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融合发展时代新闻编缉的角色转换

2012-08-15文丨张

中国传媒科技 2012年20期
关键词:受众多媒体融合

文丨张 博

(陕西省渭南市渭南日报,陕西渭南 714000)

在传统媒体中,新闻编辑是编缉新闻内容且具有较强专业性的单一载体。而在传统媒体逐渐转向数字化,并成为多媒体结构中的一部分时,媒体互动与融合发展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新闻媒体活动的必然规则,新格局和新的工作平台在调整或者消弱新闻编缉以往固有权力的同时,也赋予了他们新的力量和责任。在此情况下,专业新闻编辑必须突破以往大众眼中新闻“把关人”的传统角色,对自己进行重新定位和塑造。这对于传统专业新闻编辑来说既是一场具有严竣挑战的变革,又是决定新闻传媒能否走向市场化,突破固有价值的决定性改革。因此,在媒体高度互动发展的形势下,新闻编辑必须突破传统,积极进行角色转换,成为多媒体融合发展中的有力一员。

1 多媒体融合发展格局下新闻编辑的角色定位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商品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作为交流工具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形成了信息渠道过多与内容相对匮乏的矛盾现状。目前,已有很多国家知名媒体开始探索渠道与内容共发展的整合路径。实现数字化与融合发展是新时期传统媒体转型的标志,在这场变革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人,特别是编制、决定新闻内容的新闻编辑。在这样的格局下,新闻编缉该如何当,如何顺利地实现角色转换,则是新闻编辑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从实践来看,媒介融合发展时代,重新进行信息资源配置与内容整合是必须面对的客观事实,这就要求新闻编辑尽快实现转型。

1.1 负责新闻内容生产策划及内容分配管理的高级编辑

一个合格的高层编辑人员是在新闻内容上既要懂得如何进行策划生产,又要懂得管理分配。目前在西方很多发达国家中,这类高层编辑人员已在众多传媒集团中崛起并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据有关学者调查发现,多媒体环境下的总编辑,通常是由多人来担任,并根据各自己的工作职责和时间进行分工合作。比如,大型媒体新闻编辑往往设置有策划、助理或值白班夜班总编辑等,一般的小型媒体往往只设一个总编辑分配工作,除了周末,每天要负责信息内容的生产和分配。因此,在多媒体融合发展格局下,高层编辑组织策划并传播信息的作业对象也从传统的单一媒体转向为多媒体,工作的难度和深度都有了很大提高。

1.2 专门负责内容制作和传播的普通编缉工作者

在各个组织信息内容生产部门和各媒体中,都有负责制作内容以及负责管理信息传播的普通编辑工作人员。他们虽然角色相同,但分担的工作也有所区别,有负责传媒集团整体信息内容生产并管理信息数据库的,也有负责为单一媒体制作内容和传播管理工作的。可以说,普通编缉人员通常是根据所在媒体的受众需求,来选择合适的信息素材、完成后期内容加工和传播,并进行传播后的管理与服务。

2 多媒体全面互动与融合发展下新闻编辑的角色转换

2.1 从新闻编制的单一化转向新闻与信息服务供给的全面化

媒体资源融合才能更好地发展,改变媒体单一的发展模式,拓宽传播渠道,实现跨越,以数字与网络技术为介质壁垒把资本运作贯穿各个层面中,协同运作,使资源快速共享,打造有序的产品链,延长其生命周期,从而获得最大利益,这是媒介融合发展最大的价值意义。在渠道过剩的现代社会中,受众需求趋于分散和零碎化,传统媒体各报同面的形式显然已不能满足受众需求,只求新闻信息及时、真实、简短快的编辑思路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因此,在信息开发时就要考虑到人体需求。信息数字化时代的新闻编辑不仅是新闻的编制者,还要担负交流、公布、传播与服务的职责,只有对新闻信息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和开发,才能促进信息产品链的形成。新闻编辑除了要具备一定的新闻价值专业判断力外,还要站在多种载体和不同受众需求的立场考虑新闻报道的角度、传播途径和各种信息传播技术并用的方式,同时还应考虑到新闻的延伸发展,建立对应的网络论坛,以及由新闻产生的后续服务等。可见多媒体融合对新闻编辑的最大要求就是强化新闻与信息加工、整合的职能,最大化地提升内容的品质的社会价值,推动新闻信息传播与知识和服务领域互动,进而促进媒介集团产品、市场、价值一体化形成。新闻编辑必须走出新闻编制者的单一角色,转向全方位的新闻以及信息服务供给者发展。

2.2 从“新闻把关者”向“新闻解读者”和“大公论坛主持者”转变

在传统媒介占据新闻传播主导地位的时期,各机关政府、团体组织和企业单位是信息提供的主要渠道。尽管很多媒体开设了新闻热线以及信件、电子邮件等渠道来搜集更多的社会信息,但与前者相比效果并不显著,可使用的有价值信息较少。在统媒体中,“新闻把关者”非常重要,甚至可以控制新闻的传播。但是新传媒的融入大大提高了普通受众参与新闻和信息传播能力,网络、微博和手机等都可以成为个人观点发布的平台,彻底改变甚至颠覆了以往新闻传播流程和途径。新闻编辑要应对新的媒介环境,使传统媒体和专业媒体继续发挥对新闻传播的影响力和对社会舆论的导向力,必须进行角色转换。首先,要尽可能地承担新闻解析职责,不要简单地决定报道内容,而要掌握受众的需求,能从信息数据库中提取原始新闻素材,并将之加工成适销且对路的新闻产品,通过多种合适渠道传播给受众。在这个过程中,新闻编辑已经走出传统“把关人”角色,体现了准确地对新闻、信息和知识进行嫁接、整合以及解读的新闻信息解析者的能量和风采。《华尔街日报》时下的最新改版就是对这一转变最有力的证明;其次,新闻编辑还要参与组织同各类新闻之间的观点交流和对话,真正承担起“公众论坛主持人”的新职责与角色。随着新传媒的发展和介入,新闻信息来源的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经,播客、微博和微博客等都是极有影响力的个人媒介,来源于普通公众的新闻信息和言论在新闻传播中的比重超越了以往任何时代。面对这样的形势,专业新闻编辑要想保持受众市场,就要从以往幕后作业走到公众面前,与受众直接对话和主持新闻论坛,且要将受众的意见的言论纳入内容传播范畴。目前,愈来愈多的传统新闻编辑、记者都相继在网络媒介上开通专栏,与公众互动,主持各类新闻信息讨论,并从中获取有价值的新闻和信息内容。

总之,在数字化时代,媒介融合发展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对于众多传统媒体新闻∕缉来说,怎样更好地把握和运用新传媒的互动功能来为社会大众提供最适合的新闻信息服务,还有待于不断提高和学习相关新业务,最大化地提升自身能量和价值。

[1]周兆华.数字化时代新闻编辑的角色定位[J].现代视听,2007(10).

[2]祝秀湘.报纸编辑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多媒体融合下角色转换的实践与思考[J].新闻三昧,2008(5).

[3]来向武,赵战花.数字化变革与中观层面新闻编辑理论的创新[J].编辑之友,2012(7).

猜你喜欢

受众多媒体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融合菜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多媒体高考招生宣传平台
移动云计算中多媒体工作流的节能计算卸载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