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视新闻记者在报道中体现的人文关怀
2012-08-15文丨李宝童
文丨李宝童
电视媒体覆盖面广、辐射能力强,与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紧密相连,时刻跟随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电视镜头直观强烈的冲击力和画面语言,最大程度将受众代入新闻事件现场,因此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做到人文关怀就显得尤为重要。“人文关怀”应该贯穿于新闻工作者,特别是电视新闻工作者的整个新闻宣传工作实践中,成为新闻报道长远生命力的源泉。
1 人文关怀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主要表现
人文区别于自然,是一个内涵丰富又很难确准确定义的概念。“人文”与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独立性格、人的个性、人的生存和生活及其意义,人的理想和人的命运等等密切相关。简单来说“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关怀。
现在的新闻报道总是强调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但是我们在很多电视新闻栏目中还是见景物、见数据、不见人,或者对事件和人物的报道没有后续,或是充满了不肯的词语,整个新闻的报道出的结果,就是不了了之。再就是“政绩”报道,电视镜头总是对准政绩“美丽”的景物,或是堆砌一些数字,枯燥地记流水帐,或是单纯采访领导,由领导对着早就准备好的稿件自我宣扬。至于这些“政绩”与普通老百姓有什么关系,就毫无下文。再看招商引资项目的电视新闻,无限夸大投资规模、经济效益,而项目的资源消耗、环境影响、发展前景则很少透露,生存环境和自然环境更是极少关注。这些反应了现今新闻报道中的欠缺情况,也反应了新闻报道对人文关怀的缺失。
电视新闻报道要关注经济和社会发展活动中的普通人,以人们的生活状态的、人的命运、情感、价值观和尊严放在新闻报道关注的中心,社会现实是人类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果的折射,是人们社会活动的最终体现形式。而“普通人”应该被关注的关键词是“民间、底层和弱势”。这些充满喜怒哀乐的故事,都真正积淀着原汁原味的生活真实,积淀着普通人的理想、痛苦、烦恼、希望和梦想,这些都是我们这个社会最现实、最直接、最根本的反映。
再来看新闻报道中时常推出的英雄、烈士人物,总显得高高在上,难以企及,这样不免显得不现实,空洞虚幻。我们的新闻报道要人文关怀,就是要还原人物本色,把镜头对准平常人的平常事。无私奉献精神是可敬的,它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动力,是值得宣传和弘扬的,但人的生命更是最可宝贵的,我们不应过多推崇“典型”,误导群众为成为英雄而轻视生命。
另外,当电视镜头对着弱势群体时,也极少顾忌弱势群体的隐私,随意暴露弱势群体的全部情况,这在各种捐资助学新闻中显得尤为突出。正值现在新学年开始,民间捐助活动也频 频出现在屏幕上,企业家们慷慨解囊,受助学生含泪感激等等,一定要这样展示贫困吗?一定要用镜头来考验受助者感恩的眼泪吗?如果不感激涕零,不时刻谨记自己被资助的孩子是不是就不应该获得求学的机会。贫困,不单是物质概念,还涵盖隐私、尊严等精神要求。贫困是无法逆转的现实,孩子们都是无辜的面对家境贫寒的现状,新闻报道在接触这类新闻时,要站在弱势群体的角度上考虑播报方式,至少,不要让受助者感到是在接受施舍,不要让他们背上沉重的感恩包袱。这些都应该让新闻工作者对报道中如何体现人文关怀的深思。
2 在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的基本准则
在效率、速度、发展至上的年代,我们的新闻价值取向也不可避免地打上“效率”的痕迹,我们经常报道经济的飞速发展,几何增长的数字,工业的发达和地区 的发展,但兴办工厂和科技高速发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却报道很少。虽然环保意 识逐渐兴起,但却一直没有被作为主力传播。
人文关怀说到底是对人及人的价值的尊重。今天,我们的新闻报道应该更多地关注人民的政治、文化、精神需求。关注他们的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劳动休息权利。要围绕满足人的生存、安全、健康等自然需要,围绕人的价值实现,以及素质提高,体现关心人,尊重人和发展人,把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新闻报道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3 掌控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有许多新闻虽然将镜头对准了芸芸众生,但却缺乏对人本身应有的尊重和关心。比如,在汶川地震之后的两周年纪念中,就有一家地方媒体在报道中拿出当年的救灾画面再次访问受灾群众的感想,画面中被访者先是沉默然后无语凝咽,我很费解这位记者的做法,是想展现汶川重建后人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思想状态,还是想传达灾区群众对当年参与救灾的军队、志愿者表达感激呢?也许初衷无错,这种追求画面的直观和真实,对受访者来说,是重温自己或他们的亲人所承受的不幸与痛苦,所付出的代价以及对于世人的警示,却往往不作为报道的焦点与重点。这实际上反映的是新闻从业人员人文意识与人文精神的缺失。
人文关怀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人类的一切活动只有以人为本,才能实现人的价值、体现人的尊严和情感。新闻工作,尤其是灾难性的新闻报道更应当时时发扬人文关怀,处处体现人性关注。电视新闻节目是社会的良心,必须反映社会现实,关注百姓生活,由表及里,透视本质真实,不能仅仅停留在描述外在的真实,而忽略了内在的、本质的真实。
一个记者的人文关怀最大体现在于,当他去报道他人的苦难,去书写别人的不幸的时候:不带有一种救世主般的自我陶醉;不用别人的苦难经历装点自己“思考者”的形象和自身的“传奇色彩”;不为了报道的夺人眼球而去撕裂受访者心中本已疼痛不堪的伤口;不用摄影去记录受访者惨无人形,残缺,怪异,边缘化的形象,让他人也活得又尊严;不站在道德的高位居高临下的面对受访者,在无意中轻视他们的人格;总而言之,朴实地,平和地,低调地去做一个记者。记者,首要的任务,是客观的记录发生的事。在新闻报道中,不仅要引导人和教育人,而且要尊重、理解、关心、帮助人,那么作为新闻报道所具有的人文关怀精神必将会得到受众更多的支持、理解和包容,使我们的媒体肩负起社会的使命,不断推进人类文明的进程。
[1] 王璐琪. 浅谈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J]. 新闻世界,2012(1).
[2] 隋玉涛. 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要注入人文关怀[J]. 大庆社会科学,2012(3).
[3] 胡伟东. 电视新闻中的人文关怀[J]. 青年文学家,2012(11).
(吉林省梅河口市广播电视台,吉林梅河口 13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