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口旗营述略

2012-08-15

镇江高专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京口旗人汉人

徐 苏

(镇江市图书馆 馆长室,江苏 镇江 212001)

旗营建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稳定,镇压各地发生的反抗活动和抵御国家外部的入侵。所以,清代战略位置重要的地方,都会有旗兵安营驻扎,如杭州、南京等。镇江由于地处长江和运河的交汇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自古以来就一直是重兵驻扎的地方,正如《京口八旗志》所言:“京口襟江带海,上承淮泗,下控吴会,西接汉沔,东南锁钥,实在于兹,当孙吴时已为重镇,由晋迄明,屯戍营卫各殊其制,诚审乎地势而因时以制宜也”[1]。由于京口特殊的战略位置,清初就在这里设立了旗营,重兵驻扎。研究京口旗营的历史,不仅对镇江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研究,而且对满族、蒙古族、汉族之间的习俗交流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

1 旗营范围

“顺治十二年,以海警,命都统伯石廷柱挂镇海大将军印,统率八旗官兵驻防京口,屯演武场左右。都统居三山书院。镇海将军都统八旗大营。顺治十六年九月,因海寇焚陷南北郡县,复设重镇,命都统刘之源挂镇海大将军印,统八旗官兵共甲二千,副左右二路水师随八旗驻镇江,镇守沿江沿海地方。城内圈西南隅文昌、儒林、黄佑、怀德等坊居民房屋,分派八旗屯驻”[2]。旗营最初占用和专门修建用于安置八旗兵的房屋多达1 800余间。

旗营的范围主要是在城区的西南地带,从其“坐落镇江府城内西南文昌、儒林、黄佑、怀德等坊,由南而北纵五百五十六步有八;由西而东横三百三十三步有二,其方围计四里有三百四十步零”[3]来看,涉及的街道有东西两边的官街、西府街、都署街。涉及的巷子有弥陀寺巷、当家院、果子巷、大市口、月朗巷、双庙巷、百岁坊、狮子巷、木叉巷、将军巷、经折巷、水陆寺巷、娄巷、扁担巷、汤圆巷、八叉巷、红旗口、宝塔巷、白莲巷、旗杆巷、黄旗口、双井巷、孟老爷巷、井儿巷、王通寺巷、宋官营、竹竿巷、生员巷、蒋老爷巷、腰刀巷、山门口和卫伯侯巷等。

2 旗营军制

清初京口旗营由于承担海警的重任,位置最为显赫,其首领均挂镇海大将军、安南大将军的头衔,手下多时拥有2名副都统、8名协领、8名参领、40名防御等一大批战将,率兵也最多。如顺治、康熙时统兵将领石廷柱、刘之源、张思恭都挂镇海大将军的头衔,石华善挂安南大将军的头衔。当时将军衙门设在将军巷,副都统衙门设在观音楼,左协领衙门设在水陆寺巷,右协领衙门设在黄旗口。为了练兵,旗营在北固山下有大教场,在太平桥附近有左翼教场,在唐颓山有右翼教场,在华藏寺后有前锋营教场。

以后随着战事的减少,在京口驻守的旗兵开始减员,统领也不再挂将军印,改由江宁大营指派的副都统作为京口旗营的统领。清代道光年间,这里设一名副都统、两名左右翼协领、防御16人,兵员是1 700人的蒙古八旗兵。这样遇到较大的战事,旗营就向清廷请求增兵支援。道光年间抗英作战中,副都统海龄请求增兵,得到了400多名青州兵的增援,这些青州兵勇敢地血洒战场,奋力搏杀,当时“寇用大炮攻城,城之十三门旁垣墙中炮已顷,卸十余丈也。寇由此一鼓而上,我兵溃,青兵犹悉力拒之,死者十八九,寇既入城,焚城之敌楼,入驻防营,我兵亦死数百人,海都统因署中火死之。”[4]青州兵的奋勇战斗精神到今天仍为镇江百姓称颂。咸丰年间,由于旗营的兵力有限,京口的防务已由汉人的绿营兵分担,旗兵布防在汝山一带。“满营扎宗山(即忠简公所葬),都统巴公管带,八旗驻防统属之。”[5]为防御海寇,雍正初年时京口旗营曾在金山和焦山的东码头处分别设有八旗炮台,以后在雩山上又设了炮台。

3 旗人的经济来源

旗人的经济来源不像汉人那样多样化,京口旗营内旗人的经济来源主要靠银饷、俸米、节赏、红白赏来维持。由于清政府规定旗人只能从事军政公职,主要是当兵,旗人不得务农,不能经商,不得从艺,不得任意吸取汉族的民俗和习惯等,这就决定了旗人的经济来源只能靠清政府,离了政府下拨的银饷、俸米、节赏、红白赏,他们就难以为生,活不下去。这也是清政府倒台时旗营内旗人生活悲惨的主要原因。

旗人的银饷一般称为“俸银”,也叫“关饷”。京口旗营的俸饷银每年有4万多两,由藩司解存到镇江府的钱库,按月支领。咸丰年间镇江府钱库被毁后,由旗营直接派人到江苏巡抚所在地的苏州钱库中去支领。银饷发放一般在每月的阴历初二,那天由旗营内负责编制丁口名册,领发官兵俸饷及养赡、赏恤钱粮等事务的协领签字盖章,再由旗营的领催带兵丁数人办理登记手续,然后持牌到库内将所属兵丁的银饷领出。这些银饷被领出后,并不是当天就能发放,还需要让各领催做好兵丁的统计和银两分配,要按照每人在花名册上的银数点好银两,分装到个人的纸袋中,并在纸袋的封页注上姓名和钱数,到第二天才可按人发放。而京口旗营中官员的俸银发放则不同,他们按春秋季支领,上半年一次,下半年一次,如副都统每年二月、八月各发一次。

除每月关饷外,旗营还有可领取俸米的制度。领米与领饷不同,它是旗兵装车后直接送到每一户家中。京口旗营的俸米每年大约是4万石左右,在丹徒县所征的漕米内调拨。对旗人来说,俸米也是重要的经济来源,尤其对普通兵丁来说,每月关饷实际到手的只有二三两银子,分到的俸米对人口多的家庭维持生计很重要。在康乾盛世时,旗人的日子还是不错的。但到了咸丰年间,由于战事吃紧,财政紧张,发饷开始不正常了。如京口旗营的领催寿山,在咸丰十年内奉派赴苏领饷,苏城失守,不仅钱没拿到,命也搭上了。还有咸丰年间的俸银是所谓的大个儿钱,市值下降,不值钱了,旗营的日子变得不好过了。

到了光绪晚期,清政府的财力更加紧张,所有饷银减发到七成,旗营的人只好紧衣节食,生计困难。旗营最糟糕的日子是宣统时,那时旗营的生计是度日如年,不仅常断饷,即使发饷银也减到五成。还要扣去灯钱、红白事的借款、补贴等项,拿到手的银两不到几钱。每月的俸米虽说还有,但数量也大不如前。一家若是仅五六口人,发的粗米仅能勉强度日,人口多的就要挨饿了。由于俸银不能保障,旗人开始变卖家中值钱的器物,或是开始做些小生意,不能务农经商的规定形同虚设。宣统二年,载穆出任京口旗营副都统时,不得不“首以筹画旗民生计为念,饬员调查旧有官荒地亩,拟振兴蚕桑工艺”[6]。

京口旗营还有节赏和红白赏。每到年节,旗人的开销大增。有时不到关饷,家里就没银子了,旗丁不免有顾家之忧。每到年节时,旗营的蓝翎长会填写花名册,经参领于年前呈给都统,禀述营中兵士之苦状,请朝廷发给节赏。节赏数以旗丁关饷为参照,大约是月俸银的一半。节赏核发物多在节前两天发放。如端午节五月初三领俸银,初四便可以领端午节赏。遇到旗营中的红白喜事,如旗人的儿子结婚,女儿出嫁,旗营内也发“红事银子”祝贺。旗营对抚恤金有规定:数目依据死者生前官职决定。如祖父病故,抚恤金赏给其孀妇,孀妇病故,赏其子孙。

除了俸银、禄米、节赏外,营房内还在冬季供应配给一定劈柴,在劈柴不足时,发放购买劈柴的资金,春秋两季,每户可得一些食盐。右翼协领全亮在任时,曾禀请奏买德兴洲7 900多亩滩地,岁收柴薪分给官兵。

4 旗营教育

随着驻扎时间的延长,京口旗营加快了与汉族之间的沟通和融合,他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从嘉庆年初起,旗营内会在每6名文武童生中选出1名优秀的童生到镇江府学读书。当时地方上主办的宝晋书院、敷文书院也招收旗营里的儿童到书院就读。宝晋书院还以德、永、清、细四小洲的租款作为旗营童生月课的费用。书院每年会从优秀的童生中评选4名超等生、4名特等生,其余合格者作为一等。敷文书院也聘请教师给旗营的童生上课,开设清文、斋课等。童生所需的膏火银两由镇江府衙从两淮的盐务获利中提取。敷文书院还有藏书楼,其中收藏了古籍10 000余卷。

到清末时,旗营内的将军巷开设了官立八旗中学附属高等小学堂,大市口开设了初等第一小学堂,黄旗口开设了第二小学堂,水陆寺巷开设了第三小学堂,将军巷开设了官立南路女学堂、弥陀寺巷开设了官立北路小学堂,这些学堂除了面向汉人招生,也招旗营的儿童入学。

由于京口旗营比较重视教育,营内通过科举走上仕途的人不少,仅光绪年间就有庆安、文秀、顺安、庆云、布彦、善广、延清、国炳等人考中过进士,福善、善昌、达伦等人考中过翻译进士,考中的举人也不少。当然,更多的旗人仍保持着他们的传统习惯,不是通过文科,而是通过武科获取举人,或以军功谋求仕途的。

5 旗人艺文

京口旗营的人口不算多,初期重兵驻扎时有9 000多人,经过道光二十二年和咸丰三年的战事后,人口锐减,到光绪年间时只有6 000多人。但旗营中的人文风气受到了当地汉人的影响,出了不少诗人,他们同汉人一样,足迹留在了镇江的山水之间。如左翼协领伊成阿,汉姓刘,字退斋,他同汉人一样通经史,善书法,写得一手好诗,著有《宴如草堂诗集》。诗人达春布,汉姓石,字客山,他的诗有中晚唐诗风,如《卖菊》句云:“风雨一肩秋。”又有《客至》句云:“野蔬供客鉏诸葛,村酒呼童买百花”,当时称之名句。著有《客山诗存》。

诗人清瑞是京口旗营诗人中写诗最多的人之一,字齐山,正白旗人。汉姓艾。《京口八旗志》卷上文苑中称之“好故能诗,往往自出新意”。如《京口竹枝词》云:“城头看厌真山好,对岸河泥看假山。”《金陵怀古》句云:“英雄儿女千秋泪,聚作秦淮向客流。”被时人称作“情韵特佳”[7]。他的《寻芙蓉楼故址》诗写得不错,“飞楼缥缈已无踪,极目高城锁乱峰。落日平原秋牧马,连江寒雨夜闻钟。橹声欤乃吟边过,客路苍茫画里逢。几度欲将遗址觅,不知何处采芙蓉。”曾受到镇江诗坛的赞誉,被选入汉人编的诗集中。

也有的诗人琴棋书画俱精,以练武之身拥有与汉族文人一样的气质。如“燮清,汉姓项,字秋澄,蒙古奈曼氏正黄旗人,附生,以军功保知县。好诗工棋精书画,尤善鼓琴,多弦外之音,曾携琴登北固山,坐临江亭,抚弦独鼓,而江水汩汩与琴声错杂,闻者不知其为琴声、江声,而燮清旁若无人,萧然自得,著《养拙山房诗抄》二卷”[8]。

京口旗营中还出过一些能书善画的人。如镶蓝旗佐领良智,汉姓怀,字穆腾。喜欢读书,终日手不释卷,尤精于清文及其书法,后来的当地学者得其片纸珍如拱璧。右翼协领全亮,汉姓柏,字邃庵,精于绘画,善画蝴蝶。80岁时犹勾缕工细,绘出的蝴蝶栩栩如欲活状。正白旗佐领宝书,汉姓张,字履素,工书法,能作诗,善写生,他的画法师从黄石屏,所绘枯荷尤为出名。胜昌,汉姓施,字琴夫,京口驻防。蒙古族人。工书画,博雅嗜古。他的书法酷似笪重光,画法专师周镐。

另外兄弟联手、父子同业的书画家也不乏其人。如文熙,字子和,汉姓刘,蒙古镶红旗人。善书画,以绘蝴蝶最精,不假粉黛,自然生气入生,书法仿效董、米,行楷酷似文徵明。他的弟弟文蔚,字子贞,亦精画蝶,随意点缀,神韵益觉飞扬。文熙的儿子彭庚、彭年,皆承家学,一个工书法,一个精绘画。文蔚的儿子荣、魁、家不仅能画蝴蝶,兼工花鸟。

还有国济,汉姓柏,字作霖,蒙古正白旗人,工绘画,笔墨润洁,松猴尤精,他曾师从浙江唐翰门下,得其技法。他的弟弟国英,字子才,增生,也精通诗文词赋,工小楷,好学文熙绘蝴蝶,栩栩欲活,勾勒细劲处超轶文熙,又善画梅,自号梦梅居士。著有《梦梅吟稿》、《浙杭纪游漫稿》。

6 旗人婚嫁

八旗兵在京口驻军后,在城内建立了自己的营地,自然也把旗人的风俗习惯带到了这里,丰富了京口这个多民族混居地的习俗。旗人的议婚方式和汉人是有差别的,它没有请口契、八字帖那样的习惯,比较直接,不像汉人那样喜欢在嫁妆上讨价还价。但旗人又是很要面子的,当面回绝的事是不可能发生的。男方看中女方后,会找人打听此女的门第、家教、性情、年龄、容貌和有无残疾等情况,在请媒人前,也会事先请和女方关系密切的人去试探女方父母的意思,如果女方父母同意了才会请媒人去说合,不行的话就作罢,避免当面回绝的尴尬。旗人请媒人是有讲究的,只有有夫之妇中的“双全人”才有资格充当媒人。媒人会受到上宾的待遇,男女双方的主婚妇都要向媒人行礼。行礼时是左手拿酒杯,右手放在耳旁,俗称“达子头”。正式的称谓叫“端钟礼”。整个婚事成功,媒人至少要登门3次,女方才会答应同意婚事。

旗人婚姻下聘礼是非常简单的,不像汉人的花样多,只要准备好四样首饰,不讲究,金的、银的都可以,视男方财力而定。但行聘时,旗人讲面子的习俗明显,会搞得热热闹闹的,需要把旗营中所有的亲友都请到。酒席有分工,也很热闹,男方负责中午的酒席,女方负责晚上的酒席,吃酒的亲友不要送礼物是满人的特点。到清末时,满人受到汉人风俗的影响,开始有少数亲友送糕作贺之事。婚事定后,旗人还要选择嫁娶吉日,即“看年庚”。看年庚之权在女方,女方同意男家才能去。看年庚日选后,双方亲属会聚集茶馆饮茶,然后找算命先生商议。算命先生根据双方提供的年庚八字推定吉日,将结果告之,这时,算命先生还有一个重要任务,要写成年庚帖交给当事双方,这种年庚帖好比汉人的“婚书”,也是双方需精心保管的。

据镇江市图书馆藏《调查京口旗营风俗考》稿本记载:旗人迎亲前保持着入关前送奁、谢奁的习俗。有钱的旗人家送四到六个橱柜,无钱的人家也至少要二个柜子。迎亲当天,新郎不是骑马,而是乘花轿前往女家迎亲。花轿到了女家门,女家的亲属把大门关上,索要喜封钱。男家会请一个精通满语的人叫门,女家也会请一位通满语的人应答,称为“拿门”。男家把足喜封钱后,女方开门接纳。在新郎迎亲轿前,男家要选四名亲属引路。门开时,四名亲属先进,女家捧茶接待,他们饮茶后回便轿前等新郎。新郎坐轿入门,轿门要直对新娘的卧屋正门。进新娘卧屋要从地上铺的布毡上经过。新娘屋内由请来的娶亲、送亲太太替新娘打扮。打扮后,娶亲太太将一把红筷洒在床上,取“快生子”的意思。接着新郎会吃子孙饺,饺内放置1枚顺治铜钱,由新郎带走。洒筷子后,新娘入轿,新郎为她搭好轿门扣,然后上路。新郎要乘事先准备的“状元轿”先回。

新娘花轿出发时要放爆竹,到达男家时也放爆竹,又一次凸现了旗人喜欢热闹的风俗。在男家门前,引路的四名女家亲属须向男方主婚人道喜。新娘花轿入门,男家主婚人要备香烛炭火。并向花轿行一跪三叩礼,然后再直立向炭火奠酒,称之“迎喜神”。“唯满洲族花、胡、那三姓,花轿入门后稍异,新妇进房下轿即先跨马鞍,名曰:跨安。拜天地分大小,需待五更黎明时方行拜礼”①见钟瑞《调查旗营风俗考》(清末民初稿本)。。花轿在中堂转三圈后,将轿门对新房门,由娶亲、送亲太太扶新娘下轿,从红毡上走入新房。新娘上床后面对新郎,一起吃下富贵面。然后双双出房,同拜天地君亲师,行三跪九叩礼。接着要请主婚长者上坐受礼。主婚长者说几句吉利话后,会拿衡木挑去新娘的搭头布。随后,新郎、新娘还要给亲戚好友行一跪三叩礼,而《京口旗营风俗志》中的说法稍有不同,在“礼毕,妇(新娘)之翁端坐堂上,(无翁者即伯叔母舅亦可,诵吉利语数句,用秤将妇之搭头挑下,仍插于斗上,谓之:挑搭头。”②见钟瑞《京口旗营风俗志》(清末民初稿本)。等到所有的礼节完毕后,新娘、新郎才可以退归洞房。在洞房内新娘和新郎还要喝交杯酒,吃富贵面,然后新娘面壁盘坐在床上,新郎则出来陪众亲友喝酒。

与汉人婚后第二天回门的习惯不同,旗人迎娶后的第二天清早,女方事先请好的开脸、送茶太太,会带挑“开脸”茶食的女仆上门。开脸太太直接入新房,送茶太太则要向男方主婚妇敬献糖茶后,才入新房。开脸太太会请主婚妇示意开何种脸面,主婚妇谦让说由亲家母定。于是新郎回女家请示女家母,女家母多以“听姑之便”,或以“从时尚式样”应答,新郎转告女母之意后,进入开脸程序。

旗人回门与汉人的回门有差别。汉人是新婚夫妻一起回门,旗人不同,迎娶的第二天,旗人称之“下地”,女家要送“开脸”茶,营内所有女家的亲友女眷会到男家“吃下地酒”。第三天才是旗人正式的回门日。该日女家请一位女亲带女仆,在四更时打着灯笼,用轿子接女回家。女婿则是上午才同媒人去女家。在女家中堂会设香案,供女婿进门朝拜女家之祖,需行三跪九叩礼;接着给女的父母行一跪三叩礼;再给来女家的亲朋好友行礼后,大家聚在一起吃酒。吃过酒后,夫妻俩仍是一先一后回家,女仍由女亲护送。到第四天“双回门”时,仍是女被先接回家,女婿后至,惟一不同的是氛围变得比较宽松,女不需浓妆艳抹,婿来也随茶便饭。

7 旗营丧葬

京口旗营旗人的丧葬要比汉人节俭得多,考虑到死后回归故里的需要和传统的旗人习俗,清道光年初,旗人死后实行火化制,丧葬费用很少。人死后,丧葬仪式很简单,一律用事益局里卖的烧材,当天死、当天殓、当天抬到北门外的烧人台火化,只需花200文烧费。在火化后的第三天,死者的亲人会去检收烧人台烧剩的余骨,把它们装进红布袋,用坛子装好,寄放在旗营内的寄骨坛。旗人调防时,会将亲人的遗骨带走。到了清道光后期,受汉人丧葬风俗的影响,旗人的火化习俗开始变化,“事益局方有汉材之制,殓葬渐仿汉俗矣,火葬因亦消灭。即此亦可见仁孝具有同赋之良,特以奉调之念,故忠孝不能两全耳。自蒙恩赐葬后,遂有汉材营葬者”①见钟瑞《调查旗营风俗考》(清末民初稿本)。。改为土葬,丧葬的费用大大增加了。

旗人遇父母妻丧,均需要一层一级地上报头领,直到营内的最高长官都统,然后由都统批发照例借领救济的银两,回家办理丧事。死者装殓多用长衫,里面也不用短衫,颜色习惯用白色,不能用红色。旗人在棺殓之前,同汉人一样,有迎棺入门的仪式,放棺时要头朝外。大殓小殓由抬棺人负责执行。在棺材上需要用3颗钉。死者是男性就在棺材左边用2颗钉,右边用1颗钉;死者是女性,则正好相反。其中一颗的棺钉作为主钉,钉头不能全部入木,在棺盖之上要露出头来,如扁桃式。

送葬时,死者的至亲好友都要参加送葬仪式,来人很多。所以一遇到丧事,旗人预订轿子的特多,有时营内的轿子集中起来都不够。遇到这种时候,营内的轿夫很吃香,工钱也丰厚。但由于旗营有规定,旗人办丧事,出殡时不准雇用旗营外的汉人抬轿,于是旗营内纷设轿铺,先后成立了18家轿铺。旗人出殡时同汉人一样有亲友设路祭的现象。那时送殡到墓地的人,丧家要赠送1碗关东菜,有点汉人送葬后吃“豆腐饭”的意思。

旗人到衙门报丧后,回到家里要抓紧时间剃头换衣。因为按照旗人的规矩,父母丧、祖父母丧、曾祖父母丧在100天里是不能剃发的。旗人期服百日后方可销假,服丧期间办差上操都要戴红纬帽,穿布靴。在死者未殓前,前去吊唁的人被称之“道恼”,进门后,要站在灵床的边上,逐一向孝子握手致唁。另外像敬七、百日的“谢孝”仪式,都已经和汉人相同了。

[1]春元.序言[M]//春元.京口八旗志:上卷.刻本.1879(清光绪五年):2.

[2]贵中孚.兵制[M]//贵中孚.嘉庆丹徒县志:第12卷.刻本.1803(清嘉庆八年):4.

[3]春元.营制[M]//春元.京口八旗志:上卷.刻本.1879(清光绪五年):1.

[4]吕耀斗.纪闻[M]//吕耀斗.光绪丹徒县志:第60卷.刻本.1879(清光绪五年):1.

[5]张玉藻.炮台[M]//张玉藻.续丹徒县志:第7卷.刻本.1930:11.

[6]李恩绶.忠义[M]//李恩绶.丹徒县志摭余:第7卷.刻本.1918:39.

[7]春元.文苑[M]//春元.京口八旗志:上卷.刻本.1879(清光绪五年):38.

[8]李恩绶.方技[M]//李恩绶.丹徒县志摭余:第9卷.刻本.1918:23.

猜你喜欢

京口旗人汉人
京口驿的回忆
满族八旗被革命
清代东北驻防官兵装备与操演枪械状况考
秦人称谓小议
辽代壁画墓汉人出行图浅议——以关山4号墓为例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
晚清东北旗人的婚姻与死亡风险关系探析
民族整合与文化认同:努尔哈赤汉人“恩养”政策
佛教传入辽朝原因及来源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