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诗歌鉴赏”的有效性教学

2012-08-15福建严红玉

作文教学研究 2012年1期
关键词:残雪诗歌鉴赏怀古

福建 严红玉

看着学生试卷中诗歌鉴赏题那可怜的分数,我困惑极了。整个高三阶段,花在诗歌鉴赏复习上的时间不可谓不多,至少历时一个月,二十几个课时,是按送别诗、边塞诗等题材分类复习,又按意象、意境、艺术手法等分专题复习,可是学生的鉴赏水平并没有提高,满分6分的题目,平均只2.7分左右,复习显然是无效的。这是为什么呢?要怎么教才有效?

我在思考这些问题时,也对学生进行了调查,学生的回答竟然如此的一致,他们说“不知道诗歌写什么,看不懂”,“教师教的方法派不上用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白描、渲染等等记得一箩筐,可是不知道该写哪样。”原来最大的障碍是“读不懂”啊!那是自然,读都读不懂,何谈鉴赏评价呢。我看过一些投机取巧的学生答案,把“思乡”“忧国忧民”“怀才不遇”,把“比喻”“夸张”“拟人”一一罗列出来,他一定想评卷老师是看点给分的,多写几个,总有一个是对的。说实话这样的鉴赏已经失去意义了,所以,“诗歌鉴赏”要有效首先得让学生读懂诗歌内容。

在教《归去来兮辞》和《滕王阁序》时,我总是不小心把它们当成了诗歌,其实它们确实具有诗歌语言的特征,是散文化的诗歌吧。这样的文言文,学生的阅读障碍同样是“读懂”,要弄懂意思,还得落实到文言词汇和语法上。比如“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一句,“雅望”和“懿范”就是定语后置,“棨戟”和“襜帷”就是名词作状语。如果弄懂了这些,学生自然就懂了这句的意思了。再如“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一句,你要知道“景”是个通假字,“盘桓”即“徘徊”义,才知道它的意思。而诗歌的语言也是这样简洁、凝炼,也讲词类活用,也有一词多义现象,也具有文言文的语法特征。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就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意思是“变绿”,正因为是“变绿”,有一个渐变的过程,才把春风写活了,整首诗也活了。王湾的诗《次北固山下》,这个诗题就有一定的难度,难在“次”字,这是一个文言词语,可以解释为“停靠”或“驻扎”。一个词的问题解决了,理解整个题目也就没有难度了。杜甫的《江汉》“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应该是“片云共天远,永夜同月孤”的倒装,算是宾语前置了。诗歌这种文言现象十分活跃,因此,我想我们可以教学生用理解、翻译文言文的方法来解读诗歌。

2011年高考全国卷一诗歌阅读题考查的是周朴的《春日秦国怀古》,设计的第一个问题是“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要正确地回答这个问题,你首先得读懂这首诗。诗题“春日秦国怀古”是“余于春日于秦国怀古”的省略。而首句“荒郊一望欲消魂”应该是“一望荒郊欲销魂”的倒装,“萦纡”一词是“旋绕曲折”义。尾联“数里黄沙行客路”是“行客路数里黄沙”的倒装。通过逐字逐句的解释,不难知道这首诗写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景色凄凉,行客之路尽是黄沙,因而极其哀愁,不禁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而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表现怀古伤今之情。我觉得对待诗歌就要拿出朱光潜先生“咬文嚼字”的精神,细读精读。因为读懂的确是关键,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对诗歌表达技巧的分析,都得建立在“读懂”这个基础上。这基础不扎实,诗歌鉴赏就免谈。

翻译诗歌说起来容易,操作就没那么简单了,它需要厚实的文言功底,而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好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要肯花时间,肯下功夫训练,有“一字不肯放松”的精神,还是可以成功的。因而,在诗歌教学中,我总是给学生更多的时间用翻译文言文的方法一字一词地解释分析诗歌,最终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那样离“读懂”也就不远了。

用文言方法翻译诗句只是把文字连缀成一句或一段话,只能算粗浅的“读懂”,可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因为诗歌语言是跳跃的,留有空白,要进一步读懂,还得用联想和想象来填补这些空白,对连缀成的“话”加以描写扩展,使其充实丰满。所以诗歌鉴赏的有效性教学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

但是,联想和想象是很抽象的行为,要怎么才能让它具体可操作呢?我在指导学生阅读诗歌时,要求他们将诗歌内容构思成一幅幅图画,图画根据诗人的描述着上色彩。还要添加背景,甚至让画面活动起来,像电影的蒙太奇手法一样,形成流动的画面。比如,读到“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时,我脑海中的画面以枯黄、昏暗的颜色为主色调,它的背景是一片苍茫的天地,镜头慢慢推进,一棵缠绕着枯滕的老树,老树只有屈曲盘旋的虬枝,最后聚焦在老鸦上。读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沙漠、孤烟、黄河、落日,每个形象都很显目,特别是圆圆的落日,要有五彩缤纷的落霞为背景,没有山峦和林木,宽广而辽阔。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这就是说,诗人的创作,总是由内而外,即先有客观现实的感发而后产生的内在情态。我们读诗则是一种相反的行为,只有透过文字看到画面,透过语言看到诗人的生活情景,将自己置身于勾画出的一幅幅流动的画面中,感受着诗人的喜怒哀乐,才能准确地读懂诗歌的思想内容。这让我想起2009年福建省高考那道诗歌鉴赏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江行(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

(1)诗人为什么“厌听棹歌声”?(2分)

(2)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4分)

第二小题要求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一联,这题很需要学生按以上的方法再现情境,这一联描写了四种景物——残雪、断雁、新月、潮水。江岸是一派残冬的肃杀景象,空中不见大雁飞过,一叶月牙儿伴着潮水从江天一色中升起。这些画面都是诗人在舟中所见,残雪本是天气转暖春将至的信息,应该是喜讯。而春节这家人团聚的日子,而诗人却有家不能归,不仅不能归,就连传书的大雁都断绝了。诗人的希望和绝望尽在其中。而月呢,望月思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可此时为何时?诗人独自“江行”中。通过联想和想象,融于景中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情就不难读懂了。

高尔基说:“只有作家所描写的一切历历浮现在读者的眼前,使读者能从个人的经验、个人积累的知识出发,‘想象’出作品可提供的画面、形象、人物和性格,而且对这些有可补充的时候,作家的作品才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打动读者的心。”由此可见,在诗歌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十分重要。当然,联想和想象的能力也要靠平时锻炼和激发,多想多说多写,在写作时自然就能迸发出来了,这是题外话,就不多说了。

总而言之,读懂是基础,是关键,诗歌的总复习要有效果,就得教给学生读懂诗的本事。以上讲到两个层次的“读懂”,第一层是读懂字面上的意思,这靠的是扎实的文言文知识;第二层是充实丰富字面的意思,这靠的是联想和想象的能力。我想我们的诗歌教学习能落实这两层次,学生也就不会望“诗歌鉴赏题”而生畏了。

猜你喜欢

残雪诗歌鉴赏怀古
行书方拱乾《混同江怀古》(33cm×21cm)
中山城怀古
雪中
残雪,为何能成诺奖热?
上都怀古
品梅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题和阅读题的审题训练刍议
翠云廊怀古
通过微课培养高中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