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广播文艺节目创新

2012-08-15文丨崔淑芬

中国传媒科技 2012年20期
关键词:文艺节目广播节目听众

文丨崔淑芬

(濮阳人民广播电台,河南濮阳 457000)

1 广播文艺节目的创新势在必行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大大增加,这种变化反映在广播节目中一方面表现为新闻性广播节目日益增多,另一方面则是娱乐性的音乐或文艺节目也开始逐渐增加信息量。黄金时间文艺节目的背后往往有大的信息支持,可以预见,在欣赏型文艺节目继续发展的同时,信息型文艺节目也将大量涌现。

由于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人类描述主观世界的技术和能力正在日益增长,只要人们头脑中能够想象出来的事件和场景,都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西游记》《狮子王》等都是运用高科技数码合成影像技术的影片,这些影片已经直观地告诉我们,艺术内容来源的构成比重中,来自主观感受的成分会越来越多。

艺术作品的受众也从那种静观图像、谛听声音的读者、观众或听众转向为积极参与创作,配合完成作品的艺术创作者。

真正意义上的文学艺术家不再是独立的艺术创作主体,取而代之的将是超越日常身份而相互交往的网民,他们匿名上网,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来传达情思的活动将成为艺术活动的主流。

广播节目,尤其是当代广播文艺节目,作为传播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体,也将会感受到来自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我们应当正视广播文艺形态因高科技手段的介入而大为改观的现实,不能仅仅将自己的使命归结于对过去时代艺术经验的总结。

2 广播文艺节目的创新是受众的呼唤

在传统艺术形态中,艺术创作的主体是艺术工作者,受众习惯被动地接受,在当今社会电子文化生活中,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素质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广播文艺节目的创新,也是对受众需求的回应。

在电子文化时代,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计算机参与艺术创作。例如在现代最流行的各种网上游戏,每个人都可以扮演游戏中的角色,通过操纵角色的行动,经历不同的故事情节,最终完成游戏的创作。在这里,艺术作品的接受者,由消极被动转向积极主动,静观转向参与,被动控制叙述转向主动控制。这种在审美接受中追求平等,追求参与的趋势也体现在广播受众中。比如现在很多电台开办一些热线直播、点播节目,听众可以通过热线电话发表意见,直接参与到节目中,与主持人进行直接的交流,有时候根据节目的需要,受众还可以直接走进直播室,面对面和主持人交谈。这在广播节目的转变过程中虽然只迈出了一小步,但它预示着一个大的转变。

3 广播文艺节目的创新是广播发展的要求

广播自身技术的发展为广播节目创新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从1906年圣诞夜美国马萨诸塞州实验电台的首次播音到今天全新的调频、卫星广播、DAB技术,广播已走了将近百年的历史,从技术手段的角度来看,广播无论是外在形态,还是内在品质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技术手段和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短波广播因其信号之间干扰强烈、设施庞大、能耗高、运转成本高等缺点开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将是高品质、大容量的全球卫星直播系统。新的全球卫星广播系统的印制可以达到CD级,而且可以容纳的频段更多。DAB(数字音频广播)就是适应这种社会和科技发展要求而诞生的。DAB以数字技术为手段,是由广播机构向固定的移动的或者便携式的接收机,传送高质量的声音和数据服务的业务。它需要的发射功率小,有利于节约能源和降低电磁污染。除了传递高质量(CD级)的声音节目外,还可以传递数据业务、广播电文、静止画面或电脑程序等等,甚至可以对移动的电视接收机传送电视节目,可以明显提高投资效益。于是,也有人把只传递声音信号的数字广播称为DAB,把传递多媒体信号的数字广播称为DMB。这些高科技的应用,使在全球范围内直播高品质的广播文艺节目成为可能。

现代社会信息通道众多,受众对信息的选择性极强,广播文艺节目如果不从形式到内容都做出切实有效的转变,很有可能在媒体革命的大潮中被淹没。按照广播自身的规律,受众需求来办广播,是保持广播自身优势,争取更大发展的必由之路。

可听性和娱乐性是广播文艺节目发展的重要趋势。人声,尤其是语言和歌声在自然界的声音层面中所占比重极小,而音响则是无处不在,人们的耳朵里储存最多的是关于音响的信息,如何开发音响的艺术表现力是提高广播艺术可听性的关键所在。娱乐是广播媒体的重要功能之一,很长时间以来,人们总是把娱乐性广播节目作为填充节目时间的手段,不管你喜欢不喜欢,高兴不高兴,只要没有合适的节目就用“通俗歌曲”或者“相声、小品”来打发时间。其实这是对娱乐性广播节目的误解。娱乐节目并不只局限于通俗的艺术形式,像广播剧、电影录音剪辑等广播特有的节目形式也有很强的娱乐性。娱乐性节目除了感官愉悦外,它还有一定的教育功能、审美功能、休闲功能,娱乐节目办的好可以使听众消除疲劳、恢复精力,可以抒发感情、平衡心态,可以培养听众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美好的情操。

除了传播信息、提供娱乐,广播文艺节目还承担着服务社会的责任,在众多的传媒中,广播以其易于携带便于收听的特点,可以更好地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承担起多种多样的服务功能,如气象服务、交通信息服务、金融信息服务、生活服务等,通过网络技术还可以实现电台资源的社会共享。

4 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加快了广播文艺节目创新的步伐

计算机网络的出现,一开始就对传统广播电视媒体产生了巨大冲击力,进入21世纪,这种冲击力开始日益显现。

在发达国家,信息化、数字化推动媒介融合。国外的电话、电脑、有线电视和媒介公司等,正在快速地合并和重组成为更大的经济和传播实体,以便在未来的传媒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如电话与电视,现在正在打破,一些过去的分立的传播网络正在合为单一的数字化传播网络。

网络广播最早出现在美国,也称为网上广播或在线广播,它利用互联网作为传播通道,提供音频服务,它是网络多媒体之一,也是广播媒体网上发展的一个方向,与传统广播相比,网络广播首先具有“异步性”,即听众不必遵循广播时间表“同步”收听节目,广播是转瞬即逝的即时性产品,但是网络广播可以把内容存储在数据库中,使得反复收听和选择收听成为非常容易的事情。此外,网络广播具有比较突出的“窄播化”特点,可以比现行广播的内容更加细分化和专门化。网络广播的互动性特点也非常突出,网络广播是传统广播功能的丰富和补充,和现行广播方式形成互补共生的关系,据美国的调查,有四分之一的网络用户收听网上广播。

网络广播还克服了电波传递过程中的种种衰减和干扰,使得异地和远距离收听效果大为改善,使得跨国广播又有了一种新的传送形式,大大扩展了跨地域广播的影响力。

网络广播还可以拓展其它服务业务,比如可以实现有声节目电子邮件传送,把听众所需的音频节目直接发送到邮箱里,或者在直播节目时,加强听众与主持人的互动交流,充分发挥广播的开放性,同时增强它的互动性。

网络是现代广播赖以生存的基础,一个现代化的广播电台不能没有完善的网络设施,在网络的基础上建立庞大的信息数据库也是现代网络广播发展的需要。过去,为了找一段合适的音乐,一段合适的素材,往往要消耗极大的精力和耐心,许多良好的创意和节目往往就夭折在这无谓的消耗中,在现在的技术条件下,各个电台已纷纷建立或开始建立各自的数据库,不同来源的音乐和声音素材汇集于网上,成为电台里的不同部门采集编辑人员共享的资源。信息数据库的建立,还为听众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包括对素材、信息、节目资源的反复利用,让所有的信息具有二次开发的可能。

网上广播改变了广播的传统播出形态,首先广播节目从听觉化走向视觉化、文字化,节目在网上与受众的沟通首先是通过视觉完成的,广播节目文字化,使网上用户不仅可以听广播,也可以“看广播”,这种听觉与视觉的结合,进一步拉近了电台与听众的距离,也增加了广播的信息含量。

网上广播扩展了受众的选择空间。广播受众历来较为被动,节目选择的余地小,收听时间也受到限制。网上广播则可以根据听众的兴趣自己选择,编排节目,甚至在不久的将来,听众还可以自由选取各种声音素材,自己制作节目。网络与广播的联姻还促成了广播数据库的形成,在这种新的传播形态下,从前那种媒体间信息资源相对闭锁的状况得到了改变,媒体间的资源共享成为可能,这同时也改变了广播节目瞬间即逝的特性,大大方便了受众选择收听,甚至电台几个月以前播出的精彩节目也可以重复收听。

此外网络广播的兴起还将对传统节目主持人的工作方式以及传统的广播节目形式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网络速度的大幅度提高,在网络可以到达的前提下,完全有可能实现在远离节目播出点的任何地方直播节目。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主持人完全有可能在家里或在电台以外的某个地方录播甚至做直播节目。另外在网络宽带的允许下会有越来越多的听众参与到节目中来。这样的技术直接改变了传统电台直播节目的运作概念和运作模式,改变了传统广播节目的形式。“自由主持人”和“大众参与的互动节目”不再是梦想。

广播文艺节目在发展过程中形式逐步更新,内容日渐丰富,听众的艺术修养和欣赏水平也随之提高。反过来,听众审美素质的提高,也对广播文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节目创新是这个良性循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广播文艺节目应发挥自身的优势,顺应时代潮流,创造出更多更好适应听众需求的新的节目类型。

猜你喜欢

文艺节目广播节目听众
市场化后电视文艺导演的商业策划意识探析
试析新媒体时代电视文艺节目的发展和创新策略
话筒前的声音——广播文艺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艺术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少儿广播节目未来发展之我见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听众
理财类广播节目“真人秀”的表现方式
云南昭通自编自演文艺节目
广播节目主持人的正确舆论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