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经济结构力促经济发展
2012-08-15李爱霞
李爱霞
(中共济宁市委党校,山东济宁272000)
调整经济结构力促经济发展
李爱霞
(中共济宁市委党校,山东济宁272000)
我国在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但经济结构性矛盾仍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需求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要素投入结构不合理等方面。因此,要明确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紧紧抓住需求结构调整的重点,努力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紧紧抓住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加快发展服务业;紧紧抓住生产要素投入结构调整的重点,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中国;经济结构;矛盾;表现;调整重点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都明确提出,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不仅将经济结构调整上升到战略高度,而且为“十二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指明了方向。因此,如何站在战略高度抓住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十二五”能否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一、我国经济结构性矛盾的主要表现
近几年,我国根据形势和实践的变化不断完善具体举措,在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结构性矛盾仍比较突出。
(一)需求结构不合理
需求结构主要指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在GDP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GDP年均增速接近10%,但是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消费需求不足。主要表现为我国投资率多年居高不下,从1978年的38.2%上升到2010年的48.6%;净出口率从1978年的-0.3%上升到2010年的4%;消费率则从1978年的62.1%下降到2010年的47.4%,远远低于75%左右的世界平均水平。由此可见,“三驾马车”之间的结构显然不够合理。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出口大幅下滑,为应对金融危机,我国出台了增加4万亿投资的应对措施,结果是GDP的增速虽然保住了,但是投资、出口、消费的结构更加不合理。因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着力调整需求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有了明显的改善,第一产业占GDP比重呈持续下降的态势;第二产业占GDP比重长期稳定保持在40%到50%之间,2010年为46.8%;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由1978年的23.9%上升至2010年的43%。但是,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产业结构依然不合理,主要表现为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明显偏高,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明显偏低。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带来了以下问题:一是农业基础薄弱,“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二是工业大而不强,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世界知名品牌,消耗高、污染多的行业和企业所占比重过高;三是服务业发展滞后,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数量和质量远不能满足需求。因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着力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三)生产要素投入结构不合理
从生产要素投入角度看,经济增长可以由物资资源、科学技术、劳动力和管理等要素拉动。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核心技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我国只能靠大量消耗物资资源维持经济增长,导致我国在GDP的快速增长过程中付出了过大的资源、环境代价。例如,2008年我国GDP占世界GDP总量仅为7%左右,但却消耗了全球36%的钢铁、52%的水泥、16%的能源,同时水污染、大气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目前我国75%的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二氧化硫排放量已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碳年排放量仅次于美国,每年产生工业固体垃圾10亿吨以上,从而对生态环境安全及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在我国人口和工业高度集中的东部沿海一些地区,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极限。因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着力调整生产要素投入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由大量消耗物资资源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二、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
(一)紧紧抓住需求结构调整的重点,努力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着力调整需求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必须在优化投资结构、稳定出口的同时,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
1.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凯恩斯消费理论认为,居民的消费需求是由其收入决定的,也就是说,消费是收入的函数。因此,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就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我国可以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并将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指标和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二五”时期城乡居民收入增速不低于7%的GDP增速,实现这一目标可通过以下途径:一是提高居民工资性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领域,要逐步提高劳动者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逐步形成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二是提高居民转移性收入。在国民收入再分配领域,通过加大政府的货币化转移支付让利于民,逐步提高扶贫标准、低保标准、抚恤标准和养老金发放水平。三是提高居民经营性收入。落实好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通过扩大民间投资范围和减税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激活民间投资热情,提高居民经营收入。四是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通过完善理财环境、提高居民理财意识、增强居民理财能力逐步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
2.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由于我国目前城镇社会保险覆盖不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严重滞后,大多数居民还有教育、医疗、失业等方面的忧虑,有钱也不敢消费。近几年,我国社保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只有11%左右,而发达国家高达40%以上,发展中国家也达30%以上。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必须努力提高社保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3.57亿人、新农保实现全覆盖、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提高3个百分点等目标,从而减少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增强居民的消费意愿,使整个社会释放出巨大的消费潜力。
3.切实激活消费需求。近几年,住房、汽车等大额家庭消费开始进入普及阶段,教育、医疗、通信、旅游、文化等消费支出的比例迅速增加,居民的消费行为开始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享受型消费过渡。按国际惯例,当人均收入超过3000美元时,居民消费升级将成为常态。2010年我国人均GDP达到29992元(以当年价格计算),折合4736美元,刚刚迈进中等收入水平,居民消费将步入消费的加速转型期。因此,要通过完善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激活消费需求,推动这种转变。
(二)紧紧抓住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加快发展服务业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必须在加快农业现代化、促进工业产业升级的同时,以发展服务业为重点,推动服务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力争达到《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2015年服务业比重提高到47%的目标。
1.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是直接或间接为生产过程提供中间服务的服务性产业,主要包括现代物流业、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等行业。生产性服务业具有知识智力密集度高、产出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等特性,其发展水平对制造业的发展和经济运行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是当今产业国际竞争的焦点和全球价值链中的主要增值点、盈利点。因此,要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使其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结构升级的突破口。
2.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直接向人们提供物质和精神生活消费产品及服务,其产品、服务用于解决购买者生活中的各种需求。生活性服务业一般包括商贸流通、旅游休闲、娱乐健身、餐饮住宿、家庭服务等行业。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有利于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扩大消费需求、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进社会和谐。随着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服务需求规模会越来越大,服务市场会越来越细分,更需要通过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丰富服务产品,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
3.加快推进服务领域改革。目前我国金融、保险、铁路、民航、邮电和通信等行业中,事业单位仍占有相当高的比重,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很小,市场化程度较低,许多服务产品的价格仍由政府制定,国家垄断经营的局面并没有彻底改变。因此,要加快推进服务领域市场化改革,改变服务业部分领域垄断严重的局面,放开金融、电信、交通、教育、旅游等行业的进入限制,允许有实力的外资和民间资本进入,从而按照市场机制建立起公开、透明的服务业制度。
4.切实完善服务业政策体系。制度环境和政策支持体系是导致许多地区服务业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加快完善服务业政策体系,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例如,完善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税收制度;土地供给优先用于发展服务业;建立健全服务业标准体系;推动特大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然后带动区域性服务业发展;等等。
5.积极推动服务业的国际化。我国货物贸易为巨额顺差,服务贸易则为逆差。因此,要通过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加快我国服务业发展。要抓住国际服务业转移这一历史机遇,加快培育一批具备国际资质的服务外包企业,形成一批服务外包产业基地,积极承接数据处理、技术研发、售后服务等国际服务业转移。要继续开放服务业市场,积极引进国际服务业先进理念、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促进国内服务业现代化。支持有实力的服务企业走出去,重点支持企业跨国营销、在发达国家设立技术研发机构等。
(三)紧紧抓住生产要素投入结构调整的重点,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调整生产要素投入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必须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驱动作用,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
1.巩固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到2020年,我国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关键是企业真正成为创新的主体,因此,各级政府必须从战略上确立并不断巩固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即要让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的主体、凝聚人才的主体、创造知识产权的主体、科技投入的主体。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打造以创新为主要驱动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鼓励扶持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
2.加强企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关键在人才。一要培育创新型企业家队伍。企业家是创新活动的核心,因此,要建立多层次的企业家再学习培训体系;完善对企业家的考核体系;积极开展创新型企业家评选活动,并给予其奖励。二要广泛吸引从事自主创新的国内外各类人才到企业工作,形成人才集聚效应。三要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使用。要加强对创新型人才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努力改善创新型人才的生活条件和工作待遇。
3.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一要完善鼓励自主创新的法规体系,运用法律手段保护和规范企业的创新行为。二要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政府采购政策,加大自主创新项目的财政投入,给予自主创新企业税收优惠和减免,优先购买自主创新产品。三要完善自主创新奖励制度,对推进自主创新有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和组织实施者予以奖励表彰。
〔1〕陈军亚,郭熙保.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探索〔J〕.社会主义研究,2011(2).
〔2〕真言.深刻认识转变发展方式和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紧迫性〔J〕.中国培训,2010(1).
〔3〕解栋栋.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与要素再配置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0.
〔4〕赵鲜.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保障〔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1(4).
〔5〕李蕾,刘乃倩,孙钰.太原市低碳经济发展途径分析〔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1(3).
〔6〕鲁国强.中国经济:以扩大内需为基本发展路径〔J〕.理论探索,2011(5).
F 121
A
1009-1203(2012)06-0039-03
2012-10-28
李爱霞(1968-),女,山东济宁人,中共济宁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责任编辑 梁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