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加强对骨干市场的扶持力度
2012-08-15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第三产业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导姜长云
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第三产业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导姜长云
观点摘要
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中重生产、轻流通,预警机制建设薄弱,农产品市场长效机制薄弱,今后应加强对中央批发市场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地区产地批发市场及骨干市场的重视。
农产品流通问题的存在有三个方面的背景,一个是制定农产品价格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关注。这两年,国家把工作重点放在扶持二、三产业上。于是,在农村出现了很多农民专业合作社。但是矛盾又出来了,这些合作社的种养没有劳动力,城里的打工者都是在农忙时回去几天,而且很多企业因为用工荒,都对农忙时节不回家的打工者发双倍工资。由于种养产业的低收入,很多年轻人选择了留在城里打工,而不是回家务农。不过,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农民还是要回家的,农民的土地情节、庄稼情节是割舍不掉的。如果能够根据体系安排经营作物,那么种植作物的经济效益也是非常可观的。另外,现在还存在一个现象:那就是有些人往城里来,有些人却选择回到乡下。在城里的打工者,工作五六年后,有了一定的积蓄,就开始谋划自己创业。如果我们能够根据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的计划,培养起来一个农业产业发展所需的服务链、产业链,这样才能让这些创业者把钱大量地用在农产品生产上,而不是开饭店或者建房子。
第二是现代农业的发展已经引起了中央的关注。现代农业跟传统农业的区别很大,传统农业主要从生产环境做,现代农业已经跳出第一产业,一二三产业互动,产业链、产业体系理念流通环节非常重要,计划经济重生产、市场经济重流通。在现代农业发展中,不能否认市场方面的作用,但是一定时期、一定背景下,流通环节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可能更重要。事实上,流通领域的安全已经影响到了农产品的安全。2003年,当时的粮食价格不断上涨,很多人认为是市场调节出现了问题,但是,2003年主销区的很多地方接近断粮,而另一方面主产区的粮食运不出去,所以流通环节才是最重要的。
第三,从农民增收来看,这几年农产品的价格不断上涨,但是农民的收入却没有明显增加。很多人认为是流通环节出了问题。当然,流通体系的不完善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不过,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产品主要价值链驱动不是生产环节,而是由生产环节、加工环节向流通环节转移。从整个农产品供应链来看,生产环节基本上是一盘散沙,加工环节规模化程度稍微高一点,而在流通环节中的垄断程度更高。流通环节在整个产业链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强。因此,一方面流通环节得到了很多好处,但是它在整个流通环节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是最大的。所以, 不能一味地强调流通环节占据了主要利益,而忽视了其发挥的作用。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现在的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应该通过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来提高,可以让供销合作社来引导农民提高组织化程度,提高与市场流通环节的谈判能力。因为供销合作社一直扎根农村,所以,由供销合作社来组织农民减少了组织的运行成本,能够更好地把城里的现代组织形式和农村组织形式很好地对接起来。
目前,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上还有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重生产、轻流通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对农产品流通机制能力建设,还需要加强。农产品价格波动,很自然会想到生产环节。其实,过分用生产环节的办法解决问题,实际上加剧了农产品价格波动。小宗农产品总的市场数比较小,产地比较集中,容易形成垄断,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价格波动会比较大。但是,这些小宗农产品的价格波动跟国计民生的关系并不是很密切,比如绿豆、玉米等。如果是稻谷,关系到人的粮食安全问题,国家可以进行调节。其他的就可以通过市场调节来完成。
第二,预警机制建设比较薄弱。现在,很多人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规律认识的不够清楚,预警机制建设比较落后。比如猪肉价格上涨的时候,怎么支持生产,怎么防止短期内过多养殖所造成的下跌。
第三,农产品市场长效机制比较薄弱。现在的批发市场存在经济发展的通病,规模小、层次低、功能不齐全、同质化现象严重。我们在重视批发市场建设的同时,对批发市场网络化建设、服务体系建设都应引起重视。目前很多合作社的发展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如何引导他们改变现状、发展壮大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目前对于存在的这些问题解决办法有些偏差,批发市场的建设偏重于面积大,而不注重设施建设,只是形象工程,并没有真正发挥批发市场的作用。
第四,对农产品供应链的协调整合重视度不够。现代农业重视产业链体系概念,整个产业链不仅取决于流通效率、市场环节效率,还取决于农产品供应链企业。目前,农产品供应链企业非常少,对于中心批发市场、零售商,国家的支持力度不大。现在国家对于批发市场的支持,都是通过项目来支持。如果想要让这些项目或者投放的资金真正起作用,应该让各省自己申报哪个批发市场应该获得项目,根据在农产品流通方面发挥的作用来定,并计划每年投入多少钱,这些钱怎么去用等等。中央有关部门可实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贴补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批发市场扶持强大,发挥其该有的作用。
第五,应发掘多元化的市场主体。现在,非盈利性组织、市场化组织还是比较多,我觉得支持农超对接是对的,但是不能过分对某个产业组织进行支持。从长期发展趋势来看,农产品从产地直接对接的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在我国,流通环节批发市场的作用短期内很难被替代。虽然直销比例有所提高,不过只有高端消费者跟直销挂钩,大部分消费者还得通过批发市场。
目前而言,农产品批发市场对于大宗农产品的交易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要重视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另外,像行业协会、合作社等非盈利性组织在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上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所以,扶持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尤其对行业协会等非盈利性组织、流通组织方面的支持还应该加强。
今年,中央政府对批发市场重视度加大,一些主要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骨干市场要多扶持,对骨干市场要考核,不光考虑骨干市场自己的业绩,还要考虑其对周边带动作用。只有这样,整个供应链、供应网络基点才能建立起来,发挥作用。
第六, 通过国家储备来调控蔬菜价格。 国家储备有一定的优势,比如白菜价格较低时,商业储备一部分,国家储备一部分,两者并不矛盾。如果国家储备持续的进行下去,那么经销商就没有胆量去存,他要考虑有没有足够的资金去存。因此,国家储备可以对来年蔬菜的价格起到一定的平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