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闻工作者的人文素养
2012-08-15冯冬梅耿雪洁
□冯冬梅 耿雪洁
(淮北日报社,安徽 淮北 235000)
眼下,随着新闻媒体竞争的加剧,在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已经被不少新闻工作者接受并自觉践行。新闻越来越同质化,如何在新闻大战中胜出已不是某位记者或编辑个人的事。拼时效、拼深度、拼广度,新闻工作者各显神通。但在实际工作中,人们还是发现在新闻采编活动中出现一些同情心缺失,片面追求所谓“新闻传播效果”的遗憾。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一些新闻工作者缺少新闻道德,缺乏人文素养。新闻工作者应自觉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体现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和新闻从业者的社会良知,学会尊重人性,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让人性的光辉普照新闻作品。
记者人文素养的提升
众所周知,《饥饿的苏丹》是南非著名摄影师凯文·卡特的作品,它给作者带来了巨大的荣誉,也带来巨大的压力。图片构图其实并不复杂,画面中一个瘦骨嶙峋的苏丹女童,即将饿毙跪倒在地,而一只兀鹰正在女孩后方不远处,虎视眈眈,等候猎食女孩。
这幅作品获得1994年普利策新闻特写摄影奖。但这张震撼世人的照片,引来诸多批判与质疑。许多人认为凯文·卡特不去拯救小女孩,为了一幅作品置人命于不顾,没有新闻道德。人们纷纷批评卡特,认为他缺少同情心,没有人道主义精神。在获得这个摄影最高荣誉奖两个月后,人们发现卡特自杀身亡。
新闻记者必须恪尽职守,力求用最好的作品来传播新闻,扩大传播效果,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新闻记者要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记者首先是人,其次才是记者,必须把人性人道主义放在首位。现在不少人认为,所谓新闻的人文关怀,就是要求有平民视角,讲述普通人的故事。其实,既使拥有了平民视角,没有人文素养,同样会出现缺乏人文关怀的憾事。记者在多年的新闻采访一线,经常发现不少记者不够尊重采访对象。2011年5月底,笔者采访一位患白血病的农村贫困女童,报道引起社会各界关注,纷纷到医院看望白血病女孩,笔者及时跟进报道。一家电视台记者也闻讯一同到医院采访。这两位电视台记者要求女孩母亲一遍遍讲述女儿的不幸和家庭的贫困。为了达到“精彩”的电视画面效果,他们还要求这位母亲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激,要鞠躬致谢。连续多遍,不是记者嫌其没有躬到90度,就是嫌其忘记他们给准备好的台词。等到采访完,两位记者心满意足离开,这位坚强的母亲却抱着笔者流下了屈辱的泪水。
在这个采访中,笔者感觉这两位记者如果多一些人文素养,考虑到这个母亲的自尊心,肯定不会采取这样的方式。他们在追求画面效果时,忽略了一个记者应有的新闻道德,那就是人文关怀。要尊重采访对象,不管其高官还是平民,他们作为采访对象,同样具有平等的人格尊严。记者在平时采访中应该养成一种尊重采访对象的习惯,发自内心地去关注、热爱、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敬畏生命,平等对待,真心交流,才能采写出具有人文关怀和人性光辉的好新闻,才能打动受众。
人文素养在编辑工作中不可或缺
新闻作品与受众见面,除了一线记者的采写外,编辑的后期加工也十分重要,缺一不可,甚至是作用更大。普通的作品通过编辑的修改、提高,可以更加出彩。同时,如果编辑缺少人文素养,也可能把一件新闻作品加工一件失败的新闻作品。
一位记者在采访一起普通车祸时,看到现场摩托车与一辆小汽车相撞后,摩托车正好倒立起来,摩托车车主受伤后已被送往医院,地面上散落一些零部件和伤者血迹。记者拍下一组照片,并写了一篇短消息交到编辑部。编辑随后竟然以“摩托车街头‘玩’倒立”为题,配车祸现场图片发出。第二天见报后,该记者接到多个电话,可谓板砖横飞,但读者并不知道标题是编辑特意改的“得意之作”。
编辑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件新闻作品水平高低,编辑有没有人文素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新闻作品的人文气息。2005年5月9日,福建《东南快报》一摄影记者在雨中的厦门街头,拍摄了一组雨中骑车人路遇马路陷阱摔跤的图片,照片极具现场感和冲击力。当时《东南快报》编辑编发了这组照片,提醒相关部门“安全无小事”。此组照片在某国家级媒体发表时,却说是当时台风来袭的天气,并且还有说明“突然陷入一水坑”、“身体失去平衡”、“载了跟头”,“当日下午,一场暴风雨袭击厦门,市区道路上的多处水坑让不少骑车人栽了跟头。”随后,这些照片又在网络上广泛流传,在全国引发了一场“记者传达新闻的责任和社会公德之间应如何平衡”的大讨论。不少读者和网友认为,记者雨中守株待行人栽跟头而不上前提醒,这样做有违道德。2005年 5月16日19时,新浪网邀请该摄影记者,以及《中国日报》摄影部主任王文澜,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力丹,《中国摄影报》副总编辑李全,新华社中国特稿社编辑曾璜等,就记者抓拍骑车人雨中摔跤一事与各位网友进行了交流。《中国日报》摄影部主任王文澜说:“我要是编辑我不会发,我要是记者我也不会拍。”
对于悲剧事件中的同情心问题,专家学者近年来一直在探讨。中国人民大学著名教授陈绚在她的著作《新闻道德与法规教程》一书中就提到,“发生在中国新闻队伍中的新闻工作道德的失衡与错位,最有代表性、最具典型意义、危害最为严重的主要有媒体因逐利堕落、社会公器变成私人表达空间、新闻传媒报道中的歧视现象、同情心的普遍缺失、新闻传媒内部腐败现象”五大类。
最近几年,我国一些传媒对所报道的有关人的生命、人的尊严的事实表现出漠然和冷血的事例越来越多。例如,把民工跳楼事件称为“跳楼秀”,2003年从非人性角度报道人乳宴、2004年从非人性角度报道胎盘宴。更有甚者,2004年9月6日晚,央视四套某栏目在报道俄罗斯人质事件时,屏幕下方赫然滚动出有奖竞猜的信息。这不仅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也引发了观众和网民的谴责。陈绚教授认为,“如果新闻传媒连作为普通人应该具有的伦理底线都不能坚守,如何去引导教育大众?”
编辑是新闻作品出炉的最后一关,也是最重要的一关。编辑内心一定要有人文素养,才能把好这最后一关,让那些具有人文关怀的优秀作品引导社会舆论、关注社情民意、关爱每一个生命个体、尊重每一位新闻当事人。
如何提升人文素养
笔者认为,要提高新闻工作者的人文素养,首先应该加强对新闻从业人员的人本价值教育。现在一些新闻学院都开设有关“新闻道德”或“新闻职业道德”方面课程,并且作为主修课。但对于目前已从业的新闻工作者来说,不少新闻单位大多只注重对从业人员的采编业务能力的培训。新闻工作者既是自然人,又是社会人,教育他们要求对生命、对人的尊严和价值具有平等的尊重。即使是在新闻竞争白炽化的当下,一个负责任的媒体,也应该是在选择新闻的时候,要把社会价值看得高于新闻价值。只有这样的媒体,这才能真正赢得受众的尊重和喜爱。
其次,新闻工作者要学会多做些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从受众和被采访者的角度选择、写作与传播新闻事实。尤其是在灾难性事件和救助性事件中,要充分考虑到灾难事件和救助对象及家人的感受,设身处地考虑他们的心里感受,而不是一味、片面强调画面、场景等传播效果。
作为记者,力求以最有冲击力的图像、最能打动人的语言来吸引受众,这是职业要求,但除此之外,记者应该有种换位思考,在采访时多考虑一些对采访对象的尊重、对生命的敬畏。而作为编辑,切不可学做“标题党”,只为了吸引受众眼球,而不考虑新闻当事人的人格、处境等因素,故意在标题制作时放大某些所谓新闻看点以夺人眼球。如果新闻工作者能学会换位思考,考虑到对方当时的心境和承受力,就不会犯类似的错误,就会充分尊重受众、尊重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做出既有新闻价值又具社会价值的稿件,使新闻充满人情味,激发起受众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