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障河流用水 维护河流健康——第五届黄河国际论坛综述

2012-08-15

中国水利 2012年20期
关键词:河流流域黄河

本刊记者 轩 玮

2012年9月24—29日,第五届黄河国际论坛在河南郑州举行。来自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名代表汇聚于此,分享水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先进理念与最新成果,集中各方智慧共同探讨了全球水问题的应对策略。

黄河国际论坛自2003年创立以来,已成为一场国际水利盛会,得到了广泛关注。论坛创立的宗旨,是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沟通,交流河流治理经验,共同研究解决黄河问题及世界流域管理所面临的共性问题,实现人水和谐。2007年11月,温家宝总理出席第三届东亚峰会,与其他15国领导人共同签署的《气候变化、能源和环境新加坡宣言》中,将定期举办黄河国际论坛写入其中,使其成为亚太地区乃至全球主要的水事交流平台之一。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指导、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和中国保护黄河基金会主办、多家国际机构协办的本届黄河国际论坛,主题确定为“流域可持续发展及河流用水权保障”。围绕这一主题,论坛开设了5个分论坛以及12个政府间合作及国际组织相关专题会议。据统计,来自五大洲的20多个国家的部长及高级官员,20多个国际组织的领导人,10多个国家驻华使团的大使、公使以及众多国内外流域机构的管理者、决策者,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知名专家,上百家水利企业的高管等参加了本届论坛。与会者以主旨报告、专题发言、多双边会见、技术交流、产品展示、现场问答、论文讨论等方式,从不同角度介绍了世界各地水利发展理念和管理实践经验,就流域综合管理和河流用水权保障等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深入探讨。

论坛主题——理念先进,共识广泛

传统的水权体系和理论反映的是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在这种价值观的主导下,人类对河流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利用,以满足自身日益膨胀的需求,加之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类对河流开发程度已超过河流的承载能力,许多河流出现了河道断流、污染加剧、生态恶化等问题,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摒弃过于注重对河流的索取而忽视河流自身健康的现象,必须促进人与河流的和谐共处,才能使河流生生不息,永远造福人类。

本届论坛主题 “流域可持续发展及河流用水权保障”,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这不仅反映出人类对自身行为的重新审视和理性认识,也有助于专家们畅谈今后在道德和立法等层面上如何保障河流用水权、维护河流健康。

论坛期间,与会代表围绕主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探讨,对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和河流用水权保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就促进人水和谐、维护河流健康达成了广泛的共识,并发表了《第五届黄河国际论坛宣言——促进人水和谐,维护河流健康》,提出了保障河流用水权、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愿景。这一愿景进一步呼应、深化了第六届世界水论坛部长级宣言的有关倡议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有关文件的精神,进一步体现了水资源管理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政府行动——海纳百川,探寻良策

受全球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交互影响,水灾害、水资源、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水危机已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交流各国先进技术,共享世界治水良策,谋求涉水领域多层次、全方位合作已是各国政府解决自身水问题的最优途径。

本届论坛围绕主题,精心设置了开幕式及主旨报告,水领导人高层论坛,世界河流高层论坛,主题分论坛和专题会议及多双边会议,合作协议商讨及签署、高端会晤等100多场活动。其中,“水领导人高层论坛”是第五届水论坛的一项重要活动,邀请了各国政府的高层官员以及国际水事组织的高层负责人,就全球水安全、水资源综合管理、应对气候变化和灾害管理等普遍关注的重大水问题,发表观点和看法,进行讨论和交流。会议还设定了互动环节,使政府官员和各界与会人员就关心的水问题进行直接的沟通交流。“世界河流论坛”是本届论坛为世界各大流域机构和国际组织负责人提供的一个相互对话和交流的平台,对话围绕“流域管理与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开展,分享了各大流域成功的管理经验。这两场高端论坛凝聚了水领导人的智慧和经验,把论坛活动推向高潮,增进了各国政府水管理部门和流域机构在水资源管理方面的了解和共识,为水资源和河流管理提供了创新思路和有效途径。

中国水利部部长陈雷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黄河是世界上水情最为复杂、治理任务最为艰巨、管理保护难度最大的河流之一。他明确提出了我国今后针对黄河将着力做好的重点工作:一是在黄河综合治理方面,要正确处理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关系,统筹防汛与抗旱、兴利与除害、治水与治沙、开发与保护,按照“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方针,进一步健全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配套的综合防洪减灾体系,确保黄河岁岁安澜。二是在流域水资源管理方面,要统筹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用水保障与河流自身用水保障,加快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管理,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确保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三是在水土资源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要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保护相结合,工程治理与生态修复相结合,突出抓好黄土高原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治理、坡耕地综合整治、淤地坝建设,着力强化饮用水水源区、重要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江河源头区和湿地的保护,构筑流域生态安全屏障。四是在流域综合管理方面,要强化流域水资源统一规划、统一分配、统一调度、统一管理,健全黄河水法规体系,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加快流域管理法治化进程。五是在治黄科技创新方面,要深入研究游荡性河道河势的演变规律,加强黄河治理、开发、保护、管理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研发,进一步提高防汛抗旱指挥决策、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以信息化带动黄河水利事业的现代化。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陈小江进一步介绍了近年在黄河流域开展的各项工作以及取得的成效。黄河水利委员会自提出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治河理念以来,持续开展了全河水资源统一管理和水量调度、调水调沙、标准化堤防建设、拦减入黄泥沙等一系列探索实践,黄河下游主槽最小过流能力由2002年的1800m3/s恢复到现在的4100m3/s,大大降低了滩区居民和耕地受淹的概率;已连续13年实现黄河不断流,一度遭到破坏的河道及尾闾生态系统得到逐步恢复,河口湿地面积增加250多km2;通过强化水质监测和水资源保护,黄河水质明显好转,干流Ⅰ至Ⅲ类水河长比例达到85%;黄河上中游地区通过坚持不懈地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植被覆盖率显著提高,黄土高原逐渐由“黄”变“绿”;黄河河源区通过大力实施生态保护,正在再现千湖美景。

政府及国际组织间的交流合作,是全球实现水利良治的重要引领力量。论坛召开的短短几天时间内,中国水利部部长陈雷参加了中欧水资源交流高层对话会、论坛开幕式、水领导人高层论坛等重要议程;先后会见了荷兰基础设施与环境部公共工程与水管理总司副总司长德波尔,丹麦环境部部长奥肯女士,澳大利亚可持续发展、环境、水与人口社区部部长伯克,世界水理事会主席福勋,津巴布韦水资源开发与管理部部长恩科莫,美国陆军工程师兵团副司令沃什以及 IHE、UNSGAB、GWP、ICID、IWRA等国际组织代表团,并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还会见了欧盟水框架指令德国负责人霍兹沃茨,水利部副部长李国英先后会见了世界自然基金会总部国家项目总监施维德,葡萄牙农业、海洋、环境与土地管理部国务秘书阿方索,新加坡公用事业局总裁赵文良等,并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本届论坛的主办方——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与法国尼斯大学、澳大利亚国际水资源中心、荷兰AGT国际公司等签署了合作备忘录。

值得一提的是,黄河国际论坛开幕前夕,中欧水资源交流平台高层对话会成功召开。2012年3月在第六届世界水论坛上,中国水利部与欧盟共同主办了中欧水资源管理对话会,签署了《关于建立中欧水资源交流平台的联合声明》。这是中欧水资源交流平台开展的第一次年度活动,水利部部长陈雷与丹麦环境部部长奥肯签署《2012—2015年中欧水资源交流平台工作计划》,明确了未来三年中欧在水资源领域合作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将进一步推动中欧在水资源领域开展政策对话,促进双方科研机构开展合作研究,鼓励双方企业开展商业合作。本届论坛上,中欧水资源交流平台专门召开地下水管理专题会议,中欧双方就有关地下水管理的合作交流进一步展开了讨论。

专家建言——智慧碰撞,点燃希望

“维纳斯从波浪中走来,将人类居住的石洞打开,在水边,孩童们欢声嬉戏,……在水边,生命沿着河流走;在水边,洒下爱的梦幻。”这是一首悦耳的水之赞歌——《在水边》,是来自英国阿特斯金的参会学者Simon Spooner的女儿月月为本届论坛献上的一首独创曲目。他与家人倾情献上的一场小型音乐会,为本届论坛拉开了帷幕,让与会者在感受水利学者丰富的人生乐趣之余,也体验到黄河论坛全方位的国际化。

本届论坛隆重推出了《中国水利发展中的防洪及灌溉问题》《应对全球变化的适应性水资源管理展望》《可持续的黄河水资源》《给河流空间——欧洲莱茵河洪水管理经验》4个主旨报告,同时开设了流域综合管理、健康河流与环境流量、应对气候变化、管理工具与新科技、水管理与公众参与5个分论坛以及可持续水资源利用与粮食安全、江河综合调度、健康河流、中荷水管理、堤防探测技术、泥沙管理与水库调度等12个专题会议,会聚了近千名世界治水专家的身影。此外,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近700余篇,论坛摘要收录了450余篇,会后还将印刷出版《第五届黄河国际论坛论文集》,供各国水利管理者和科研工作者学习借鉴。

论坛学术氛围浓厚,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会聚一堂,围绕主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展开了深入的切磋研讨。汇报中,既有最新成果的展示,又有典型案例的剖析,还有先进技术的介绍,让所有参会者都收获颇丰,各有所得。同时,青年学者与学术权威之间零距离沟通,真正把论坛平台变成了水利学术交流的殿堂,水管理先进技术展示的盛宴,同时也让我们分享了资深专家富于启发的见解和可资借鉴的经验。

正如联合国水教育学院校长纳吉所言,人类需要提出一种能应对全球变化的水资源适应性管理机制,而全球变化不仅仅只是气候变化,还需考虑人口增长与迁移,日益密切的贸易往来以及科技的发展等多方面的驱动因素。国际水资源协会主席夏军在介绍他主持的一项研究时指出,气候变化正对我国东部季风区陆地水循环与水资源安全产生影响,应形成适应的对策,针对气候变化对北方农业生态脆弱区和南方洪涝灾害高风险区的影响,提出适应性的水资源管理策略。澳大利亚河流研究所所长斯图亚特·巴恩认为,河流健康状况的监测具有重要的价值,河流的健康类似于人的健康,取决于人们的价值观念,监测的意义在于使得环境的资产及价值得到保护,他同时提出了监测的一系列指导准则,如设置明确目标,选择合理的评估指标,对河流进行系统分类,指标基准参考以及制定评估报告卡等。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淡水项目主任李利锋提出运用“参与式水管理”理念,用水企业除了要做好厂内节水、排污达标,还应该关注原材料生产、产品加工、运输和消费环节中对水需求和水环境的影响,以及所处流域的水风险和水管理。中国工程院王浩院士针对水资源问题提出了六个方面的中欧合作项目建议,黄河水利科学院的专家提出了黄河河流健康评价的合作建议等等。千位水专家积极建言献策,共同致力于河流健康保护和用水科学管理。

论坛举办期间,还举办了多种水利新技术、新成果、新设备展览,百余家有关科研机构和企业展示了他们的最新科技成果,为流域管理和水资源管理提供了最新科技产品和管理工具,推动了信息交流,促进了推广应用。

“谁能解决水的问题,谁就值得拥有两项诺贝尔奖——一个和平奖,一个科学奖。”联合国水教育学院校长纳吉在所作报告中引用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的这句话,道出了全球治水的“任重道远”。在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交互影响下,水问题已是全球面临的一项严峻挑战。它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它不仅影响区域社会的良性发展,更关乎整个世界的和平稳定。正如第五届黄河国际论坛形成的宣言所言,我们的共同责任是: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制定相关政策,采取有效措施,节约保护水资源,控制水资源开发程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河流用水权,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黄河国际论坛已成为国际水利合作与交流的平台,为世界各地水事交流、经验共享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让我们与世界携手,应对挑战,谋求策略!让人类与河流相依,互利互惠,和谐相处!

猜你喜欢

河流流域黄河
压油沟小流域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沙颍河流域管理
青山湖生态清洁小流域
『黄河』
河流
流放自己的河流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
当河流遇见海