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激发

2012-08-15文丨刘

中国传媒科技 2012年20期
关键词:编导艺术创作电视节目

文丨刘 玢

(长春电视台,长春 130061)

电视曾被誉为二十世纪以来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直至今天也是重要的传播媒体类型。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电视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以电视编导为“核心”的艺术创作体系。当前,随着我国传媒竞争的日趋激烈和广大受众审美需求的不断提高,电视节目面临着更为复杂、激烈的竞争,对于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电视编导必须正视这一现实情况,深刻理解创新思维的内涵及构成要素,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改进思维方式,力争创作出更多优秀的电视作品,以满足广大民众不断提升的精神文明需求,进一步推动电视媒体实现更好发展。

1 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内涵及构成

创新,是一种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通过更新、创造和改变行为而创造出的,对人类社会的文明与发展有益的全新精神或物质产品。创新是人类所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也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思维,则是实现这一创造行为的心理机制和思维过程。在电视节目创作中,创新思维具体表现为创造者对思考方式、过程和结论的新奇性。电视节目制作主要包括策划、实际拍摄、后期编辑、播出、反馈等若干环节,在由这些环节所组成的创作流程中,电视编导始终处于创作的“核心”位置,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低决定了电视节目的质量。电视编导需要不断激发自身的创造性思维,积极探索、勇敢实践,以便创作出主题内涵丰富、节目形式新颖、艺术风格独特的电视节目。具体来说,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由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两类构成:首先,发散性思维。发散思维是一种辐射型的思维方式,它以一个问题为中心,向四面八方充分延伸和拓展开来。当人们运用发散性思维时,其思维方向是延伸、拓展或者逆向的,一个问题可能会有多种答案,所涉及的范围也尽可能广泛。发散思维是编导创新思维的核心,想象、联想、灵感、直觉等都是发散性思维的具体表现。在电视节目创作实践中,电视编导运用发散性思维,多角度、多侧面地进行思考,尽量发掘新题材、提炼新主题、拓宽创作面,并采用新颖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手段,创作出具有鲜明艺术个性的电视作品。其次,聚合性思维。聚合性思维是一种与发散思维相反的,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收敛性思维方式。主要是指从不同来源、不同材料、不同层次的信息中探求出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模式,又称为求同思维法、集中思维法、辐合思维法和同一思维法等。在电视节目创作实践中,电视编导对通过发散性思维所获得的众多成果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判断、演绎,最终选择最合理的电视节目策划方案的思维过程。

2 激发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的电视媒体发展速度较快,广大受众对电视节日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视编导身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只有激发电视编导创新思维,实现电视编导在艺术创作实践中的“创新”,才能真正推动电视媒体的进一步发展。

2.1 为了顺应电视节目自身发展实际

“创新”是一种时代精神,是电视节目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可以说,电视节目创作本身就应当是一种艺术创新与超越。现实表明,模式化、概念化、单一化的电视节目无法真正留住受众的“脚步”,而那些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栏目,它们虽然有着不同的传播内容和表现形式,不同的艺术风格和特色,不同的栏目定位和收视群体,但是却无一例外地都具有一定的“创新”色彩。在当前复杂、激烈、白热化的传媒竞争中,电视节目想要获得真正的发展,就必须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改革、不断地调整,这样才能适应广大受众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2.2 为了满足广大观众审美的需要

当前,文化传媒事业发展已经进入泛受众时代,广大受众的欣赏水平在不断提高,欣赏需求也更加多样,这也对电视节目的生产和制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了争取更高的观众收视率,电视节目就必须准确定位,提高节目的新鲜度和可看性,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审美需求的受众群体,使广大民众共享社会主义文化成果。

2.3 是电视编导职业生涯成功的保障

创新思维彰显了电视编导不满足于过往成绩的志向以及开拓崭新局面的愿望。新的历史时期,包括电视在内的多种类型媒体的发展,给电视编导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机遇,也带给他们以更加沉重的竞争压力。电视编导作为个体生命,对于自身事业发展必然有其自身追求,这也构成了电视编导努力激发自身创新思维,努力实现自身社会价值的内在动力。

3 激发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相关策略

激发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深入分析并努力构建以创新思维为内核的电视编导思维机制,将有助于电视编导更加准确地把握创作思维的规律和方法,避免使自己的艺术创作生命陷入枯竭。

3.1 借鉴

当今时代,是一个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时代。尤其是电视艺术是一门兼容性很强的艺术门类,艺术表现内容和形式十分多样。因此,在激发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过程中,可以尝试对其他媒体形式、艺术类型进行广泛而有效的借鉴与学习。对不同媒体形式,如电影、网络、广播、报纸等,以及对不同艺术形式,如文学、音乐、舞蹈、戏曲等,积极主动地吸收、借鉴它们的艺术表现方式与技巧,使其为我所用,为自身的电视艺术创作注入新鲜活力,力求电视节目在借鉴中有所创新。

3.2 延伸

电视节目艺术创作是永无止境的,一次艺术创作的结束,往往是下一次艺术创作的开始。电视编导们要在创作结束之后,对本次创作进行深刻地反思和总结,以便使下一次创作站在更高的起点上,这也正是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有效延伸,是激发编导创新思维、提高编导艺术素质和创作能力的重要手段。编导在创作总结阶段,要以客观公正的心态,全面深刻地审视电视节目,对创作思维的全过程进行梳理和比较,找出本次艺术创作的成功之处,以及失败和不足,并尝试提出新的改进思路和策略,同时力争将自己的创作经验上升到理性层面上,并以此作为对今后艺术创作的有效指导。

3.3 兼容

新世纪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同样也是一个兼容并蓄的时代。电视编导在进行创新性艺术创作时,可以将多样的艺术类型加以改造、使之有机融合,烹制出一盘别样滋味的风味“串烧”,使观众们于“熟悉”中体会到“陌生”的审美情趣,这也就将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创新效果。

21世纪是一个空前繁荣的传媒时代,电视编导作为电视节目创作的核心,应当摆脱僵化思维方式的束缚,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将创新思维现代理念引入到电视节目创作这一复杂的工程体系中来,在电视节目的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展现独特的艺术风貌,传达富有内涵的智慧,为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1]李稚田.中国电视编导的回顾与前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6).

[2]李继峰,张冠文.论编导的电视思维[J].青年记者,2003(2).

[3]杨金月,胡志峰.中国电视策划与设计[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4]孟瑞娟,霍丽荣.论创新与创新思维[J].学问,2009(20).

猜你喜欢

编导艺术创作电视节目
一世哲布尊丹巴艺术创作考叙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舞蹈编导教学中舞蹈形象思维的培养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
艺术创作全面繁荣
丰富艺术创作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