年,第146页)。观众对于轻松娱乐的节目的接受程度远大于严肃类节目。只有那些轻松易懂的形式,才能被观众所接受。因此,电视文化与大众文化必须是同质的。与传统的艺术相比,电视文化是一种贴近百姓的艺术,它满足了百姓的消费需求已经成为人人可以参与的游戏广场。

电视作为一种文化存在,与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化”相比,似乎有一些特殊之处。从电视文化的结构来看,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物质部分,就是电视和电视节目本身呈现出来的内容,它占用了人们大量的时间,使人们和电视及电视节目形成一种非常密切的关系,观看是它的直接方式;另一部分是它对人们精神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很潜在的。电视是一种大众文化,娱乐性是其主导方面,正如一位西方学者所言,在现代社会,娱乐性总是与媚俗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娱乐性与媚俗构成了电视文化的两个面相,电视更应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当然也应当反映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发展。但电视作为一种特殊的传媒,它在完成这一功能的时候有自己特殊的手段,它必须在娱乐与媚俗之间保持一种恰当的张力关系。

然而,在当下中国电视文化中,许多节目制作简单的认为传播丑陋的比传播美好的更容易刺激阅读者的情绪,传播恶的比传播善的更能刺激受众的神经,传播病态的比传播健康的更能吸引眼球。例如,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开播时充斥着大量的“拜金倾向”,河南卫视的《华谊之门》为了增加收视率一手炮制了“干爹门”……大量的审丑与媚俗节目的出现与泛滥,久而久之形成了同质化的媒介拟态环境。试问,当此类现象变为常态时,当大量负面信息占领了大部分媒介平台时,公众又怎能不陷入一种将个别现象等同于社会全貌的认知误区呢?这样的电视文化所塑造出的大众文化业又将是怎样的狭隘的、非主流的“负能量”文化呢?

3 电视文化传播的“正能量”体现

广西卫视定位为“美丽天下”,作为少数民族地区,更有着丰富的民歌资源。在今年选秀节目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广西卫视选择了“民歌”作为在今年“选秀混战”中异军突起的切入点。作为全国唯一一档新民歌选秀节目,《一声所爱·大地飞歌》力图通过选秀与民歌的完美结合,欧洲最新节目模式与本土文化品牌的惊艳混搭,掀起新民歌运动的风潮。

这档节目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突破了民族文化包装制作上的传统模式,不再是就传统做传统,而是发挥现在流行的电视娱乐包装形式上的大众化优势,以民族优秀文化内涵为核心,积极、公平、时尚的比赛环节极大的激发了参赛选手甚至是观众们的热情;同时,也让广大观众真实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可以说,《一声所爱·大地飞歌》在当前浮躁的娱乐至上的电视环境中,追求的不仅仅是收视率的高低,更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责任,树立良好的社会主流文化的“正能量”的体现。

所以,我们应当谨记的是,电视文化的核心是它的社会责任感,既然是一种文化,就应该塑造一种新的民族精神,塑造当代国人的性格。我们说电视应该有娱乐性,因为当代国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他们不光需要有勤劳的工作、学习的愿望,他们也应该有享受健康娱乐的权力。问题的症结是社会责任感问题,即电视文化应该给观众以什么样的产品,电视对当代人生活方式、观念、伦理,以及价值观变化的影响。

4 总 结

随着中国社会文明进程的演变,电视文化已走出象牙塔,成为广大民众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内容,具有了更加广阔的社会文化品格。媚俗化的电视文化传递的不会也不可能是社会的主流文化,但是我们应当考虑到电视媒介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所以,一个优秀的电视节目文本应当成为能够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正能量”的角色,塑造一个良好的大众文化以及传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

[1]蔡敏.当前中国电视文化审视[J].当代传播,2007(2).

[2]孙长军.论电视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同质性[J].江汉论坛,2004(8).

[3]姜应明.谈构建和谐社会的先进电视文化[J].电视研究,2005(11).

[4]吴素萍.后现代主义拥抱下的中国电视文化[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4).

[5]邹虎.真人秀娱乐节目的电视文化[J].山东视听,2006(11).

[6]金沐.论我国电视新闻节目娱乐化[J].世纪桥,2006(12).

猜你喜欢

飞歌大众文化卫视
大秦飞歌
洋场·小报·《红楼梦》——媒介建构下的大众文化(1912—1949)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观察与反思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大众文化的内在逻辑
茶乡飞歌
高铁飞歌
大地飞歌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天津卫视的淡定太匪夷所思
省级卫视季播下一个竞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