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博——中国新闻信息民主化的新里程

2012-08-15文丨冯

中国传媒科技 2012年20期
关键词:专职人员民众信息

文丨冯 琼

(中国民航局第二研究所,成都 610041)

新闻信息的传播有史以来就有阶级、阶层性,大众传播媒介有史以来就是政治、经济上占优势地位的阶级、阶层的喉舌,新闻信息明显具有党派性,古今中外,莫不如此。即使是在20世纪末,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大众媒介高度发达的时代,大众媒介依然是充当某一阶级、阶层的喉舌,肩负着传播某一阶级、阶层意志的使命,他们通过传媒机构在信源、信道中发挥着把控作用。虽然广大民众的知情权和话语权因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和高度发达的传播技术得到了基本保障,但普通民众在大众传播媒介平台上享受到的民主程度还是因为种种原因受到限制,政治经济上占优势地位的阶级、阶层在新闻信息传播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广大普通民众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例如,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传播媒介是以机构的形式存在,其操作是由机构里的专职人员进行。机构的存在形式使得普通民众只能远观传播媒介而无法接近传播工具。记者、编辑等是媒介机构里的专职人员,他们对信源进行把控,新闻信息发布之前,新闻信息要经过专职人员根据传媒机构的宗旨等进行选择,选择过程中又参杂进专职人员的主观因素等等。总之,新闻信息最终到达受众手中时,客观性方面已经大打折扣了。

新闻信息传播的不对等状态在21世纪的第9个年头终于发生突破性变化,2009年8月,微博在中国问世,微博为广大普通民众铺就了进一步通向民主的传播平台。

微博即微博客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小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实时分享。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是美国的twitter,根据相关公开资料,截至2010年1月份,该产品在全球已经拥有7500万注册用户。2009年8月份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

微博“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这一强大的功能特征,无论从存在形式还是操作程序,或者是参与人群的结构、微博平台上流动的信息内容等来看,无一不透露出传统媒体从未有过的民主个性。微博对中国新闻信息民主化的推进,具有空前的意义。

从微博的存在形式和操作程序来看,任何人,只要在计算机上注册一个账号就可以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自由发言的传播平台。博主不受社会背景和学历背景等限制,不设准入门坎。因为微博的存在形式和操作程序比较简单,所以中国到2011年底,使用微博的人数超过100万。微博较低的准入门坎和简单的操作程序,改变了传统上普通民众无法平等地参与大众传媒的信息发布的状况。微博成为每个普通民众手中的自媒体,博主作为普通民众,可以随时运用手中的自媒体发布信息和对新闻信息进行讨论。微博平台上交流的新闻信息跟传统大众媒介发布的新闻信息相比,少了党派性烙印,多的是公共意识大觉醒。《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朱伟说:“微博启蒙了每一个个体意识,也启蒙了他们的公共意识,由此使觉醒的个体都竭诚来维护公共利益。越来越多的人在微博上完成了公民的洗礼。”这种公民洗礼的完成,前提条件就是微博打开了新闻信息发布的民主化大门。

从使用微博的人员结构和微博传播的话题来看,微博是所有民众对新闻信息传播的平等参与。使用微博的人员遍布有网络通达的地方,政界官员、娱乐明星、商业精英、金领白领、草根民众等所有社会阶层无所不包。微博赋予所有社会阶层参与大众传播全过程的机会,这不能不算是一种革命性的民主性的大众传播。

从话题内容来看,微博是政界官员问政的新舞台、是娱乐明星与观众交流的管道、是商业人士的营销平台,是媒体人士的信息源,是广大普通民众进行信息发布,表达观点,舆论监督的阵地。由于使用微博的人员极具普遍性和广泛性,因此当新闻发生时,同一件事情可以通过不同的博主从不同的侧面得到反应,由此,微博平台上流通的新闻信息更加具有真实性。“微博本身具有‘自清功能’。只要一起事件不只有一个目击者,只要微博发布信息的机制足够开放,那么最终传达出的真相往往会比传统媒介的报道模式更加完善和立体[1]。”

英国17世纪政论家、民主斗士弥尔顿在《论出版自由》中提出“观点的公开市场”以及“自我修正过程”的概念,他认为:“让所有想说什么的人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真实的、正确的思想会保留下来,虚假和错误的思想会被客服。虽然虚假的可能取得一时的胜利,但真实意见通过自我修正过程,最后战胜其他意见而保存下来[2]。”虽然弥尔顿的观点带有资产阶级民主的局限性,但他关于事情真伪通过辩论得到明晰的思想却在微博中得到充分体现。微博诞生以来,民众通过微博挖掘出的新闻背后的真相不在少数,例如去年6月的郭美美事件,今年2月云南的躲猫猫事件,9月的广州越秀武装部长打空姐事件等,都是经过微博平台上博主们的深入挖掘,新闻事实才得以真相大白天下。

从信息的流动方向来看,博主作为普通民众不再只是充当信息接收者,同时也是信息发布者。在微博平台,信息的流动是双向的,交互式的,双向性和交互性特征是微薄实现新闻信息民主性的又一突出表现。

博主作为普通民众,一改往常信息接收者的被动地位而开始兼具信息发布者身份,这种变化改变了传统媒体在发布新闻信息之前,在源头上对新闻信息进行筛选的过程。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信息,是“一种仪式的、修辞的、事实陈述的、传达信息的(有时是错误传达)、推测的、解释评论的选择性的结晶”微博传递新闻信息时,没有仪式,没有修辞,快速传播是其最大的特征之一[3]。新闻发生时,几秒钟之内,通过微博,信息可以传遍大江南北,其中没有传统媒体对新闻信息的筛选过程。微博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新闻传播中,官方信息源对新闻记者具有的优先权,新闻记者的个人偏见及新闻采集通常使用的方法等造成新闻信息的不客观性相对减少,新闻事件的解释、评论由众多博主从各自的角度出发进行参与,不再只由媒体专职人员进行,这一方面减少了媒体专职人员自身的局限性带给新闻信息的不客观性,另一方面,众多的博主从不同的角度发表对新闻信息的看法,能够使新闻信息更加接近新闻事实的最原初面貌,民众的知情权和话语权得到进一步尊重和提高。

微博推进的新闻信息民主化进程是由现代社会的技术革新催生的,社会在进步,互联网的应用日新月异,论坛、博客、MSN、SNS社区、微博……一路走来,微博作为人们使用的互联网工具之一,不可避免地将如同以上工具一样随着时间的演进而退出传播舞台。微博给中国的新闻信息传播带来了更多的民主,由微博推进的新闻信息民主化成果在中国传媒史上建立了卓越的功勋。

[1]喻国明.微博是谣言粉碎机 是真相挖掘机.中国新闻周刊,2010.

[2]韦尔伯.施拉姆.报刊的四种理论.

[3][英]约翰.埃尔德里奇.获取信息.北京:新华出版社出版.

猜你喜欢

专职人员民众信息
基于风险管理在质量专职人员培训中的应用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河南省某市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压力来源调查
订阅信息
让博物馆成为“民众的大学”
人事档案材料收集与鉴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展会信息
胡主席一弯腰 感动亿万民众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