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新闻传播效果的因素及提高建议

2012-08-15文丨赵泽宇

中国传媒科技 2012年20期
关键词:软化受众效果

文丨赵泽宇

(海南师范大学,海口 570311)

新闻传播只有达到良好的效果,才能对别人产生良好的影响,如果效果不佳,那传播目的就没有达到。那么,研究其中的规律,分析影响新闻传播的因素,特别是对其产生牵制的障碍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信息的传播、接受与理解,是新闻传播的基本步骤。要让新闻传播达到良好的效果,就必须引导信息的传导者和接收者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以社会良心和责任心为指导,发挥出新闻传播对整个社会应有的正面而积极的影响。

1 新闻传播效果应当真实

新闻传播的真实性,指新闻报道必需与客观事实相符,向公众传导真实的信息,否则就是作假或不实报道。其中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为使传播致效,达到新闻传播的目的,必须使传播的内容有根有据,传播过程实事求是,传播结果与事实一致。

具体来说,新闻传播必须真实,是这三方面的要求:(一)新闻工作者必须保证新闻传播的全过程实事求是,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上去,以致曲解事实。无论传播的根据——事实,还是报道的过程,不能无中生有,更不能随意的夸大事实,使原意扭曲。(二)这是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也是基本要求,只有提供了真实的新闻报道,才能实现新闻传播的使命。违背这一基本规律,就丧失了新闻传播的意义,从而偏离了求真的轨道。(三)据实报道新闻,是实事求是的认识路线在新闻传播中的运用,也是当今社会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自觉地用严谨务实的态度严格要求自己,毫不作假,凭着自己的良心进行报道和传播。

2 影响新闻传播效果的因素

信息的传播,接受与理解是传播的基本形式,是大众媒介的主要特征。任何传播者所制造的信息,大都没有受到关注。如果就只是制造信息和传播信息,不论他所使用的语言风格是多么地动人,文字技巧是那么地自然而娴熟,也不论传送手段是如何地高端,分工制度是如何地有效率,都不能算是传播。同样,信息被受者所接受了,也不一定是传播成功了。信息未受到理解或注意就相当于没有传播,只有得到反馈或引起公众的共鸣,才能说明达到传播目的。传播效果的产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过程,每个环节或因素处理不当都可能对效果的形成产生影响,下面就分别探讨这些影响科技传播效果的障碍因素。

2.1 语言障碍

语言是新闻传播的基本载体,所以对于文字的处理就显得尤其重要,这也是对撰写新闻人的文笔敏感度考验极为高。新闻作者,应该避免运用专业化术语,力求使用平常通俗而形象生动的语言,能够与受众达到感情上的理解与沟通,所以除了意义的精确易懂之外,还应有丰富贴切的感情色彩,否则会使别人不能顺利理解其中的意思。新闻不仅应当传达感觉和情绪,还应引起微妙的受理反应。

2.2 经验障碍

公众理解某一新闻报道时,总是结合自己的阅历和经验加以判断,因此他们决不是一张消极被动的个体,只会机械地一昧地接受新闻上的内容,他们在心理上是积极的,在思想上也很主动,有自己看问题的方式和观点。他们往往运用自己的经验和看法,以自己的认识见解来弥补信息的不明性和多义性。刻板是这种作用的一个例子,刻板实质上是一种顽固的思想,它习惯将人、团体、事物进行分类,中国人受阶级思想太深,习惯将人的地位阶级化,也形成了不易改变印象。新闻报道中出现的人物一般都有类型化的特征,人们理解时也以刻板印象去认识,这时他们原先的固有的态度和观念会减弱、改变了信息的本来意义,从而造成有效传播的障碍,造成偏见,偏见会影响信息的有效传播。

2.3 兴趣障碍

不同的受众在兴趣上千差万别。媒体信息是否满足他们的需要,或者是否能让他们产生兴趣,都体现着信息传播的效果,人们接触媒介、了解信息,通常是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或进行评判的。许多人读报、看电视、听广播了解到世界上发生的事情,看看有哪些是重要的,是自己感兴趣的。并且,有些受众通常使用媒介只是为了放松的,当媒介信息与受众兴趣一致时,传播效果肯定是最好的,所以在信息的内容选择上,媒体要为受众的需要着想。中国新闻界曾一度把满足受众的愿望当作资产阶级新闻观面批判,结果只失去了受众的信任。如今我们应当强调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这样人们对新闻媒体的社会信任度显著提高。

2.4 环境障碍

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对传播环境也造成很大的影响,口头传播经常误导和影响人们的判断力。小道消息、民谣、流言在人际传播中极有煽动性和感染力,这也对传播环境造成了“污染”。而三人成虎,街谈巷议、人言可畏,这些词语也都说明口头传播能产生极大的舆论影响,大众传媒所发送的信息因此而受到检验。若与民意刻板绪相抵触,传播效果定当不佳。由于舆论的强大力量,和复杂的社会环境,经常使新闻在传播过程中,信息量和信息内容都严重流失,造成失真。就此来说,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了新闻传播的障碍。

3 对新闻传播效果的提高建议

3.1 在语言文字上下功夫

新闻传播语言是新闻采访和报道语境中形成的,运用于其相适应的用语和表达方式,会直接提高新闻传播的效果。从应用的角度来说,新闻传播活动就是语盲运用的结果。语言便是新闻传播活动中作为信息传播的形式途径,感性地呈现给受众的工具。比如:语句顺序,引语的使用,语篇的结构,语言情景,这些都要牢牢把握,并准确运用。

3.2 软化有度,关注内容

在有些新闻中,比如说“时政新闻”很多报纸都会运用软化的手法处理比较费力的时政新闻,那样可以使读者读得更轻松,这是一个常用的手段。但是,新闻要软化的是形式,而不是内容。软化是为了使内容上更充实、深刻,同时又在表现手法与形式上适度灵活。但是如果把这种软化作为重点,那么我们真正关心的内容就被占去了,这是对新闻软化的误解。所以软化有度是很重要的,适当的保留一些“硬”的部分从事关读者的利益点切入,这样不但能引起读者的兴趣,也能达到很好的传播效果。

3.3 确保新闻的高质量

新闻内容丰富,来源极度广阔。我们要确保新闻的高质量,而高质量的前提就是新闻的真实性,在这个全民狗仔的时代,新闻林林总总,鱼龙混杂,这在很大程度上严重误导了阅读者。所以对于一篇新闻,我们首先要把握它的真,进而对传播内容,形式,渠道进行一定的优化,高品质新闻还体现在正确的新闻观点,适当的新闻深度。而且我们还要在新闻编排上下功夫,对新闻头条要深思熟虑,合理组合代培新闻版块。

4 结束语

新闻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及时了解了各类信息,增长我们的眼界和知识高度。作为一个社会公民,我们不仅是一个阅读者,还是新闻的传播者,所以对于新闻传播效果的改善,不仅仅是新闻工作者的任务,也是我们时刻该谨记的事情,做一个高素质的新闻传播者。为此,我们也希望新闻能好好思考一下当前的新闻现状,改正不足,分析影响新闻传播效果的因素,并努力为传播效果的提高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1]张建波.论新闻传播的制约因素与传播效果[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5).

[2]王海龙.加强策划是提高新闻传播效果的重要途径[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12).

[3]拾景炎.“快乐至上”新闻思想的人文审视[J].扬州大学学报,2003(6).

猜你喜欢

软化受众效果
疤痕止痒软化乳膏在瘢痕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不同处理对冷藏“安哥诺”李果实软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牡丹皮软化切制工艺的优化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刨切竹单板的软化工艺研究
抓住“瞬间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