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要什么·差什么·做什么:新闻编采服务读者的思考

2012-08-15牟玉娟

中国地市报人 2012年8期
关键词:东营百姓民生

□ 牟玉娟

(东营日报社,山东 东营 257091)

2011年国庆节,我回了趟老家。三姨家建了两个大棚用于种西红柿,小姨家养了一百多头猪,而五十岁出头的五叔则是在村企业看大门。每家情况不一样,自然话题也就不一样。见了面,我都会问起他们今年地里的收成、收入咋样,他们也只是客套地回答我几句,便会问起国家又出台了什么新政策等等。这样每次说着,我们的话老是岔开。因为,他们的话题,他们所关心的问题,远远不是我自己想的、自以为的那些他们所关心的事情。

回想他们说过的话,我在想:他们关心什么?他们需要什么?现在农民群众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国家出台什么样的惠农政策,他们都会在第一时间了解。但是对于省里和市里有什么样的配套政策,他们并不是十分清楚。他们需要的是我们这些“明白人”给他们析事明理、解疑释惑。

每个月策划一期选题是东营日报社每位编采人员的必定功课。第一期选题,我把镜头对准了生活在城里的农村大爷大妈们,调查采访了因各种原因在城里生活的农村大爷大妈们,了解了他们在城里生活的酸甜苦辣,于是便有了《你们生活得还好吗?》。当我把那期报纸送给被采访的大爷大妈们时,他们捧着相互传着读了又读,看了又看。

此刻,我在想:他们关心什么?他们需要什么?那一刻,报纸离他们是这么近,他们与报纸之间从没有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贴近民生,关注百姓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把百姓的心里话报道出来,正是他们所需要的。

最近,我收到了一封书写工整而且很厚实的信。写信的人是一位姓董的读者,也是一位农民。他在写给我的信中说:“我在‘新农村’栏目里看到你编辑的好多报道农村的新面貌......我编写了几句顺口溜,想表达对村子建设和美好生活的赞美......”看到他手写的工工整整七字一行长达52句的“顺口溜”,我被这份朴实与真诚所感动。

看到这封沉甸甸的信,我在想:他们关心什么?他们需要什么?“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足,他们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正是我们每个新闻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不掌握实情是一个新闻工作者的大忌。中央政策是对基层实践的深刻总结,基层是落实中央政策的终端。如果不深入一线,对基层情况不了解、不熟悉,自然不能深刻地理解中央精神,不能准确把握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

没有真情实感是新闻没有生命力的重要原因。老一代新闻人常说:“脚板底下出新闻。”“唯有深入,才能生动。”编辑记者只有贴近基层、深入一线,才能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才能以敏锐的眼光捕捉到新闻热点,增强新闻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才能掌握和运用鲜活生动的群众语言,说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培养清新朴实的文风;才能找准自身位置,在服务群众中更好地实现新闻工作者的价值追求。

文风不正是新闻没有说服力的重要原因。在生活中,如果一个人经常说套话、空话、假话,别人会渐渐和他疏远,不爱和他交朋友。作为媒体来说,如果新闻报道经常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板着一副假、大、空的面孔,会让读者觉得冷漠、生硬,难以接近。试想我们是一名读者,打开某天的报纸、网站,占据重要位置的总是那几条标题,读者就会觉得我们在喊口号,不过是套话、空话、假话,通篇文章挤干水分,干巴巴的啥也没有,那我们的读者还会信任我们,还会走近我们吗?

一棵树,只有扎根深深,更多地汲取水和养分,才能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好的新闻作品是用脚板在基层走出来的,是在群众中间用心体验出来的,是用百姓最朴实的话说出来的。亲身在农村、在群众中才能体验到生活的真谛,写出好文章,反映百姓心声,把宣传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

走进基层,贴近生活。在做《走近农民工》这期选题时,当我与这些平凡又普通的人们打成一片时,我理解了他们。“出来打工当然是希望多挣钱”、“能在这里找到合适的对象更好呀”、“将来还是要回老家的,这里的房子太贵了,我们买不起的”,这是他们给我最真实的回答。这份情感的培养和交流,真的是让人难以忘怀。只有俯下身,用真心和真情真深入,群众才会对我们讲真话,说实话。一直以来,东营日报社注重加强读者与报纸的互动,开展了“党报进社区”、“记者一线体验”等一系列活动,并在东营网开设了“读者俱乐部”,深入基层,贴近生活,倾听百姓心声,关注民生、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把新闻触角延伸到百姓家中,从而让党报真正走进百姓生活,架起了党委政府与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

想百姓之所想,言百姓之所言,带着感情做新闻。在新闻编采工作中,我们除了要在稿件中给读者传递他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外,在表达的方式上,还要朴素生动一些。就像我们给街坊邻居传达、表述信息的时候,不能居高临下、大声吆喝,更不能照搬大话、套话,时不时冒出一个匪夷所思的冷词或者借用一串冷冰冰的数字、符号。应该像对自己的亲戚长辈、兄弟姐妹说话一样,用他们的日常用语,把事情说清楚讲明白。要努力多编发一些现场特写、基层小故事等社会民生新闻,尤其是在标题的制作上,让其鲜活生动,从而与读者产生共鸣,引起读者的兴趣。

说百姓之想听,写百姓看得懂的新闻。民生无小事,事事都关注;社会纷繁,包罗万象。我们在《民生》版适时开设了“有事帮你问”、“便民电话怎么打”等专栏,受到读者的好评。基层的新闻多了,小人物镜头多了,百姓家常事多了,一批散发“泥土芳香”的新闻报道、充满“乡土气息”的语言文字见诸版面,读者说:“这样的新闻我们愿意看”。

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只有知道了群众要什么、我们差什么、需要做什么,我们才能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服务群众。

猜你喜欢

东营百姓民生
不让百姓撇嘴骂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百姓记着你
C919大型客机106架机转场东营试飞
The 18th century of America in the Autobiography
百姓看家“风”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陕西青年作家采风团走进山东东营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