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网络环境下良好生态学习环境的构建及策略
2012-08-15
(江苏教育学院运河分院科研处,江苏邳州 221300)
教育生态学是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一门教育边缘学科。教育生态学是应用生态学基本原理特别是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等原理与机制来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成因,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一门科学。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看,我们以为,网络环境下学习环境的构建同样应该遵循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唯有如此,网络学习环境的构建才能真正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给养”,为学生自主学习搭建良好的学习平台。
一、网络环境下课堂生态环境的基本构成
长期以来,人们对传统环境下课堂生态的基本构成进行了细致研究。根据孙芙蓉、谢利民等人的介绍,国外对于课堂生态构成的看法主要有如下几种:[1](1)四要素说,即认为课堂生态结构由四方面组成。例如:Agard,Judith A.在1975年提出,课堂生态结构包括物理环境、人员、小组结构和教育活动四方面。(2)七维度说。比如:Morrison,Sherry B.和Oxford,Rebecca L在课堂生态量表中将课堂生态分成七个纬度,这七个维度是:功课、教师角色、学生活动、组的大小、生生关系、活动顺序、学生选择和教师人数。(3) 物理生态和文化生态说。例如:Rogers-Warren,Ann和 Wedel,Janet W.提出的物理生态包括这样几个变量:课堂中的成人、课堂内儿童的分组,建筑变量、时刻表、教材的选择和安排。Ellison,Constance M.等提出的“课堂文化生态”包括五个方面:社会或心理联系;教学的技术要点;物理结构和组织规则;纪律和课堂管理;态度、认知和期望。
国内关于课堂生态构成的研究与国外研究着眼点有所不同,具体有如下四种看法:[2]一是“二因素”,即认为生态课堂包括主体因素和客体因素;二是“三因素”,认为生态课堂包括生态主体、教学信息及课堂生态环境三个方面;三是“四因素”,比如:认为生态课堂包括“课堂中的环境生态、文化生态、心理生态以及行为生态”;四是“多因素”,比如:有研究者提出课堂生态是教师、学生、环境、教学信息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统或网络。由此可见,课堂生态环境包含的内容极其广泛,但是总的说来,其基本构成主要包含教师、学生、环境、教育信息等方面。其中“环境”包括物理的环境,也包含由学风教风、校风班风等构成的“软环境”以及由教室布置、师生生态位、班级规模、课程与教材、第二课堂资源等构成的学校社会性环境等。
相比常规环境下的课堂生态构成,网络环境下的课堂生态构成要来得复杂些。依据网络“人”“机”活动的特点,我们将网络环境下的课堂生态环境进行了重新划分,我们以为,网络环境下的课堂生态构成主要包括如下四个部分:(1)人的因素。主要由传统教学中“生态主体”——教师和学生组成——这同样是网络环境中最为能动的活动要素。特别是对于学生因素,我们则更加关注,因为在网络环境下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人。(2)教育内容与教育信息。既包括传统教育形式中的教育内容,也包括网络环境下的各种教育资源、教育信息等等。(3)网络物理环境。这是网络生态环境与常规课堂生态环境最为显著的区别。通常的网络物理环境类型与组成构成包括:计算机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各种计算机硬件资源及其它各种辅助设备等等。(4)课堂教学的各种软环境。包括校风与班风、教风与学风、教师与学生关系等等。
比较传统的课堂生态环境,网络环境下的课堂生态环境有许多特点,概括起来有:(1)教学内容、学习内容的开放性。网络环境下,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可以不再单独依靠书本来进行。教师和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造性地开发课程教学资源,并从网络等获取有益的教学资料、学习资源,这无疑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教学内容单一、学习内容单一的问题。(2)教学工具、学习手段的丰富性。网络环境下,教师的教学工具大为增加,可以依赖的教学工具也成倍增加。为此,教师可以大量使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拓展教学空间,为学生建立一个跨越时空界限的虚拟学习环境。同样,学生学习手段也变得丰富起来,学习工具的变革还催生出一系列崭新的学习方式,产生了诸如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基于资源的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基于电子学档的学习等等。(3)师生关系的“隐性化”发展趋势。南国农认为,信息化教学过程由教育者、教育信息、现代教育媒体、学习者四个基本要素构成,主要存在六种关系:即教育者与教育信息的关系、教育者与教育媒体的关系、教育者与学习者的关系、学习者与教育信息的关系、学习者与教育媒体的关系、教育媒体与教育信息的关系。[3]网络环境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较传统教学有了很大变化,譬如师生交流互动经常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平台来完成,这就使得师生之间的对话变得较为“间接”,有“隐形化”发展的趋势。当然,网络技术手段的使用从某种程度上对师生关系重构也有一定的积极价值,比如:技术手段的使用能够让学生依托资源环境开展自主建构性学习成为可能,这在客观上就要求教师从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向学习帮促者的角色加以转变,由此,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更好凸显,师生关系也会因此逐渐变得平等起来。(4)教学评价的灵活性。依赖网络技术的教学评价比较传统教学有它的优势,比如:传统教学评价倾向于选用测验、问答、心理测量等手段,基于技术的教学评价则更多提倡量规评价、档案袋评价(包括电子学档)等方式,且大力倡导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使用等,所以,差异极为明显。
二、网络环境下良好生态学习环境构建及其策略
“教育生态强调的是平衡、完整、统一、融洽,追求的是教育内部、外部主客体间相互依赖的有机性、互促互利的亲和性、生长发展的建构性、动态调节的开放性及不受约束的创新性。”[4]网络环境下良好课堂生态环境的构建应该以此为原则,大力加强学生学习为本的学习平台建设,同时,关注互助共赢、融洽和谐师生关系建设,具体策略与路径如下:
1.努力构建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学习为本的生态学习环境
从生态学视角看,教师与学生是网络环境下课堂生态系统中的两个关键“因子”,教师“教”和学生“学”构成了教学最基本的一对矛盾。既然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面向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开发,强调的是学生信息社会的生存能力特别是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那么,通过技术手段构建以学生为主、以学生学习为主的生态学习环境就至关重要。“学习环境设计的思想,客观上决定了教师‘学习帮促者’的角色,其实质是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与作用。尊重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意愿和愿望,让学生承担更多的学习责任,给予学习者更多的选择权利,这是现代设计发展的趋势和潮流。”[5]
另一方面应该看到,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环境”业已呈现出教学时空虚拟化、资源形态全球化、知识呈现多样化的特征,这早已超出了传统教育狭隘的“场所观”、“氛围观”的概念范畴。技术支持下的“学习环境”不仅意味着“现实”与“虚拟”的接轨,同时,意味着硬件、软件、资源、信息的全方位“融合”。为此,构建生态型课堂学习环境必须大力借鉴“生态位”、“生态承载力”等原理,以“整体关联、动态平衡”作为基本原则,对网络环境下的硬件、软件、资源、信息等进行全方位的优化。这包括:(1)物理环境的优化。比如:教室自然环境要具有良好的物理指标,教室颜色和温度、教室课桌、光线照明要能够满足学生基本学习需要。(2)硬件、软件及其搭配的优化。譬如:教学硬件的设置应考虑到教学的实际需要;工具的设置要具有相应的教育性价比;教学软件要本着“适用”的原则,既要能够满足学生自主学习使用,又要防止软件功能过大、功能过全干扰学生的学习活动等。(3)信息资源的优化。信息化课堂中,教学生态资源包括课程内容和各种信息化资源等。从现实角度来看,网络环境下学生的资源信息不患寡,而患“超量”。因为,根据生态学中“耐度与最适度”原理,当学生接受的信息严重过剩时,它会对学生学习特别是深度学习构成严重威胁,所以,应该通过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加以引导,比如:开展基于问题的学习、开展基于探究的学习,来提高资源信息的使用效率。当然,网络环境下教师也可以通过课前对资源的整合来保障优质资源的投放,以避免过量信息对学生学习的干扰等。(4)学习策略、学习活动安排的优化。网络环境下,学习活动、学习路径设计十分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能够沿着既定的学习路径有序、有效率的展开。同样,学习策略也是学生学习最重要的支持性条件之一。“学习策略是学习主体为最有效地实现学习目标,自觉地对学习活动及其要素进行调控的策划和谋略”,[6]学习策略可以支持学生有效地利用学习环境中的各种要素,支持学习者更好地进行自主建构学习和基于社会的协作学习。
2.努力构建民主平等、交流互动、持续发展的生态学习环境
“珍惜独特性、尊重多样性、强调关系性、追求和谐性,这是将生态课堂与其他课堂区别开来的本质所在。”[7]构建以民主平等、交流互动、可持续发展的学习生态环境,其实质是构建影响课堂生态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人机关系,核心是信息化环境下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我们知道,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物种都有其自由的生存空间,同样,教学环境中每一个学生都有其自由发展的空间和权力。传统教学中师生关系遭到了严重扭曲,这引发了课堂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重建课堂生态环境,应该首先从重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开始。(1)教师角色转变是关键。课堂教学作为一种微观的生态环境,它由多种“生态因子”组成,但是,诸多环境因子中有若干对生物起决定作用的生态因子,它就是主导因子。依此来看,教师也是课堂生态的主导因子之一,因为,教师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某种意义上他甚至决定着教学的“路径”和“方向”。教师要改变教师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定位,努力做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要摈除教授知识、传授经验、管理控制学生的想法,努力树立共同参与、交往共建、共同发展的教学理念,与学生建立人道、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从而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2)构建便捷顺畅的交流沟通平台。借助网络技术,建立便捷顺畅的师生交流平台,这是信息化环境条件下教学优势之所在。通过建立师生交流平台,协调师生关系,同时支持课堂教学中的各种人际关系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与网络成员之间的互动等)。交流平台的构建还可以支持基于网络的学习的展开,方便高效地支持网络远程合作学习等。另外,构建交流沟通平台还可以有效避免教师只和少数学生、优秀学生互动交流的做法,真正体现面向每一位学生的教育理念。(3)构建合作竞争的课堂生态环境。生物世界里存在着“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现象。适度开展竞争可以激发成员的创造潜力,提高生态学习质量,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当然竞争还应该结合合作、在合作的背景下来进行,因为这样的竞争才是正常、健康的学习竞争。(4)应防止出现生态关系的严重错位。这些错位的主要体现:教师课前缺少缜密细致的教学设计,对学生学习中使用的技术工具、资源信息缺少整合提炼,因而造成学生信息处理量过大,教师教学中放任自流,将学生的主导地位过度放大,任由学生进行网络环境下的所谓“探究学习”等等。(5)努力构建能够彰显个性的外部生态环境。生态系统具有自我更新、自我发展的功能,生态系统内的每一种群都有自我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动力。传统教学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方面存在着许多不足和障碍,这些完全可以在网络环境下得到彻底解决。比如:借助技术手段,通过给学生准备“个性化”的学习方案,我们完全可以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整体发展的和谐统一。再比如:通过提供网络交流平台,通过引导采用图画、舞蹈、语言等形式学习,发展自己的各种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生态课堂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师生生命的可持续发展:不是强调某一方面的发展,而是关注全面的发展;不仅要满足于当前发展的需要,还要促进未来的发展。”[8]良好的课堂生态本身就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某种意义上说,网络工具手段的使用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终身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
3.努力构建融洽和谐、团结奋进、奋勇争先的生态学习环境
很多专家认为,班级人际关系和班级群体是课堂生态主体成长的社会性环境,[9]所以,它同样是网络生态环境创设不容忽视的内容之一。创造良好的班级社会环境及人际心理环境,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注意培育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正确角色定位后的教师应着力和学生建立一种互助共享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尊重、宽容、厚爱在教学中更容易形成宽松、融洽的学习心理氛围,有利于学生内在潜质的充分发挥。要营造积极的课堂环境和氛围,创设一种尊重学生的观点、问题,鼓励学生提问、概括、假设和陈述的课堂氛围。教师要“蹲下来看学生”、“俯下身与学生说话”、“让学生有尊严地讲话”。学习做学生的人生顾问,与学生一同享受人生经验,享受一同成长的快乐等。(2)培养团结奋进、互助合作的生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和自我教育的主体。协作互助、相互鼓励、奋勇争先的生生关系是优质课堂文化的表现形式,也是良好课堂生态环境形成的基础条件之一。反之,相互取笑、彼此倾轧、相互拆台体现出的是一种可怕的恶性竞争,是一种由恶性竞争引发的课堂群体生态失衡现象,是我们在构建良好生态学习环境中应该极力避免的。(3)着力培养良好的班级风气。班级风气是指班级内所有成员在以课堂生活为平台的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集体行为风范。它影响着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状况,是“教学互动生态应力场”[10]构建的基本条件。班级风气就像人体呼吸时无处不在的空气一样,看不见,但它对教学的影响却又无处不在。班风好的班级有着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正确的舆论导向,学生的学习你追我赶,学生能表现出积极上进、努力进取等方面的优秀品质。由于学生有着明确的学习方向和较强的学习动力,因而其成长和发展速度也较快。(4)培育优良的班级集体和优秀的学生群体。班级群体对课堂生态发展方向影响较大。李森等研究了几种类型的班级群体对课堂生态方面的影响,他们以为,“玩乐型”班级群体在一定限度内有利于其成员在正常的课余玩乐活动中获得身心的自然、健康和积极的发展,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进行影响不大,但是“学习型”班级群体则对于上述两方面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而另一方面,可以看出,“亲社会型”班级群体更容易使其成员养成和睦、友爱和团结等“亲社会”行为;“反社会型”班级群体则容易使其成员盲目地蔑视、抵制或反抗班级“权威”,藐视、有意违反或破坏班级规章制度。[11]由此可见良好班级群体培育的重要性。(5)建立人性化的班级管理制度。人性化的班级管理制度是在教师指导——学生协商制定下完成的,这样的制度不在于通过外力对教师与学生行为加以规范与约束,而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作用,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行为积极加以自我约束。“这种模式不仅消弥了横亘在师生之间的‘制度鸿沟’,实现了师生在班级管理制度面前的平等,而且还有效地消除了学生对于班级管理制度的外在感,真正确立起学生相对于班级管理制度的主体地位。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模式把制定、执行和改进班级管理制度的纯管理过程变成了学生学会与他人平等地交换意见、沟通看法、合作共事和共同生活的教育过程。这一切都有助于从源头上提高班级管理制度的合理性。”[12](6)营造宽松愉悦、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良好的教学氛围看不见摸不着,但它也是构建良好生态型学习环境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之一。教学氛围是课堂生态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心理情感状态,它包括师生的心态、彼此的情绪波动与相互适应等。生态课堂是朴素而充满活力的课堂,要想让课堂活力四射,就应该让学生自主参与、积极参与,所以,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说只有建立人性化的管理制度,才能为学生学习提供保障,才能给学生有成效的学习保驾护航。
4.构建班额适度、规模适中、环境清新的生态学习环境
生态平衡是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13]从生态平衡的角度看,可以说当前班级环境生态“失衡”现象普遍存在着。首先是班额过大、学生人数太多。譬如:在有些多媒体教室里,计算机数量不够多,学生只能两个人甚至几个人来使用一台计算机。班级人数过大还造成了学生学习“生态空间”的狭小,教室里空间狭小、空气污浊,时间长了会严重影响学生身体、心理健康。其次是学生座位大多呈行式排列。学生大多面向计算机而坐,学生与教师面对面交流情况较少。很多老师认为这样的排列方式不仅给教师管控课堂带来了许多困难,还给教师辅导带来了困难,因为,这样做教师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顾及到每一个学生,同时给学生玩游戏、开小差、交头接耳讲话提供诸多“便利”。三是教师人数的相对缺乏。可以想象,在计算机教学环境下,教学很多时候要面向学生个体,面向学生充满个性化的学习活动,此时一位教师难免会顾此失彼,辅导不过来,这会导致学生发展受限。
解决上述问题,一是要加大班级学生人数的控制。最好能将学生的人数控制在每班45人上下,同时,每次上课配备2到3名教学辅导员,以加大课堂教学辅导的力度。还有,班级的座位安排也可以变一变,可以采用分组环形、月牙形设计,这样一方面能够方便小组学习讨论,另一方面也方便教师集中教学与来回巡视辅导,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1]孙芙蓉,谢利民.国外课堂生态研究述评[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6,(4).
[2][7][8]刘贵华,杨清.从标签式趋同到内涵式多样[J].教育研究,2011,(12).
[3]南国农主编.信息化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0-61.
[4]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5]侯器.语文信息化教学设计导论[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2,197-198.
[6]桑新民主编.步入信息时代的学习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173.
[9][11][12]李森.论课堂的生态本质、特征及功能[J].教育研究,2005,(10).
[10]何尚武.论教学互动生态应力场的构建讨论[J].教育评论,2004,(5).
[13]范淑静.高中课堂生态失衡问题剖析[J].教育科学论坛,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